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6083阅读:1907来源:国知局
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带,特别涉及一种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
【背景技术】
:
[0002]上肢骨折、脱位是常见的骨伤,一般包括肩峰骨折、锁骨骨折、肩锁关节分离、肩关节脱位、胸锁关节分离、肩胛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前臂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其治疗需要复位并固定,若固定效果不好,将直接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上肢骨折后的固定显得尤为重要。
[0003]常见的上肢骨折固定方法有胶布固定法、石膏固定法、外展架外固定法、肩肘腋带固定法、“⑴”字固定法、前臂吊带固定、肩袖带固定等,但这些固定方法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1、肩肘固定不牢固,锁骨受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的牵拉向上移位,肩峰容易受前臂重力作用向下移位,固定缺乏良好的力学结构,因而难以持续对抗胸锁乳突肌以及斜方肌的上提力量,故难以维持肩锁关节脱位整复后的位置;2、肩部受到的下压力大,肩部长时间受压易引起疼痛,严重的会形成压疮;3、前臂与躯体无固定或固定不牢固,不能很好地控制上肢的外展和旋转,所以也不能控制上肢骨折的的外展和旋转,前臂易出现骨折分离、旋转、成角、再次移位、脱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牢固固定肩肘、防止前臂旋转、预防压疮形成的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
[0005]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其包括前臂托带、肩肘-躯体固定带和防旋带,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外侧底部与肩肘-躯体固定带固定连接,所述前臂托带与肩肘-躯体固定带的固定部两侧的所述肩肘-躯体固定带通过肩肘长度调节结构活动连接,所述肩肘-躯体固定带的两端部通过躯体宽度调节结构连接,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一侧的端部设有吊带,所述吊带的另一端通过吊环与远离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一侧的所述前臂托带的两端连接,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一侧上设有所述防旋带,所述防旋带的另一端对应与远离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一侧的所述前臂托带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肩肘长度调节结构对应设置在所述肩肘-躯体固定带上的一对粘扣。
[0007]优选的,所述躯体宽度调节结构为对应设置在所述肩肘-躯体固定带两端部的一对粘扣。
[0008]优选的,所述吊带上套设有护垫。
[0009]优选的,所述防旋带为松紧带。
[0010]优选的,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底部内侧活动连接有肘部缓压垫。
[0011]优选的,位于所述肩肘长度调节结构处的所述肩肘-躯体固定带上活动连接有肩部缓压垫。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可以很好的固定肩肘位置,其固定力学结构合理,固定后可持续对抗胸锁乳突肌以及斜方肌的上提力量,使其起到从肩部和肘部同时对侧用力的作用,避免因重力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肩关节分离及骨折断段分离的情况发生;2、防旋带可以很好的控制上肢的外展和旋转,并且使上肢紧贴于胸壁,避免前臂出现骨折分离、旋转、成角、再次移位、脱位等问题;3、肩肘-躯体固定带的固定方式、护垫、肘部缓压垫以及肩部缓压垫的使用,可以减轻肩部、肘部受压,不会使伤者出现疼痛或压疮的问题。
【附图说明】
: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的左视图。
[0016]前臂托带1,肩肘-躯体固定带2,防旋带3,肩肘长度调节结构4,躯体宽度调节结构5,吊带6,吊环7,护垫8,肘部缓压垫9,肩部缓压垫10。
【具体实施方式】
:
[0017]如图1-3所示,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其包括前臂托带1、肩肘-躯体固定带2和防旋带3,前臂托带1封闭端外侧底部与肩肘-躯体固定带2固定连接;前臂托带1与肩肘-躯体固定带2的固定部两侧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通过肩肘长度调节结构4活动连接,肩肘长度调节结构4对应设置在前臂托带1与肩肘-躯体固定带2的固定部两侧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上对应设置的一对粘扣,肩肘长度调节结构4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需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的长度进行调节,以稳固固定肩肘位置,使其起到从肩部和肘部同时对侧用力的作用,避免因重力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肩关节分离及骨折断段分离的情况发生;肩肘-躯体固定带2的两端部通过躯体宽度调节结构5连接,躯体宽度调节结构5为对应设置在肩肘-躯体固定带2的两端部上的一对粘扣,躯体宽度调节结构5可根据伤者躯体宽度进行调节,以固定躯体与上肢的相对位置,防止上肢随意移动;前臂托带1封闭端一侧的端部设有吊带6,吊带6的另一端通过吊环7与远离前臂托带1封闭端一侧的前臂托带1两端连接,吊带6上套设有护垫8,护垫8可以有效保护颈肩部,缓解颈肩部的压力;前臂托带1封闭端一侧上设有防旋带3,防旋带3的另一端对应与远离前臂托带1封闭端一侧前臂托带1的连接,防旋带3可以有效防止上肢的外展和转动,避免出现骨折分离、旋转、成角、再次移位、脱位等问题,防旋带3为松紧带,可根据需要调节其松紧程度;前臂托带1封闭端底部内侧活动连接有肘部缓压垫9,位于肩肘长度调节结构4处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上活动连接有肩部缓压垫10。
[0018]使用方法:
[0019]1、完成骨伤的复位与固定后,先将肘部缓压垫9固定在前臂托带1封闭端底部内侧对应伤者的肘部位置处,将伤者前臂放入前臂托带1内,将防旋带3由伤者头部套过并固定在适当的部位,再将吊带6跨过头部并置于伤者一侧肩膀,调整护垫8的位置;
[0020]2、根据伤者实际情况,通过肩肘长度调节结构4使肩肘-躯体固定带2在伤者受伤上肢一侧的肩膀处交叉固定,将肩部缓压垫10置于肩肘-躯体固定带2与伤者肩部之间,以保证肩肘-躯体固定带2从伤者的肩部和肘部同时对侧用力,以牢固固定肩肘部位;
[0021]3、在伤者肩膀处交叉固定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后,位于伤者前胸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的一端拉至胸前,位于伤者背后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的一端由伤者受伤上肢对侧的腋下拉出,将位于伤者胸前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 —端用由液下拉出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压住,再将由液下拉出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的端部固定在位于伤者上肢前侧的肩肘-躯体固定带2上,使用完毕。
[0022]如此通过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固定后,一是可以很好的固定肩肘位置,其固定力学结构合理,固定后可持续对抗胸锁乳突肌以及斜方肌的上提力量,使其起到从肩部和肘部同时对侧用力的作用,避免因重力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肩关节分离及骨折断段分离的情况发生;二是防旋带3可以很好的控制上肢的外展和旋转,避免前臂出现骨折分离、旋转、成角、再次脱位等问题;三是肩肘-躯体固定带2的固定方式、护垫8、肘部缓压垫9以及肩部缓压垫10的使用,可以减轻肩部、肘部受压,不会使伤者出现疼痛或压疮的问题。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臂托带、肩肘-躯体固定带和防旋带,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外侧底部与肩肘-躯体固定带固定连接,所述前臂托带与肩肘-躯体固定带的固定部两侧的所述肩肘-躯体固定带通过肩肘长度调节结构活动连接,所述肩肘-躯体固定带的两端部通过躯体宽度调节结构连接,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一侧的端部设有吊带,所述吊带的另一端通过吊环与远离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一侧的所述前臂托带的两端连接,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一侧上设有所述防旋带,所述防旋带的另一端对应与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一侧的所述前臂托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肘长度调节结构对应设置在所述肩肘-躯体固定带上的一对粘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躯体宽度调节结构为对应设置在所述肩肘-躯体固定带两端部的一对粘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上套设有护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带为松紧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底部内侧活动连接有肘部缓压垫。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肩肘长度调节结构处的所述肩肘-躯体固定带上活动连接有肩部缓压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肩-肘-前臂-躯体固定带其包括前臂托带、肩肘-躯体固定带和防旋带,所述前臂托带封闭端外侧底部与肩肘-躯体固定带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很好的固定肩肘位置,其固定力学结构合理,固定后可持续对抗胸锁乳突肌以及斜方肌的上提力量,使其起到从肩部和肘部同时对侧用力的作用,避免因重力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肩关节分离及骨折断段分离的情况发生;防旋带可以很好的控制上肢的外展和旋转,并且使上肢紧贴于胸壁,避免前臂出现骨折分离、旋转、成角、再次移位、脱位等问题;肩肘-躯体固定带的固定方式、护垫、肘部缓压垫以及肩部缓压垫的使用,可以减轻肩部、肘部受压,不会使伤者出现疼痛或压疮的问题。
【IPC分类】A61F5/05, A61F5/40
【公开号】CN204995632
【申请号】CN201520657914
【发明人】杜孟特
【申请人】杜孟特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