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解剖型锁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2256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解剖型锁定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肱骨骨折的接骨板。
【背景技术】
[0002]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间和其上方的骨折,属于肘关节内骨折,AO分型C型。由于此型骨折损伤严重,容易导致肘部重要血管神经损伤,且复位固定困难,处理不当时容易引起Vol 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
[0003]从我国医学的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到现代西医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此型骨折的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或提高,减少了危害严重的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等严重畸形的发生率,但仍不断发生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仍然较高。
[0004]另外,严重的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骨折碎裂分离的程度使得其无法复位,继而无法达到满意的肘关节功能恢复。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肱骨的锁定板,该锁定板能够更好地实现受损骨组织得到复位,避免畸形发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用于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锁定板,所述锁定板包括主体、与主体连接的两个护翼,所述主体与护翼呈Y型,两个护翼端部各设置一个凹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护翼和凹位,能够更好地保护肱骨髁上髁间粉碎骨组织,并为这些粉碎的骨组织提供了复位、定位模板,进而加速了骨组织的愈合并能够避免骨组织在愈合过程中产生畸形。
[0008]为了使得锁定板在形体上能够与肱骨上髁更好地配合,所述护翼在长度方向上沿周向扭曲,其扭曲角度为80至110度,优选为90度。本实用新型所述扭曲是一种渐变式的扭曲,使护翼更加适应肱骨形态,达到更好的贴合效果。
[0009]为了方便护翼扭曲,并有意避开其他机体组织的阻碍,所述两护翼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度,优选为45度。如果两护翼角度过大,则护翼的扭曲程度会加大,不利于护翼的加工和锁定板的使用,如果护翼之间的夹角过小,则有可能会妨碍其他机体组织的生长,造成二次伤害。
[0010]为了方便锁定板的固定,所述主体和护翼上设有锁定孔,锁定孔直径为3-3.5毫米。
[0011]为了更好地固定肱骨上髁粉碎组织,所述凹位设有克氏针固定孔。在粉碎骨组织复位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克氏针使其更加紧密地固定在一起,促进粉碎骨组织的愈合。
[0012]为了加强锁定板的稳定性,同时,也为了适应肱骨上髁下方所产生的骨折,所述主体上套设有能够沿主体滑动的紧固带,通过紧固带,可以对肱骨上髁下方产生的骨折进一步加强固定,紧固带能够沿主体滑动,使得紧固带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位置以加强其使用灵活性。
[0013]具体的,所述紧固带包括套环以及与套环连接的带条,所述带条上设有锁定孔。
[0014]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紧固带在主体上发生旋转,所述主体上设有导滑槽,所述套环内壁设有与导滑槽对应的导滑凸起。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护翼和凹位,使护翼和凹位能够更加贴合并保护肱骨髁上髁间粉碎骨组织,为这些粉碎的骨组织提供了复位、定位模板,降低了手术难度,加速了骨组织的愈合并能够避免骨组织在愈合过程中产生畸形,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定板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定板的右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定板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紧固带结构示意图。
[0020]主体1、导滑槽11、第一护翼2、第二护翼3、第一凹位21、克氏针固定孔22、第二凹位31、锁定孔4、紧固带5、套环51、带条52、导滑凸起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解剖型锁定板,包括主体1、第一护翼2、第二护翼3,所述第一护翼2和第二护翼3分别与主体I 一端连接,使得主体与第一护翼2和第二护翼3呈Y型结构,第一护翼2的端部设有第一凹位21,第二护翼3上设有第二凹位31,第一凹位21和第二凹位31用来包裹肱骨髁上髁粉碎骨组织,起到定位复位和保护功能。为了加强第一凹位21和第二凹位31的包裹幅度,第一凹位21和第二凹位31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一护翼2和第二护翼3的宽度。
[0024]所述主体1、第一护翼I和第二护翼3均为条形薄皮状,并由钛合金制作而成,第一护翼I和第二护翼3在长度方向上沿周向扭曲,其扭曲角度为80至110度,优选为90度,第一护翼I和第二护翼3的扭曲使得第一凹位21和第二凹位31在开口方向上相互对应有利于对粉碎型骨折的肱骨进行复位固定,使得离散的碎骨被容纳于凹位中。
[0025]为了方便护翼扭曲,并有意避开其他机体组织的阻碍,所述第一护翼I和第二护翼3之间的夹角设定为30至60度,优选为45度。
[0026]所述主体1、第一护翼I和第二护翼3上设有锁定孔4,其中主体I上设有5个锁定孔4,第一护翼I和第二护翼3上分别设有3个锁定孔,锁定孔4的直径为3-3.5mm,所述第一凹位21和第二凹位31各设有一个直径为2.0mm的克氏针固定孔方便对克氏针的固定进而实现对护翼端部骨组织的固定。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锁定板的主体结构进行了改进。
[0029]如图3、图4所示,为了加强对肱骨其他部位的灵活固定,本实施例所述主体I上还套设有能够沿主体滑动的紧固带5,该紧固带5包括套环51以及与套环51连接的带条52,所述带条52上同样设有锁定孔。
[0030]为了方便紧固带5沿主体I滑动并防止紧固带5沿周向转动,本实施例还在主体I上设有导滑槽11,所述套环51内壁设有与导滑槽11对应的导滑凸起53。
[0031]所述锁定板的设计可按照肱骨远端的解剖形态来设计,首先对骨折的肱骨部位进行CT扫描并生产Dicom数据,根据Dicom数据完成建模,然后对模型中离散的粉碎骨组织进行复位,复位后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粉碎骨折肱骨模型,最后根据该模型形态制作锁定板,这种方法制作出的锁定板能完全跟肱骨远端贴服,甚至不必先复位骨折,可以在置入锁定板后,根据碎骨块与锁定板护翼上凹位解剖形态的贴服程度来拼接碎骨,锁定板成了一个骨折复位的模具,这样就大方便了手术医生的复位操作,达到更理想的手术效果。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解剖型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包括主体、与主体连接的两个护翼,所述主体与护翼呈Y型,两个护翼端部各设置一个凹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翼在长度方向上沿周向扭曲,其扭曲角度为80至11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翼护翼扭曲角度为9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护翼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护翼之间的夹角为45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护翼上设有锁定孔,锁定孔直径为3-3.5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位设有克氏针固定孔。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套设有能够沿主体滑动的紧固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带包括套环以及与套环连接的带条,所述带条上设有锁定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锁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导滑槽,所述套环内壁设有与导滑槽对应的导滑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解剖型锁定板,所述锁定板包括主体、与主体连接的两个护翼,所述主体与护翼呈Y型,两个护翼端部各设置一个凹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护翼和凹位,能够更好地保护肱骨髁上髁间粉碎骨组织,并为这些粉碎的骨组织提供了复位、定位模板,进而加速了骨组织的愈合并能够避免骨组织在愈合过程中产生畸形。
【IPC分类】A61B17/80
【公开号】CN205163226
【申请号】CN201520959265
【发明人】陈劲, 钟华, 肖刚, 李建炜
【申请人】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