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及其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6742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及其传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测量体温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热敏电阻式(NTC)体温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根据在人体安放位置的不同,分为腔内放置式和体表式两种。体表式温度传感器又分为可重复使用型和一次性使用型两种,这两种体表式温度传感器通常都采用纽扣式外形的探头设计。
[0003]现有一次性体表式温度传感器在设计上存在集成度不够和固定方式不牢靠等缺陷。使用中易松动和脱落,而造成测量误差甚至测量错误。同时,现有一次性体表温度传感器体积普遍过大,应用中受测者异物感明显且安装位置的选择受限。
[0004]另外,我们同时发现现有的体表式温度传感器是将温度传感器放置于环形柔性垫中央的开孔处,使用时,将环形柔性垫粘接于人体表面,其中的温度传感器与人体表面接触后进行测温,这样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缺陷,就是当环形柔性垫粘接于人体表面时并不能确保温度传感器与人体表面充分接触,人体表面与温度传感器探头的热交换速度较慢,影响测温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粘附式温度测量装置及传热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包括传热金属片、温度传感器、一面涂覆有黏贴层的环形柔性垫、黏贴面保护层及基底层;
[0007]所述传热金属片分为相互分离的两部分,温度传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对应与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固定连接并且导电连接,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还分别具有导电引线;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环形柔性垫中央的通孔处,所述传热金属片覆盖在环形柔性垫具有黏粘层的一面上;
[0008]所述基底层覆盖且固定于与传热金属片相对的环形柔性垫的一面上;
[0009]环形柔性垫上开设有走线槽,走线槽的一端开口于外界,传热金属片的导电引线放置于所述走线槽中并从走线槽引出到外界。
[0010]进一步,所述传热金属片为镀锌无氧铜片或紫铜片。
[0011]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贴片封装的温度传感器。
[0012]进一步,所述基底层与温度传感器间为空腔结构。
[0013]进一步,所述基底层为柔性PE基底层。
[0014]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或IC温度传感器。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热结构,包括传热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及环形柔性垫;
[0016]所述传热金属片分为相互分离的两部分;温度传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对应与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固定连接并且导电连接;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还分别具有导电引线;
[0017]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环形柔性垫中央的通孔处,所述传热金属片覆盖在环形柔性垫上。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1.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中环形柔性垫的黏贴面粘附于人体体表起到固定作用,基底层覆盖于环形柔性垫(如发泡材料)上,能将装置的侧向外力分配向基底层的垂直向下方,让温度传感器上的传热金属片更贴近皮肤并防止粘附面侧向撕脱。
[0020]2.空腔结构的基底层在温度传感器的上方形成一个空气腔,用于隔绝温度传感器上方的温度干扰,温度传感器下方的传热金属片有助于提高人体表面与传感器探头的热交换速度。
[0021]传热金属片及空腔结构相互配合能有效降低温度传感器的热容量,最终提高温度测量装置的测温响应速度,降低测量误差。
[0022]3.环形柔性垫设置有走线槽,用于通过传热金属片的导电引线,不影响基底层的平整性,能更加牢的粘贴于人体体表。
[0023]4.传热金属片相互分离的两部分分别于温度传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固定、导电连接,不仅起到传热作用,同时起到了将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引出的作用,进一步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温度测量装置拆分后的结构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传热结构。
[0026]图中标记:I为黏粘面保护层;2为传热金属片;3为温度传感器;4为环形柔性垫;5为基底层;21为导电引线;22为焊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测量装置包括传热金属片2、温度传感器3、一面涂有黏贴层的环形柔性垫(如泡沫等发泡材料)4、黏贴面保护层I及基底层5。
[0030]所述传热金属片包含相互分离的两部分,参见图2,温度传感器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对应焊接于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图中可以看到温度传感器3与传热金属片2的焊接点22。传热金属片2的两部分分别具有导电引线21,用于将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引出。温度传感器3置于环形柔性垫4中央的通孔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环形柔性垫4中央的通孔与温度传感器3的大小相适应。所述传热金属片2覆盖且固定于环形柔性垫具有黏粘层的一面上;黏贴面保护层I覆盖且粘接于环形柔性垫的黏粘层上,黏贴面保护层I表面光滑,目的在于在使用前保护装置的黏贴面,使用时撕掉黏贴面保护层I后将装置粘贴在人体表面。
[0031]基底层与温度传感器之间形成空腔结构,能有效隔绝温度传感器3上方的温度干扰。基底层优先为选用柔性PE材料制成的球壳形状。
[0032]所述基底层5覆盖且固定于环形柔性垫4的另一面上,即与黏贴面相对的一面上,固定方式优选为粘接。环形柔性垫上开设有走线槽,走线槽的一端开口于外界,传热金属片的导电引线31放置于所述走线槽中并从走线槽引出到外界。走线槽可使基底层更加平整,当粘附于人体体表时能更牢固的粘接于人体体表。
[0033]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或集成为芯片的温度传感器(又称为IC温度传感器),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只完成温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输出与温度信号对应的模拟电信号,后者功能相对于前者更加完善,输出与温度对应的数字信号,该信号可直接送入信号处理单元进行逻辑运算处理。
[0034]温度传感器封装为扁圆形状,优选贴片封装,环形柔性垫优选为圆环形泡沫层。传热金属片2优选为圆形镀锌无氧铜片或紫铜片等具有抗氧化性、导热性良好、热容量小的带涂层金属片。传热金属片能够紧密的贴合在人体皮肤上,金属片良好的导热性能够快速的使皮肤和温度传感器3完成热交换达到温度平衡。
[0035]—定厚度的环形柔性垫能将侧向的外力分配向基底层的垂直下方,让温度传感器上的圆形金属片更贴近皮肤并防止环形泡沫层侧向撕脱。
[0036]所述环形柔性垫使用环形泡沫层也可替换为环形无纺布层等其他用于缓冲的柔性垫。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热金属片、温度传感器、一面涂覆有黏贴层的环形柔性垫、黏贴面保护层及基底层; 所述传热金属片分为相互分离的两部分,温度传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对应与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固定连接并导电连接,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还分别具有导电引线;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环形柔性垫中央的通孔处,所述传热金属片覆盖在环形柔性垫具有黏粘层的一面上;黏贴面保护层覆盖于环形柔性垫具有黏粘层的一面及传热金属片上; 所述基底层覆盖且固定于与传热金属片相对的环形柔性垫的一面上; 环形柔性垫上开设有走线槽,走线槽的一端开口于外界,传热金属片的导电引线放置于所述走线槽中并从走线槽引出到外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金属片为镀锌无氧铜片或紫铜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贴片封装的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与温度传感器间为空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柔性PE基底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或IC温度传感器。7.—种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热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及环形柔性垫; 所述传热金属片分为相互分离的两部分;温度传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对应与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固定连接并且导电连接;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还分别具有导电引线; 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环形柔性垫中央的通孔处,所述传热金属片覆盖在环形柔性垫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金属片为镀锌无氧铜片或紫铜片。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贴片封装的温度传感器。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或IC温度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附式体温测量装置及其传热结构,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能快速响应温度变化的测温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传热金属片、温度传感器、一面涂覆有黏贴层的环形柔性垫、黏贴面保护层及基底层;所述传热金属片分为相互分离的两部分,温度传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对应与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固定连接并导电连接,传热金属片的两部分还分别具有导电引线;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环形柔性垫中央的通孔处,所述传热金属片覆盖在环形柔性垫具有黏粘层的一面上;所述基底层覆盖且固定于与传热金属片相对的环形柔性垫的一面上;环形柔性垫上开设有走线槽传热金属片的导电引线放置于所述走线槽中。
【IPC分类】A61B5/01
【公开号】CN205268142
【申请号】CN201521019784
【发明人】谢贤凯, 廖维平, 杨召龙
【申请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