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8197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涉及一种医疗用针,包括皮下隧道导引针和腹腔穿刺针,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包括皮下隧道导引针套和皮下隧道导引针芯,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套包括导引套筒,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芯包括导引针头和导引针杆;所述导引针头底面直径与所述导引套筒外径相等;所述腹腔穿刺针包括腹腔穿刺针套和腹腔穿刺针芯,所述腹腔穿刺针套包括穿刺套筒,所述腹腔穿刺针芯包括穿刺针头和穿刺针杆。本实用新型对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到的皮下隧道导引针和腹腔穿刺针进行精细设计,有效避免了皮下隧道建立过程中,皮下脂肪被带入导引针套,进而可能导致皮下隧道堵塞、手术失败的问题。
【专利说明】
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针,尤其是一种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使用的套针组 合。
【背景技术】
[0002] 脑积水是脑脊液产生或/和循环吸收过程发生障碍而导致颅内脑脊液量蓄积,颅 内压力增高,使正常的脑脊液循环系统扩大,产生一系列相应的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损 伤的疾病的总称。脑积水患病率约为1-1.5%,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到目前为止有超过20 种分流方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神经内镜下第三脑 室造痿术、腰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以及脑室-矢状窦分流术等。
[0003]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一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患者体内,将脑脊液从脑 室系统内分流至腹膜腔中,以期利用脏层腹膜将脑脊液吸收,由于其操作简单、相对并发症 较少,成为神经外科医生首选的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方式。
[0004] 皮下隧道的建立和腹腔内部分流管的置入,都是脑室-腹腔分流术至关重要的步 骤,皮下隧道导引针与腹腔穿刺针的实施效果直接决定了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成功与否。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使用的套针组合,使用方便,实施效果 良好。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7] -种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包括皮下隧道导引针和腹腔穿刺针,所述皮下 隧道导引针用于建立皮下隧道,所述腹腔穿刺针用于将从所述皮下隧道穿出的分流管插 入腹腔;
[0008] 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包括皮下隧道导引针套和皮下隧道导引针芯,所述皮下隧道 导引针套包括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导引套筒和连接在导引套筒末端的把手,所述 皮下隧道导引针芯包括相连接的圆锥状导引针头和圆柱状导引针杆;所述导引针头底面直 径与所述导引套筒外径相等,所述导引针杆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导引套筒内径;
[0009] 所述腹腔穿刺针包括腹腔穿刺针套和腹腔穿刺针芯,所述腹腔穿刺针套包括内部 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穿刺套筒和连接在穿刺套筒侧边的手柄,所述腹腔穿刺针芯包括 相连接的圆锥状穿刺针头和圆柱状穿刺针杆;所述穿刺针头底面直径和所述穿刺针杆直径 均与所述穿刺套筒内径相等。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引针杆一端连接所述导引针头,另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 伸出所述导引套筒;所述把手一端连接在所述导引套筒末端,另一端设置有导引针杆凹槽, 所述折弯部伸出所述导引套筒,嵌入所述导引针杆凹槽中。
[0011]进一步的,所述穿刺针杆一端连接所述穿刺针头,另一端伸出所述穿刺套筒并设 有蘑菇状堵头,所述蘑菇状堵头底面直径大于所述穿刺套筒外径。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套筒外侧壁上设有纵向贯穿套筒壁全长的裂隙。
[0013] 本实用新型对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到的皮下隧道导引针和腹腔穿刺针进行精细设 计,有效避免了皮下隧道建立过程中,皮下脂肪被带入导引针套,进而可能导致皮下隧道堵 塞、手术失败的问题,同时有效防止了导引针芯从导引套筒中脱出、穿刺针芯从穿刺套筒中 脱出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皮下隧道导引针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皮下隧道导引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皮下隧道导引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腹腔穿刺针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腹腔穿刺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腹腔穿刺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 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 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 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1] 实施例
[0022] 一种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包括皮下隧道导引针10和腹腔穿刺针20,所述 皮下隧道导引针用于建立皮下隧道,所述腹腔穿刺针用于将从所述皮下隧道穿出的分流管 插入腹腔;
[0023] 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10包括皮下隧道导引针套101和皮下隧道导引针芯102,参见 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套101包括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导引套筒 1011和连接在导引套筒末端的把手1012,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芯102包括相连接的圆锥状 导引针头1021和圆柱状导引针杆1022;所述导引针头1021底面直径与所述导引套筒1011外 径相等,所述导引针杆1022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导引套筒1011内径;具体的,由于成人与 儿童的身高、体型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皮下隧道导引针10具体实用尺寸,也分成人、儿 童两种不同规格,如下表1所示。所述导引针头1021底面直径与所述导引套筒1011外径相 等,从而所述导引针头1021在穿过皮下组织的同时,也有效封堵了所述导引套筒1011的前 端开口,使得皮下组织不会进入到所述导引套筒1011中,更不会进一步进入到分流管,造成 分流管堵塞,导致手术失败。
[0024]
[0025] 表 1
[0026] 所述腹腔穿刺针20包括腹腔穿刺针套201和腹腔穿刺针芯202,参见图4、图5、图6 所示,所述腹腔穿刺针套201包括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穿刺套筒2011和连接在穿刺 套筒侧边的手柄2012,所述腹腔穿刺针芯202包括相连接的圆锥状穿刺针头2021和圆柱状 穿刺针杆2022;所述穿刺针头2021底面直径、穿刺针杆2022直径均与所述穿刺套筒2011内 径相等;具体的,所述穿刺套筒2011外径5mm,内径6mm,长150mm;所述腹腔穿刺针芯202长 160mm;所述穿刺针头2021长度7mm,所述穿刺针杆2022直径6mm。
[0027] 为了防止皮下隧道建立过程中,所述导引针芯102从所述导引套筒1011中脱出,所 述导引针杆1022-端连接所述导引针头1021,另一端设有折弯部1023,所述折弯部1023伸 出所述导引套筒1011;所述把手1012-端连接在所述导引套筒1011末端,另一端设置有导 引针杆凹槽1013,所述折弯部1023伸出所述导引套筒1011,嵌入所述导引针杆凹槽1013中。 在皮下隧道建立过程中,所述折弯部1023始终握在操作人员的手中,避免导引针芯102从 导引套筒1011中脱出,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
[0028]同样,为了防止腹腔穿刺过程中,所述穿刺针芯202从所述穿刺套筒2011中脱出, 所述穿刺针杆2022-端连接所述穿刺针头2021,另一端伸出所述穿刺套筒2011并设有蘑菇 状堵头2023,所述蘑菇状堵头2023底面直径大于所述穿刺套筒2011外径,从而能够有效避 免所述穿刺针芯202从所述穿刺套筒2011中脱出的问题。
[0029]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皮下隧道导引针和腹腔穿刺 针,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用于建立皮下隧道,所述腹腔穿刺针用于将从所述皮下隧道穿出 的分流管插入腹腔; 所述皮下隧道导引针包括皮下隧道导引针套和皮下隧道导引针芯,所述皮下隧道导引 针套包括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导引套筒和连接在导引套筒末端的把手,所述皮下 隧道导引针芯包括相连接的圆锥状导引针头和圆柱状导引针杆;所述导引针头底面直径与 所述导引套筒外径相等,所述导引针杆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导引套筒内径; 所述腹腔穿刺针包括腹腔穿刺针套和腹腔穿刺针芯,所述腹腔穿刺针套包括内部中 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穿刺套筒和连接在穿刺套筒侧边的手柄,所述腹腔穿刺针芯包括相 连接的圆锥状穿刺针头和圆柱状穿刺针杆;所述穿刺针头底面直径和所述穿刺针杆直径均 与所述穿刺套筒内径相等。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针杆一 端连接所述导引针头,另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伸出所述导引套筒。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一端连 接在所述导引套筒末端,另一端设置有导引针杆凹槽,所述折弯部伸出所述导引套筒,嵌入 所述导引针杆凹槽中。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杆一 端连接所述穿刺针头,另一端伸出所述穿刺套筒并设有蘑菇状堵头,所述蘑菇状堵头底面 直径大于所述穿刺套筒外径。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室-腹腔分流术用套针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套筒外 侧壁上设有纵向贯穿套筒壁全长的裂隙。
【文档编号】A61M27/00GK205460403SQ201620085097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
【发明人】邓跃飞
【申请人】邓跃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