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轮椅及便携式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2534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式轮椅及便携式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轮椅及便携式移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折叠式轮椅的使用便捷性低的技术问题。所述可折叠式轮椅包括:可折叠式座椅;连接在所述座椅下端的可折叠式支架,所述支架的前端装设有前轮、后端装设有后轮,所述支架包括前后延伸的底支撑杆,所述底支撑杆上装设有第一折叠装置,所述支架包括自其前端向所述座椅延伸的前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上装设有第二折叠装置;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装置折叠所述底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装置折叠所述前支撑杆。
【专利说明】
可折叠式轮椅及便携式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轮椅及便携式移动装置。【背景技术】
[0002]轮椅作为康复的重要工具,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借助轮椅,行动不便者可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式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设了手摇装置。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轮椅和电动轮椅的需求度也不断增加,市场上的轮椅品牌众多,相对于上述普通轮椅而言,可折叠式轮椅的使用便捷性更高一点。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式轮椅的折叠度有限,可折叠式轮椅的可折叠点少,折叠后的轮椅的体积大,不便于搬运或携带,致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花费太多心力去处理由于体积较大而带来的诸多问题。因此,现有技术的可折叠式轮椅的使用便捷性低。【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轮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折叠式轮椅的使用便捷性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〇〇〇7] 一种可折叠式轮椅,包括:
[0008] 可折叠式座椅;[〇〇〇9]连接在所述座椅下端的可折叠式支架,所述支架的前端装设有前轮、后端装设有后轮,所述支架包括前后延伸的底支撑杆,所述底支撑杆上装设有第一折叠装置,所述支架包括自其前端向所述座椅延伸的前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上装设有第二折叠装置;使用时, 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装置折叠所述底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装置折叠所述前支撑杆。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折叠装置装设在所述底支撑杆的中间区域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叠装置装设在所述前支撑杆的中间区域上。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座椅包括:[〇〇13]底座板,与所述支架连接;[〇〇14]靠背,与所述底座板的后端连接,所述靠背上靠近所述底座板的一端装设有第三折叠装置。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
[0016]第一主轴,所述前轮对称装设在所述第一主轴的两端;
[0017]第二主轴,所述后轮对称装设在所述第二主轴的两端;
[0018]后支撑杆,自所述第二主轴的中心延伸至所述底座板的后端;
[0019]相平行的两个第一连接杆,分别自所述第一主轴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底座板的后端;
[0020]第二连接杆,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且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轴的中心、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心连接。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支撑杆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心延伸至所述底座板的前端。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主轴的前侧装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所述第一主轴之间旋转连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靠背的中间区域对称装设有摇臂,所述摇臂与所述靠背之间旋转连接。[〇〇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主轴上连接有向后端延伸的第三连接杆,用于多个所述可折叠式轮椅的连接。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式轮椅,其中连接在座椅下端的支架为可折叠式支架, 使用时,将座椅作为参照物,则支架中的底支撑杆可通过第一折叠装置向座椅所在的方向进行折叠,支架中的前支撑杆可通过第二折叠装置向整个轮椅的后侧折叠。具体地,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可折叠式座椅向下进行折叠,折叠后的座椅向下移动并向后轮靠拢,再对第一折叠装置进行操作,底支撑杆向上折叠并向折叠后的座椅靠拢,此时,整个轮椅已折叠了大部分,使用者再对第二折叠装置进行操作,前支撑杆向已折叠的部分折叠并靠拢,折叠后的整个轮椅几乎全部收纳于后轮之间。需要打开轮椅时,向上提起轮椅的座椅部分,则下端的支架由于重力作用自动撑开,底支撑架重新撑开为水平状态,操作者将第一折叠装置进行固定后,则底支撑架固定为水平状态,操作者向前侧按压前支撑杆,则前支撑杆恢复为使用状态。
[0027]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式轮椅的折叠度有限,可折叠式轮椅的可折叠点少,折叠后的轮椅的体积大,不便于搬运或携带,致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花费太多心力去处理由于体积较大而带来的诸多问题。因此,现有技术的可折叠式轮椅的使用便捷性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轮椅,在其中的支架上设置有按照不同方向延伸的底支撑杆和前支撑杆,底支撑杆和前支撑杆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基础上,在其上设置多个折叠点,使轮椅的座椅进行折叠后,整个轮椅还能够依次进行一次折叠、二次折叠,进一步减小折叠后轮椅的体积,便于搬运及携带,也免去了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002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折叠式轮椅的使用便捷性低的技术问题。
[002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30]—种便携式移动装置,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多个所述可折叠式轮椅通过其上的所述第三连接杆依次首尾连接。[0031 ]所述便携式移动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同于上述可折叠式轮椅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赘述。【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式轮椅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移动装置的示意图。[〇〇35] 附图标记:
[0036]1-座椅,2-支架;[〇〇37]101-底座板,102-靠背,103-第三折叠装置,104-摇臂,105-脚踏板。[〇〇38]201-底支撑杆,202-第一折叠装置,203-前支撑杆,204-第二折叠装置,205-第一主轴,206-第二主轴,207-后支撑杆,208-第一连接杆,209-第二连接杆,210-第三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0041 ] 实施例一
[004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式轮椅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式轮椅,包括:[〇〇43] 可折叠式座椅1;
[0044]连接在所述座椅1下端的可折叠式支架2,所述支架2的前端装设有前轮、后端装设有后轮,所述支架2包括前后延伸的底支撑杆201,所述底支撑杆201上装设有第一折叠装置 202,所述支架2包括自其前端向所述座椅1延伸的前支撑杆203,所述前支撑杆203上装设有第二折叠装置204;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装置202折叠所述底支撑杆201,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装置204折叠所述前支撑杆203。
[00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折叠式轮椅,其中连接在座椅下端的支架为可折叠式支架,使用时,将座椅作为参照物,则支架中的底支撑杆可通过第一折叠装置向座椅所在的方向进行折叠,支架中的前支撑杆可通过第二折叠装置向整个轮椅的后侧折叠。具体地, 使用时,使用者先将可折叠式座椅向下进行折叠,折叠后的座椅向下移动并向后轮靠拢,再对第一折叠装置进行操作,底支撑杆向上折叠并向折叠后的座椅靠拢,此时,整个轮椅已折叠了大部分,使用者再对第二折叠装置进行操作,前支撑杆向已折叠的部分折叠并靠拢,折叠后的整个轮椅几乎全部收纳于后轮之间。需要打开轮椅时,向上提起轮椅的座椅部分,则下端的支架由于重力作用自动撑开,底支撑架重新撑开为水平状态,操作者将第一折叠装置进行固定后,则底支撑架固定为水平状态,操作者向前侧按压前支撑杆,则前支撑杆恢复为使用状态。
[0046]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式轮椅的折叠度有限,可折叠式轮椅的可折叠点少,折叠后的轮椅的体积大,不便于搬运或携带,致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花费太多心力去处理由于体积较大而带来的诸多问题。因此,现有技术的可折叠式轮椅的使用便捷性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轮椅,在其中的支架上设置有按照不同方向延伸的底支撑杆和前支撑杆,底支撑杆和前支撑杆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基础上,在其上设置多个折叠点,使轮椅的座椅进行折叠后,整个轮椅还能够依次进行一次折叠、二次折叠,进一步减小折叠后轮椅的体积,便于搬运及携带,也免去了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〇〇47] 实施例二
[004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式轮椅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移动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式轮椅,包括:
[0049]可折叠式座椅1;
[0050]连接在所述座椅1下端的可折叠式支架2,所述支架2的前端装设有前轮、后端装设有后轮,所述支架2包括前后延伸的底支撑杆201,所述底支撑杆201上装设有第一折叠装置 202,所述支架2包括自其前端向所述座椅1延伸的前支撑杆203,所述前支撑杆203上装设有第二折叠装置204;使用时,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装置202折叠所述底支撑杆201,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装置204折叠所述前支撑杆203。[〇〇51]需要说明的是,为增加轮椅的移动稳固性,后轮的轮径远大于前轮的轮径。[〇〇52]具体地,所述第一折叠装置202装设在所述底支撑杆201的中间区域上,所述第二折叠装置204装设在所述前支撑杆203的中间区域上,以便使底支撑杆和前支撑杆尽量能够对折,进一步减小折置后轮椅的体积。[〇〇5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座椅1包括:[〇〇54]底座板101,与所述支架2连接;
[0055]靠背102,与所述底座板101的后端连接,所述靠背102上靠近所述底座板101的一端装设有第三折叠装置103。
[005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2还包括:[〇〇57]第一主轴205,所述前轮对称装设在所述第一主轴205的两端;[〇〇58]第二主轴206,所述后轮对称装设在所述第二主轴206的两端;[〇〇59]后支撑杆207,自所述第二主轴206的中心延伸至所述底座板101的后端;[〇〇6〇]相平行的两个第一连接杆208,分别自所述第一主轴205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底座板 101的后端;
[0061]第二连接杆209,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208之间、且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 205〇[〇〇62]进一步地,所述底支撑杆2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轴206的中心、所述第二连接杆209的中心连接,所述前支撑杆203自所述第二连接杆209的中心延伸至所述底座板101 的前端。[〇〇6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主轴205的前侧装设有脚踏板105,所述脚踏板105与所述第一主轴205之间旋转连接,使用时,脚踏板可向上翻转进行收纳。
[0064]进一步地,所述靠背102的中间区域对称装设有摇臂104,所述摇臂104与所述靠背 102之间旋转连接,使用时,摇臂与靠背可同步折叠。[〇〇6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主轴206上连接有向后端延伸的第三连接杆210,用于多个所述可折叠式轮椅的连接。
[006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折叠式轮椅,其中连接在座椅下端的支架为可折叠式支架,使用时,将座椅作为参照物,则支架中的底支撑杆可通过第一折叠装置向座椅所在的方向进行折叠,支架中的前支撑杆可通过第二折叠装置向整个轮椅的后侧折叠。具体地, 使用时,使用者通过第三折叠装置将座椅的靠背向轮椅的后下方进行折叠,使靠背收纳于两个后轮之间,靠背上的摇臂随靠背同时旋转,与靠背并拢并同时收纳于两个后轮之间,再对第一折叠装置进行操作,底支撑杆向上折叠并向折叠后的座椅靠拢,此时,整个轮椅已折叠了大部分,使用者再对第二折叠装置进行操作,前支撑杆向已折叠的部分折叠并靠拢,折叠后的整个轮椅几乎全部收纳于后轮之间。需要打开轮椅时,向上提起轮椅的座椅部分,则下端的支架由于重力作用自动撑开,底支撑架重新撑开为水平状态,操作者将第一折叠装置进行固定后,则底支撑架固定为水平状态,操作者向前侧按压前支撑杆,则前支撑杆恢复为使用状态。
[0067]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式轮椅的折叠度有限,可折叠式轮椅的可折叠点少,折叠后的轮椅的体积大,不便于搬运或携带,致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花费太多心力去处理由于体积较大而带来的诸多问题。因此,现有技术的可折叠式轮椅的使用便捷性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轮椅,在其中的支架上设置有按照不同方向延伸的底支撑杆和前支撑杆,底支撑杆和前支撑杆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基础上,在其上设置多个折叠点,使轮椅的座椅进行折叠后,整个轮椅还能够依次进行一次折叠、二次折叠,进一步减小折叠后轮椅的体积,便于搬运及携带,也免去了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006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装置,所述便携式移动装置,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多个所述可折叠式轮椅通过其上的所述第三连接杆依次首尾连接。
[0069]所述便携式移动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同于上述可折叠式轮椅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赘述。
[007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7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折叠式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式座椅;连接在所述座椅下端的可折叠式支架,所述支架的前端装设有前轮、后端装设有后轮, 所述支架包括前后延伸的底支撑杆,所述底支撑杆上装设有第一折叠装置,所述支架包括 自其前端向所述座椅延伸的前支撑杆,所述前支撑杆上装设有第二折叠装置;使用时,通过 所述第一折叠装置折叠所述底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折叠装置折叠所述前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装置装设在所述底 支撑杆的中间区域上;所述第二折叠装置装设在所述前支撑杆的中间区域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底座板,与所述支架连接;靠背,与所述底座板的后端连接,所述靠背上靠近所述底座板的一端装设有第三折叠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主轴,所述前轮对称装设在所述第一主轴的两端;第二主轴,所述后轮对称装设在所述第二主轴的两端;后支撑杆,自所述第二主轴的中心延伸至所述底座板的后端;相平行的两个第一连接杆,分别自所述第一主轴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底座板的后端;第二连接杆,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且平行于所述第一主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 述第二主轴的中心、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心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杆自所述第二连接杆 的中心延伸至所述底座板的前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的前侧装设有脚踏 板,所述脚踏板与所述第一主轴之间旋转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中间区域对称装设有 摇臂,所述摇臂与所述靠背之间旋转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轴上连接有向后端延 伸的第三连接杆,用于多个所述可折叠式轮椅的连接。10.—种便携式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式轮椅,多 个所述可折叠式轮椅通过其上的所述第三连接杆依次首尾连接。
【文档编号】A61G5/10GK205612649SQ201620240493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5日
【发明人】白瑞平
【申请人】白瑞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