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逆流正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76357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逆流正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逆流正压装置,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壳体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塞堵,塞堵适配安装在壳体中,壳体的上端具有短管状的上接口,壳体的下端具有短管状的下接口,塞堵主要由中间大两端小的三段柱体组成,塞堵两端较小柱体的端面分别紧密贴合在上接口和下接口的口沿处以封堵住上接口和下接口,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主要由连接套筒和穿过连接套筒中心用于穿入输液管路的连接管组成,连接管的管口正对于塞堵的两端面且可抵压于其上。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防逆流,导管和针尖不会堵塞,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机会,无需盐水冲洗和减少肝素使用,省去医护人员加压封管的操作,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防逆流正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临床输液的医疗耗材,尤其涉及一种防逆流正压装置,可以配合输液器和留置针使用,安全可靠、临床使用效果好。
【背景技术】
[0002]医用输液器和留置针配合使用进行药物静脉滴注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留置针即为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其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人体血管内的导管和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中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0003]临床上使用的各种留置针,根据其相关要求,在使用时均需要采用封管加压等方式达到导管和针芯不堵塞的目的。当患者输完液时,需要将输液器和留置针分离,此时,医护人员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留置针,并采用肝素对留置针进行封管加压来实现防逆流。
[0004]然而,这种封管加压实现防逆流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0005]⑴医护人员将注射器内的肝素对留置针进行加压完毕后,拨出注射器针头时会产生负压,从而造成静脉血回到留置针内,这种防逆流的不稳定性会直接导致导管和针芯堵塞,增加了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机会。
[0006]⑵当再次使用留置针时,医护人员需要对留置针进行冲管使其畅通后再进行输液,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使用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7]⑶在封管加压时,需要使用盐水和肝素,并在下次使用留置针时,还要进行冲管,提尚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可大幅度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机会、提高工作效率的防逆流正压装置。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输液器管路的上接头、用于连接留置针管路的下接头、筒体状的壳体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塞堵,所述塞堵适配安装在壳体中,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短管状的上接口,壳体的下端具有短管状的下接口,所述塞堵主要由中间大两端小的三段柱体组成,塞堵两端较小柱体的端面分别紧密贴合在上接口和下接口的口沿处以封堵住上接口和下接口,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主要由连接套筒和穿过连接套筒中心用于穿入输液管路的连接管组成,连接管的管口正对于塞堵的两端面且可抵压于其上,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通过连接套筒旋拧在上接口和下接口上,上接头的连接管向下且下接头的连接管向上分别挤压塞堵的两端面,塞堵在相反的扭力作用下成为螺旋状,使得塞堵和壳体之间形成用于药液流动的间隙,并在卸除上接头后,塞堵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以使其上端面重新封堵住上接口。
[00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上接头的连接套筒和下接头的连接套筒分别旋拧在上接头和下接头上,且上接头的连接管向下挤压塞堵的上端面,而下接头的连接管则向上挤压塞堵的下端面,在连接管旋转并挤压的作用力下,连接管的管口和塞堵的端面错开,使得连接输液管路的连接管与壳体内相通,与此同时,塞堵旋扭成麻花状,使塞堵和壳体之间形成药液流动的间隙,当患者输完液后,输液器与上接口分离时,被上接头下压的塞堵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自动恢复,在恢复的过程中会产生将壳体内残留的药液向下挤压的压力,从而将残留的药液挤压到患者的静脉中,而塞堵自动恢复后,塞堵的上端面与壳体的上接口紧密配合达到防逆流的作用,此时,留置针内残留的药液和静脉血达到平衡使得导管和针尖不会堵塞。
[001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防逆流的作用,留置针内残留的液体和静脉血达到平衡,使得导管和针尖不会堵塞,能够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机会,可保持导管和头皮针畅通无阻,无需盐水冲洗和减少肝素的使用,省去了医护人员加压封管的操作,且当再次使用时,无需冲管,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省去了盐水冲洗和减少肝素的使用,也相应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实现规模化生产,适于广泛推广和适用。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和塞堵的外壁紧密接触,在卸除上接头后,塞堵在自身弹性恢复力和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完全恢复成原状。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复位结构采用凸筋,所述凸筋至少为三条,所述凸筋沿着壳体内壁的轴向设置,所述凸筋紧抵在塞堵的外壁上。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凸筋沿着壳体内壁圆周均匀分布。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筋和壳体为一体制成。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推荐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和塞堵一次成型。本实用新型一次成型,制作工艺简单,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塞堵的三段柱体均为圆柱体,两端的较小柱体的直径相同。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推荐实施方式,所述上接口和下接口具有外螺纹,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的连接套筒具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相适配。
[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如透明材质为ABS材料。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塞堵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材料制成。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0022]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防逆流的作用,留置针内残留的液体和静脉血达到平衡,使得导管和针尖不会堵塞,能够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机会。
[0023]⑵本实用新型可保持导管和头皮针畅通无阻,无需盐水冲洗和减少肝素的使用,省去了医护人员加压封管的操作,且当再次使用时,无需冲管,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省去了盐水冲洗和减少肝素的使用,也相应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
[0024]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壳体和塞堵一次成型,制作工艺简单,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可广泛适用于诊所、医院等医疗机构,适于广泛推广和适用。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输液器管路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上接头及下接头爆炸结构剖视图;
[0028]图3是图2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逆流正压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输液器管路I的上接头2、用于连接留置针管路3的下接头4、筒体状的壳体5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塞堵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材料采用硅胶材料,塞堵6适配安装在壳体5中且二者一次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壳体5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具体采用ABS材质。壳体5的上端具有短管状的上接口7,壳体5的下端具有短管状的下接口 8,塞堵6主要由中间大两端小的三段柱体组成,在本实施例中,三段柱体均为圆柱体,两端较小柱体的直径相同,塞堵6两端较小柱体的端面分别紧密贴合在上接口 7和下接口 8的口沿处以封堵住上接口 7和下接口 8,在本实施例中,塞堵6两端较小柱体的端面与上接口 7和下接口 8的口沿相平齐。在壳体5的内壁上设有复位结构,复位结构和塞堵6的外壁紧密接触,上接头2和下接头4分别主要由连接套筒9和穿过连接套筒9中心用于穿入输液管路的连接管10组成,连接管10的管口正对于与塞堵6的两端面并可抵压于其上,上接口 7和下接口 8具有外螺纹,上接头2和下接头4的连接套筒9具有内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相适配。上接头2和下接头4分别通过连接套筒9旋拧在上接口 7和下接口 8上,上接头2的连接管10向下且下接头4的连接管1向上分别挤压塞堵6的两端面,同时塞堵6在相反的扭力作用下成为螺旋状,使得塞堵6和壳体5之间形成用于药液流动的间隙,并在卸除上接头2后,塞堵6在自身弹性恢复力及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完全恢复成原状,以使塞堵6的上端面重新封堵住上接口 7。
[0030]在本实施例中,复位结构采用凸筋11,凸筋11和壳体5—体制成。凸筋11沿着壳体5的内壁轴向设置,凸筋5至少为三条,凸筋5沿着壳体内壁圆周均匀分布。
[003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连接到输液器中,输液器一般由瓶塞穿刺器14、输液器输液管路1、空气过滤器15、具有过滤器的墨菲氏管16、流速调节器17、鲁尔接头及静脉头皮针组成。连接本实用新型时,留置针13替换静脉头皮针,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和下接头是现有技术中鲁尔接头的一种,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连接在输液器上的流速调节器17之后,并处于留置针13之前。
[00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3]⑴当患者输液时,将上接头的连接套筒和下接头的连接套筒分别旋拧在上接头和下接头上,此时,上接头的连接管向下挤压塞堵的上端面,而下接头的连接管则向上挤压塞堵的下端面,在连接管旋转并挤压塞堵两端面的作用力下,连接管和塞堵的端面错开,使用于连接输液管路的连接管与壳体内相通,同时塞堵被扭成麻花状,而使塞堵和壳体之间形成用于药液流动的间隙。
[0034]⑵当患者输完液后,用于连接输液器管路的上接头与上接口分离时,被上接头下压的塞堵在自身弹性恢复力及复位结构的作用下自动恢复原状,在塞堵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会产生将壳体内残留的药液向下挤压的压力,从而将残留的药液挤压到患者的静脉中,塞堵恢复原状后,塞堵的上端面与壳体的上接口紧密配合从而达到防逆流的作用,此时,留置针内残留的液体和静脉血达到平衡使得导管和针尖不会堵塞,可以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机会。
[0035]⑶当再次使用时,只需对上接头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即可直接使用,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方便,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在输液完成后,无需使用盐水和肝素,并在再次使用留置针时,也无需冲管,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003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复位结构、壳体及塞堵的具体结构等还具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输液器管路的上接头、用于连接留置针管路的下接头、筒体状的壳体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塞堵,所述塞堵适配安装在壳体中,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短管状的上接口,壳体的下端具有短管状的下接口,所述塞堵主要由中间大两端小的三段柱体组成,塞堵两端较小柱体的端面分别紧密贴合在上接口和下接口的口沿处以封堵住上接口和下接口,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主要由连接套筒和穿过连接套筒中心用于穿入输液管路的连接管组成,连接管的管口正对于塞堵的两端面并可抵压于其上,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通过连接套筒旋拧在上接口和下接口上,上接头的连接管向下且下接头的连接管向上分别挤压塞堵的两端面,同时塞堵在相反的扭力作用下成为螺旋状,使得塞堵和壳体之间形成用于药液流动的间隙,并在卸除上接头后,塞堵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恢复以使其上端面重新封堵住上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和塞堵的外壁紧密接触,在卸除上接头后,塞堵在自身弹性恢复力和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完全恢复成原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采用凸筋,所述凸筋至少为三条,所述凸筋沿着壳体内壁的轴向设置,所述凸筋紧抵在塞堵的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沿着壳体内壁圆周均勾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和壳体为一体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塞堵一次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堵的三段柱体均为圆柱体,两端较小柱体的直径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口和下接口具有外螺纹,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的连接套筒具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相适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逆流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堵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A61M5/14GK205667663SQ201620383007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光玲
【申请人】光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