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仿真按摩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按摩枕,特别涉及一种能仿造人手按摩的按摩枕,属对人体及大脑进行保健的器具领域。
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时代,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生存的危机感愈来愈强,脑的疲劳,脑的不适症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据有关资料和调查显示在校学生35%因负载过重头痛失眠;成年人25%因工作紧张而头痛失眠;92%的中老年人因子女问题和其它社会问题头痛失眠;还有98%的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因就业问题而头痛失眠。现市场上出售的“天年素复合枕”、“中脉安神磁疗枕”和各式药枕,为治疗和保健脑病患者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产品在功能上大都侧重深层调理,解善微形循环,而忽视了对快速去除人脑疲劳功能的研究,因此,见效慢,不显著,甚至有人怀疑其效果有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在枕内埋置按摩器,通过物理方法,模拟人工按摩手法和动作形态,根据中医“循经络、治穴位”的原理,直接作用于经脉、穴位及大脑皮层,既考虑对患者的深层调理,又考虑消除大脑疲劳的仿真按摩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仿真按摩枕出枕体1、按摩器座2、按摩头3、曲轴4、驱动装置5、定时开关及保护装置6、散热孔7、电源线8组成,其特征在于枕体1内面装有一按摩器座2、按摩器座2上面通过曲轴4连接有至少两个按摩头3,曲轴3的下面装有一驱动装置5,连接驱动装置5的电源线8上装有一定时开关及保护装置6。枕体1的上表面为两个弧面组成,侧面制有散热孔7。该仿真按摩枕是通过驱动装置5带动曲轴4及按摩头3转动,而对人体及大脑进行按摩来实现其目的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按摩仿真、均匀柔和。在理疗过程中按摩器直接作用于头、颈、肩,其形态、方向、强弱变化多端,婉如手指轻柔。
2.可分为A、B两面使用,动静结合。
3.治本循序,治标快速。用之迅速入眠,疲劳顿失;连续使用,头、颈、肩病可渐次康复。
4.使用方便,睡眠中按摩,睡眠中保健,无需专用时间。
5.价格低廉,与同类产品相比,售价要低15%。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如下。
附
图1为仿真按摩枕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内置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仿真按摩枕分为枕体与按摩器两部分,枕体1以高质海棉为填充物,棉、麻织物为面料,枕体1的上表面由A、B两个弧面组成,侧面制有散热孔7。按摩器是由按摩器座2、按摩头3、曲轴4及驱动装置5组成,置于枕体1的A面内。当电源通过电源线8驱动驱动装置5时,则通过曲轴4带动按摩头3转动,按摩头虽以其主轴为圆心旋转,但因曲轴4的功能,半径或长或短,按摩头也随之或近或远,再利用可逆永磁同步电机受阻反向的特点,方向忽左忽右,不震颤、不叩击、无噪音,施力均匀柔和,则可达到仿真人工按摩效果。在电源线8上装有定时开关及保护装置6,使之控制工作时间和保证使用的安全。该仿真按摩枕是根据中医“循经络、治穴位”的原理,模拟人工按摩手法和动作形态设计的,以自然物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在不排除深层调理功能基础上,直接作用于经脉、穴位及大脑皮层,收到快速去除大脑疲劳的效果。既考虑对患者的深层调理,又考虑消除大脑疲劳的快速,克服了现有产品技术的不足和功能的缺陷。仿真按摩枕分A、B两面,A面在海棉里埋置按摩器,物理方法刺激经脉穴位及大脑皮层,迅速去除人脑疲劳。B面为生、化物质的载体,侧重人脑深层调理。无论是微循环障碍,还是疲劳所致的头、颈、肩病症,如颈椎炎、肩周炎、落枕、头痛、多梦、失眠等均可使用。
使用时注意1.放平而枕,勿折叠。2.速除疲劳,选用A面,连续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以免影响主机寿命。3.熟睡选用B面,以便深层调理。4.按摩时,头、颈、肩、穴位任选。5.勿重压、勿强震,受力不得超过5kg。
权利要求1.一种仿真按摩枕,由枕体1、按摩器座2、按摩头3、曲轴4、驱动装置5、定时开关及保护装置6、散热孔7、电源线8组成,其特征在于枕体1内面装有一按摩器座2、按摩器座2上面通过曲轴4连接有至少两个按摩头3,曲轴3的下面装有一驱动装置5,连接驱动装置5的电源线8上装有一定时开关及保护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按摩枕,其特征在于枕体1的上表面为两个弧面组成,侧面制有散热孔7。
专利摘要一种仿真按摩枕,属对人体及大脑进行保健的器具,它由枕体、按摩器座、按摩头、曲轴、驱动装置、定时开关及保护装置等组成,它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曲轴及按摩头转动,模拟人工按摩手法和动作形态,而对人体及大脑进行按摩的。解决了现有同类产品大都侧重深层调理,解善微循环,而忽视了对快速去除人脑疲劳功能的研究,见效慢,保健效果不显著的问题。该器具既考虑对患者的深层调理,又考虑消除大脑疲劳的快速,特别适用于颈椎炎、肩周炎、落枕、头痛等患者使用。
文档编号A47G9/00GK2479965SQ01240220
公开日2002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4日
发明者杨光才 申请人:杨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