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36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抹(スプレッド)用油脂组合物,更具体涉及易溶于口中、无油腻感、且易涂抹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在市场上购买人造黄油、调制人造黄油、涂抹型全脂人造黄油(フアツトスプレツド)等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食品时,往往喜欢味道好的食品。特别是涂抹在面包上的涂抹型人造黄油等,一般由高熔点的油脂(如上升熔点38℃以上)、中熔点的油脂(如上升熔点30℃以上、不足38℃的油脂)及液体油脂(常温下为液体)构成。人造黄油等在不用时要放入冰箱中保存,使用时要从冰箱中拿出,为了从冰箱拿出后能马上涂抹在面包等上面,就需提高其涂抹性(易涂抹),因此人们希望人造黄油中液体油脂的含量多些,以便在低温下仍具有柔软性。
但是,若重视了在低温中的柔软性以提高其在低温中的涂抹性,由于时而放置在室温下,时而放置在冰箱中,这样反复几次,就会出现液体的油脂从表面分离的所谓起油现象,并且易产生称为粒化的颗粒,导致商品价值明显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日本专利特开平9-241672号公报中揭示了以液体油脂、来自棕榈油的油脂及月桂酸甘油酯系油脂的调和油进行非选择性的酯交换处理而获得的油脂为原料制得的油脂。但是,该公报揭示的油脂存在硬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的问题。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0-243793号公报中还揭示了一种将液体油脂与极度硬化油进行位置特异性酯交换处理而得到的塑性油脂组合物。但是,由该油脂组合物得到的产品比较油腻,所以不能说具有足够的特性。
在日本专利特表平11-500318号公报中揭示了按特定的甘油三酯组成比由棕榈系油脂及经化学修饰(氢化、酯交换)的油脂调制的涂抹型油脂。该公报揭示的涂抹型油脂仅具有抑制颗粒产生的特点,但并不能改善口溶性、油腻感,也未能提高涂抹性。
因为上述公报中所揭示的油脂组合物没有口溶性好、不油腻且易涂抹的优点,因此人们希望能研制出具备上述特性的油脂组合物。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9-224570号公报中揭示了使用甘油三硬脂酸棕榈酸酯(palm stearin)的食用油及以该食用油为原料制得的起酥植物油和人造黄油。尽管该公报揭示的食用油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等优点,但是人们还是希望出现一种能用作涂抹型油脂、且具有更好的特性的油脂组合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口溶性佳、无油腻感且易涂抹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
发明的揭示本发明者经过认真积极的研究发现,将构成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油脂相用特定的油脂调制,可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根据以上见解,提供了由连续的油脂相与水相组成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该油脂组合物的特征是,上述油脂相由(a)以结构脂肪酸中的10质量%以上为碳原子数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油脂;(b)通过1,3位特异的脂酶将40~90质量份的棕榈类油脂与60~10质量份的液态油脂进行酯交换而得到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c)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固体油脂组成。
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口溶性佳、无油腻感且易涂抹。
所谓由连续的油脂相与水相组成的油脂组合物是指在油脂相中存在有水相的油脂组合物,W/O型,即油包水型乳化油脂组合物。
油脂相与水相的比例,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油脂相,以水相为10~100质量份左右为好。
涂抹用油脂组合物是涂抹于食品等、含有油脂成分的组合物的总称。例如,人造黄油、调制人造黄油、涂抹型全脂人造黄油等。
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中,较好的是上述(a)液态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总质量的40~70质量%,上述(b)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总质量的5~50质量%,上述(c)固体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总质量的5~40质量%。
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中,作为上述(a)液态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最好含有在1位、2位及3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2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3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或在2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作为上述(a)液态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也可以是只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及/或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中,上述(b)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上升熔点以20~32℃为好。
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中,上述(c)固体油脂较好为动物性油脂或植物性油脂或它们的氢化油、分选不饱和油或酯交换油。
本发明提供了含有(a)以结构脂肪酸中的10质量%以上为碳原子数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油脂;(b)通过1,3位特异的脂酶将40~90质量份的棕榈类油脂与60~10质量份的液态油脂进行酯交换而得到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c)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固体油脂的油脂组合物。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加以说明。
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是由连续的油脂相与水相组成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该组合物的特征是,上述油脂相含有(a)以结构脂肪酸中的10质量%以上为碳原子数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油脂;(b)通过1,3位特异的脂酶将40~90质量份的棕榈类油脂与60~10质量份的液态油脂进行酯交换而得到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c)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固体油脂。
首先,对作为构成油脂相的(a)成分的以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油脂加以说明。作为(a)成分的液态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的结构脂肪酸中的10质量%以上为碳原子数8~10的脂肪酸。并且(a)成分的液态油脂具有在20℃时呈液态、通过目测无法确定其为固体状态的特征。碳原子数为8的脂肪酸可例举辛酸;碳原子数为10的脂肪酸可例举正癸酸。
若作为(a)成分的液态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的结构脂肪酸中的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比例在10质量%以上,则得到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口溶性良好,且爽口。
作为(a)成分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可以例举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也可以是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与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米油、红花油、向日葵油、棕榈油精等及这些成分经过氢化、分馏或酯交换而获得的产品中的1种或2种以上进行调和及/或酯交换而得到的产品。还可以是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与上述酯交换产物进行调和而得到的产品。
上述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是指构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实际上是全部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这其实意味着不考虑反应中生成的少量副产物。上述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可例举含有约75质量%的碳原子数为8的脂肪酸及约25质量%的碳原子数为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市场有售的此类甘油三酯例如有日清制油(株)制商品名为ODO的产品等。
在构成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油脂相中所含的、作为液态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中,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所占的比例为10质量%~100质量%,较好的是18质量%~100质量%,更好的是30质量%~100质量%,再好的是50质量%~100质量%,最好的是80质量%~100质量%。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也可以实质上完全是碳原子为8~10的脂肪酸。
作为上述(a)成分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酯以整体计在结构脂肪酸中的比例在10质量%以上即可。甘油三酯可例举在1位、2位及3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2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3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或在2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油脂相中的上述(a)成分的液态油脂的含量占油脂相总质量的40~70质量%为宜,更好是45~65质量%,再好是50~60质量%,最好是52~58质量%。若(a)成分的液态油脂的含量未满油脂相的总质量的40质量%,则会产生冷藏时的涂抹性不佳、口溶性变差、油腻的现象。而超过70质量%时,就得不到足够的硬度,且易起油。
其次,对上述成分(b)加以说明。(b)成分是通过1,3位特异的脂酶将40~90质量份的棕榈类油脂与60~10质量份的液态油脂进行酯交换而获得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低熔点酯交换油脂是指上升熔点较好为20~32℃的油脂。
若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上升熔点低于20℃,则会产生温度上升时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变得过软、易起油的现象;而若高于32℃,又会产生冷藏时变得过硬、不易涂抹的现象。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上升熔点更好是20~28℃,最好是22~24℃。
上述棕榈类油脂可例举棕榈油、棕榈油精、2段分馏棕榈油精、甘油三硬脂酸棕榈酸酯、棕榈油中熔点馏分以及将它们进行氢化、分馏、酯交换而获得的油脂。上述棕榈类油脂既可单独使用,也可2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较好的是棕榈油及棕榈油精。
上述液态油脂是指在20℃时呈液状、用目测无法确定其为固体状态的油脂。该液态油脂可例举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米油、红花油、向日葵油等。上述液态油脂既可单独使用,也可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b)成分是通过1,3位特异的脂酶将40~90质量份的上述棕榈类油脂与60~10质量份的上述液态油脂进行酯交换而获得的低熔点酯。例如,作为棕榈类油脂使用棕榈油及/或棕榈油精时,上述棕榈类油脂与上述液态油脂的使用比例以40~80质量份的上述棕榈类油脂及60~20质量份的上述液态油脂为好,更好的是45~75质量份的上述棕榈类油脂及55~25质量份的上述液态油脂,再好的是50~70质量份的上述棕榈类油脂及50~30质量份的上述液态油脂,最好的是60~70质量份的上述棕榈类油脂及40~30质量份的上述液态油脂。
对1,3位特异的脂酶的来源无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来自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任何起源的脂酶。如猪肝脏脂酶;来自大豆、稻米糠的脂酶;来自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 sp.)、根霉属(Rhizopus sp.)、毛霉属(Mucor sp.)的脂酶等。特别理想的是将产碱杆菌属的脂酶分散在粉末状的油脂原料中使用。酯交换反应可以在带有搅拌机的间歇式容器等中进行,脂酶的用量对应于油脂原料的质量以0.005~10质量%为好,酯交换反应的温度以30~130℃为宜,反应时间以1~72小时为佳。若反应过度,则会引起2位的脂肪酸的无序化。
用于反应的原料油脂中的水分含量以5~1500ppm为宜,更好的是5~500ppm。多余的水分被用于水解反应中时会引起收率降低,所以不理想。可以由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生成物甘油三酯的组成,藉此确定酯交换反应是否完成。反应停止后经过滤除去酶。作为反应生成物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经水洗、干燥处理后,用常规方法进行脱色、除臭处理。脂酶经过滤等处理后可回收再利用。
本发明也可使用将以上得到的酯交换油再进行分馏后的产物。
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油脂相中,上述(b)成分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含量以占油脂相总质量的5~50质量%为宜,更好的是10~50质量%,再好的是10~40质量%,最好的是10~30质量%。
作为另一例子,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油脂层中,上述(b)成分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含量以占油脂层总质量的5~40质量%为宜,更好的是7~37质量%,再好的是9~34质量%,最好的是9~29质量%。
若(b)成分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含量不足油脂相总质量的5质量%,则容易发生起油现象,如果超过50质量%,则会出现冷藏时变硬、不易涂抹的现象。
下面,对(c)成分加以说明。(c)成分是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固体油脂。若使用上升熔点低于38℃的油脂,则温度上升时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会变得过软,出现起油的现象。用作(c)成分的固体油脂的上升熔点以38~60℃为宜。若使用上升熔点高于60℃的油脂,则出现冷藏时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变得过硬、不易涂抹的现象。因此,用作(c)成分的固体油脂的上升熔点以38~55℃为宜,更好的是38~50℃,再好的是38~49℃,特别好的是38~48℃,最好的是43~47℃。
上述(c)成分的固体油脂只要是上升熔点在38℃以上的油脂即可,对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单独使用上升熔点在38℃以上的动物性油脂或植物性油脂等固体油脂。此外,可使用上升熔点在38℃以下的动物性油脂或植物性油脂等的氢化油、分选不饱和油或酯交换油等上升熔点在38℃以上的固体油脂。也可以使用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油脂与上升熔点低于38℃的油脂的氢化油、分选不饱和油或酯交换油等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油脂的混合物。植物性油脂的氢化油可例举大豆硬化油和棕榈硬化油。另外,作为(c)成分,在有多种油组合构成(c)成分时,也可使用其混合物的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油脂。
作为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中的(c)成分的固体油脂,可以单独使用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油脂,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此外,也可以组合使用上述氢化油、分选不饱和油或酯交换油等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油脂。
在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油脂相中,上述(c)成分的固体油脂的含量以占油脂相总质量的5~40质量%为宜,较好的是7~38质量%,更好的是10~35质量%,再好的是15~35质量%,进一步好的是15~30质量%,更进一步好的是20~30质量%,最好的是22~28质量%。
如果(c)成分的固体油脂的含量占油脂相总质量若不足5%质量,则得不到足够的硬度、容易产生起油;另一方面,若超过40质量%,则口溶性变差、冷藏时的硬度增加、不易涂抹。
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由连续的油脂相与水相组成,油脂相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中,对油脂相与水相的比例无特别限制,可以是通常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中的油脂相与水相的比例。例如,对应于100质量份的油脂相,水相为10~100质量份左右,较好的是15~70质量份,更好的是35~53质量份。
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也可以含有以往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辅料及食品添加剂。上述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可例举通常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中所含有的辅料及食品添加剂。该类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刊登在[人造黄油类等的日本农林标准(最后修改平成9年9月3日农林水产省告示台1381号)]。
辅料例如有乳及乳制品、调味料(食盐、食醋)、酪蛋白及植物性蛋白、糖类、糖醇、香辛料、蜂蜜类、风味原料、明胶、难消化性糊精及聚右旋糖、淀粉、糊精等。
食品添加剂例如有乳化剂、乳化稳定剂、酸味料、调味料、质量改良材料、着色料、糊料、防氧化剂、香料、强化剂、ホエイソルト、香辛料萃取物等。
上述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可以按照所需的风味进行添加。
对放置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容器无特别限制。通常,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可以放置在杯子、ポ-シヨン、软管等容器中在市场上流通。若放置的量较大,则可以将涂抹用油脂组合物放在较大的塑料袋内,然后把这些塑料袋收藏在瓦楞纸板箱之类的大箱子内进行流通。
下面,对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加以说明。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由(a)以结构脂肪酸中的10质量%以上为碳原子数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油脂;(b)通过1,3位特异的脂酶将40~90质量份的棕榈类油脂与60~10质量份的液态油脂进行酯交换而获得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c)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固体油脂组成。
即,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是指上述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油脂相。构成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的成分、含量等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被用于人造黄油、调制人造黄油、涂抹型全脂人造黄油等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制造。
其次,对适合制备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方法加以说明。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制备。
将100质量份的含有(a)成分的液态油脂、(b)成分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及(c)成分的固体油脂的油脂组合物,15~70质量份的水及所需的其它辅料进行混合和预乳化。预乳化后,将其急冷混合,得到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上述辅料可以是通常制备涂抹用油脂组合物时所用的材料。
对制备油脂组合物的方法无特别限制,既可以同时混合(a)成分、(b)成分及(c)成分,也可根据需要调整混合顺序及混合速度等。
此外,当各成分由多种油构成时,可将它们一次性混合后再与其它成分混合。例如,(c)成分由c1油脂与c2油脂组成时,可先将c1油脂与c2油脂混合调制成(c)成分后,再与(a)成分及(b)成分混合,也可一次性地混合(a)成分、(b)成分、c1成分及c2成分。
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该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的方法对涂抹用油脂组合物进行评价。
(1)感官评价由10名评判人员对口溶性、油腻感及涂抹的难易程度3个项目进行评价。
口溶性及油腻感的评价先把涂抹用油脂组合物放入冰箱保存,冷却至约5℃时取出,随即将取出的一定量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含入口中进行评价。口溶性好的评为5分,差的为1分,在1~5分内打分,取10名人员的平均分进行评价。
对于油腻感,即含入口中时的油腻感进行评价,无油腻感的评为5分,有油腻感的为1分,在1~5分内打分,取10名人员的平均分进行评价。
对于涂抹的难易程度,将从冰箱取出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立即涂抹在买来的面包上,易涂抹的评为5分,难涂抹的为1分,在1~5分内打分,取10名人员的平均分进行评价。感官评价的结果如表3所示。
(2)针入度(cone penetration(CP))的测定按照常规方法测定CP值。该值是表示硬度随温度变化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越柔软,越小表示越硬。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
(3)起油实验将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在约5℃的温度下保存20小时,再在约25℃的温度下保存4小时,该24小时的保存为1个循环,在8周内反复进行这一循环。目测判断循环开始前、1周内、2周内、4周内及8周内起油的程度,并按下述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循环开始前是指对保存在约5℃的温度之前的状态进行的观察。其结果如表5所示。该起油实验只对实施例2及比较例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进行。
-未确认起油现象产生。
+确认起油现象产生。
++确认起油现象十分严重。
(4)固体脂含量(SFC(solid fat content))的测定按常规方法测定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SFC值。
(5)上升熔点的测定方法按日本农林标准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是将装入了被测试样的毛细管紧靠在温度计的下端,并将他们的下端对齐。然后,把该温度计浸在盛满蒸馏水的烧杯中,边搅拌烧杯中的水边加热,被测试样在毛细管中开始上升的温度即为上升熔点。测定采用自动上升熔点测定器(エレツクス科学(株)制、商品名“EX-871A”)进行。
制造例1(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制造)在带有搅拌机的容器中加入棕榈油[日清制油(株)制]6Kg及菜籽油[日清制油(株)制]4Kg,将该混合油脂边加热至60℃边搅拌,在搅拌的同时把100g来自产碱杆菌属的1,3特异性脂酶[名糖产业(株)]分散在混合油脂中,在保持60℃的温度中搅拌10小时。然后过滤除去脂酶,用常规方法进行精制处理,得到低熔点酯交换油脂。所得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上升熔点为29.1℃。
制造例2(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制造)除所用棕榈油(日清制油(株)制)改为6.5Kg及菜籽油(日清制油(株)制)改为3.5Kg之外,其余的操作方法同制造例1,得到低熔点酯交换油脂。该所得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上升熔点为29.5℃。
制造例3(液状酯交换油脂的制造)在带有搅拌机的容器中加入菜籽油[日清制油(株)制]8.8Kg及甘油三酯[日清制油(株)制、商品名ODO,该甘油三酯含有75质量%的碳原子数为8的脂肪酸及25质量%的碳原子数为10的脂肪酸]1.2Kg的混合油脂,加热该混合油脂至80℃,在维持该混合油脂于80℃的同时,加入20g甲醇钠,搅拌30分钟。然后,在混合油脂中加500g离子交换水使反应停止。反应停止后,经水洗、脱水等处理后,再按常规方法进行精制处理,得到液状酯交换油脂。在得到的以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的液状酯交换油脂中所含的甘油三酯的结构脂肪酸中,碳原子数8~10的脂肪酸的含量为10.5质量%。
实施例1以7840g甘油三酯[日清制油(株)制、商品名ODO]作为(a)成分,以制造例1得到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2660g作为(b)成分,以棕榈硬化油45(上升熔点45.8℃)3500g作为(c)成分,在(a)、(b)、(c)各成分中加入100g乳化剂(单甘油脂肪酸酯、卵磷脂)、0.2g的30%β胡萝卜素,加热混合,得到油脂相。
然后,将按预先规定的比例在水(5460g)中加热溶解了辅料(260g食盐、160g脱脂奶粉及20g香料)而形成的水相加入到上述油脂相,在60℃的温度下进行预乳化20分钟,预乳化结束后,通过混合器(シユレ-ダ-公司制)进行急冷混合,得到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本实施例及以下的实施例、比较例的配比成分及配比一并示于表1。
按照上述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评价方法],对得到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进行评价。
实施例2~7及比较例1~4除了按照表1及表2所示的配比使用表1及表2所示的成分作为(a)成分、(b)成分、(c)成分之外,其它的操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该组合物。对于所有的组合物,其油脂相与水相的质量比为油脂相∶水相=7∶3。
表1


表2

在表1及表2中,菜籽油、豆种混合油、棕榈油(上升熔点32.5℃)及大豆硬化油34(上升熔点30.9℃)均可采用日清制油(株)制的产品。此外,棕榈硬化油45及大豆硬化油40,使用按照常规方法将上升熔点分别调整至45.8℃、38.4℃的产品。
表3

表3表明,实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口溶性及涂抹性均较理想。与此相反,由于比较例1~4中不含(a)成分,因而口溶性及涂抹性均不及实施例1~4。
实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在油腻性的实验中均表现为不油腻;而比较例1~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得到的评价是比实施例1~4油腻。
表4

表4表明,类似于刚从冰箱中取出时的状态的实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5℃时的CP值为139~160,比较例1~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CP值为90~141,所以,实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比比较例1~4的组合物柔软。此外,5~15℃的温度变化时的硬度,实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为29~44,比较例2~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为51~73,因此,实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硬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此外,尽管比较例1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5~15℃的硬度变化为23,较小,但在0~15℃的任一温度下都比实施例1~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硬。
表5

表5表明,实施例2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起油现象到第8周还未观察到;与此相反,比较例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起油现象从第2周开始就观察到了,并且在4周及8周后起油现象变得比较严重。
实施例1~4及比较例1~4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固体脂含量的测定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这只是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而不是本发明产生的效果。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在自身配比方面具有特征,由于这种配比,才使得本发明的效果得以发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含有特定的油脂相,因而口溶性良好、无油腻感且易涂抹。
权利要求
1.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它是由连续的油脂相及水相组成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油脂相包含(a)以结构脂肪酸中的10质量%以上为碳原子数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油脂;(b)通过1,3位特异的脂酶将40~90质量份的棕榈类油脂与60~10质量份的液态油脂进行酯交换而得到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c)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固体油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其特征还在于,上述(a)液态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总质量的40~70质量%,上述(b)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总质量的5~50质量%,上述(c)固体油脂的含量占上述油脂相总质量的5~40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其特征还在于,作为上述(a)液态油脂的主要成分的甘油三脂含有在1位、2位及3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2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及3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1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或在2位上结合了碳原子数为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其特征还在于,上述(b)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上升熔点为20~3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其特征还在于,上述(c)固体油脂为动物性油脂或植物性油脂或它们的氢化油、分选不饱和油或酯交换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其特征还在于,对应于100质量份的油脂相,水相为10~100质量份。
7.油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以结构脂肪酸中的10质量%以上为碳原子数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油脂;(b)通过1,3位特异的脂酶将40~90质量份的棕榈类油脂与60~10质量份的液态油脂进行酯交换而得到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c)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固体油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脂组合物,其特征还在于,上述(a)液态油脂的含量占油脂组合物总质量的40~70质量%,上述(b)低熔点酯交换油脂的含量占油脂组合物总质量的5~50质量%,上述(c)固体油脂的含量占油脂组合物总质量的5~40质量%。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油脂组合物,其特征还在于,被用于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的制造。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口溶性良好、无油腻感、易涂抹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本发明的涂抹用油脂组合物由连续的油脂相与水相组成,该组合物的特征是,上述油脂相包含(a)以结构脂肪酸中的10质量%以上为碳原子数8~10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的液态油脂;(b)通过1,3位特异的脂酶将40~90质量份的棕榈类油脂与60~10质量份的液态油脂进行酯交换而得到的低熔点酯交换油脂;(c)上升熔点为38℃以上的固体油脂。
文档编号C11C3/00GK1691892SQ20038010068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31日
发明者春名博文, 中原裕子, 小原淳志 申请人: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