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08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康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充填物和包皮构成的枕头。
背景技术
人们常用的枕头由充填物和包皮构成;其中的充填物分为两种;一种是相互牵连的材料,如棉絮或整体的高分子发泡材料;另一种是不连续的材料,如荞麦皮、谷壳或羽绒等。棉絮或整体的高分子发泡材料的柔软性较好,使用时可以和身体部位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压力得到较好分散,感觉较为舒适。但是,这类材料的相互牵连性,使枕头不易随时调整其高低和形状,不适应人类睡眠时对头颈位置的健康要求。因为侧睡时的枕头应高于仰卧时的枕头,而仰卧时,又要求颈部相应的枕位高于头枕部的枕位。这是预防颈椎病的基本要求。而较容易随时改变形状,正是荞麦皮、谷壳或羽绒等不连续的材料为充填物的枕头的特性,因此倍受医学专家的推崇。然而,荞麦皮、谷壳类枕头的硬度较高,使用时与人体的接触面积较小,感觉不舒服;羽绒类虽然兼具两种优点,但是价格较高,且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这类枕头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较容易随时改变形状、使用时可以和身体部位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的、感觉舒服、价格适中的枕头。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是一种由充填物和包皮构成的枕头,充填物分为上层充填物和下层充填物;上层充填物由相互牵连的柔软材料构成;下层充填物由众多不连续的材料构成;充填物被包皮包封。
上述的枕头,上层充填物可以延续到下层充填物的下面;上层充填物形成了外层充填物;使下层充填物被包裹,形成的内芯充填物。
所述的枕头,外层充填物和内芯充填物之间设有由织物或薄膜材料制成的隔离结构。
所述的枕头,在充填物中埋设有软管;软管至少有一端通向枕头外,需要时可以和臭氧发生器相连通;埋在充填物中的软管部分上设有开口。
由于充填物分为上层充填物和下层充填物;上层充填物由相互牵连的柔软材料构成;下层充填物由众多不连续的材料构成;下层不连续材料使枕头容易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高低和形状;上层相互牵连的柔软材料扩大枕头于人体的接触面积,产生舒服感。
由于上层充填物形成了外层充填物;使下层充填物被包裹,形成的内芯充填物;枕头的两面都能作为上面使用,较为方便。
由于外层充填物和内芯充填物之间设有由织物或薄膜材料制成的隔离结构,进一步保证两层充填物不易混淆,在保证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对两层充填物有更广泛的选择范围。
由于在充填物中埋设有软管;软管至少有一端通向枕头外,需要时可以和臭氧发生器相连通;埋在充填物中的软管部分上设有开口;每使用一段时间,可以用臭氧气体进行消毒,杀灭或抑制细菌和螨虫,防止疾病和过敏的发生。


图1是具有上下两层充填物的枕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有里外两层充填物的枕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在充填物中埋设有可通臭氧的软管的枕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用布料缝制的枕头包皮1内设置有上层充填物2和下层充填物3;上层充填物2可以是棉絮层或一片聚氨酯泡沫材料或其它高分子泡沫材料;下层充填物3可以是颗粒状或团块状的材料,如荞麦皮、碎泡沫等材料。
如图2所示,包皮4内的上层充填材料5延伸到下层充填材料6的下方7,形成了外层充填材料;相应,下层充填材料6形成了内层充填材料;在内外两层充填材料之间,有用布或有机薄膜制成的隔层,将两层充填材料分开。
如图3所示,一根软管11穿过包皮8和外层充填材料9,被埋在内层充填材料10中,软管可以粘接或卡压等方式在进入枕头的地方12被固定;软管的外露端13可以和臭氧气体发生器14相连通;软管的内埋端15有开放的口,用于向枕头内排放臭氧气体。
权利要求1.一种由充填物和包皮构成的枕头,其特征是充填物分为上层充填物和下层充填物;上层充填物由相互牵连的柔软材料构成;下层充填物由众多不连续的材料构成;充填物被包皮包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是上层充填物可以延续到下层充填物的下面;上层充填物形成了外层充填物;使下层充填物被包裹,形成的内芯充填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是外层充填物和内芯充填物之间设有由织物或膜材料制成的隔离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枕头,其特征是在充填物中埋设有软管;软管至少有一端通向枕头外,需要时可以和臭氧发生器相连通;埋在充填物中的软管部分上设有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其特征是有下层或内层不连续的充填材料和上层或外层的相互牵连的柔软充填材料。这种枕头既具有棉絮和有机泡沫枕头的舒适柔软性,又具有荞麦皮等枕头的可随意造型的性质,在满足预防颈椎病的要求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对舒适感的要求;还可以配合臭氧气体发生器定期对枕头除螨杀菌。
文档编号A47G9/10GK2671448SQ20042000056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6日
发明者王利民, 王建刚 申请人:王建刚, 王利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