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洗容器及其内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45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洗容器及其内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洗类容器及其内杯,特别是涉及免洗水杯、免洗奶瓶、免洗茶杯、免洗保温杯、免洗汤具等免洗容器及其内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免洗类容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免洗容器种类比较多,例如有免洗水杯、免洗奶瓶、免洗茶杯、免洗保温杯、免洗汤具、免洗碗等等。这些免洗容器的主要原理是在原来的容器内再额外配置一个一次性的内杯,这样,在使用完毕时,可以直接将内杯抛弃,减少了重复清洗容器的烦琐,使用十分方便,免洗类容器在旅行过程当中所带来的便利表现得更为突出,其中,内杯较佳地采用可降解材料,以利于环保要求。
例如中国公告CN2683120Y号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免洗奶瓶,请参见图1所示,该免洗奶瓶包括一中空瓶体1、可更换的内杯3、具有奶嘴21的奶瓶盖2及扣于奶瓶盖2上用以罩护奶嘴21的上盖5,为了降低成本,该内杯3多采用无毒软质塑料所制成,该内杯3可置入中空瓶体1内,由其上端设置的凸缘31扣挂于中空瓶体1上端开口的周缘上,再将奶瓶盖2连同奶嘴21螺固于中空瓶体1就组装完毕了。但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发现该奶瓶内杯3仍然存在下列缺陷一、由于内杯3多采用软质塑料材质所制成,杯口上的凸缘31也由于缺少支撑结构而呈现出较软的状态,这样,在组装时需要人为的将凸缘31铺展搭扣于中空瓶体1的上端开口,使操作使用比较烦琐。且在铺展凸缘31的过程当中,也污染了凸缘31并进一步会在小孩喝奶的过程当中使凸缘31上的细菌污物被溶解于奶液当中,不是十分卫生,仍然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二、由于凸缘31缺少支撑结构,在铺展凸缘31的过程中稍有一处没有搭扣严密并且被奶瓶盖压紧,就会使内杯31的组装存在隐患,小孩稍一用力吸吮就会使凸缘31及内杯3上端部变形,并进一步导致凸缘31从中空瓶体1与奶瓶盖2相压紧的缝隙中滑出脱落,使奶液洒入中空瓶体1内,不仅中空瓶体1会再次污染奶液,且仍然需要清洗中空奶瓶1,并没有起到真正免清洗的效果。在内杯3完全脱落或未脱落完全时,由于奶液会存在于内杯3的外面与中空瓶体1内面所构成的环状空间内,小孩喝完内杯3中的奶液以后就会由于内杯3的阻挡而无法继续喝被漏掉的奶液,只能将内杯3抽出继续喝(如果中空瓶体1清洁),增加了使用上的不便,并且,如果中空瓶体1不清洁,被漏掉的奶液只能倒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三、内杯3的杯底仍是软质缺少支撑结构的,不可能让内杯3单独立置而供操作者向其内注入内容物,使用的便利性不佳。
四、内杯3的杯身缺少有关内容物量测的刻度标记,对于需要精确控制饮奶量的小孩来说,该内杯3就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些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就需要在饮水饮奶等方面都要精确的控制,才能有利于健康,因此,上述的内杯3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五、内杯3的凸缘不具有密封性,密封效果不佳。
为了避免上述缺陷,同样是该篇专利文件,公开了另一改进的较佳实施例,请参见图2所示,进一步增加了一个镂空的支撑座4,该支撑座4的上端设有一凸缘41,使用时,支撑座4的镂空主体将支撑于内杯3的杯口,使内杯3的杯口具有了一定的支撑,由凸缘41压置在内杯3的凸缘31上并共同被奶瓶盖2压紧。该实施例当中,由于内杯3的端口增加了支撑结构,强度有所加强,使用时,直接将组装有支撑座的内杯3置入中空瓶体1内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操作的便利性及内杯3杯口的易变形性。但显而易见的,该实施例增加了一个组成部件支撑座4,如果支撑座4作为一个可重复使用的元件,还需要在每次使用时增加将支撑座4套设于内杯3的组装程序,使用操作不够简便,且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再次清洗支撑座4,反而增加了清洗量,不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如果支撑座4作为一个一次性使用元件,将由于增加了支撑座4,而需要相应的模具以及加工制程,增加了制作加工成本,相应的降低了其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同时,增加了支撑座4也相应消耗了更多的材料,且由于该内杯3多为一次性消耗用品,过多抛弃内杯3将十分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现有其它的免洗水杯、免洗茶杯、免洗保温杯、免洗汤具、免洗碗等免洗容器也同样存在上述的缺陷,不再详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洗容器的内杯及包含该内杯的免洗容器,其内杯的杯口可以十分方便地搭扣在容器的开口端,更换内杯十分方便,同时,内杯杯口不易变形,可完全避免二次污染,且制造成本低,符合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洗容器的内杯及包含该内杯的免洗容器,内杯可以单独立置,便于供操作者向其内注入内容物,使用便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洗容器的内杯及包含该内杯的免洗容器,内杯的杯身设有刻度标记,可便于精确控制内容物的使用量,使用方便且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洗容器的内杯及包含该内杯的免洗容器,其内杯的杯口具有密封性,密封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免洗容器的内杯,包括有一内杯,在垂直于杯口平面的方向由杯口向外延伸有扣持凸缘;在该内杯接近杯口的位置设有杯口支撑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杯口支撑结构可以有多种实施形式,最简单且制作简便的即为一由扣持凸缘向下延伸的锥形段,该锥形段由上至下渐缩,根据机械原理及材料力学的常识,锥形结构较圆形或矩形或三角形等多边形结构具有较强的支撑性与强度,显而易见的,在一个物体的光滑表面设置有任何凹凸结构、或压花或凸筋等,或在过渡处导有圆角,将都可增加该物体的结构强度,根据这样的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杯口支撑结构还可以有以下多种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内杯的杯底也可以设有杯底支撑结构,以便于内杯可以稳定的站立,便于使用。该杯底支撑结构也可以采用与杯口支撑结构完全相同的结构形式,只是设置位置由杯口改变为杯底,不再详述。
较佳地,所述内杯杯身设有刻度线,可以由模具压制成凸起或内凹的刻度线,当然,也可以绘制出刻度线。
较佳地,所述扣持凸缘与杯身内壁的连接段,以及杯底与杯身的连接段都设有过渡圆弧,可以进一步增加内杯强度,加强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任一内杯的免洗容器,包括有一中空容器及一可插置于该中空容器内的内杯,该内杯在垂直于杯口平面的方向由杯口向外延伸有扣持凸缘,由该扣持凸缘扣持于中空容器的开口端;在该内杯接近杯口的位置设有杯口支撑结构。
具体地,所述中空容器可为水杯、奶瓶、茶杯、保温杯或制冷容具等任何需要使用免洗内杯的容具,不局限于所例举的几种,另外,中空容器的开口端可置配有一外盖。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内杯杯口设有杯口支撑结构,内杯杯口具有了相应的强度及硬度,因此,在使用时仅需手握内杯杯口的外缘就可以将内杯搭扣于容器开口端,操作抽换内杯十分方便,可以真正的实现免清洗;且可避免手部对内杯及其内容物的污染,清洁卫生;由于内杯本身就具有支撑结构,省去了额外配置支撑座的模具及制作成本,使本实用新型的内杯及包含该内杯的免洗容器成本大大降低;再有,由于使用内杯本身就具有支撑结构,没有额外配置支撑座,也减少了一次性使用元件的材料消耗及成品抛弃量,符合环保要求。
进一步改进,内杯可以单独立置,便于供操作者向其内注入内容物,使用便利。
进一步改进,内杯的杯身设有刻度标记,可便于精确控制内容物的使用量,使用方便且适用范围广。
另外,对于杯口支撑结构为扣持凸缘上表面呈周向延伸的凸筋或凹槽的实施例,还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可以省去外盖内部的密封圈,进一步降低制作成本并简化组装程序。


图1为现有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现有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免洗容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内杯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杯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杯具有另一种杯底支撑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内杯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内杯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内杯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内杯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内杯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内杯的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内杯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内杯的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内杯的第十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3、4、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免洗容器及其内杯,在该实施例中为一免洗水杯,该免洗水杯包括有一中空水杯1、一可插置于该中空水杯1内的内杯3,该内杯3在垂直于杯口平面的方向由杯口向外延伸有扣持凸缘31,由该扣持凸缘31扣持于中空水杯1的开口端11上,在该中空水杯1的上端配置有一外盖2,该外盖2在扣合之后就可使扣持凸缘31被压夹于外盖2与中空水杯1开口端11之间的缝隙当中,其中内杯3可以采用无毒的塑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等,较佳地采用可降解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在该内杯3接近杯口的位置设有杯口支撑结构4,该杯口支撑结构4为一由扣持凸缘31向下延伸的锥形段41,该锥形段41由上至下渐缩,长度约为8~15毫米,锥度以3~5度为佳,在扣持凸缘31与杯口内壁的连接段为过渡圆弧,过渡圆角R1可为0.2~1毫米,可进一步加强内杯的强度;由于内杯3的杯口附近强度及硬度较大,可以使扣持凸缘31稳定的搭扣于中空水杯开口端11,操作抽换内杯3十分方便,且可避免手部对内杯3及其内容物的污染,清洁卫生,由于内杯3本身一体成型有杯口支撑结构4,不需额外配置单独的支撑座,减少了一次性使用元件的材料消耗及成品内杯3的抛弃量,符合环保要求,且制作成本低;所述内杯3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5,该杯底支撑结构5为由杯底向上延伸的锥形段51,该锥形段51由下至上渐扩,长度约为8~15毫米,锥度以1~3度为佳,这样,由于内杯3的杯底具有一定的强度,内杯3可以单独立置,便于供操作者向其内注入内容物,使用便利,另外可在杯底与杯身的连接段设有过渡圆弧,过渡圆角R2可为4~6毫米,以进一步加强杯底的直立稳定性,当然,内杯3的杯底还可以同时设置为另一种杯底支撑结构,如图5所示,该另一种杯底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底的突出座52,或者,如图6所示,为设置于杯底的凸筋53,该凸筋53可依内杯3的横截面设为环状,将可进一步强化杯底的直立稳定效果;内杯3的杯身设有刻度线32,如图4、5所示,该刻度线32分别以60、120、180ml标记,当然,也可以采用盎斯(oz)来标记,该刻度线32为由模具压制而成的凸起或内凹的刻度线,当然,也可以绘制出刻度线,这样,对于需要精确控制饮水量的使用者,例如婴儿或糖尿病患者,就可以精确的控制饮水量,使用方便;特别说明一下,在本用新型中,所述的免洗容器并不局限于水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施于其它的免洗类容器,例如奶瓶、茶杯、保温杯、制冷容具等,不再详细一一绘制附图;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内杯,因此,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将仅描述和显示内杯。
实施例二、三请参见图7、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三实施例,这两个实施例的原理、效果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再重述,区别在于杯口支撑结构4有所不同;在该实施例中,内杯3的杯口支撑结构4为设置于杯身的多个凸筋42,该凸筋42沿扣持凸缘31下方的杯身外表面轴向分布,同样可使内杯3的杯口具有稳定的支撑效果,当然,该凸筋42也可以沿杯身全长延伸;参见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该凸筋42则分布于杯身内表面,同样具有较佳的支撑效果;显然地,根据对等替换原理,该凸筋42可替换为凹槽,也具有强化内杯的效果,不再提供附图。
实施例四、五请参见图9、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五实施例,这两个实施例的原理、效果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再重述,区别在于杯口支撑结构4及杯底支撑结构5有所不同;在实施例四中,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身上的数道径向凸环43,该凸环43在扣持凸缘31的下方沿杯身径向分布,而杯底支撑结构也可设置为沿靠近杯底的杯身径向分布的凸环54;由于内杯3的杯口及杯底都具有支撑结构,因此,不仅抽换内杯方便,内杯3也可以直立,使用也方便。图10所示的实施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是将凸环43、54分别替换为凹环44、55,不再详述。
实施例六、七请参见图11、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七实施例,这两个实施例的原理、效果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再重述,区别在于杯口支撑结构4有所不同;如图11所示的实施例六中,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扣持凸缘31上表面的凸筋311及锥形段41,该凸筋311沿扣持凸缘31的圆周向延伸且呈封闭状态,该凸筋311不仅可以强化内杯3的杯口强度,且由于其突出于扣持凸缘31的上表面而形同一个密封圈,具有密封作用,可以省去外盖2上设置的密封胶圈,进一步降低成本并减化组装程序。如图12所示的实施七与实施六的区别在于,该杯口支撑结构为凹槽312,由于设置了该凹槽312,使扣持凸缘31上表面的外环呈突出状,也具有密封效果。
实施例八、九、十请参见图13、14、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九、十实施例,这三个实施例的原理、效果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再重述,区别在于杯口支撑结构4有所不同;在图13中所示的实施例八中,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扣持凸缘31上表面的凸筋或凹槽45,该凸筋或凹槽45从扣持凸缘31上表面一直轴向延伸至杯身的预定长度,例如可延伸10~15毫米。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九中,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口上的支撑架46,呈十字形。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十中,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扣持凸缘31下方的厚壁加强段47,该加强段47的壁厚为杯身壁厚的1.5至2.5倍,杯口支撑效果好;当然,杯底的壁厚也可以为杯身壁厚的1.5至2.5倍,增强直立效果及结构稳定性,省略附图。
权利要求1.一种免洗容器的内杯,包括有一内杯,在垂直于杯口平面的方向由杯口向外延伸有扣持凸缘;其特征在于在该内杯接近杯口的位置设有杯口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一由扣持凸缘向下延伸的锥形段,该锥形段由上至下渐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扣持凸缘下方的厚壁加强段,该加强段的壁厚为杯身壁厚的1.5至2.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身的多个凸筋或凹槽,该凸筋或凹槽沿扣持凸缘下方的杯身轴向分布,且分布于杯身外表面或内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身上的数道径向凸环或凹环,该凸环或凹环在扣持凸缘的下方沿杯身径向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扣持凸缘上表面的凸筋或凹槽,该凸筋或凹槽沿扣持凸缘的周向延伸,或者所述凸筋或凹槽从扣持凸缘上表面一直轴向延伸至杯身的预定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口上的支撑架。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该杯底支撑结构为由杯底向上延伸的锥形段,该锥形段由下至上渐扩。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该杯底支撑结构为多个凸筋或凹槽,该凸筋或凹槽设于靠近杯底的杯身内侧或外侧。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该杯底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底的突出座。
11.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该杯底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底的凹槽或凸筋。
12.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该杯底支撑结构为杯底上的支撑条或支撑架。
13.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杯身设有刻度线。
14.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的内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凸缘与杯身内壁的连接段,以及杯底与杯身的连接段都设有过渡圆弧。
15.一种免洗容器,包括有一中空容器及一可插置于该中空容器内的内杯,该内杯在垂直于杯口平面的方向由杯口向外延伸有扣持凸缘,由该扣持凸缘扣持于中空容器的开口端;其特征在于在该内杯接近杯口的位置设有杯口支撑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一由扣持凸缘向下延伸的锥形段,该锥形段由上至下渐缩。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扣持凸缘下方的厚壁加强段,该加强段的壁厚为杯身壁厚的1.5至2.5倍。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身的多个凸筋或凹槽,该凸筋或凹槽沿扣持凸缘下方的杯身轴向分布,且可分布于杯身外表面或内表面。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身上的数道径向凸环或凹环,该凸环或凹环在扣持凸缘的下方沿杯身径向分布。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扣持凸缘上表面的凸筋或凹槽,该凸筋或凹槽沿扣持凸缘的周向延伸,或者所述凸筋或凹槽从扣持凸缘上表面一直轴向延伸至杯身的预定长度。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口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口上的支撑架。
22.如权利要求15~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该杯底支撑结构为由杯底向上延伸的锥形段,该锥形段由下至上渐扩。
23.如权利要求15~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该杯底支撑结构为多个凸筋或凹槽,该凸筋或凹槽设于靠近杯底的杯身内侧或外侧。
24.如权利要求15~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所述杯底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身上的数道径向凸环或凹环,该凸环或凹环沿靠近杯底的杯身径向分布。
25.如权利要求15~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该杯底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底的突出座。
26.如权利要求15~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该杯底支撑结构为设置于杯底的凹槽或凸筋。
27.如权利要求15~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底设有杯底支撑结构,该杯底支撑结构为杯底上的支撑条或支撑架。
28.如权利要求15~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的杯身设有刻度线。
29.如权利要求15~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容器为水杯、奶瓶、茶杯、保温杯或制冷容具,且中空容器的开口端置配有一外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洗容器的内杯,包括有一内杯,在垂直于杯口平面的方向由杯口向外延伸有扣持凸缘;在该内杯接近杯口的位置设有杯口支撑结构,该杯口支撑结构为一由扣持凸缘向下延伸的锥形段,该锥形段由上至下渐缩。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内杯的免洗容器,包括有一中空容器及一可插置于该中空容器内的内杯,该内杯在垂直于杯口平面的方向由杯口向外延伸有扣持凸缘,由该扣持凸缘扣持于中空容器的开口端;在该内杯接近杯口的位置设有上述的杯口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内杯杯口可以十分方便地搭扣在中空容器的开口端,更换内杯十分方便,同时,内杯杯口不易变形,可完全避免二次污染,且制造成本低,符合环保要求。
文档编号A47G23/00GK2879853SQ20052012206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7日
发明者张若芝 申请人:张若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