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21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直 饮水机。
技术背景目前,我国的自来水还不能说是健康水。 一个原因是自 来水净化工艺还比较落后,对水源中的有机物只能去掉20%左右;二是多数管网、水箱比较陈旧,会造成二次污 染;三是用氯消毒,氯与有机物结合,会产生三鹵甲烷等致 癌物质。烧开20分钟,毒性还会成倍甚至几倍增加。所以 WHO (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各国在近几年内要取消用氯来 消毒。因此,只有适当降低自来水的硬度,改进工艺、设备 才能使自来水成为健康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 供一种标准直饮水机,其针对目前我国饮用水的实际状况, 对水进行合理净化,不但能去除有害杂质,还能保留有益于人体的物质。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自来水管、储水桶,其特征在于在自 来水管与储水桶之间通过导水管依次联接有超滤膜、高压泵、松散反渗透膜,在储水桶与松散反渗透膜之间的导水管 上还外接有后置活性炭及净水排放装置,在松散反渗透膜的 末端头连通有废水排放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废水排放装置处 联接有手控阀和电磁阀,自来水管还与电磁阀联接。本实用新型釆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水通过巿政管网的压力自然进入机内,进入超滤膜。此级的 主要功能是截留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胶体;随后,水通过泵 的压力进入松散反渗透膜,经过分离,将优质的净水压入了 密封式高压储水罐内,确保了过滤后的净水不受二次污染。 而浓水,则携带着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物、污染物、病毒、 细菌、钙、镁离子等通过废水排放装置排出机外,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在储水桶与松散反渗透膜之间的导水管上外接 有后置活性炭,是为了去除异味。本实用浙型由于在废水排放装置处联接有手控阀和电 磁阀,自来水管还与电磁阀联接。所以以下程序进水 一 前 置预处理 一松散反渗透膜一 储水罐一后置活性炭一 开机—停机,都是全自动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纯物理的分离方式,绝无化学药品净化 带来的副作用,滤膜能分离分子大约1nm的溶解组分。膜 的孔径处于纳米级,具有离子选择性,不仅能脱除水中的农 药残留物、异味、色度、三卤甲烷(致癌物)、有害金属等, 还可以有选择地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矿物质,使水成为弱碱性,保持水中的溶解氧和生物活性,矿物质水分离 膜制取的水分子呈六边形,与人体细胞有亲合性,易被人体 吸收,所以长期饮用矿物质水,可起到排除体内毒素、改善 肠道、消化系统,清理循环、泌尿系统,增强体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图中标记l-自来水管、2-储水桶、3-导水管、4-超滤 膜、5-高压泵、6-松散反渗透膜、7-后置活性炭、8-净水排 放装置、9-废水排放装置、10-手控阀、11-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自来水管1、储水桶 2,在自来水管1与储水桶2之间通过导水管3依次联接有 超滤膜4、高压泵5、松散反渗透膜6,在储水桶2与松散反 渗透膜6之间的导水管3上还外接有后置活性炭7及净水排 放装置8,在松散反渗透膜6的末端头连通有废水排放装置 9。本实用新型在废水排放装置9处联接有手控阀10和电磁 阀11,自来水管1还与电磁阀11联接。本实用新型打开手 控阀10后,随之启动电磁阀11,自来水会一方面进入松散 反渗透膜6直至储水桶2,另一方面通过手控闽IO流出。因 此,打开手控阀IO,既有废水排出,也有自来水流出。
权利要求1、一种直饮水机,其包括有自来水管(1)、储水桶(2),其特征在于在自来水管(1)与储水桶(2)之间通过导水管(3)依次联接有超滤膜(4)、高压泵(5)、松散反渗透膜(6),在储水桶(2)与松散反渗透膜(6)之间的导水管(3)上还外接有后置活性炭(7)及净水排放装置(8),在松散反渗透膜(6)的末端头连通有废水排放装置(9)。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直饮水机,其特征在于: 在废水排放装置(9 )处联接有手控阀(10 )和电磁阀(11 ), 自来水管(1)还与电磁阀(11)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在自来水管(1)与储水桶(2)之间联接有超滤膜(4)、高压泵(5)、松散反渗透膜(6),在储水桶(2)与松散反渗透膜(6)之间的导水管(3)上还外接有后置活性炭(7)及净水排放装置(8),松散反渗透膜(6)的末端设有废水排放装置(9)。在废水排放装置(9)处联接有手控阀(10)和电磁阀(11),自来水管(1)还与电磁阀(11)联接。水通过超滤膜,截留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进入松散反渗透膜,将优质的净水压入储水罐内,而浓水,则携带着污染物等通过废水排放装置排出,重复利用。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1101424SQ20072009810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杨华伟 申请人:杨华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