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用电器,尤其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以及家庭中使用的豆浆机在碎豆制浆的工作原理上分 为三类第一类是带网罩制浆,第二类是无网罩制浆,第三类是折流板制浆。 由于上述二:类现有方案存在以下缺点要么清洗不便,要么浆沫多不易熬煮。 为使S浆机结构进-一歩简化,方便清洗、且克服浆沫多、噪音大等缺陷。本实
用新型人提供了一种结构方案,即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申请号200710098337.0 名称为多功能W:浆机、申请号200710098338.5名称为豆浆机的两专利申请,该 方案可达到制浆过程浆沫少,运行噪音小,易清洗的效果,其公开方案的特征 在于下盖或杯盖下部固定设计一个连接体,连接体伸入杯体内,在连接体下端 固定设置--个扰流曲面体,扰流曲面体位于粉碎具具上方。合理地搭配连接体、 扰流曲面体、粉碎刀具等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将影响粉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确定粉碎刀具、 曲面扰流曲面体、杯体内部尺寸之间的尺寸关系以达到粉碎效果更好,制浆过 程噪音更低,浆沫更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包括连接体、扰流曲面体、刀轴、粉碎刀具, 粉碎刀具固定在刀轴前端,连接体伸入杯体内,在连接体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 扰流曲而体,扰流曲面体位于粉碎刀具上方,其特征在于,粉碎刀具到杯体底
部的距离Hl为1 4cm,扰流曲面体的基准面到粉碎刀具之间的距离H2与粉碎
刀具到杯体底部的距离Hi的比值为0. 25 3. 5。
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H1与H2的比值为0.3 3。
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扰流曲面体的基准面到扰流曲 面体下端面的距H 3与H2的比值为0 4。
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H3与H2的比值为0 3. 5。
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刀具旋转面的水平投影面 积Sb为7cm2 20 cm^扰流曲面体的水平投影面积Sa与Sb的比值为1.4 11。 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Sa与Sb的比值为3 8。 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扰流曲面体下端面部对应的水 平液面面积Sc与Sb的比值为4 25。
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Sc与Sb的比值为8 18。
扰流曲面体的基准面是指扰流曲面体与连接体固定连接的安装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混合和搅拌原理中,搅拌将产生三种基本流型轴向流、径向流及切向 流,其中轴向流和径向流对混合起主要作用,而切向流则不利于混合和搅拌, 而当搅拌器是粉碎刀具时,流体混合得越好越有利于粉碎。
在豆浆机的流体循环过程中,当粉碎刀具6距离杯体4底部的距离Hl大于
液面高度的0.6倍时,杯体4内液体会发生喷溅现象,在本实用新型中,我们限 定4 cm为Hi的安全上限;而豆浆机的待粉碎物料豆子一般为椭圆形,豆子直
径的均值最小为0.6 cm,而豆子要想能够循环起来,粉碎刀具6距离杯体4底 部的距离H1最小为1 cm。
在本实用新型扰流粉碎装置中,关键技术特征为粉碎刀具和扰流曲面体。 在整个粉碎扰流区域内,粉碎刀具为扰流粉碎中心,在杯体中,流体以粉碎刀
具为中心,在纵向上被分为上下两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为扰流曲面体和粉碎刀
具形成的区域,第二个区域为杯体底部和粉碎刀具形成的区域。在粉碎过程屮,
其粉碎作用的主要是粉碎刀具,所以粉碎刀具的直径大小又影响了粉碎效果。
设置粉碎刀具在液面下的安装位置,即如何设定扰流曲面体的基准面到粉 碎刀具之间的距离H2与粉碎刀具到杯体底部的距离H1的比值,同样会影响整
个粉碎区域的粉碎和混合效果;而扰流曲面体的基准面到扰流曲面体下端面的 距离H3与H2的比值、扰流曲面体的水平投影面积Sa,决定了其扰流的范围和
扰流的效果,也间接影响了粉碎和混合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扰流曲面体的基准面到粉碎刀具之间的距离H2与粉 碎刀具到杯体底部的距离H1的比例,结合粉碎刀具与扰流曲面体的其他参数,
使流体在粉碎区域充分的混合和粉碎,可以获得较低的噪音及较少的浆沫。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歩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参数数学模型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示意图4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扰流粉碎装置作用下的流体运动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l.机头;2.电机;3.杯盖;4.杯体;5.刀轴;6.粉碎刀具;7.电机轴;8.连 接体;9.上联轴器;10.电热器;ll.电加热盘;13.扰流曲面体;14.防溢电极; 15.控制线路板;16.把手;17.缺口; 18.下联轴器;20.机身;21.液面。
本实用新型参数定义如下
H1:粉碎刀具到杯体底部的距离;
H2:扰流曲面体的基准面到粉碎刀具之间的距离;
H3:扰流曲面体的基准面到扰流曲面体下端面的距离;
S3:扰流曲面体的水平投影面积;
Sb:粉碎刀具旋转面的水平投影面积;
Sc:扰流曲面体下端面部对应的水平液面面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
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实施例,是 基于公开的专利申请号200710098337.0 —种多功能豆浆机的结构,包括机头1、 电机2、杯体4、刀轴5、粉碎刀具6及控制线路板15,机头1扣置在杯体4上, 电机2固定设置在机头1内,刀轴5向下伸向杯体4,粉碎刀具6固定在刀轴5 的前端,机头1下部固定设置有所述的扰流装置,包括连接体8、扰流曲面体 13,连接体8固定设置于轴座上,连接体8伸入杯体4内,在连接体8下端固 定设置有一个扰流曲面体13,扰流曲面体13位于粉碎刀具6上方,粉碎刀具6 到杯体4底部的距离Hl为1 4 cm,扰流曲面体13的基准面到粉碎刀具6之间 的距离H2与粉碎刀具6到杯体4底部的距离Hl的比值为0. 25 3. 5;扰流曲面 体13的基准面到扰流曲面体13下端面的距离H3与H2的比值为0 4;粉碎刀 具6旋转面的水平投影面积Sb为7cm2 20 cm2;扰流曲面体13在水平投影面 积Sa与Sb的比值为3 8;扰流曲面体13下端面对应的水平液面21面积Sc 与Sb的比值8 18。实现粉碎制浆工艺的主要部件是粉碎刀具6、杯体4、机头 1的下盖、连接体8和扰流曲面体13,机头1的下盖、连接体8和扰流曲面体 13可以是顺序连接成一体,也可以是机头1的下盖与连接体8连接,而连接体 8下端本身为扰流曲面体13,也可以是连接体8与机头1的下盖为一体制成, 在下端设置有扰流曲面体13,还可以是连接体8与机头1的下盖为一体制成, 而其—卜端为扰流曲面体13;扰流曲面体13可以是-一个横向扰流板,也可以是一 个扰流罩,扰流罩开口向下。
在豆浆机的流体循环过程中,当粉碎刀具6距离杯体4底部的距离当Hl大 于液面卨度的0.6倍时,杯体4内液休会发生喷溅现象,在本实用新型中,我们 限定4 cm为Hl的安全上限;而豆浆机的待粉碎物料豆子--般为椭圆形,豆子 直径的均值最小为0.6 cm,而豆子要想能够循环起来,粉碎刀具距离杯体底部 的距离Hl最小为1 cm。
所以,当Hl大于4cm时,杯体4内液体会发生喷溅现象,同时扰流体13 对液体的扰流效果将大大下降,粉碎刀具6对物料的粉碎几率大大下降,效果 较差;当Hl小于lcm时,液体在粉碎刀具6和扰流体13之间流动量急剧变少, 粉碎刀具6下方的物料较难向上提升,对流不充分,粉碎效果会大大下降,甚
至引起震动急剧,噪音增加。
当Hl满足1 4 cm,但H2与Hl的比值小于0. 25时,液体在粉碎刀具6和 扰流曲面体13之间形成的粉碎区域较小,而粉碎刀具6与杯底形成的粉碎区域 很大,在切向流的作用较强,轴向流较弱,粉碎刀具6与杯底形成的区域的物 料混合效果会大大下降,因此粉碎效率降低,负载较轻,甚至引起震动急剧, 噪音增加;
当Hl满足1 4 cm,但H2与m的比值大于3. 5时,杯体4内液体可以较 顺畅地在扰流曲面体13和粉碎刀具6之间的区域流动,在切向流的作用下,待 粉碎物料易随涡流绕杯体4内壁旋转,粉碎刀具6对物料的粉碎效率大大下降;
作为所述扰流装置参数的较佳实施例,H2与Hl的比值为0.3 3,其粉碎 效果更佳,制浆过程的噪音更低,浆沫也更低。 当HI满足1 4 cm,且H2与HI的比值满足0. 3 3时,但H3与H2的比 值大于4时,扰流曲面体13对液体无法很好的导流,使粉碎刀具6不能及时有 效地撞击粉碎物料,大大降低了粉碎的效果。作为所述扰流装置参数的较佳实 施例,H3与H2的比值为0 3. 5,其粉碎效果较佳。
当Hl满足1 4 cm,且H2与Hl的比值满足0. 3 3时,粉碎刀具旋转面水 平投影面积Sb为7cm2 20 cm2。当Sb小于7cii^时,粉碎刀具6工作时由于线 速度太小以及粉碎区域太小,撞击粉碎物料的几率大大降低;当Sb大于20 cm 2时,粉碎刀具6对液体的抽力很大,甚至会使液体飞溅出来,造成噪音过高。
当Hl满足1 4 cm,且H2与Hl的比值满足0. 3 3时,但Sa与Sb的比值 为小于1. 4或者大于11时,粉碎刀具6转动时,扰流曲面体13对液体的扰流 效果将大大下降,同时粉碎效率下降;作为所述扰流装置参数的较佳实施例, Sa与Sb的比值为3 8,其粉碎效果更佳,制浆过程的噪音更低,浆液也不会 产生飞溅,浆沬也更低。
当Hl满足1 4 cm,且H2与Hl的比值满足0. 3 3时,,但Sa与Sb的比 值为3 8时,Sc与Sb的比值为4 25,当参数满足此条件时,粉碎效果较佳, 制浆过程的噪音较低,浆沫也较低;作为所述扰流装置参数的较佳实施例,Sc 与Sb的比值为8 18,其粉碎效果更佳,制浆过程的噪音更低,浆沫也更低。
本实施例一个较佳的参数比例是,当粉碎刀具6到杯体4底部的距离Hl为 2 cm,扰流曲面体13的基准面到粉碎刀具6之间的距离H2与粉碎刀具6到杯体 4底部的距离Hl的比值为1. 5时;扰流曲面体13的基准面到扰流曲面体13下 端面的距离H3与H2的比值为3;粉碎刀具6旋转面的水平投影面积Sb为10cm 2 ;扰流曲面体13在水平投影面积Sa与Sb的比值为6;扰流曲面体13下端面 对应的水平液面21面积Sc与Sb的比值10。当参数满足此条件时,粉碎效果较
佳,制浆过程的噪音较低,浆沫也较低。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另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实施例,,是基于公
开的专利申请豆浆机,专利申请号200710098338.5,包括机头1、机身20、电 机2、联轴器9、杯盖3、杯体4、刀轴5、粉碎刀具6及控制电路板15,电机2 固定装置在机头1内,机头1与机身20活动连接,机头1扣置在杯盖3上,杯 盖3扣置在杯体4上,刀轴5通过下联轴器18和上联轴器9接合与电机轴7连 接,刀轴5向下伸向杯体4,粉碎刀具6固定在刀轴5前端,杯盖3下部固定设 置一个连接体8,连接体8伸入杯体4内,在连接体8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扰流 曲面体13,扰流曲面体13位于粉碎刀具6上方。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具体的 结构冇所不同,各参数的选择与限定对与扰流粉碎装置的影响、技术效果是一 致的。
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豆粥机、果蔬机、米糊机及其他食品粉碎机。
权利要求1.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包括连接体、扰流曲面体、刀轴、粉碎刀具,粉碎刀具固定在刀轴前端,连接体伸入杯体内,在连接体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扰流曲面体,扰流曲面体位于粉碎刀具上方,其特征在于粉碎刀具到杯体底部的距离H1为1~4cm,扰流曲面体的基准面到粉碎刀具之间的距离H2与粉碎刀具到杯体底部的距离H1的比值为0.25~3.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H 2与H j 的比值为0.3 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扰流 曲面体的基准面到扰流曲面体下端面的距离H3与H2的比值为0 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H3与H2 的比值为0 3. 5。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 刀具旋转面的水平投影面积Sb为7cm2 20 cm2 ,扰流曲面体在水平投影面积Sa 与Sb的比值为1.4 11。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Sa与Sb 的比值为3 8。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扰流 曲面体下端面对应的水平液面面积Sc与Sb的比值为4 2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Sc与Sb 的比值为8 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用电器,尤其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包括连接体、扰流曲面体、刀轴、粉碎刀具,粉碎刀具固定在刀轴前端,连接体伸入杯体内,在连接体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扰流曲面体,扰流曲面体位于粉碎刀具上方,其特征在于粉碎刀具到杯体底部的距离H<sub>1</sub>为1~4cm,扰流曲面体的基准面到粉碎刀具之间的距离H<sub>2</sub>与粉碎刀具到杯体底部的距离H<sub>1</sub>的比值为0.25~3.5,所述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粉碎效果更好,制浆过程噪音更低,浆沫更少。
文档编号A47J31/00GK201197345SQ200820023150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30日
发明者左奉辉, 梁家文, 王旭宁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