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蒸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20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蒸炒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蒸炒锅。
背景技术
煎炒食物是人们最常用的烹调方式,煎炒食物美味可口,深受人们喜爱。但煎炸食 物的同时,食物原料中的水份和热油接触产生飞溅,飞溅的液体和食物碎片可飞出相当远 的距离,这些飞溅物不仅污染炉灶,还可能会造成人员烧伤,而且,食用油加热时产生的油 烟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并且煎炒食物一般是要人工操作,造成人力浪费。因此,专利 文献中也不乏有对自动翻炒装置的介绍,如专利号为CN200610081415. 1,发明名称为一种 自动翻炒锅,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翻炒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为圆底锅,所述传动 装置包括控制所述翻炒扇叶旋转的自转控制装置,和控制所述翻炒扇叶绕所述锅底旋转的 公转控制装置,所述公转控制装置位于所述圆底锅的正上方,所述自转控制装置和公转控 制装置的转动轴及其延长线不重合,二者的交点与所述圆底锅所确定球的球心重合。此专 利结构中的翻炒扇叶覆盖圆底锅的锅心,因此锅底中心部分的饭菜也能够进行充分翻炒; 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安装困难;由于装置是在锅上方设置,因此翻炒过程无法合上锅盖, 更加无法避免水份和热油接触产生飞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使 用方便,绿色环保、不渗漏,而且可实现自动化降低人们在烹调中的劳动量的自动蒸炒锅。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动蒸炒锅,其特征 在于它包括一锅体,要由搅拌盘和底座组成,用于盛装食物;一锅盖,设置在锅体顶部,用于封闭锅体开口 ;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搅拌盘内食物;—翻转搅拌装置,设置在锅体内用于搅拌所述搅拌盘内的食物;一驱动装置,直接与所述翻转搅拌装置连接,用于驱动翻转搅拌装置作周期性搅 动所述搅拌盘内的食物。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搅拌盘中部设置中心管,中心管与周边平齐或 高出四周;翻转搅拌装置安装在中心管上,包括驱动装置的搅拌铲,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 驱动电机动作的控制装置,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锅体底座内。所述翻转搅拌装置的下部设置有接漏环基座,该接漏环基座上表面紧贴搅拌盘底 部,连接电机的转轴穿过接漏环基座与搅拌铲连接。 所述搅拌盘底部设置有隔热盘,加热装置设置在隔热盘内,主要由发热管构成,隔 热盘的底部设置有容发热管两电极穿过的插孔。 所述搅拌盘的底部设置有温控器和防干烧装置,搅拌盘与底座旋转扣合,扣合位 置上对应设置有微动开关,该开关接通加热装置电源输入端。[0013]所述搅拌盘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凸台,该凸台上支承有隔热加水环和蒸煮
ο[0014]所述隔热加水环中设置有环形水腔,环形水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搅拌盘内壁与隔热加水环之间设有水阀装置,水阀装置包括水阀弹片、杠杆 机构以及设置在杠杆机构一力臂上的活塞,杠杆机构两端力臂成一夹角,活塞与出水口配 合,水阀弹片两端分别顶压于杠杆机构的支点和隔热加水环的侧面上。所述隔热加水环中设置加水口,该加水口连通搅拌盘,隔热加水环的外缘设置有 与搅拌盘顶部边缘支承配合的翻边。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驱动活动翻转搅拌装置绕其轴心转动,使搅拌盘与翻转搅 拌装置产生相对转动,搅拌铲推动食物的过程中,放置于炉盆内的食物受炉盆内的凸台阻 拦,食物部与翻转食物部作用下翻滚,使炉盆内部的食物均勻受热,实现炒烤功能,无须人 力操作,加工出美味的菜肴。2、本实用新型在搅拌盘上部活动设置蒸煮盘,可实现蒸煮食物的功能,而且整机 为活动式可拆装安装结构,手洗、机洗清洗方便。3、本实用新型在搅拌盘与底座的扣合位置还设置微动开关,有效防止因为装配不 当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安全性能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取出蒸煮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锅盖2、锅体2-1、搅拌盘2-11、凸台2_12、中心管2_13、把手 2-2、底座2-21、上壳2-22、下壳3、翻转搅拌装置3_1、电机3_2、转轴3_3、搅拌铲4、加 热装置5、隔热加水环5-1、环形水腔5-2、出水口 6、蒸煮盘7、电机支架8、接漏环基座 9、隔热盘9-1、插孔10、温控器11、防干烧装置12、微动开关13、水阀装置13_1、水阀弹 片13-2、杠杆机构13-3、活塞14、加水口 15、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蒸炒锅,包括锅盖1、锅体2及其内设置的 翻转搅拌装置3、驱动装置、加热装置4,锅体2主要由搅拌盘2-1和底座2-2组成,搅拌盘 2-1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凸台2-11,该凸台2-11上支承有隔热加水环5和蒸煮盘6。搅 拌盘2-1中部设置中心管2-12,中心管2-12与周边平齐或高出四周,外侧有一把手2-13 ; 翻转搅拌装置3安装在中心管2-12上,包括搅拌铲3-3,驱动装置包括电机3-1和驱动电 机动作的控制装置,搅拌铲3-3连接电机的转轴3-2,电机3-1通过电机支架7固定在锅体 底座2-2内,锅体底座2-2由上壳2-21和下壳2-22组成。翻转搅拌装置3的下部设置有 接漏环基座8,该接漏环基座8上表面紧贴搅拌盘2-1底部,电机的转轴3-2穿过接漏环基座8与搅拌铲3-3连接。搅拌盘2-1底部设置有隔热盘9,加热装置设置在隔热盘9内,主 要由发热管构成,隔热盘9的底部设置有容发热管两电极穿过的插孔9-1。搅拌盘的底部设 置有温控器10和防干烧装置11,搅拌盘与底座旋转扣合,扣合位置上对应设置有微动开关 12,该开关12接通加热装置电源输入端。本实施例中,隔热加水环中设置有环形水腔5-1, 环形水腔5-1上部敞开,用于存放水,环形水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5-2。隔热加水环的外 侧倾斜,搅拌盘内壁与隔热加水环之间设有水阀装置13,水阀装置13包括水阀弹片13-1、 杠杆机构13-2以及设置在杠杆机构一力臂上的活塞13-3,杠杆机构两端力臂成一夹角,活 塞与出水口配合,水阀弹片两端分别顶压于杠杆机构的支点和隔热加水环的侧面上。使用过程中,往隔热加水环的环形水腔中添加水,通过水阀装置的控制,自动向搅 拌盘中输送水,加热后,搅拌盘中的水汽透过蒸煮盘上的透气孔上升,并加热食物,蒸气水 珠沿侧壁下流入加热容器内。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的地方在于,所述隔热加水环中 设置加水口 14,该加水口 14连通搅拌盘2-1,隔热加水环的外缘设置有与搅拌盘顶部边缘 支承配合的翻边15。使用过程中,往加水口加水,使水流进搅拌盘内,加热后,搅拌盘中的水汽透过蒸 煮盘上的透气孔上升,并加热食物,蒸气水珠沿侧壁下流入加热容器内。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搅拌盘上的蒸煮 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取下,作煎炒用途。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蒸炒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锅体,要由搅拌盘和底座组成,用于盛装食物;一锅盖,设置在锅体顶部,用于封闭锅体开口 ;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搅拌盘内食物;一翻转搅拌装置,设置在锅体内用于搅拌所述搅拌盘内的食物;一驱动装置,直接与所述翻转搅拌装置连接,用于驱动翻转搅拌装置作周期性搅动所 述搅拌盘内的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盘中部设置中心管,中心 管与周边平齐或高出四周;翻转搅拌装置安装在中心管上,包括驱动装置的搅拌铲,驱动装 置包括电机以及驱动电机动作的控制装置,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锅体底座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蒸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搅拌装置的下部设置有 接漏环基座,该接漏环基座上表面紧贴搅拌盘底部,连接电机的转轴穿过接漏环基座与搅 拌铲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蒸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盘底部设置有隔热盘,加 热装置设置在隔热盘内,主要由发热管构成,隔热盘的底部设置有容发热管两电极穿过的 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盘的底部设置有温控器 和防干烧装置,搅拌盘与底座旋转扣合,扣合位置上对应设置有微动开关,该开关接通加热 装置电源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盘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以 上的凸台,该凸台上支承有隔热加水环和蒸煮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蒸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加水环中设置有环形水 腔,环形水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蒸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盘内壁与隔热加水环之 间设有水阀装置,水阀装置包括水阀弹片、杠杆机构以及设置在杠杆机构一力臂上的活塞, 杠杆机构两端力臂成一夹角,活塞与出水口配合,水阀弹片两端分别顶压于杠杆机构的支 点和隔热加水环的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蒸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加水环中设置加水口,该 加水口连通搅拌盘,隔热加水环的外缘设置有与搅拌盘顶部边缘支承配合的翻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蒸炒锅,它包括一锅体,要由搅拌盘和底座组成,用于盛装食物;一锅盖,设置在锅体顶部,用于封闭锅体开口;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搅拌盘内食物;一翻转搅拌装置,设置在锅体内用于搅拌所述搅拌盘内的食物;一驱动装置,直接与所述翻转搅拌装置连接,用于驱动翻转搅拌装置作周期性搅动所述搅拌盘内的食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47J36/00GK201814372SQ20102054742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
发明者张毅蔚 申请人:张毅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