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能泡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39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效能泡茶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容器,特别是有关一种用在泡茶时,除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外,还具有构造更精简,构件组装更简易,制造成本更低廉,茶液流通更顺畅及茶液防漏效果更佳的多效能泡茶罐。
背景技术
泡茶时为免茶叶过长时间浸泡,影响口感,一般是用茶壶罐冲茶,在适宜的时间就将茶液倒至公杯,再由公杯分装到各人茶杯来饮用,因而,现有有多种泡茶罐,是为方便茶液倒至公杯的结构设计,但是,泡茶罐的结构再怎么做改良,泡茶时过多的瓶瓶罐罐与茶杯使用,这对外出想泡茶的人而言,会是一种困扰及不便;现有中国台湾省证书号数第M 364484号「泡茶罐结构」新型专利案,则为改善上述缺失,其结构技术,是包括一冲茶杯、 一水开关座及一茶水罐;该冲茶杯,其杯室底部形成有一镂空孔,且杯体底端与该水开关座连结,并在杯口上锁固有一可拆卸的杯盖;该水开关座,其座体一端与冲茶杯底端连结,内面具有一上集水盘与冲茶杯的镂空孔相对,且其另一端与茶水罐一端连结,内面具有一与茶水罐的罐室相通的下集水盘,该上集水盘与下集水盘上各相对的形成有一通水孔,该通水孔间横设有一活动杆件,该活动杆件两端各由一透露与穿出,且杆体上设有一挡水部常态挡止在该通水孔上,及设有一穿孔与该通水孔错开;该茶水罐另一端的罐口上则锁固有一可拆卸的罐盖;打开冲茶杯的杯盖放进茶叶,通过活动杆件上的挡水部对通水孔的出水挡止,使该冲茶杯可进行茶叶冲泡;仅须押推活动杆件一端使穿孔与通水孔对置,冲茶杯内的茶液即会由通水孔的打开,释放到茶水罐内;如此,可经由活动杆件反推回位将通水孔关闭,并在冲茶杯的杯口重新盖回杯盖的状态下,将茶水罐朝上倒立,就能由罐盖的打开,直接使用茶液;利用冲茶杯内茶液可简易操作直接释放至茶水罐内贮存的作用,据以冲泡茶时可免多杯罐使用,增进外出泡茶的便利性;然而,现有「泡茶罐结构」,控制冲茶杯内茶液释放至茶水罐内贮存的水开关座,是设在整体泡茶罐的外部,上下与冲茶杯及茶水罐连接显露,且内部为组装固定活动杆件,由二个盘形座体相互对接来构成,且活动杆件是以左右横移的方式作为通水孔的开关控制,平整挡水部对通水孔的出水挡止,在阀门的效果上,较不易作到紧密止水,就算尺寸给予紧密配合,磨损率更高的结果,终究还是无法确保茶液不会渗漏在水开关座内生菌藏垢。现有中国台湾省证书号数第M 382090号「冲茶罐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为本案之前创作,虽在构造上作了简化性的设计,然而茶液罐、泡茶罐与水阀座等多构件分解组装的结构设计,仍未在结构简化上达到构件最精简、整体组装更简易及制造成本更低廉的效益,且泡茶罐内茶液是通过水阀座上阀杆的单孔式出水孔排放到茶液罐,由于出水孔必须兼具排气功能,以致会有茶液排放不顺畅的情形发生,而水阀座必须利用茶液罐与泡茶罐的相接结合来达成组装,这使组接的罐体必须具备多道茶液防漏构件,存在茶液较高外渗的可能;确有必要进一步对结构再作创新或改良。
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多效能泡茶罐,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效能泡茶罐是至少包括一茶罐本体及一阀杆件;该茶罐本体上下端罐口,分别盖合有一可拆卸的上盖及底盖,使罐内上下部形成有一泡茶室及一茶液室,且泡茶室与茶液室间是由一间隔部加以区隔,该区隔部上的内端并具有一承杆槽及外端具有一与外界相通的插杆槽孔,而承杆槽与插杆槽孔间,则设有一使泡茶室与茶液室相通的透孔;该阀杆件,是允许转动的插入该插杆槽孔内与承杆槽组合,其与承杆槽的组合端杆体,具有在透孔处与间隔部密合的水密部,而杆体外端则设有显露在茶罐本体身部上的旋钮部,且该水密部的上下端,并还各形成有一凹陷形平面;打开上盖将茶叶放进泡茶室,由于阀杆件的杆体水密部在透孔处常态与间隔部密合,通过透孔被关闭状态所得到的挡水通过作用,使该泡茶室可倒入开水进行茶叶冲泡;当扳转阀杆件的旋钮部造成水密部离开间隔部时,通过凹陷形平面转向与间隔部间产生二个通孔的形成透孔被打开动作,泡茶室内的茶液即会顺畅由打开的透孔,通过凹陷形平面处排放到茶液室内;只要再由阀杆件的旋钮部作水密部的回转操作,利用水密部再次与间隔部密合的将透孔关闭并挡止茶液回流,则在泡茶室罐口盖上上盖的状态下,将茶罐本体倒立,就能由底盖的打开来使用茶液;整体上,利用茶罐本体内以一间隔部来区隔形成一泡茶室及一茶液室,并由该间隔部位置一体成型一承杆槽,一插杆槽孔及一透孔,仅须一阀杆件插设在插杆槽孔内与承杆槽组装,既能由阀杆件的旋转操作,达到透孔的打开与关闭控制,如此,用在茶叶的冲泡, 除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外,还具有构造更精简,构件组装更简易,制造成本更低廉,茶液流通更顺畅及茶液防漏效果更佳的多重效益增进。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多效能泡茶罐,其中,该茶罐本体的泡茶室内底端还设有一滤网件,如此泡茶室内茶液排放到茶液室时,可由该滤网件过滤茶渣。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多效能泡茶罐,其中,该阀杆件插入插杆槽孔内与承杆槽组合的杆体,是由一杆本体外覆合有水密软胶来使水密部及凹陷形平面的表面具有富弹性的水密软质表层,且在旋钮部内缘形成与插杆槽孔密合的防漏胶层,水密部在透孔处与间隔部密合,由水密软质表层接触间隔部的良好止密性,有效达到将透孔关闭, 挡止茶液通过的效果,而防漏胶层在插杆槽孔处的止水外渗作用,则使允许转动的阀杆件, 简易得到防止茶液向外渗漏的效能;又上述防漏胶层与插杆槽孔间的密合,该插杆槽孔的孔壁还设有一凹环槽沟,该防漏胶层上相对该凹环槽沟还设有一凸环,通过该凸环嵌入该凹环槽沟内所产生的定位作用,除增加茶液外渗的防止效能外,兼具止阀杆件在插杆槽孔内任意向外解脱或退离的作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多效能泡茶罐,其中,该茶罐本体的插杆槽孔高度处还具有环绕罐体身部的凹环槽,该凹环槽内设有止滑软胶套,该止滑软胶套上相对插杆槽孔具有一入杆孔供阀杆件插入,使旋钮部在入杆孔处显露;通过该止滑软胶套手握变形止滑的作用,使茶罐本体的取拿或操作得到防滑的效果;且上述止滑软胶套表面还具有多个止滑颗粒,通过止滑颗粒手指抓握后的更大止滑变形,产生更佳的防滑效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2A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透孔关闭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透孔打开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透孔关闭时的开始泡茶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透孔关闭时的泡茶过程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透孔打开时的茶液排放至茶液室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茶液完全排入茶液室后将透孔关闭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茶罐本体倒立的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茶液室内茶液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茶罐本体;100-凹环槽;11-泡茶室;12-茶液室;13-间隔部; 14-承杆槽;15-插杆槽孔;150-凹环槽沟;16-透孔;20-阀杆件;200-杆本体;201-水密软胶表层;202-防漏胶层;203-凹环;21-水密部;22-旋钮部;23-凹陷形平面;30-上盖; 40-底盖;50-茶叶;60-滤网件;70-止滑软胶套;71-入杆孔;72-止滑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效能泡茶罐,如图1、2、2A、3,是至少包括一茶罐本体10及一阀杆件20 ;该茶罐本体10上下端罐口,分别盖合有一可拆卸的上盖30及底盖40,使罐内上下部形成有一泡茶室11及一茶液室12,且泡茶室11与茶液室12间是由一间隔部13加以区隔,该区隔部13上的内端并具有一承杆槽14及外端具有一与外界相通的插杆槽孔15,而承杆槽14 与插杆槽孔15间,则设有一使泡茶室11与茶液室12相通的透孔16 ;该阀杆件20,是允许转动的插入该插杆槽孔15内与承杆槽14组合,其与承杆槽14的组合端杆体,具有在透孔 16处与间隔部13密合的水密部21,而杆体外端则设有显露在茶罐本体10身部上的旋钮部 22,且该水密部21的上下端,并还各形成有一凹陷形平面23 ;如图3、5,打开上盖30将茶叶 50放进泡茶室11,由于阀杆件20的杆体水密部21在透孔16处常态与间隔部13密合,通过透孔16被关闭状态所得到的挡水通过作用,使该泡茶室11可倒入开水进行茶叶50冲泡 (如图6);如图4、7,当(九十度)扳转阀杆件20的旋钮部22造成水密部21离开间隔部 13时,通过凹陷形平面23 (九十度)转向与间隔部13间产生二个通孔的形成透孔16被打开动作,泡茶室11内的茶液即会顺畅由打开的透孔16,通过凹陷形平面23处排放到茶液室 12内;如图3、8,只要再由阀杆件20的旋钮部22作水密部21的回转操作,利用水密部21 再次与间隔部13密合的将透孔16关闭并挡止茶液回流,如图9、10,则在泡茶室11罐口盖上上盖30的状态下,将茶罐本体10倒立,就能由底盖40的打开来使用茶液;如图1、2、3、 4,整体上,利用茶罐本体10内以一间隔部13来区隔形成一泡茶室11及一茶液室12,并由该间隔部13位置一体成型一承杆槽14,一插杆槽孔15及一透孔16,仅须一阀杆件20插设在插杆槽孔15内与承杆槽14组装,即能由阀杆件20的旋转操作,达到透孔16的打开与关闭控制,如此,用在茶叶的冲泡,除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外,还具有构造更精简,构件组装更简易,制造成本更低廉,茶液流通更顺畅及茶液防漏效果更佳的多重效益增进。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茶罐本体10的泡茶室11内底端还设有一滤网件60,如图7,如此泡茶室11内茶液排放到茶液室12时,可由该滤网件60过滤茶渣。[0022]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3,该阀杆件20插入插杆槽孔15内与承杆槽14 组合的杆体,是由一杆本体200外覆合有水密软胶来使水密部21及凹陷形平面23的表面具有富弹性的水密软质表层201,且在旋钮部内缘形成与插杆槽孔15密合的防漏胶层202, 水密部21在透孔16处与间隔部13密合,由水密软质表层201接触间隔部13的良好止密性,有效达到将透孔16关闭,挡止茶液通过的效果,而防漏胶层202在插杆槽孔15处的止水外渗作用,则使允许转动的阀杆件20,简 易得到防止茶液向外渗漏的效能;又上述防漏胶层202与插杆槽孔15间的密合,该插杆槽孔15的孔壁还设有一凹环槽沟150,该防漏胶层202上相对该凹环槽沟150还设有一凸环203,通过该凸环203嵌入该凹环槽沟150内所产生的定位作用,除增加茶液外渗的防止效能外,兼具止阀杆件20在插杆槽孔15内任意向外解脱或退离的作用效果。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茶罐本体10的插杆槽孔15高度处还具有环绕罐体身部的凹环槽100,该凹环槽100内设有止滑软胶套70,该止滑软胶套70上相对插杆槽孔15具有一入杆孔71供阀杆件20插入,使旋钮部22在入杆孔71处显露;通过该止滑软胶套70手握变形止滑的作用,使茶罐本体10的取拿或操作得到防滑的效果;且上述止滑软胶套70表面还具有多个止滑颗粒72,通过止滑颗粒72手指抓握后的更大止滑变形,产生更佳的防滑效能。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说明书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 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效能泡茶罐,其特征在于,是至少包括一茶罐本体及一阀杆件;该茶罐本体上下端罐口,分别盖合有一可拆卸的上盖及底盖,使罐内上下部形成有一泡茶室及一茶液室,且该泡茶室与该茶液室间是由一间隔部加以区隔,该区隔部上的内端并具有一承杆槽及外端具有一与外界相通的插杆槽孔,而该承杆槽与该插杆槽孔间,则设有一使该泡茶室与该茶液室相通的透孔;该阀杆件,是允许转动的插入该插杆槽孔内与该承杆槽组合,其与该承杆槽的组合端杆体,具有在透孔处与间隔部密合的水密部,而该杆体外端则设有显露在茶罐本体身部上的旋钮部,且该水密部的上下端,并还各形成有一凹陷形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能泡茶罐,其特征在于,该茶罐本体的泡茶室内底端还设有一滤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能泡茶罐,其特征在于,该阀杆件插入插杆槽孔内与承杆槽组合的杆体,是由一杆本体外覆合有水密软胶来使水密部及凹陷形平面的表面具有富弹性的水密软质表层,且在旋钮部内缘形成与插杆槽孔密合的防漏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效能泡茶罐,其特征在于,该插杆槽孔的孔壁还设有一凹环槽沟,该防漏胶层上相对该凹环槽沟还设有一凸环,通过该凸环嵌入该凹环槽沟内所产生的定位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能泡茶罐,其特征在于,该茶罐本体的插杆槽孔高度处还具有环绕罐体身部的凹环槽,该凹环槽内设有止滑软胶套,该止滑软胶套上相对插杆槽孔具有一入杆孔供阀杆件插入,使旋钮部在入杆孔处显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效能泡茶罐,其特征在于,该止滑软胶套表面还具有多个止滑颗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效能泡茶罐,是茶罐本体内以一间隔部来区隔形成一泡茶室及一茶液室,并由该间隔部位置一体成型一承杆槽,一插杆槽孔及一透孔,仅须一阀杆件插设在插杆槽孔内与承杆槽组装,即能由阀杆件的旋转操作,达到透孔的打开与关闭控制,如此,用在茶叶的冲泡,除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外,还具有构造更精简,构件组装更简易,制造成本更低廉,茶液流通更顺畅及茶液防漏效果更佳的多重效益增进。
文档编号A47G19/16GK202060456SQ201120090950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汉综, 陈维福 申请人:陈汉综, 陈维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