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油壶,具体为一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
背景技术:
油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器具,普通的油壶在倒完油时,壶嘴上总会残留少量的油料,油料会沿着壶嘴外壁流下,不但浪费油料,而且十分不卫生。目前也出现了一种节油壶,这种节油壶的壶缓冲区呈凹型,壶嘴设置在油壶缓 冲区中部,这样,壶嘴残留的油料会流到凹型壶缓冲区内,并通过壶缓冲区上设置的回油孔回流至油壶内,实现油料的节约,但是这种结构的节油壶容易受到回收油料的污染,而且在装满油料的情况下油很容易直接从回流孔倒出,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包括壶体、缓冲区、壶嘴、壶柄、导流板和壶盖,所述壶体前后分别设置壶柄和壶嘴,所述壶体的缓冲区设计为圆锥型,与壶体的上沿结合紧密,缓冲区在靠近壶柄的部分开设进料口,并安装有可以开合的壶盖,所述壶嘴最低点垂直高度需要高于进料口最低点的高度,壶嘴末端的出油口上沿设有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长度不小于出油口的直径。所述壶嘴末端出油口最低点与进料口最低点的垂直落差不小于5_。所述壶嘴末端出油口的口径不大于8mm。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节约油料,并防止油料污染。
图I为一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示意图。图I中壶体I、壶柄2、壶嘴3、壶盖4、缓冲区5、进料口 6、导流板7、出油口 8、导流板下沿口 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一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包括壶体I、缓冲区5、壶嘴3、壶柄2、导流板7和壶盖4,所述壶体I前后分别设置壶柄2和壶嘴3,所述壶体I的缓冲区5设计为圆锥型,与壶体I的上沿结合紧密,缓冲区5在靠近壶柄2的部分开设进料口 6,并安装有可以开合的壶盖4,所述壶嘴3最低点垂直高度需要高于进料口 6最低点的高度,壶嘴3末端的出油口 8上沿设有所述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的长度不小于出油口 8的直径。所述壶嘴3末端出油口 8最低点与进料口 6最低点的垂直落差不小于5_。所述壶嘴3末端出油口 8的口径不大于8mm。本实施例中,所述壶嘴3最低点与进料口 6最低点的垂直落差为5mm,所述壶嘴3末端出油口 8的口径为6_。这种结构是在研究了油料的表面张力、大气压力、油料本身的重力以及粘性与流动性之后,对节油壶的传统结构进行的改进,通过这种结构,可以使壶嘴3的油料迅速回流至壶体I内。所述壶嘴3与壶身衔接时,所述壶嘴3导流板下沿口 9与水平面的夹角必须小于60度大于O度。所述壶嘴3处的导流板下沿口 9与水平面的夹角和壶嘴3出油口最低点与进料口 6最低点的垂直落差之间的关系是落差越大,夹角可以越大,落差越小,夹角必须越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ー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包括壶体、缓冲区、壶嘴、壶柄、导流板和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前后分别设置壶柄和壶嘴,所述壶体的缓冲区设计为圆锥型,与壶体的上沿结合紧密,缓冲区在靠近壶柄的部分开设进料ロ,并安装有可以开合的壶盖,所述壶嘴最低点垂直高度需要高于进料ロ最低点的高度,壶嘴末端的出油口上沿设有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长度不小于出油ロ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嘴末端出油ロ最低点与进料ロ最低点的垂直落差不小于5_。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特征在干,所述壶嘴末端出油ロ的口径不大于8_。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的节油壶,包括壶体、缓冲区、壶嘴、壶柄、导流板和壶盖,所述壶体前后分别设置壶柄和壶嘴,所述壶体的缓冲区设计为圆锥型,与壶体的上沿结合紧密,缓冲区在靠近壶柄的部分开设进料口,并安装有可以开合的壶盖,所述壶嘴最低点垂直高度需要高于进料口最低点的高度,壶嘴末端的出油口上沿设有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长度不小于出油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防止油料在壶嘴处残留,节约油料,并防止油料污染。
文档编号A47J47/00GK202567942SQ20122021058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刘朝晖 申请人: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