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鞍架及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13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鞍架及鞍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鞍架及鞍座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以及骑乘动物或驮畜用鞍 架及带鞍架的鞍座。
背景技术
[0002]在马术运动中,尤其是在英式马术运动中,会使用不同类型的鞍座,如通用鞍座、 花式骑术鞍座和跳鞍。通用鞍座为跳鞍和花式骑术鞍座的综合型,其拐点(即最低点)大体 位于基座的中间。花式骑术鞍座的拐点也大体位于基座的中间,然而跳鞍的拐点位于基座 中间稍偏后的位置。[0003]随着时间的推移,骑乘动物用鞍座的构造未发生重大变化。Bock鞍座为最原始的 形式,曾被用作运输鞍、荷鞍或驮鞍。Bock鞍座由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架子抵靠动物身体对接 而成,在前面和后面用肚带将两个架子连接在一起。为将Bock鞍座用作骑乘鞍,已在其上 面填充了缓冲垫和垫层。自18世纪以来,开始使用鞍架,用作鞍座的鞍托或构架,供骑坐于 骑乘动物或驮畜(如马、矮种马或驴)背上之用。[0004]鞍架通常由多个部件构成,这些部件通过胶合剂或其他方式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图1所示为现有的鞍架。其鞍架I的基座2延伸到鞍桥3 (也称作鞍头或鞍叉)与鞍尾4之 间。在鞍桥3的末端形成自由端或鞍翼5。配置有鞍拱板6,并通过紧固方法7将其连接到 鞍桥3上,使表面朝向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头部。两个纵向弹簧或撑条8延伸到鞍拱板6与 鞍尾4之间。将镫带固定扣9松弛地固定到鞍桥3上,如通过铆接或栓接的方式。在其前 端3处,鞍架I形成鞍拱凸10。鞍拱凸10用于吻合骑乘动物或驮畜的马肩隆。若骑乘动物 或驮畜的马肩隆高且小,则鞍拱凸10相应为高且小的形状。若马肩隆低且宽,则鞍拱凸10 相应为低且宽的形状。鞍拱凸的宽度或幅度同样被称作鞍拱宽度。[0005]欧洲专利EP2159187 Al描述诸如下述内容的鞍架适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的 侧托、背对该侧托的顶面、形成鞍座鞍拱宽度的鞍拱凸,以及沿鞍拱凸(其中顶面布置有鞍 拱板),固定与鞍座长度方向垂直的鞍拱凸所用的鞍拱板。由于鞍拱板承受力学高负载,其 材料必须满足高强度要求。[0006]为获高度精确的鞍架或鞍座吻合,应尽最大可能地使鞍架适合于应装马鞍的骑乘 动物或驮畜背部,尤其应适合于其马肩隆形状、动物肌肉组织、动物品种、先天性异常等;同 时还应考虑骑手的体质,尤其是身形和体重。为了从一开始防止或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骑手 健康的伤害或对骑乘动物或驮畜的伤害,不同类型的骑乘或用途亦要求采用分别设计的鞍 架。[0007]在实践中,会提供大量不同尺寸和不同鞍拱宽度的鞍架。鞍架的鞍拱宽度可通过 调整或替换鞍拱板进行修改。可分别通过弯曲、加宽、压缩或缩小鞍拱板进行调整。专家或 鞍工通常使用调整装置调整鞍拱板。调整或更换鞍拱板尤其耗费劳力和时间。在许多情况 下,调整或更换鞍拱板后,须对鞍座缓冲垫进行调整。仅在鞍架或鞍座位于动物背上最佳位 置的情况下,鞍头及鞍拱板的刚性不可弯曲叉式结构才能为骑手提供稳固夹持。[0008]若鞍架是由固体材质(如木头)制成,则该鞍架应具有稳定刚性固体材料制成的鞍 头,且须通过添加或去除鞍架材料对该鞍架进行调整,使其适合于马背,此操作比较费时且 成本较高。[0009]在骑乘时,不吻合或错误就位的鞍架或鞍座尤其易致使动物的运动受阻,并可能 出现骑乘时动物受伤的情况。此外,当鞍座未充分紧固在动物背上时,骑手不能凭借该鞍座 与动物形成最佳相通,且鞍座容易滑落。[0010]在马术场地,骑手通常会为各骑乘动物购买定制的鞍座。这考虑到了骑乘动物具 有不同的结构体格(尤其是在鞍支座区域)这一事实。骑乘动物(如马)通常具有不对称性, 该不对称性在常规用途上有利有弊。骑乘动物的不对称性可为与生俱来的、继承性的或获 得性的。与生俱来不对称性通常是由于骑乘动物紧随出生之后缺乏身体活动所导致。继承 性不对称性通常是由于骑乘动物在饲养阶段活动不足,或受伤以后长期保持放松姿势后所 造成。由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缺乏体格训练或体格训练不当,可能会进一步出现由骑乘所导 致的不对称。术语训练系指基于动物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科学知识,通过骑乘动物进行 的活动。[0011]采用不同的测量系统,测量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背部,尤其是鞍支座区域。特别是应 由鞍工确定骑乘动物或驮畜马肩隆左右侧的斜方肌形状,背肌(尤其是棘突左右侧的背肌) 形状,以及骑乘动物和驮畜的靠背形式,即背部是否平直或弯曲。此外,还需测量骑乘动物 或驮畜的肩部和鞍拱宽度。在任何情况下,此过程都存在不足之处,单独制造的鞍架以及带 此类鞍架的鞍座仅适用于某一特定的骑乘动物或驮畜;且若背部的结构形状发生变化,则 花费大量钱财定制的鞍座将不再吻合。[0012]当为某一特定的骑乘动物或驮畜购买新的鞍座,骑手须进行检查和检验,之后亦 须定期检查,确定鞍座是否尽可能以最佳的方式跨坐在骑乘动物或驮畜背上。在实践中,若 骑乘动物或驮畜的体重、肌肉组织或年龄发生变化,则必须调整鞍架或鞍座。实用新型内容[00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适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以及骑乘动物 或驮畜用鞍架和带鞍架的鞍座。此类装置、鞍架及鞍座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可在不同形状 的背部区域和马肩隆上使用,而不会限制或阻碍该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自由运动;使得鞍座 牢牢紧固在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背上,而不产生局部压力点;并使得作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 身上的力得到更好地分配,且使用此类装置、鞍架及鞍座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包含具有第一连接段和至少具有第 二连接段的右侧多联支托设施,具有第一连接段和至少具有第二连接段的左侧多联支托设 施,其中在两侧座套中,拥有旋转轴的旋转装置在两个相邻的连接段之间形成,这两个相邻 连接段大体垂直穿透旋转轴的旋转平面相互朝向绕旋转轴充分旋转。[0015]基本垂直的构造更适宜构成20°锥角范围。各侧座套中多联支托设施的连接段 均为确定的长度。当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尾部向头部方向看时,左侧多联支托设施位于骑 乘动物或驮畜马肩隆的左侧,右侧多联支托设施位于马肩隆的右侧。术语“纵向”或“沿长 度所指方向”是指基本平行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脊柱的方向,即从头至尾的方向;术语“横向” 或“横向地”是指基本垂直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脊柱或身长的方向。骑乘动物或驮畜包括人们能够骑乘或可运输货物的所有动物。尤其包括马、矮种马或驴。[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该装置用于在骑乘动物或驮畜身上安装座托,且该装置具有可 用于所有骑乘动物和驮畜的优势,其中考虑了骑乘动物和驮畜独特的背部结构形状,同时 确保了在任何情况下,各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脊柱、马肩隆和斜方肌不会负重。该装置可独立 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背部结构形状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该装置不包括鞍头和/或鞍拱 板,所以之后不再需要对鞍头和/或鞍拱板作调节或调整。尤其是在骑乘动物或驮畜的体 重、肌肉组织或年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无需弯曲或缩小鞍拱板,此操作比较费时且比较费 劳力。由于该实用新型构造,不需要鞍头或鞍拱板。该装置的柔性结构和配置同样使得其 可在骑乘动物或驮畜敏感时,或已经受伤的情况下,或外观异常情况下使用。[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该装置可用于骑手座托或托表面的不同实施例,以及多种鞍座, 例如跳鞍、花式骑术鞍座、通用鞍座、西部马鞍、装饰鞍、各种步态马所用的马鞍、长途鞍、耐 力鞍、侧鞍、英式马鞍、伊比利亚马鞍、西班牙马鞍、荷鞍或驮鞍。[0018]优势在于使用该实用新型装置、鞍架和带此类鞍架的鞍座时,无需测量骑乘动物 或驮畜的背部,且无需进行单独的调整。该实用新型装置可用于具有不同背部结构、马肩 隆、不对称性或肌肉组织的各种骑乘动物或驮畜。[0019]该实用新型装置的另一大优势在于该结构不会拉紧骑乘动物或驮畜的马肩隆, 且马肩隆可自由移动。马肩隆是骑乘动物或驮畜身上非常敏感且易受伤害的部位。现有技 术系由鞍头和/或鞍拱板组成,其特别不足之处在于,马肩隆会遭受损害,而马肩隆对鞍座 平衡和稳固鞍托而言却非常重要;当遭受高强度长时间压力负荷时,鞍座吻合不当导致施 压不当,斜方肌因而萎缩。此外,鞍头和/或鞍拱板会阻碍反馈,因此骑手不能获得有关骑 乘动物受力状态的反应,或任何有关骑乘动物焦虑或焦躁的信息。然而,此类反馈使得骑乘 动物所遭受的损伤或损害能得以感知。该实用新型去除了骑手保持平衡和坐姿舒适所不需 的鞍头和/或鞍拱板,使得骑手能从骑乘动物处获得反馈,尤其是可通过座托直接将影响 力和力从骑手传递至动物的背部肌肉组织。骑手和骑乘动物或驮畜之间的沟通得到改善。 骑手可凭借腿转移重心或传递力量,从而向骑乘动物传递指令。此外,骑手可更早感知到骑 乘动物或驮畜的受力状态。另外,在训练年幼的骑乘动物或驮畜过程中,以及骑乘训练有素 的马匹过程中,后肢活动可得到改善。[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该鞍架可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背部,并可连接到骑乘动物或 驮畜身上。基于该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骑乘动物和驮畜用鞍架。该 鞍架包括朝向骑乘动物或驮畜头部的前区、后区和两个侧区的座托,以及连接到该鞍架上 的实用新型装置。右侧多联支托设施和左侧多联支托设施被连接到鞍架上。在两侧座套中, 拥有旋转轴的旋转装置在两个相邻的连接段之间形成,其中两个相邻连接段大体垂直穿透 旋转轴的旋转平面相互朝向绕旋转轴充分旋转。基本垂直的构造更适宜构成20°锥角范 围。[0021]本实用新型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的鞍座包括实用新型装置和至少一个连接 至座托下方的防震垫。在首选实施例中,鞍座须进一步包括实用新型的鞍架。[0022]实用新型的鞍座不会影响骑乘动物或驮畜肩胛骨、相关肌肉组织和肌腱的机动 性,这是一大优势。在站立和骑乘期间,该装置的活动多联支托设施尤其吻合于骑乘动物的 体型。最好通过皮带紧固装置,灵活地将该装置、鞍架或鞍座固定在各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肩胛骨后面。还可通过调整多联支托设施单个连接段之间的单个旋转件确保紧固,除保持自 由度外,还可大体调整各旋转轴平面内相邻的连接段。该装置、鞍架和鞍座可用于不同品种 的马,且可用于具有不同背部形状的骑乘动物和驮畜。[0023]在首选实施例中,旋转装置的位置使得其仅可能生成小规模逆转转矩,随运动而 变和/或随角度而变。在进一步首选实施例中,旋转装置形成逆转转矩,限定旋转装置相邻 连接段的相对运动,并与其成比例动作。此类逆转转矩的生成,可来自旋转件的内部摩擦, 或采用摩擦件来抑制连接件运动。[0024]在进一步首选实施例中,旋转装置形成逆转转矩,限定旋转装置相邻连接段之间 的角度,并与其成比例动作。此逆转转矩的生成,可来自弹簧件向连接件施加的转矩,以使 其返回起始位置。此类弹簧件可含有旋转装置本身的材料,或附加限定弹簧常数的连接部 件。[0025]在首选实施例中,右侧多联支托设施具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左侧多联支 托设施拥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在两侧座套中,拥有旋转轴的旋转装置在两个相邻 的连接段之间形成,其中两个相邻连接段大体垂直穿透旋转轴的旋转平面相互朝向绕旋转 轴充分旋转。旋转装置的构型使得多联支托设施可各自朝一个方向旋转。每个旋转装置提 供一定程度的自由度,自由度由旋转轴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决定。要点在于,基本垂直的构 造最适宜构成20°锥角范围。[0026]在特别首选实施例中,右侧多联支托设施具有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左侧多 联支托设施具有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这些装置在各侧座套中,均形成另一个具有旋 转轴的旋转装置,位于两个相邻连接段之间,两个相邻连接段大体在旋转轴平面内相互朝 向绕旋转轴旋转,该旋转轴平面穿透大体垂直的旋转轴。要点在于,基本垂直的构造最适宜 构成20°锥角范围。旋转装置的构型使得多联支托设施均可大体纵向和横向旋转。旋转装 置最好缓冲可移动零件的负荷及运动的三维受力构件和受扭构件的负荷。每个旋转装置提 供一定程度的自由度。[0027]在进一步首选实施例中,右侧多联支托设施具有进一步连接段,左侧多联支托设 施具有进一步连接段,这些装置在各种各侧座套中,均形成另一个具有旋转轴的旋转装置, 位于两个相邻连接段之间,两个相邻连接段大体在旋转轴平面内相互朝向绕旋转轴旋转, 该旋转轴平面穿透大体垂直的旋转轴。要点在于,基本垂直的构造最适宜构成20°锥角范 围。多联支托设施的铰链构型使得该装置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体型或背部结构达到最佳吻 合或对齐。因装置与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的最佳吻合,骑手能与动物建立密切接触。多联 支托设施的连接段位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肩胛后,连接段相同或不同的长度使得骑乘动物或 驮畜的肌肉组织运动无碍,由此可增加效率、避免健康损伤。[0028]有利之处在于,左侧多联支托设施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包括60°至130° 的角度范围,尤其是70°至120°之间的角度范围,最好是80°至110°之间的角度范围, 且右侧多联支托设施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包括60°至130°的角度范围,尤其是 70°至120°之间的角度范围,最好是80°至110°之间的角度范围。连接段通过成角结构 均可大体纵向和横向绕旋转轴旋转。成角支托装置可包裹住骑乘动物或驮畜身体,无挡板 或形成局部压力点或小负重区域。[0029]最好的是,右侧多联支托设施的最后一个连接段和左侧多联支托设施的最后一个连接段含有自由端。自由端可在大角度范围内移动,或绕旋转轴移动,例如350°。[0030]在首选实施例中,在各种各侧座套中,右侧多联支托设施的第一连接段和左侧多 联支托设施的第一连接段,至少在部分程度上延伸至座托的背区。如此一来,多联支托设施 的第一连接段形成纵向支撑。纵向支撑首选可塑材料制成,并大体在座托的侧边区域形成。[0031]有利之处在于,装置和/或鞍架由纤维增强塑料,尤其是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纤 维增强塑料系指含强化纤维和聚合物基质的材料。基质包绕纤维,即纤维通过粘合力或粘 着力而结合到基质上。碳纤维增强塑料系指纤维塑料复合材料,其中碳纤维,尤其是多层碳 纤维作为加固物嵌入聚合物基质。纤维材料的使用使得纤维塑料复合材料弹性行为具有方 向性。纤维塑料复合材料尤其含有高比刚度。[0032]在首选实施例中,左侧多联支托的第一连接段和右侧多联支托的第一连接段之间 至少形成一个连接件或连接支撑。连接支撑尤其拥有大体为马背形状的曲线或弯曲。可通 过至少一个连接支撑改进横向支托装置各自连接段的固定,使得装置和/或鞍架可承受更 大的力量和负重,这通常发生在骑乘动物或驮畜快速运动或跳跃活动期间。在进一步首选 实施例中,两个连接件形成于左侧多联支托设施的第一连接段和右侧多联支托设施的第一 连接段之间。有利之处在于,每个旋转装置均构成有利的铰链或接头。然而,每个旋转轴亦 能构成整体铰链,即其能通过锥形件或分别成形连接支撑而形成。整体铰链的特征是两个 应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形成一个整件。整体铰链大体构成为锥形件、或薄壁连接件、或具有 各自支撑的连接件,其能通过自身的延展性而使连接件大体在确定的旋转轴平面上旋转。[0033]铰链必须能缓冲可移动件、尤其是支托装置连接段的负重和运动受力,铰链在此 作为导承,大体在确定旋转轴平面内拥有一定自由度。专家确认至少一个旋转装置由弹性 连接形成,诸如弹性或非弹性带、缀合钢丝索,尤其是钢丝索或其他连接件,其可在主轴平 面内自由移动,稳定且垂直于旋转轴平面。所以,旋转装置可由半弹性面料制成,尤其是织 物增强弹性带、非金属带箍、皮带、合成带、或任何其他材料制成的带状或索状连接件。[0034]在首选实施例中,右侧多联支托设施的一个连接段,最好是第二连接段,包含第一 镫带固定扣;而左侧多联支托设施的一个连接段最好是第二连接段包含第二镫带固定扣。 支托装置的相关各个连接段形成镫带固定扣,并能制成一个整件。这样,可节省成本和材 料,并能提供稳固结构。[0035]在进一步首选实施例中,第一镫带固定扣以紧固方式连接到右侧多联支托设施, 第二镫带固定扣以紧固方式连接到左侧多联支托设施。在此种各侧座套中,有可能连接不 同成形镫带固定扣,且它们之间可相互替换。可通过诸如螺丝、铆钉和/或粘合剂等紧固方 式连接镫带固定扣。[0036]为改进背部肌肉组织可动性,并为保护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背部,座托的前区最好 有凹处。座托的前区形成凹处或凹座。[0037]有利之处在于,右侧多联支托设施和左侧多联支托设施各侧座套中均包括大体位 于自由端区域的第一皮带紧固装置、各侧座套中大体位于座托前区的第二皮带紧固装置、 各侧座套中大体位于座托后区的第三皮带紧固装置。故而,皮带紧固装置含有固定架,可绕 固定于鞍架材料上的旋转轴旋转。[0038]皮带的一端最好连接到第一皮带紧固装置,皮带可穿过第一带箍的开口引出,连 接到第三皮带紧固装置上,皮带可穿过第二带箍的开口从第三紧固装置引出,连接到第二皮带紧固装置上。故而,开口为缝状或圈状。首选皮带导件允许装置、鞍架和/或鞍座稳固 连接到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背部,并为骑手提供稳固座位,骑手与骑乘动物或驮畜之间可实 现明确和改良的互动。[0039]在进一步首选皮带导件中,皮带的一端连接到第一皮带紧固装置,皮带可穿过第 一带箍的开口引出连接到第三皮带紧固装置,皮带随后可穿过第二带箍的开口从第三皮带 紧固装置和隔膜引出,其位于鞍架上方、鞍架下方,连接到第二皮带紧固装置上。[0040]至少一个防震垫连接到座托的底面。在首选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独立的成形防震 垫连接到座托的底面。如此,可提供改进后的座托,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背部,并可考虑 到结构不同的身体部分。[0041]此外,可实现骑乘动物或驮畜的皮带配置改良。[0042]有利之处在于防震垫含有衬垫、填充物和盖子。衬垫横截面大体为U形。填充物位 于U形衬垫的两支柱之间。盖子,诸如皮盖子环绕衬垫和填充物。每个防震垫可包含开口, 以促进防震垫通过紧固件连接到鞍架上。故而,螺丝、铆钉和/或粘合剂可用作紧固件。[0043]在首选实施例中,含有座托、前区、后区和两侧区的鞍架、右侧和左侧多联支托设 施的连接段由一个整体件,即完整件形成。旋转装置最好由锥形件或连接支撑形成。鞍架 和支托装置的材料最好含有纤维增强塑料。也可使用具有足够强度和弹性的其他材料。


[0044]图1是先前技术鞍架的透视图;[0045]图2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例的透视图;[0046]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鞍架的首选实施例顶视图;[0047]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装置首选实施例图解视图;[0048]图5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首选实施例透视图;[0049]图6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首选实施例侧视图;[0050]图7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具有第一皮带配置的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 例的原理图;[0051]图8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首选实施例的图解部分顶视图;[0052]图9是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例的图解部分仰视图;[0053]图10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具有第二皮带配置的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 例透视侧视图。[0054]图11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首选实施例的图解侧视图;[0055]图12至图14是本实用新型防震垫的首选实施例;[0056]图15至18是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防震垫的进一步首选实施例和安装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0057]当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参考下列随附图纸进行描述。所谓的英式鞍 的示例如下列图纸。专家确认下列所举例证适于任何其他类型的马鞍。[0058]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例的透视侧视图。一个可连接到骑 乘动物或驮畜鞍式支座上的装置,如图2所示。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旋转装置61和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旋转装置63连接到连接支撑80上。该装置可连接到鞍托上。右侧 多联支托设施40的第二连接段42包括镫带固定扣93,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二连接段 52包括镫带固定扣94。旋转装置62位于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第二连接段42和第三连 接段43之间,旋转装置64位于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二连接段52和第三连接段53之 间。如图2所示,旋转装置61、63能非常紧贴连接到连接支撑80上。然而,在各侧座套中, 亦有可能连接段位于连接支撑80和旋转装置61、63之间。[0059]图3A和3B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连接到鞍架20上装置的首选实施例的顶 视图。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鞍架20包括面向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头部的前区31、鞍架30、 背区32、两侧区33、34。鞍尾38位于背区32。座托装置30的侧区33、34从前区31延伸至 鞍架20的背区32。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大体在右侧区33边缘处连接到座托装置30的前 区31,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大体在左侧区34边缘处连接到座托装置30的前区31。通过 诸如螺丝、铆钉和/或粘合剂等紧固件110,支托装置40连接到侧区33,如图3A所示。图 3B中,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和鞍架20位于整体件由整体件形成。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具 有第一连接段41和第二连接段42。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具有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 段52。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第二连接段42和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二连接段52包 括自由端71、72。[0060]支托设施40、50都优先包括至少一个旋转装置。如图3A和3B可知,右侧多联支 托设施40的连接段41和42之间配有带枢轴610的旋转装置61,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 连接段51和52之间配有带枢轴630的旋转装置63。旋转装置61和63的枢轴610和630 大体位于一个平面,该平面基本垂直穿过鞍架20的纵轴。在图3A中,旋转装置61为铰链。 在图3B中,旋转装置63为整体铰链,即它可由锥形件构成。如图3B可知,鞍架和支托设施 可由整体件形成。旋转装置61和63大体在自身枢轴周围各有一个自由度。凭借改进后适 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的鞍架20,可在不考虑骑乘动物和驮畜马肩隆和肩部的结构和形状 的情况下,将鞍架20紧固到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而支托设施40和50都能进行旋转。在 图3A和3B中用箭头P指明了旋转方向。如图3B可知,相邻的两个连接段51和52可在一 个旋转平面内(该平面基本垂直穿过枢轴630)大体绕枢轴630朝对方旋转。基本垂直的构 造更适宜构成20°锥角范围。[0061]鞍架20不含鞍拱板和/或鞍头。鞍架20可由特别适用于承受皮带配置张力以及 骑手和骑乘动物或驮畜之间运动过程中分力和扭力部件所产生负荷的材料制成。例如,纤 维增强或碳纤维增强塑料、含或不含弹性金属边的木制结构以及其他材料等塑料复合物。 支托设施40和50可由特别适用于承受皮带配置张力以及骑手和骑乘动物或驮畜之间运动 过程中分力和扭力部件所产生负荷的材料制成。支托设施40和50都含有金属、金属合金、 纤维增强或碳纤维增强塑料等。[0062]图4为旋转装置原理的图解视图。旋转装置61、62、63和64分别在相邻两个连接 段41和42,51和52,42和43以及52和53之间形成。旋转装置61、62、63和64各自包含 一个枢轴分别为610,630,620和640。相邻两个连接段41和42,51和52,42和43以及52 和53的枢轴610、630、620和640可在同一平面300 (该平面基本垂直穿过枢轴610、630、 620和640)大体朝对方旋转。因此,一方面可获得鞍架的首选弹性,另一面旋转平面定位能 保持所需稳定性。基本垂直的构造更适宜构成20°锥角范围。[0063]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例透视侧视图。同样的要点或部件用同样的参考标志表示。图5描绘了鞍架20和首选鞍架200的零件。右侧多联支托设施 40的第三连接段43和左侧多联支托50的第三连接段53分别含有可旋转的自由端71和 72。通过紧固件110,右侧多联支托40的第一连接段41的自由端大体附于右侧区域边缘, 左侧多联支托50的第一连接段51的自由端大体附于左侧区域34边缘。第一镫带固定扣 91或第一蹬条在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第一连接段41和第二连接段42之间。第二镫带固定扣92或第二蹬条在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之间。镫带固定扣91和92为能够钩住箍筋带的安全挂钩。如图5可知,第二连接段42和第一镫带固定扣91,第二连接段52和第二镫带固定扣92是由各侧座套处的整体件构成。因此,提供特别高效的结构无需进一步分离的部件或紧固件。旋转装置61和62位于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第一连接段41和第二连接段42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段42和第三连接段43之间的各侧座套处。同时,旋转装置63和64位于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段52和第三连接段53之间的各侧座套处。旋转装置61、62、 63和64容许支托设施40和50的连接段旋转,以便能使多联支托设施最好地适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用箭头P表示旋转方向。在首选实施例中,鞍架20在座托装置30的前区31 处可有一个凹处(未显示)。专家确认,连接段可以为任何长度,即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拥有进一步连接段4η,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拥有进一步连接段5η,其中两侧座套中,另一个具有旋转轴6η0的旋转装置6η形成于两个相邻连接段43、4η、53、5η之间,两个相邻连接段 43、4η、53、5η大体垂直穿透旋转轴6η0的旋转平面300,相互朝向绕·旋转轴6η0充分旋转。 尤其是,第一连接段41、51可短于第二连接段42、52和/或第三连接段43、53。防震垫210 连接到鞍架(面朝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表面。在首选实施例中,旋转装置61、63紧靠座托装置30的前区31。[0064]最好是两个独立防震垫210连接到鞍架20 (图5中未显示)。图5所示为下鞍韉 220。鞍架2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在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第一连接段41与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一连接段51之间的连接支撑,图5中未显示。[0065]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例透视侧视图。同样的要点或部件用同样的参考标志表不。图6描绘了鞍架20和首选鞍架200零件。鞍架20包括一个座托装置30、一个前区31、一个带鞍尾38的后区32和两个后区33、34。旋转装置61、62位于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第一连接段41和第二连接段42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段42和第三连接段43之间的各侧座套处。旋转装置63、64位于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段52和第三连接段53之间的各侧座套处。旋转装置61、 62,63和64由锥形件构成。专家确认,旋转装置61、62、63和64也可包括一个铰链或一个接头。鞍架20在座托装置30的前区31处有一个凹处35,便于提高骑兽或驮兽背部肌肉的可移动性,并对其背部提供保护。通过紧固件,右侧支托设施40的连接段41末尾大体附于侧区33的边缘,左侧支托设施50的连接段51末尾大体附于侧区34的边缘。螺丝、铆钉和 /或粘合剂等被用作紧固件。支托设施40、50的连接段41、51末尾通过紧固件110 (例如 螺丝、铆钉和焊接等)与连接支撑80相连。连接支撑80是弯曲的,大体上具有鞍架20的形状或曲率。连接支撑80位于凹处35之后。在进一步首选实施例中,连接支撑80和支托设施40、50由整体件(图6中未显示)形成。通过加固方法95,第一镫带固定扣93 (图6中未显示)连接到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第二镫带固定扣94连接到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图6 中未显不座托位于座位或上部鞍韉之上。图6描画了下鞍韉220和至少一个防震垫210。[0066]图7为根据第一皮带配置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例图解侧视图。同样的 要点或部件用同样的参考标志表示。图7显示连接到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鞍架20。鞍 尾38位于座托装置30的后区32。旋转装置63、64位于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一连接 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段52和第三连接段53之间的各侧座套处。旋 转装置63、64为铰链。进一步首选实施例中,旋转装置63和64也可用锥形件构成。镫带 固定扣94通过加固方法95安装于支托设施50上。第一皮带紧固装置101位于自由端72 区内连接段53处。第二皮带紧固装置102大体位于侧区34的前区31。第三皮带紧固装 置103大体位于侧区34的前区32。皮带112 —端连接到第一紧固装置101。皮带112穿 过第一带箍104的开口 105,连接到第三皮带紧固装置103。皮带再穿过第二带箍106的开 口 107,从第三皮带紧固装置103引出,连接到第二皮带紧固装置102。从第一皮带紧固装 置101引至第三皮带紧固装置103的同一皮带,在连接到侧区34的后区32之后,可继续进 行类似操作。或者,此皮带可从第一皮带紧固装置101引至第三皮带紧固装置103,另一皮 带从第三皮带紧固装置103引至第二皮带紧固装置102。开口 105可为裂缝状或圆形。皮 带紧固装置102和103的指示位置为实例。两个皮带紧固装置102和103大体位于侧区34 的边缘。[0067]在图2至图6中未显示皮带紧固装置101、102和103。专家确认,实施例具有相应 的皮带配置。[0068]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例图解局部顶视图。同样的要点或 部件用同样的参考标志表示。图8中显示了连接到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鞍架20的半个 部分。座托装置30包括位于后区32的鞍尾38。旋转装置61、62位于右侧多联支托设施 40的第一连接段41和第二连接段42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段42和第三连接段43之间的各 侧座套处。旋转装置61、62为铰链。在首选实施例中,旋转装置61、62可包括由锥形件构 成的整体铰链或整体接头。镫带固定扣93通过加固方法95连接到支托设施40。第一皮 带紧固装置101位于自由端71区内第三连接段43处。第二皮带紧固装置102大体位于侧 区33的前区31,第三皮带紧固装置103大体位于侧区33的后区32。图8中显示的皮带紧 固装置102和103的位置为实例。两个皮带紧固装置102和103大体位于侧区33的边缘。 两个连接支撑80、81位于右侧支托设施40和左侧支托设施50之间(图8中未显示)。第一 连接支撑80大体位于前区31,第二连接支撑81大体位于座托装置30的中区或后区32。[0069]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例的图解局部视图,其中同样的要 点或部件用同样的参考标志表示。图解局部视图显示了角度为由下往上时鞍架20的一半。 图9中显示了鞍架20和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包括第一连接段51、 第二连接段52和第三连接段53。镫带固定扣94通过加固方法95连接到支托设施50。旋 转装置63、64位于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之间,以及第二 连接段52和第三连接段53之间的各侧座套处。旋转装置63、64为铰链或接头。专家确 认,旋转装置63和64可用锥形件构成。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一连接段51至少部分 位于座托装置30的后区32。左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第一连接段41 (图9中未显示)也至 少部分位于座托装置30的后区32。第一连接段41和第一连接段51形成了延伸的纵向支杆55。纵向支杆通过加固方法98连接到鞍架20。两个连接支撑80、81位于右侧支托设施 40 (图9中未显示)和左侧支托设施50之间。第一连接支撑80大体位于前区31,第二连 接支撑81大体位于中区或后区32。两个连接支撑80、81具有曲率。纵向支杆55和连接 支撑80、81可由整体件制成。第一皮带紧固装置101位于自由端72区内第三连接段53。 第二皮带紧固装置102大体位于侧区33的前区31,第三皮带装置103大体位于侧区33的 后区32。在首先实施例(未显示)中,支托设施的连接、纵向支杆和连接支撑由整体件形成, 旋转装置由锥形件构成。[0070]图10为根据具有第二皮带配置的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例透视侧视 图。同样的要点和部件用同样的参考标志表不。图10为鞍座200和鞍架20。鞍架20包括 座托装置30、前区31、后区32、鞍尾38和侧区33和34。旋转装置63在第一连接段51和 第二连接段52之间,旋转装置64位于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二连接段52和第三连接 段53之间。旋转装置63和64为铰链。在进一步首选实施例中,旋转装置63和64由锥形 件组成。镫带固定扣94通过紧固装置95连接到支托装置50。第一皮带紧固设施101在自 由端72连接到连接段53。第二皮带紧固设施102大部分连接到侧区34的前区31,第三皮 带紧固设施103大部分连接到侧区34的后区32。皮带紧固设施112的尾端111可以连接 到第一皮带紧固设施101,此皮带从第一带箍104的开口 105引出,连接到第三皮带紧固设 施103。皮带112可穿过第二带箍106的开口 107和鞍架20的隔膜,从第三皮带紧固设施 103引出,连接到第二皮带紧固设施102上。[0071]在备用皮带紧固中,皮带112的111端口连接到第一皮带紧固设施101。皮带112 从第一带箍104的开口 105引出,连接到第三皮带紧固设施103。皮带112从第三紧固装置 103通过第二带箍106的开口 107引出,连接到第二皮带紧固设施102。[0072]同一皮带112可以提供皮带配置。或者,皮带112可用于连接第一紧固装置101 和第三紧固装置103,另一条皮带可用于连接第三紧固装置103和第二紧固装置102。开口 105和107呈缝状。专家确认,另一条从第一紧固装置101到第二紧固装置102,及从第二 紧固装置102到第三紧固装置103的皮带配置,是有可能的。[0073]图10中皮带紧固设施102和103的位置大体位于侧区34的边缘。基座上方的座 托未在图10中表示出来。鞍座200包括至少一个防震垫210和一个下鞍韉220。最好借助 皮带配置的张力,灵活连接骑乘动物或驮兽肩胛后的鞍座200。[0074]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创建的进一步首选实施例透视侧视图。同样的要点或部 件用同样的参考标志表示。图11中,Bock鞍座200连接到本实用新型装置。Bock鞍座与 其他鞍座如花式骑术鞍座相比,有更长的支撑区或座托装置30。不提供鞍头和/或鞍拱板。 镫带固定扣250连接到座托装置30。专家确认,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连接到不同类型的鞍座。[0075]图12到14所示为可以连接到鞍架底面的防震垫210或后座。鞍架的底面即面向 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一侧。防震垫210包括缓冲垫212或一个垫枕。从图13可以看出,缓 冲垫212的剖面图大体上为U字形。填充物213在缓冲垫212的腿部支架之间形成。缓冲 垫212和填充物213可罩上罩套214 (例如皮套)。填充物213和缓冲垫212由可以使罩 套214连接起来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填充物213包括毡或棉,可以使皮革罩套连接之。 两个防震垫210可以较好地附在鞍架上,其中一个防震垫210可以大体安置在骑乘动物或驮畜马肩隆的左侧,另一个防震垫210可以大体安置在骑乘动物或驮畜马肩隆的右侧。两 个防震垫可以提高鞍架和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的鞍座支撑。[0076]在首选实施例中,鞍架上可附四个单独防震垫210和211。例如,图14上有两个防 震垫210和211,可连接到鞍架的一侧,另外一对防震垫可以连接到鞍架的另外一侧。在进 一步实施例中,图14中描绘的防震垫210包括图14中具有参考标志230的伸缩接头。[0077]图15-18所示包含至少一个防震垫210的首选紧固装置。[0078]至少一个防震垫210可以通过紧固件215例如螺丝和铆钉固定连接到鞍架20。例 如,在图15和16中可见螺丝件215。为了方便连接,开口 216可以在至少一个防震垫210 中形成。[0079]图17和18所示为备用紧固件。借助压扣件217和218,可将至少一个防震垫210 连接到下鞍韉220上。压扣件217和218为紧固件,包含两个零件,其中零件218有着延深 部,零件217有相应的头部。为了紧固,可将两个零件按压到一起。为了方便连接,至少一 个防震垫210可以拥有开口 219。有沿深部的零件218可连接,比如,下鞍韉220上,有适当 头部的零件217可经开口 219引出,并可与零件218按压在一起。[0080]首选实施例的组合是有可能的。例如,左侧多联支托设施可包含铰链和锥形件,作 为旋转装置,右侧多联支托设施可以包含一个铰链和一个锥形件。此外,在支托装置的第一 连接段之间可以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支撑。示例图所示为每一个支托装置上的一个 或两个旋转装置。在支托装置单独的连接段之间可以形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旋转装置。特 别地,所谓的英式鞍展示在首选实施例的图中。专家确认,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连接到其他 类型的鞍座上,例如驮鞍、带或不带角的西部鞍、带或不带角的木头鞍、带或不带鞍架的鞍 座、旅行鞍座、耐力鞍、巴洛克鞍、伊比利亚鞍、长途鞍或侧鞍。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连接段(41)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42)的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拥有第一连接段(51)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52)的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其中两侧座套中,具有旋转轴(610,630)的旋转装置(61、63)形成于两个相邻连接段(41、42、51、52)之间,两个相邻连接段(41、42、51、52)大体垂直穿透旋转轴出10、630)的旋转平面(300),相互朝向绕旋转轴(610、630)充分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拥有第三连接段(43),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拥有第三连接段(53),在两侧座套中,另一个具有旋转轴出20,640)的旋转装置出2,64)形成于两个相邻连接段(42、43、52、53)之间,两个相邻连接段(42、43、52、53)大体垂直穿透旋转轴(620、640)的旋转平面(300),相互朝向绕旋转轴(620、640)充分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拥有进一步连接段(4n),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拥有进一步连接段(5n),其中两侧座套中,另一个具有旋转轴^nO)的旋转装置^n)形成于两个相邻连接段(43、4n、53、5n)之间,两个相邻连接段(43、4n、53、5n)大体垂直穿透旋转轴(6n0)的旋转平面(300),相互朝向绕旋转轴(6n0)充分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中任何一项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台旋转装置出1、62、63、64)含有铰链或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中任何一项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旋转装置出1、62、63、64)由锥形件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中任何一项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旋转装置(61、62、63、64)由织物弹件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中任何一项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最后一个连接段(43)和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最后一个连接段(53)由自由端(71、72)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中任何一项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座套中,该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第一连接段(41)和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第一连接段(51)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延伸至座托的背区。
9.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中任何一项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支托设施(40、50)的第一连接段(41)和第一连接段(51)之间形成了至少一个连接件(80)。
10.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中任何一项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的其中一个连接段包含一个第一镫带固定扣(91);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的其中一个连接段包含一个第二镫带固定扣(9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紧固装置(95),第一镫带固定扣(91)连接到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第二镫带固定扣(92)可以连接到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
12.根据权利要求1一 3中任何一项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侧座套中,装置中右侧多联支托设施(40)和左侧多联支托设施(50)包含大体在自由段(71、72)区域内的第一皮带紧固设施(101),大体在座托前区的第二皮带紧固设施(102)、及大体在座托后区的第三皮带紧固设施(10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其特征在于皮带(112)的端口(111)连接到第一皮带紧固设施(101),皮带(112)可从第一带箍(104)的开口(105)引出,连接到第三皮带紧固设施(103),皮带(112)可从第三皮带紧固设施(103)通过第二带箍(106)的开口(107)引出,连接到第二皮带紧固设施(102)。
14.一种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鞍架(20),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一 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座托装置(30)、朝向骑乘动物或驮畜前面的座托前区(31)、一个后区(32)、两个侧区(33、34)和一个可连接到鞍架(20)的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鞍架(20),其特征在于鞍架(20)中,凹处(35)在座托装置(30)的前区(31)形成。
16.一种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支撑的鞍座(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一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和至少一个连接到座托装置(30)底部的防震垫(21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支撑的鞍座(200),其特征在于:鞍座(200)中两个单独形成的防震垫(210,211)可以连接到座托装置(30)的底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支撑的鞍座(200),其特征在于鞍座(200)中防震垫(210、211)包括一个缓冲垫(212)、一个填充物(213)和一个罩套(214)。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支撑的鞍座(200),其特征在于鞍座(200)中每一个防震垫(210、211)都可以通过紧固方式(215)连接到鞍架(20)。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背部支撑的鞍座(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200)中鞍架(20)包含一个座托装置(30),座托包含一个朝向骑乘动物或马大畜前面部分的前区(31)、一个后区(32)和两个侧区(33、3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的座托装置、鞍架及鞍座。该座托装置由拥有一个第一连接段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的右侧多联支托设施和拥有一个第一连接段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段的左侧多联支托设施构成。在两侧座套中,拥有旋转轴的旋转装置在两个相邻的连接段之间形成,其中两个相邻连接段大体垂直穿透旋转轴的旋转平面相互朝向绕旋转轴充分旋转。藉此,可在不同形状的背部区域和马肩隆上使用,而不会限制或阻碍该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自由运动;使得鞍座牢牢紧固在骑乘动物或驮畜的背上,而不产生局部压力点;并使得作用于骑乘动物或驮畜身上的力得到更好地分配。
文档编号B68C1/02GK202864904SQ20122028320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孔才 申请人:鞍具设计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