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9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水加热容器[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水加热容器。[0003]背景技术
[0004]现在市场上的水加热容器,一般是采用电阻丝加热,在加热装置上装有不锈钢材料做的容器,电阻丝发出的热量不断通过容器直接传递给容器内的水,电阻丝加热采用的功率较大,一般在1000W - 2000W之间,热能利用率不高,家用普通电路不易满足大功率要求,可能会造成短路等情况,这样的加热方式,水烧开后的水为非活化水,而且结构用材成本高,电阻丝高温容易造成氧化,使用寿不长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对一种水加热容器进行了研制。[0005]
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水加热容器,它具有热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并且所加热的水为活化的健康饮用水。[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发热体,所述的容器本体的内外表面覆盖有搪瓷层;[0008]所述的发热体由电热膜和膜电极组成,膜电极分布在电热膜周围,电热膜紧贴容器本体外表面的搪瓷层上;[0009]所述的发热体被绝缘体包裹;所述的膜电极与导线电连接。[0011]优选地,所述的电热膜为氧化锡电热膜。[0012]优选地,所述的膜电极为银电极或铑电极,所述的膜电极呈圆管状。[0013]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0014]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它包括容器本体和发热体,所述的容器本体的内外表面覆盖有搪瓷层;所述的发热体由电热膜和膜电极组成,膜电极分布在电热膜周围,电热膜紧贴容器本体外表面的搪瓷层上;所述的发热体被绝缘体包裹;所述的膜电极与导线电连接。膜电极的采用低功率300W - 400W之间,膜电极和电热膜产生带能量光源并向容器内的水辐射带能量光源,使水中的分子产生热量,从而可以将水活化。[0015]
[0016]图1为本实用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图1俯视面示意图。[0018]具体实施方式[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0]参看附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它包括容器本体I和发热体2,所述的容器本体 I的内外表面覆盖有搪瓷层;[0021]所述的发热体2由电热膜21和膜电极2 2组成,膜电极2 2分布在电热膜21周围,电热膜21紧贴容器本体I外表面的搪瓷层上;[0022]所述的发热体2被绝缘体3包裹;[0023]所述的膜电极2 2与导线4电连接。[0024]如图2所示,电热膜21为氧化锡电热膜,电热膜21与容器本体I紧密接触,本实 施例中电热膜21采用氧化锡电热膜热转换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导热快、自身温度低,有 效防止自身氧化的问题,延长使用寿命。[0025]膜电极22为银电极或铑电极,所述的膜电极22呈圆管状,膜电极22的形状也可 以根据容器本体I和电热膜21的不同形状,作出其他形状改变或调整。[0026]膜电极22设在电热膜21的周围,电热膜21的面积越大,辐射面就越大,形成对容 器本体I大面积光线辐射,产生热量,使水温升高。[0027]工作状态下,膜电极2 2通过导线4电连接,产生大量的带有能量的光源,此能量 光源在电热膜21上得到充分的福射,被容器本体I内的水分子充分吸收,水分子由大的分 子团变成小的分子团,小分子团水是高渗透力、高扩散力、高溶解力、高含氧量、弱碱性的活 性水,适合人体健康饮用之需要。[0028]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 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水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I)和发热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本体(I)的内外表面覆盖有搪瓷层; 所述的发热体(2)由电热膜(21)和膜电极(22)组成,膜电极(22)分布在电热膜(21)周围,电热膜(21)紧贴容器本体(I)外表面的搪瓷层上; 所述的发热体(2 )被绝缘体(3 )包裹; 所述的膜电极(22)与导线(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膜(21)为氧化锡电热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电极(22)为银电极或铑电极,所述的膜电极(22)呈圆管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发热体,所述的容器本体的内外表面覆盖有搪瓷层;所述的发热体由电热膜和膜电极组成,膜电极分布在电热膜周围,电热膜紧贴容器本体外表面的搪瓷层上;所述的发热体被绝缘体包裹;所述的膜电极与导线电连接。它具有热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并且所加热的水为活化的健康饮用水。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2820926SQ20122028556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李柏盛 申请人:李柏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