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翻口型铸铁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炊事用具,尤其涉及ー种翻ロ型铸铁锅。
背景技术:
餐饮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各类饭店、快餐店、食堂以至家庭每天都在使用大量的烹调锅,铸铁锅因有益于人体健康和耐用性,被广泛用来烹调各种菜肴、汤食和面食;但传统的铸铁锅带有手柄或提手,不利于人们对铸铁锅的提取、存放和携帯;因此,人们在生活中需要ー种使用更加方便的铸铁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ロ型铸铁锅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ロ型铸铁锅,包括铸铁锅壁和铸铁锅底,其中,在锅壁上端开ロ处有ー圈完整的外翻锅沿,所述外翻锅沿由锅壁的最上端向外和向下延伸形成手指可以勾住的扳手,锅底的厚度大于锅壁的厚度。所述锅底的厚度是锅壁的厚度的I. 5倍至2倍。所述外翻锅沿的截面形状是圆弧形。所述锅壁与外翻锅沿采用圆弧连接;所述锅壁与锅底采用圆弧连接。所述锅壁的内口径为IOOmm至280mm,锅体的深度为50mm至300mm。所述锅壁和外翻锅沿的厚度为2mm至14mm,锅底厚度为3mm至28mm。所述外翻锅沿截面的内壁圆弧半径为13mm至19mm。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整圈的外翻锅沿有利于使用者在任何角度、任何多方位提拉、传送,方便使用和操作,外翻锅沿对使用者和操作者有隔离和保护作用,降低灼烫危险;由于不再需要手柄、提手,翻ロ型铸铁锅外形整洁美观,存放携帯方便,也更适合于野外使用,采用铸鉄材质也更有益使用者身体健康。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ー种翻ロ型铸铁锅,锅体形状为圆形,铸铁锅壁I为圆形,锅体底端有铸铁锅底2,锅壁上端开ロ,在锅壁上端开ロ处有ー圈完整的外翻锅沿3,所述外翻锅沿由锅壁的最上端向外和向下延伸形成手指可以勾住的扳手;锅底的厚度大于锅壁的厚度。实施例中,所述锅底的厚度是锅壁的厚度的I. 5倍至2倍。实施例中,所述外翻锅沿的截面形状是圆弧形。[0016]实施例中,所述锅壁与外翻锅沿采用圆弧4连接;所述锅壁与锅底采用圆弧5连接。实施例中,所述锅壁的内口径为IOOmm至280mm,锅体的深度为50mm至300mm。实施例中,所述锅壁和外翻锅沿的厚度为2mm至14mm,锅底厚度为3mm至28mm。实施例中,所述外翻锅沿截面的内壁圆弧半径为13mm至19mm。下面是ー组最佳尺寸,所述锅壁的内口径尺寸6为140mm,锅体的深度尺寸7为59mm。所述锅壁和外翻锅沿的厚度尺寸8为6mm,锅底厚度尺寸9为10mm。所述外翻锅沿截面的内壁圆弧半径尺寸10为19mm。翻ロ型铸铁锅的整圏外翻锅沿有利于使用者在任何角度、任何多方位提拉、传送,方便使用和操作,外翻锅沿对使用者和操作者有隔离和保护作用,降低灼烫危险;由于不再 需要手柄、提手,翻ロ型铸铁锅外形整洁美观,存放携帯方便,也更适合于野外使用,采用铸铁材质也更有益使用者身体健康。
权利要求1.一种翻ロ型铸铁锅,包括铸铁锅壁和铸铁锅底,其特征在于,在锅壁上端开ロ处有一圈完整的外翻锅沿,所述外翻锅沿由锅壁的最上端向外和向下延伸形成手指可以勾住的扳手,锅底的厚度大于锅壁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翻ロ型铸铁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底的厚度是锅壁的厚度的I. 5倍至2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翻ロ型铸铁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锅沿的截面形状是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翻ロ型铸铁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壁与外翻锅沿采用圆弧连接;所述锅壁与锅底采用圆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翻ロ型铸铁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壁的内口径为IOOmm至280mm,锅体的深度为50mm至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翻ロ型铸铁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壁和外翻锅沿的厚度为2_至14mm,锅底厚度为3_至28_。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翻ロ型铸铁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锅沿截面的内壁圆弧半径为13mm至19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口型铸铁锅;锅体形状为圆形,锅体底端有锅底,锅壁上端开口,在锅壁上端开口处有一圈完整的外翻锅沿,所述外翻锅沿由锅壁的最上端向外和向下延伸。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整圈的外翻锅沿有利于使用者在任何角度、任何多方位提拉、传送,方便使用和操作,外翻锅沿对使用者和操作者有隔离和保护作用,降低灼烫危险;由于不再需要手柄、提手,翻口型铸铁锅外形整洁美观,存放携带方便,也更适合于野外使用,采用铸铁材质也更有益使用者身体健康。
文档编号A47J37/00GK202619349SQ20122030853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孙彦升 申请人:孙彦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