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集气式醒酒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醒酒器,尤其涉及一种集气式醒酒器。
背景技术:
长时间密封在酒瓶内的葡萄酒由于葡萄酒内的单宁类物质得不到充分氧化,通常会有一股异味,影响葡萄酒的口感和香气。在饮用葡萄酒之前,通常要进行醒酒。醒酒的作用是让红酒与空气充分混合接触使单宁类物质氧化、充分释放封闭的香气。传统的醒酒过程一般都需要一夜或者更长的时间。人们发现将大量的空气与葡萄酒混合,可以缩短醒酒所需的时间。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多种醒酒器,如中国专利CN200920035535. 7、CN200920070680. 9、CN201020279543. 9、CN201020675542. 6 等记载的醒酒器。这类醒酒器的缺点在于酒液与气泡的混合状况不佳,无法完全使“沉睡”多年的单宁类物质软化并充分释放封闭的香气,影响了葡萄酒的口感和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气式醒酒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集气式醒酒器,包括第一杯体,第一杯体的上部设有第一空腔,第一杯体的下部设有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的混流道,第一空腔与混流道之间设有混合腔,第一空腔、混合腔和混流道依次连通;第二杯体,套设于第一杯体上,第二杯体具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设于第二杯体的上部;第二杯体还设有下液道和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腔,下液道与第二空腔相连通,下液道设有通向第一空腔的出液口,进气腔底部设有集气头,集气头插入混合腔内并与混合腔连通。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集气式醒酒器,第二杯体套设于第一杯体上。第二空腔内的酒液经下液道从出液口流入第一空腔,并沿第一空腔内壁流入混合腔。酒液由混合腔流入混流道时,由于文丘里现象,导致混合腔内产生负压。第一空腔内的空气被负压从集气头吸入混合腔内与酒液混合。经过混合的酒液,最后从混流道流出,完成醒酒过程。集气头位于混合腔内的酒液内部,空气沿集气头进入酒液,能够被酒液完全包裹,形成“水包气”的混合状态,醒酒效果更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集气头为圆柱形,其侧壁设有分散孔。空气通过分散孔进入酒液,可以形成大量的小气泡。由此,空气与酒液接触状况更好,混合更加均匀,进一步加快了醒酒的速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液道倾斜设置。酒液仅从一个方向流入混合腔时,如果流量不够大,混合腔和混流道中容易出现空洞,导致醒酒效果急剧下降。由于下液道倾斜设置,流经下液道的酒液在流出时具有一定的方向,可以在第一空腔内壁形成旋流,避免了在混合腔和混流道中出现空洞,由此醒酒效果更加稳定。[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腔的进气口设于第二杯体的侧壁且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一杯体侧壁还设有通气孔。进气口通过通气孔与外界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腔的进气口设于第二杯体的上部,直接与外界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杯体固定有螺纹管,螺纹管具有内螺纹,第二杯体外壁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螺纹管外套设有装饰管。装饰管采用金属或者橡胶制造,可以起到防止醒酒器在手持时发生滑落,而且使醒酒器外形更加美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杯体还包括集气管,集气管贯穿所述第二杯体,集气管一端设有集气头,进气腔设于集气管内部并与外界连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集气式醒酒器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集气式醒酒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集气式醒酒器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图2所示的集气式醒酒器A-A剖视图。图5为图6中C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2所示的集气式醒酒器B-B的剖视图。图7为图1所示的集气式醒酒器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图6中D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集气式醒酒器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集气式醒酒器的俯视图。图11为图9所示的集气式醒酒器E-E剖视图。图12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集气式醒酒器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的集气式醒酒器纵剖面示意图。图14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集气式醒酒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图1至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集气式醒酒器。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杯体I和第二杯体2。第一杯体I和第二杯体2均采用有机玻璃等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材质制造。第一杯体I与具有内螺纹41的螺纹管4通过粘接相固定。第二杯体2外壁设有与内螺纹41相匹配的外螺纹28。螺纹管4外套设有装饰管5。装饰管5采用不锈钢制造。第一杯体I侧壁设有豁口 11。螺纹管4和豁口 11形成通气孔。第一杯体I的上部设有第一空腔12,第一杯体I的下部设有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的混流道13。第一空腔12与混流道13之间设有混合腔14,第一空腔12、混合腔14和混流道13依次连通。第二杯体2套设于第一杯体I上,具有第二空腔21。第二空腔21设于第二杯体2的上部。第二杯体2还设有进气腔23和下液道24。进气腔23的进气口 22设于第二杯体2的侧壁且位于第一空腔12内。进气口 22与第一空腔12相连通,而螺纹管4和豁口 11形成的通气孔与第一空腔12相连通,由此进气口 22通过通气孔与外界连通。下液道24与第二空腔21相连通,下液道24设有通向第一空腔的出液口 25。下液道24倾斜设置,流经下液道24的酒液在流出时具有一定的方向,可以在第一空腔12内壁形成旋流。进气腔23底部设有集气头3,集气头3插入混合腔14内并与混合腔14连通。集气头3为圆柱形,其侧壁设有分散孔31。空气通过分散孔31进入酒液,可以形成大量的小气泡。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杯体I与螺纹管4之间还可以通过旋接,插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固定。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集气式醒酒器,第二杯体2套设于第一杯体I上。第二空腔21内的酒液经下液道24从出液口 25流入第一空腔12,并沿第一空腔12内壁流入混合腔14。酒液由混合腔14流入混流道13时,由于文丘里现象,导致混合腔14内产生负压。第一空腔内12的空气被负压从集气头3吸入混合腔14内与酒液混合。经过混合的酒液,最后从混流道13流出,完成醒酒过程。集气头3位于混合腔内14的酒液内部,空气沿集气头3进入酒液,能够被酒液完全包裹,形成“水包气”的混合状态,醒酒效果更好。实施例2图9至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醒酒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进气口 22设于第二杯体的上部,如图所示,进气腔23通过进气口 22直接与外界连通。实施例3图12和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醒酒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进气腔23内设有集气管26。在本实施例中,进气腔23横截面为圆形,集气管26为圆形空心导管,其外径与进气腔23内径相对应。如图所示,集气管26下端插入进气腔23并与之密封固定,上端伸出第二杯体2上沿。进气腔23通过集气管26与外界连通。在另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进气腔23横截面为还可以为椭圆形或者多边形,集气管的形状与进气腔23横截面的形状相对应。集气管26的上端还可以位于第二空腔21内。实施例4图1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醒酒器。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集气管26贯穿第二杯体2。进气腔23设于集气管26内部并与外界连通。集气头3设于集气管26下端。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集气式醒酒器,包括 第一杯体,所述第一杯体的上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杯体的下部设有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的混流道,所述第一空腔与混流道之间设有混合腔,所述第一空腔、混合腔和混流道依次连通; 第二杯体,套设于所述第一杯体上,所述第二杯体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设于所述第二杯体的上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杯体还设有下液道和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腔,所述下液道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所述下液道设有通向所述第一空腔的出液口,所述进气腔底部设有集气头,所述集气头插入所述混合腔内并与混合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头为圆柱形,其侧壁设有分散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道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集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的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二杯体的侧壁且位于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杯体侧壁还设有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集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的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二杯体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体固定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杯体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外套设有装饰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杯体还包括集气管,所述集气管贯穿所述第二杯体,所述集气管一端设有集气头,所述进气腔设于所述集气管内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气式醒酒器,包括第一杯体,第一杯体的上部设有第一空腔,第一杯体的下部设有混流道,第一空腔与混流道之间设有混合腔;第二杯体,套设于第一杯体上,具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设于第二杯体的上部;第二杯体还设有下液道和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腔,下液道与第二空腔相连通,下液道设有出液口,进气腔底部设有插入混合腔内并与混合腔连通的集气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集气式醒酒器,集气头位于混合腔内的酒液内部,空气沿集气头进入酒液,能够被酒液完全包裹,形成“水包气”的混合状态,醒酒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A47J43/00GK202891689SQ20122058477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马惠馨 申请人:马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