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清洗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实验仪器用的清洗刷。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里,试管刷是清洗试管、烧瓶等试验仪器的必备用品。现有的试管刷大多有由一跟固定长度的直铁丝和铁丝一端设置的刷毛构成,这种试管刷虽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其只可以用于清洗直腔道的试验仪器,对应大小的试管刷只能清洗相应大小的实验仪器,对于一些长度较大或弯曲的玻璃仪器,如附图1中所示的玻璃管,无法清洗或清洗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刷,可对不同大小的实验仪器进行清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洗刷,包括刷柄和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杆由彼此拆卸式连接的刷节组合构成,所述刷节上设置刷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个可拆卸式连接的刷节组合构成刷杆,这样刷杆的长度就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刷节来进行调节,从而对不同大小的实验仪器进行清洗。
图1为一种玻璃仪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刷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实验仪器进行清洗的清洗刷,其采取的方案如图2所示,一种清洗刷,包括刷柄11和刷杆,所述的刷杆为彼此拆卸式连接的刷节12组合构成,所述刷节12上设置刷毛13。通过改变刷节12的个数,从而改变清洗刷的长度,从而对不同大小的实验仪器进行清洗。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能够对弯管等弯曲腔道类的实验仪器进行清洗的清洗刷,其采取的方案为,所述的刷节12之间为铰接连接,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轴线垂直于刷节12的轴线布置。通过将刷节12铰接连接,这样在清洗时,刷杆就可在腔体内适应的发生弯曲,从对弯曲腔道的实验仪器进行清洗。具体的方案如图3、4所示,所述刷节12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连接片121、另一端设置一个第二连接片122,第二连接片122位于两第一连接片121的中部且第一、二连接片121、122上均开设有连接孔,刷节12之间通过螺钉和第一、二连接片121、122构成铰接连接。[0012]传统的清洗刷的刷毛只沿刷杆的径向设置,这样在刷杆的末端刷毛就呈现平齐状,而一些玻璃仪器的末端的尺寸要较小,因此清洗时容易出现清洗死角,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所述刷杆悬置端的刷节12首端设置成锥形或半球形,该锥形或半球形首端向其外侧辐射状设置刷毛13。从而防止存在清洗死角,保证清洗的效果。这里所指的锥形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锥形,只是从总体上来看大体呈锥形,当然包括设置一很小的半球形、该半球形与刷节12本体间设置锥形过渡段的情形。刷毛13呈辐射状布置,这样该部分刷毛13组合成的外形就为锥形或半球形。更为具体的方案为,所述刷柄11的一端设置有挂环111、另一端设置有槽型连接件112,该槽型连接件112的槽壁与刷节12上设置的第一连接片121铰接连接。刷柄11的中段设置有用于防滑的波纹或刻痕。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洗刷可对不同大小、弯曲腔道的实验仪器进行清洗,且可自由拆卸,方便保存和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清洗刷,包括刷柄(11)和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杆由彼此拆卸式连接的刷节(12)组合构成,所述刷节(12)上设置刷毛(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节(12)之间为铰接连接,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轴线垂直于刷节(12)的轴线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杆悬置端的刷节(12)首端设置成锥形或半球形,该锥形或半球形首端向其外侧辐射状设置刷毛(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节(12)的一端设有两个第一连接片(121 )、另一端设置一个第二连接片(122),第二连接片(122)位于两第一连接片(121)的中部且第一、二连接片(121、122)上均开设有连接孔,刷节(12)之间通过螺钉和第一、二连接片(121、122)构成铰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柄(11)的一端设置有挂环(111)、另一端设置有槽型连接件(112),该槽型连接件(112)的槽壁与刷节(12)上设置的第一连接片(121)铰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刷,其特征在于:刷柄(11)的中段设置有用于防滑的波纹或刻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洗刷,包括刷柄和刷杆,所述的刷杆由彼此拆卸式连接的刷节组合构成,所述刷节上设置刷毛。通过多个可拆卸式连接的刷节组合构成刷杆,这样刷杆的长度就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刷节来进行调节,从而对不同大小的实验仪器进行清洗。
文档编号A46B9/02GK202999772SQ20122065602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朱传浩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