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438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一种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液位显示仪,操作系统,油区,滤网,加热管,调温装置,水区,轮一,轮二,放水阀,排水管,电气控制系统,轮三,轮四,油炸锅、放油阀。加热管连接调温装置,呈圆环形,置于油区的中央偏下位置;滤网置于加热管上方靠近加热管位置,滤网焊接有挂钩,挂钩挂在所述箱体边缘;水区的底部呈凹面,与排水管经焊接相连;排水阀直通到外部,装置有放水阀;放油阀设计于油区底部。本发明可通过调温装置控制油的温度,易于操作,移动方便;同时,这种设计形式可以使整个油区的温度处在一个均衡的范围内,避免了一般油炸方式受热不均的缺点。
【专利说明】一种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微型企业使用的油水混合油炸锅。

【背景技术】
[0002]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将食物放入食用油中加热(油的液面高于食物高度)的过程就叫做油炸。油炸对于一些食材的加工是很有必要的。油的比热容大,发烟点高。一般均在200°C左右,可以贮存大量的能量,使原料很快成熟。由传热学可知,物体之间的传热量与物体之间的温度差成正比,对于烹饪原料,可认为其温度是恒定的,因此传热介质的温度越高,单位内原料吸收的热量就越大,原料就越容易成熟。油的导热性能好,可形成均匀的温度场。油经加热后,可使热量迅速地传递到各处。使投入其中的原料在各个方向受热均匀,对于一定体积的原料,其表面是一等温面,其内部任一距离表面相同的点所组成的面也是等温面,而以金属为传热介质,如炒、煎等烹调方法,只能使与锅接触的部分受热,即受热不均匀。油炸有利于菜肴的色泽,焦糖化和美拉德反应是动物性原料和经上浆挂糊的菜肴形成诱人的红褐色的主要途径。这一条件也是以水、水蒸气为传热介质达不到的。油炸有利于菜的香气形成,大多数菜肴的香气都是通过热分解产生的,一般均要求较高的温度,以水、蒸汽为传热介质往往达不到。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动物性原料只有在过度加热,才有利于低分子化合物及风味物质的形成,同时油自身的香气也会菜肴之中。油炸有利于菜肴的品质,烹饪原料以油为传热介质,可以很快断生,尤其对挂糊、上浆的菜肴,能很快因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而避免水分大量蒸发,使成品具有软嫩或外焦里嫩的品质。油炸有利于菜肴的形,烹饪原料通过花刀处理后再用油加热,由于蛋白质变性,会形成各种优美的造型,有利于菜肴的形的美观。
[0003]油炸锅,是指通过使用食用油为主要原料,对食品进行炸制烹饪工艺的厨房设备。具有款式新颖、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升温速度快、易于清洁等特点、是快餐店、酒店、餐饮场所广泛应用的厨房设备。油炸锅分为:电加热,煤加热,气加热等多种加热方式。本发明是一种无烟型,多功能,油水混合式油炸设备,该设备采用了国际上最选进的油水混合油炸工艺,彻底改变了传统油炸设备的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式油炸锅的弊端,可同时炸制各种食物,互不串味,一机多用,该工艺采取从油层中部加热的方式,控制上下油层的温度,有效缓解炸油的氧化程度,抑制酸介质升高,在油炸过程中自动过滤残查,自动控温,从而延长炸油的使用寿命。
[0004]中国专利2010101878833公布了一种油炸机,其特征在于是一种立式真空油炸机,进一步的缩短油炸时间,使油炸出的食品均匀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炸机的结构中包括借助中间隔板将罐体内腔分隔形成的油炸脱油仓和储油仓、油炸脱油仓内定位设置的油炸料篮总成,以及与整机配套的工作介质、以及油外循环连续加热装置和真空伺服机构,上述油炸脱油仓结构中,在对应油炸料篮的部位设置油炸脱油仓壁的夹层结构环绕,夹层结构连通油炸脱油仓和储油仓形成溢流通道。在油炸的过程中,油面形成涡旋溢出均温油炸室后会通过溢流通道流入储油仓,而溢流通道可以形成保温层和真空包裹,使均温油炸室中的温度和压力梯度大幅度减小,进而使油炸时间缩短,有利于节省资源。但其设备复杂,采用真空技术,成本较高,不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在实际生产中受到较大的限制。
[0005]中国专利2014102717409公布了一种油炸机,其结构包括机架、电热管、软管、油气分离器和储油罐;所述电热管安装在控制箱上;所述控制箱的上端设置有带有螺栓的螺纹通孔,控制箱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螺栓紧固在机架的固定凸起上;所述控制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U型腔体;所述机体中部设置有油腔;所述油腔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料口。油腔的上面安装有集气罩,能将油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及飞溅出来的油气吸入到油气分离器内,对油进行分离收集,其他气体进入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到空气中,既完成了对油的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也对气体进行了合理的净化。存在如下的缺点或不足:虽有加热管,但没有设计温度控制器,因此不能很好地控制油炸温度,容易造成炸糊现象;加热管设计在油腔的下方,使得油炸过程中容易出现油受热不均,不利于控制油炸质量;而且,相比于本发明来说,该发明单纯使用油一种介质,反复油炸会产生致癌物质,制作出来的食品对人体有害。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一种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
[0007]本发明技术具体方案是:一种易于操作的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液位显示仪,操作系统,油区,滤网,加热管,调温装置,水区,轮一,轮二,放水阀,排水管,电气控制系统,轮三,轮四,油炸锅、放油阀。所述液位显示仪连通油区,固定于箱体的外表面;所述操作系统通过导线连接调温装置、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加热管连接调温装置,加热管呈圆环形,置于油区的中央偏下位置;所述滤网置于加热管上方靠近加热管位置,滤网焊接有挂钩,挂钩挂在所述箱体边缘;所述水区的底部呈凹面,与排水管经焊接相连;所述排水阀直通到外部,装置有放水阀;所述放油阀设计于油区底部。
[0008]所述轮一、轮二、轮三、轮四固定在箱体的下端。
[0009]所述加热管置于滤网下方,沿箱体内壁环绕置于油区中。
[0010]具体操作步骤为:
在油炸锅口注入固定体积的水和食用油,待油炸食品置于滤网内,所述滤网焊接有挂钩,钩挂挂于所述箱体之上,所述操作系统控制整个油炸的开始及进程,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对加热管进行加热,所述调温装置控制油炸过程中油的温度,所述加热管对食用油进行加热,达到预定温度;所述液位显示仪与油区进行连通,可以显示油区的液位,方便根据需要进行添加食用油;食用油在使用了一定的次数之后经放油阀排出,水经排水阀放出,从而完成整个油炸过程。
[00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是一种操作简单的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可通过调温装置控制油的温度,从而达到一定的油炸效果;同时,这种设计形式可以使整个油区的温度处在一个均衡的范围内,避免了一般油炸方式受热不均的缺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
图例说明
1-箱体,2-液位显示仪,3-操作系统,4-油区,5-滤网,6-加热管,7-调温装置,8-水区,9-轮一,10-轮二,11-放水阀,12-排水管,13-电气控制系统,14-轮3,15-轮四,16-油炸锅,17-放油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如图1所示,自动油炸装置包括:1-箱体,2-液位显示仪,3-操作系统,4-油区,5-滤网,6-加热管,7-调温装置,8-水区,9-轮一,10-轮二,11-放水阀,12-排水管,13-电气控制系统,14-轮3,15-轮四,16-油炸锅,17-放油阀,在油炸锅口注入固定体积的水和食用油,待油炸食品置于滤网内,所述滤网焊接有挂钩,钩挂挂于所述箱体之上,在所述操作系统控制中打开控制开关,开始整个油炸过程,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开始对加热管进行加热,加热管对油进行加热,可以通过所述调温装置控制油炸过程中油的温度,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温度,以期达到预想的油炸效果;通过所述液位显示仪,可以清晰地看出油区的液位,方便根据需要进行添加食用油,保证油炸的进行及效果;食用油在使用了一定的次数之后经放油阀排出,水经排水阀放出,油炸中产生的滤渣落入水中。
[0015]如图2所示,俯视之下,包括:1_箱体,4-油区,5-滤网,6-加热管,11-放水阀,12-排水管,16-油炸锅,17-放油阀。
[0016]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包括箱体、液位显示仪、操作系统、油区、滤网、加热管、调温装置、水区、轮一、轮二、放水阀、排水管、电气控制系统、轮三、轮四、油炸锅、放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显示仪连通油区,固定于箱体的外表面;所述操作系统通过导线连接调温装置、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加热管连接调温装置,加热管呈圆环形,置于油区的中央偏下位置;所述滤网置于加热管上方靠近加热管位置,滤网焊接有挂钩,挂钩挂在所述箱体边缘;所述水区的底部呈凹面,与排水管经焊接相连;所述排水阀直通到外部,装置有放水阀;所述放油阀设计于油区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一、轮二、轮三、轮四固定在箱体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油水混合式油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置于滤网下方,沿箱体内壁环绕置于油区中。
【文档编号】A47J37/12GK104286062SQ201410520517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容家杨 申请人:容家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