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火焰蜡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194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彩色火焰蜡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能用于节日等仪式使用的能产生彩色火焰的蜡烛。
过去常用的普通蜡烛发出的黄色光线是因为蜡烛的长链烷烃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在火焰中形成游离碳粒子,碳粒子被加热后发出黄色光线的缘故。这种由碳粒子发出的黄色光线能掩盖由发色剂产生的各种其它颜色的光线,所以要得到彩色火焰必须要用无色火焰进行染色。为此在美国2481019号专利中使用了氨基甲酸、草酸。日本昭61181899号专利中使用了丁二酸甲酯为主燃烧剂。在美国4386904号专利中使用了尿烷作为主燃烧剂,采用了双芯结构,其中一个是燃烧芯,一个是发色芯,发色剂就是沉积在发色芯上,并需加Pt等贵金属催化剂。这样的结构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另外尿烷的手感欠佳。在美国3266272号专利中主燃烧剂中使用了大约十分之一的尿烷作为助燃剂,并用醇类作发色剂的溶剂。在上述几个专利中都使用了金属盐的氯化物为发色剂,它们在燃烧中会产生HCl等刺激性气体污染环境。一般发色剂溶在主燃烧剂中的蜡体常有吸潮现象,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出一种能够制造彩色火焰融烛的方法,由此方法可以得到纯度较好的焰色,且不生成有害气体。其外观和普通蜡烛一样不易吸湿。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彩色火焰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彩色火焰的俯视剖面图。
本发明的彩色火焰蜡烛其燃烧剂1由尿烷构成,它燃烧可以产生无色火焰。在尿烷中直接加入发色剂以对火焰染色。使用不同的发色剂可得到不同的焰色,如K-紫色,Cu-绿色等。尿烷对大多数金属盐类或非金属类的发色剂有较好的熔解性。为防止刺激气体的产生,不使用氯化物类发色剂。可用各种醋酸盐、柠檬酸、草酸盐等低分子有机盐类中选择发色剂溶解分散在尿烷中,如NaAc、Sr(Ac)2等。
蜡芯2是普通蜡芯用硝化纤维素的醋酸乙酯溶液浸泡后,凉干即可。这样蜡芯能较快的灰化并不易发生结块现象。其硝化纤维溶液的浓度控制在5~10%以内。
在以尿烷为主体的蜡烛外层浸一薄层石醋或其它高分子树脂类,如聚烯烃类,硝化纤维的衍生物溶在适当溶剂中进行浸渍。得到一层防止吸湿的保护膜。
蜡烛的成型可用通常的浇铸方法进行。
实施例1.NaAc·2H2O 0.1~2%尿烷99.9~98%在50~80℃将NaAc溶解在尿烷中浇铸在蜡烛周围,即得到黄色火焰的蜡烛。
实施例2.Sr(Ac)2· 1/2 H2O 0.5~10%尿烷99.5~90%在30~70℃将Sr(Ac)2· 1/2 H2O溶在尿烷中浇铸在蜡芯周围,冷却后进行浸渍处理即可得到红光蜡烛。
权利要求一种以尿烷作为燃烧剂制作彩色火焰蜡烛,其特征在于a、从各种醋酸盐,柠檬酸、草酸盐等低分子有机盐类中选择发色剂溶解分散在尿烷中,构成蜡的主体,并在其外部用石蜡或聚烯烃类或硝化纤维衍生物类有机溶液浸渍一层薄膜。b、将普通蜡芯用硝化纤维素的醋酸乙脂溶液浸泡后,作为其蜡芯。
专利摘要彩色火焰蜡烛,将不产生有害气体的非卤化物金属盐或非金属化合物类的发色剂直接溶解在燃烧剂中,与经过处理的蜡芯一起浇铸成型,并进行整体浸渍处理,可得到各种焰色的彩色火焰蜡烛。其优点是工艺简单、焰色纯、外观好。
文档编号C11C5/00GK2033815SQ8720545
公开日1989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87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87年11月21日
发明者徐克威 申请人:西安公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