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法制取大豆油脂预处理过程中的大豆挤压膨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910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浸出法制取大豆油脂预处理过程中的大豆挤压膨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豆油脂制取预处理过程中的大豆加工方法。
近年来,国内有许多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该项技术。如膨化机专利(专利号93243405.3)、油料挤压膨化机专利(专利号94212300.X)、自清式油料挤压膨化机专利(专利号94211840.5)等。有关资料报道(王致凯油料挤压膨化机试验研究。农牧与食品机械。1993,611-14。王栓祥.大豆膨化浸出新工艺。新华社信息,武汉1996年5月10日专电等),这些装置所用的大豆挤压膨化工艺,能使原浸油设备的浸出能力提高30%~50%。国外涉及此项技术的专利——改进的大豆加工专利(专利号EP0341020,申请者The French Oil Mill Machinery Company,发明者Upchurch,Ray)。该专利省去传统浸油预处理过程的软化、轧胚、预轧工艺和设备。增加了粉碎、挤压膨化工艺和设备。挤压膨化大豆时,进入膨化机的物料粒径为0.254-0.508mm,带压力热蒸汽直接射入螺杆与套筒之间的物料,加热物料。从模孔排出的物料呈柱状,其直径、长度均为12.7~25.4mm。其余浸油工艺过程的各工序(如大豆烘干、清理、破碎、去皮、浸出、脱溶、粕的干燥、冷却等)与传统工艺过程相同。该专利没有指出其大豆挤压膨化工艺的参数,及采用该挤压膨化工艺的效果如原设备浸出能力的提高程度和粕的残油率减少程度等。据有关文献报道(Herman Rittner.Conditioning of Oil-Bearing Materials for SolventExtraction by Extrusion.JAOCS 1984,Vol.64,No.71200~1203),在传统的大豆油脂浸出过程中,应用大豆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可使原设备浸出能力提高近100%。我们曾考察过我国1995年从国外某公司引进的用于大豆挤压膨化浸油的新型大豆挤压膨化机,虽经外国专家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但只提高原设备浸出能力40-50%,且粕残油率为1.5%左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出法制取大豆油脂预处理过程中的大豆挤压膨化工艺。它可使原设备浸出能力提高60-125%,粕的残油率小于1%。同时,省去传统浸出法制取大豆油脂预处理过程中的软化、轧胚、蒸炒(烘干)等工艺过程。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其特征是待膨化的大豆粉粒径为0.65mm~0.85mm,含水量小于13%;将带压力热蒸汽或冷却水注入夹套3、夹套4和夹套7中,加热或冷却套筒和挤压腔体中物料;主轴14和螺杆2、螺杆5、螺杆6的转速为240r/min-280r/min套筒10的温度为65℃~95℃。模板8的模孔9的孔径为9~20可调。使用本发明的大豆膨化浸油预处理过程为大豆烘干(大豆含水量应控制在13%以下)→清理(去杂、去石、去铁等)→破碎(4~6瓣)→不去皮(或去皮)→粉碎(粒径为0.65mm~0.85mm)→挤压膨化→冷却(50℃~55℃)→进入浸出器。然后是混合油的蒸发、汽提和湿粕脱溶、干燥等与传统工艺相同的工艺过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下述优点1.本发明指出不向挤压膨化机腔体中物料直接射入带压力的热蒸汽,加热物料。而是使带压力的热蒸汽或冷却水进入套筒外面的夹套3、夹套4和夹套7(详见附图),加热或冷却套筒,通过热传导,加热或冷却套筒12、套筒11、套筒10与螺杆2、螺杆5、螺杆6之间的物料。套筒温度可自动控制。专利号为EP0341020的专利向螺杆与套筒之间物料射入带压力的热蒸汽,直接加热物料。
2.本发明指出待膨化的大豆粉碎后,粒径为0.65mm~0.85mm专利号为EP0341020的专利的大豆粉碎后,粒径为0.25mm~0.51mm。
3.本发明指出了大豆挤压膨化工艺的工艺参数,及其优点其工艺参数为待膨化的大豆粉粒径为0.65mm~0.85mm,含水量小于13%;将带压力热蒸汽或冷却水注入夹套,加热或冷却套筒和挤压腔体中物料;主轴和螺杆的转速为240r/min-280r/min,靠近模板的套筒的温度为65℃~95℃。模板的模孔孔径为9~20可调。其优点为可使原设备浸出能力提高60%~125%,粕的残油率小于1%。专利号为EP0341020的专利没有涉及这些内容。同时本发明取消传统的大豆浸油预处理过程中的软化、轧胚、蒸炒(或烘干)工艺和设备。增加粉碎、挤压膨化工艺和设备。


说明书附图为实施本发明的挤压膨化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所示为实施本发明的大豆挤压膨化装置。螺杆2、螺杆5和螺杆6套装在主轴14上,一起转动。转速为240r/min~280r/min。经过烘干、清理、破碎、粉碎后的大豆(粒径为0.65~0.85mm,含水量小于13%),从喂入口1喂入挤压膨化装置。物料在螺杆2、螺杆5、螺杆6的外表面和套筒13、套筒12、套筒11、套筒10的内表面构成的挤压腔体中,随主轴14、螺杆2、螺杆5和螺杆6转动,同时,物料由喂入口1被挤压向模板8移动。带压力的热蒸汽或冷却水注入套筒12的夹套3、套筒11的夹套4和套筒10的夹套7,加热或冷却各套筒。且筒温可自动控制。套筒12、套筒11和套筒10的温度分别为30℃~60℃,45℃~80℃和65℃-95℃。通过热传导,套筒加热或冷却挤压腔体中物料。模板8的模孔9的孔径可调,范围为9~20。腔体中被挤压物料从模孔9中挤出,形成多孔的柱状结构。然后将其冷却至50℃~55℃,送进浸出器。后续的大豆浸出制取油脂过程的各工艺与传统工艺相同。直至毛油精炼和真空脱溶,以及溶剂的冷凝冷却和自由气体吸收。
本发明也可适用于玉米胚膨化浸油、棉籽膨化浸油等预处理过程中的挤压膨化工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浸出法制取大豆油脂预处理过程中的大豆挤压膨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待膨化的大豆粉粒径为0.65mm~0.85mm,含水量小于13%;将带压力热蒸汽或冷却水注入夹套(3)、夹套(4)和夹套(7)中,加热或冷却套筒和挤压腔体中物料;主轴(14)和螺杆(2)、螺杆(5)、螺杆(6)的转速为240r/min-280r/min,套筒(10)的温度为65℃~95℃,模板(8)的模孔(9)的孔径为9~20。
全文摘要
一种浸出法制取大豆油脂预处理过程中的大豆挤压膨化工艺。其主要技术特点是提供一种大豆挤压膨化工艺,即待膨化的大豆粉粒径为0.65mm—0.85mm,含水量小于13%;将带压力热蒸汽或冷却水注入夹套,加热或冷却套筒和挤压腔体中物料;主轴和螺杆的转速为240r/min—280r/min。靠近模板的套筒的温度为65℃—95℃。模板的模孔孔径为Φ9—Φ20。可使原设备的浸出能力提高60%—125%,粕残油率小于1%。取消软化、轧胚、蒸炒或烘干工艺和设备。
文档编号C11B1/12GK1203266SQ9811574
公开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日
发明者申德超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