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耐用竹质菜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是一种菜板。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1214419.X号公开了一种竹质菜板,该菜板是用一根长蔑条将许多按竹纤维方向竖直着的竹片一层层地缠裹在一起,再经专用万向压力机将这些单个的竹片挤压成一体呈圆柱形,然后用钢带将它箍紧。就该专利来说,由于是采用蔑条将单个竹片一层层地缠裹,因此在制作时只能用手工逐片完成,不可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另外,在对毛坯施以强压时,由于毛坯大,在强压过程中体积由大变小后,缠裹所用的篾条就会自然断裂,断裂后的篾条80%会随着受压时产生的推力方向跑出两端,产生横位交叉面。因此,在该产品中,按竹纤维方向竖直着的竹片之间还夹杂着横向的蔑条,此横向篾条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和空间,极大地影响了竹片间的紧密度,使产品的强度达不到用户要求。另外,产品通常还会出现严重变型,即使对产品表面施以刨削处理后,其表面亦多呈凸凹状,造出的产品往往不能使用或不耐用,从而存在着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的密度和强度高,且便于规模化生产的耐用竹质菜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不再采用将竹片缠裹的长篾条,即让菜板体中竖直着的竹片之间不再含有横向的篾条,从而极大地提高产品的密度和强度。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耐用竹质菜板具有菜板板体和将菜板板体圈围的紧固环,其特征是所述菜板板体由竹片群构成,所述竹片群中各竹片均按竹纤维方向竖直排列,各相邻竹片间紧密配合,竹片群的上、下端面分别构成菜板板体的上、下板面。在制作本实用新型的菜板时,通常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1)、将原竹加工成竹片;(2)、把竹片切割为等长的竹片段,并将竹片段捆扎成圆柱状的竹片捆,且使竹片捆中各竹片均按纤维方向竖直排列;(3)、用压力机械将竹片捆依次压入内腔为圆台状的锥形模具和内腔为圆柱状的可开启模具,在压入过程中,竹片捆轴向进入锥形模具的大口径端,再经锥形模具的小口径端进入可开启模具内(锥形模具的小口径端之内径与可开启模具的内径相同),这样,竹片捆就被挤压成为各竹片均按竹纤维方向竖直排列、各相邻竹片间紧密配合的竹片群,即菜板板体;(4)、在竹片群构成的菜板板体之外套上紧固环,即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菜板(在套入紧固环时,让竹片群仍保持受压状态)。当然,还可对由此制得的菜板施以浸蜡、车制、磨光等后续加工,使之成为外观光滑的产品。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上述竹片群构成的菜板板体内不再夹杂着横向的蔑条,从而使竹片间的紧密度得到增强,产品的强度相应提高,产品表面经刨削处理后,不会出现凸凹状,产品的使用寿命也更长。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还避免了手工缠绕篾条的加工过程,从而便于规模化生产。原有产品中的紧固环为普通钢钢环,其易于生锈,既会对食品造成污染,又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推荐使用的紧固环可以是不锈钢环或经镀铬、镀锌处理的普通钢(即非不锈钢)钢环,亦可以是由工程塑料制作的紧固圈,但尤以采用由普通钢钢环和不锈钢包皮构成的复合式紧固环为佳(不锈钢包皮包覆于普通钢钢环之外)。此种复合式紧固环既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又能确保紧固环具有足够的强度,且不会因锈蚀而造成污染和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耐用竹质菜板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便于规模化生产、强度高、产品质量好、使用寿命长、不会造成污染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图1是实施例中竹质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A剖面放大图。
如
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耐用竹质菜板具有菜板板体1和将菜板板体圈围的紧固环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菜板板体1特别地由竹片群构成,该竹片群中的各竹片3均按竹纤维方向竖直排列,各相邻竹片间紧密配合,竹片群的上、下端面分别构成菜板板体1的上、下板面。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紧固环2特别地由普通钢(即非不锈钢)钢环4和不锈钢包皮5构成,所述不锈钢包皮5包覆于普通钢钢环4之外。
权利要求1.一种耐用竹质菜板,具有菜板板体和将菜板板体圈围的紧固环,其特征是所述菜板板体由竹片群构成,所述竹片群中各竹片均按竹纤维方向竖直排列,各相邻竹片间紧密配合,竹片群的上、下端面分别构成菜板板体的上、下板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竹质菜板,其特征是所述紧固环由普通钢钢环和不锈钢包皮构成,所述不锈钢包皮包覆于普通钢钢环之外。
专利摘要一种耐用竹质菜板,具有菜板板体和将菜板板体圈围的紧固环,其特征是所述菜板板体由竹片群构成,所述竹片群中各竹片均按竹纤维方向竖直排列,各相邻竹片间紧密配合,竹片群的上、下端面分别构成菜板板体的上、下板面。本耐用竹质菜板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便于规模化生产、强度高、产品质量好、使用寿命长、不会造成污染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J47/00GK2339132SQ9822975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7日
发明者吕志东 申请人:吕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