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花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架,尤其指可使数个花盆同时稳固放置,不用时可收合,操作简易迅速,并收藏时体积小、节省空间的花盆架。
现有公用的花盆架,如图7所示,是由三支底端具有弧钩101的立杆10、上端盆环102、下端盆环103、上固杆架104、下固杆网105及一铭牌板106组成,这种花盆架不用时无法收合,而大量放置时,只能堆叠,且立杆10底端的弧钩101在取卸时容易钩住,因而使用非常不便,并会导致使用寿命减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放置数个花盆,不用时可收合且收合操作简单迅速的花盆架。
本实用新型的花盆架,由二个前立杆、后立杆、上端盆环、二个上连结板、铭牌板、二侧端盆环、下端盆环及下连结架组成;二个前立杆,为间距适当呈平行竖立的直向杆体,其中段于对称位置开设诸多固架孔,且二前立杆的下段各安设一枢杆座,此枢杆座可用于枢固斜支杆的顶端,斜支杆中段与前立杆之间以二段式支杆撑板连结;后立杆,为平行竖立于二前立杆后方中间处的直向杆体,其对应二前立杆中段各固架孔的位置开设诸多固架孔,于固架孔的上方固设一内设护手板的操作把手,此操作把手的外缘转折处预设一卡掣缺口,并卡掣缺口可与后立杆的卡钩扣合,另,在后立杆的固架孔下方枢固锁固板的一端,锁固板的另一端预设有锁扣缺口,又,后立杆的下段以支杆撑板与斜支杆的中段连结;
上端盆环,是装于二个前立杆及后立杆顶端的环形框体,其前方对应二前立杆的位置对称突设枢杆,且后方于对应后立杆的位置设置二间距适当的枢合板;二上连结板,是跨设于二前立杆上段内侧及后立杆上段二侧的弯折板体,其平行段的内侧与操作把手顶端枢合;铭牌板,是固定于二前立杆上段内侧的标示用板体;二侧端盆环,是由二侧架衔接的圆框体,此二侧架安装于花盆架中段二侧的三分之二处,侧架的端部插固于二前立杆及后立杆的诸多固架孔中,且侧架的二转折端各连结一竖杆,此竖杆的上段可供侧端盆环的二端部枢合;下端盆环,是固定于二前立杆及后立杆下端的环形框体,其后方对应二前立杆的位置对称突设枢杆,并在位于二枢杆中间的圆环上向后固设一形延板,此形延板的转折端上方成型一挡板且与后立杆枢合,并形延板的末端可供斜支杆的顶端枢连定位,另形延板的前段上方预设一卡钩杆;下连结架,是固定于二前立杆及后立杆底端的丁字形杆体;由上述构件,可组成一同时放置数个花盆,且收合操作简易迅速,并收藏时体积小,节省空间的花盆架。
由于本花盆架的上、下及二侧端盆环于上、下、左、右设立,可使花盆放置呈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且花盆架撑展放置花盆时,可借上方操作把手的卡掣缺口与卡钩扣合、下方锁固板的锁扣缺口与卡钩杆钩合,达到花盆架撑展时确实安全稳固的目的。
而在收合时,可以用单手扣压操作把手下段,致使卡掣缺口脱离卡钩,且以另一只手向上扣拉锁固板使锁扣缺口脱离卡钩杆,随后借扣拉操作把手用手向上提拉后立杆,则二前立杆可相应向下并与后立杆逐渐收合,收合的花盆架宽度锐减,从而达到大幅缩减收藏体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列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花盆架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花盆架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花盆架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花盆架放置花盆的实施例;图5为本实用新型花盆架收合前卸除锁固力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花盆架收合后侧视图;图7为现有花盆架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
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花盆架由二个前立杆1、后立杆2、上端盆环3、二上连结板4、铭牌板5、二侧端盆环6、下端盆环7及下连结架8组成;二前立杆1,为间距适当呈平行竖立的直向杆体,其中段于对称位置开设诸多固架孔11,且二前立杆1的下段各安设一枢杆座12,此枢杆座12可供斜支杆13的顶端枢固,斜支杆13中段与前立杆1之间以二段式支杆撑板14连结。
后立杆2,为平行竖立于二前立杆1后方中间处的直向杆体,其对应二前立杆1中段各固架孔11的位置也开设诸多固架孔21,于固架孔21的上方固设一内设护手板22的操作把手23,此操作把手23的外缘转折处预设一卡掣缺口231,并卡掣缺口231可与后立杆2的卡钩24扣合,另,在后立杆2的固架孔11下方固定锁固板25的一端,锁固板25的另一端预设有锁扣缺口251,又,后立杆2的下段以支杆撑板26与斜支杆27的中段连结;
上端盆环3为一安装于二个前杆1及后立杆2顶端的环形框体,其前方对应二前立杆1的位置对称突设枢杆31,且后方于对应后立杆2的位置设置二间距适当的枢合板32;二上连结板4,是跨设于二前立杆1上段内侧及后立杆2上段二侧的弯折板体,其平行段41的内侧与操作把手23顶端枢合;铭牌板5,是枢固于二前立杆1上段内侧的标示用板体;二侧端盆环6,是由二侧架61衔接的圆框体二侧架61安装于花盆架中段二侧的三分之二处,侧架61的端部插固于二前立杆1及后立杆2的诸多固架孔11、21中,且侧架61的二转折端各连结一竖杆611,此竖杆611的上段可供侧端盆环6的二端部枢合;下端盆环7,是固定于二前立杆1及后立杆2下端的环形框体,其后方对应二前立杆1的位置对称突设枢杆71,并于位于二枢杆71中间的圆环体上向后固设一形延板72,此形延板72的转折端上方设有一挡板721且与后立杆2枢合,并形延板72的末端可供斜支杆27的顶部枢连定位,另形延板72的前段上方预设一卡钩杆722;下连结架8,是固定于二前立杆1及后立杆2底端的丁字形杆体。
撑展花盆架用于放置花盆9时,请参阅
图1、3、4,其呈三角站立的二前立杆1与后立杆2,可借斜支杆13、14产生增进底支撑面积的功能,且操作把手23的卡掣缺口231与卡钩24扣合,锁固板25以锁扣缺口251与卡钩杆722钩合,这样可使二前立杆1及后立杆2直向稳固站立;花盆9可依序放置于上端盆环3、二侧端盆环6及下端盆环7内,以此达到可用三度空间放置花盆9的目的。
收合花盆架时,请参阅图5、6,首先以单手扣压操作把手23的下段,致使卡掣缺口231与卡钩24之间脱离,且以另一只手使锁固板25向上,致使锁固缺口251与卡钩杆722脱离,随后借扣压操作把手23用手向上提拉后立杆2,则二前立杆1可相应后立杆2向上而反转向下,并逐渐朝后立杆2的方向收合,直至二前立杆1与后立杆2的收合移位终止。本实用新型花盆架收合后宽度较撑展时大幅锐减,使收合后利于收藏。
由上述实施例归纳出本实用新型花盆架具有如下多项优点1、本花盆架,具有同时提供数个花盆9于三度空间放置,进而提高产品经济价值。
2、本花盆架,撑展时可稳固站立,其借操作把手23的卡掣缺口231与卡钩24的扣合及锁固板25的锁扣缺口251与卡钩杆722的钩合,达到使二前立杆1及后立杆2直向平行稳固站立的作用。
3、本花盆架,具备收合操作简易、迅速的实用功能,使用者可单手扣压操作把手23,致使卡掣缺口231与卡钩24脱离,且以另一只手使锁固板25向上,致使锁扣缺口251与卡钩杆722脱离,随后再通过扣压操作把手23后用手提拉后立杆2向上,并使二前立杆1相应向下而逐渐与后立杆2靠合,达到收合时大幅缩减花盆架前、后宽度的目的。
4、本花盆架,其二侧端盆环6可由于诸多固架孔11、21的设立而适当调整架设高度,则花盆9的放置可有多种不同方式的排列组合。
5、本花盆架,其操作把手23内设的护手板22,可在花盆架收合或撑展时保护使用者的手部。
6、本花盆架,其形延板72转折向上突设的挡板721,具有使后立杆1站立更加稳固的作用。
7、本花盆架,其下连结架8的结构,可使二前立杆1及后立杆2呈三角形连结,因而更平稳安全。
8、本花盆架,其构件的连结与技术特征,比同范围产品更具进步性。
权利要求1.一种花盆架,由二个前立杆、后立杆、上端盆环、二个上连结板、铭牌板、二侧端盆环、下端盆环及下连结架组成,其特征在于,二个前立杆,为间距适当呈平行竖立的直向杆体,其中段于对称位置开设诸多固架孔,且二前立杆的下段各安设一枢杆座,此枢杆座可用于枢固斜支杆的顶端,斜支杆中段与前立杆之间以二段式支杆撑板连结;后立杆,为平行竖立于前立杆后方中间处的直向杆体,其对应二前立杆中段各固架孔的位置开设诸多固架孔,于固架孔的上方固设一内设护手板的操作把手,此操作把手的外缘转折处预设一卡掣缺口,并卡掣缺口可与后立杆的卡钩扣合,另,在后立杆的固架孔下方枢合锁固板的一端,锁固板的另一端预设有锁扣缺口,又,后立杆的下段以支杆撑板与斜支杆的中段连结;上端盆环,是安装于二个前立杆及后立杆顶端的环形框体,其前方对应二前立杆的位置对称突设枢杆,且后方于对应后立杆的位置设置二间距适当的枢合板;二上连结板,是跨设于二前立杆上段内侧及后立杆上段二侧的弯折板体,其平行段的内侧与操作把手顶端枢合;铭牌板,是枢固于二前立杆上段内侧的标示用板体;二侧端盆环,是由二侧架衔接的圆框体,二侧架安装于花盆架中段二侧的三分之二处,侧架的端部插固于二前立杆及后立杆的诸多固架孔中,且侧架的二转折端各连结一竖杆,此竖杆的上段可供侧端盆环的二端部枢合;下端盆环,是固定于二前立杆及后立杆下端的环形框体,其后方对应二前立杆的位置对称突设枢杆,并在位于二枢杆中间的圆环上向后固设一形延板,此形延板的转折端上方成型一挡板且与后立杆枢合,并形延板的末端可供斜支杆的顶端枢连定位,另形延板的前段上方预设一卡钩杆;下连结架,是固定于二前立杆及后立杆底端的丁字形杆体;由上述构件,可组成一同时放置数个花盆,且收合操作简易迅速,并收藏时体积小,节省空间的花盆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盆架,其由二前立杆、后立杆、上端盆环、二上连结板、铭牌板、二侧端盆环、下端盆环及下连结架组成;此花盆架,使用时可以同时稳固放置数个花盆,不用时可收合,节省收藏空间,且收合操作简易迅速。
文档编号A47G7/02GK2348708SQ98248530
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0日
发明者林明宪 申请人:林明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