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80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装置。
在折叠自行车和一些手控滑板等装置上均设有可折叠机构,但可折叠机构中的离合部件是设在折叠机构的外部,伸缩机构采用凹槽定位,这样存在有安全性能不高。其定位性能不够好等缺陷,再者采用平行四边形的支撑板结构,其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装置,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性能好,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底板组件、折叠支撑机构、折叠杆、铰接连接轴;折叠支撑机构固接在底板组件的前端,折叠杆的底端装设有铰接连接轴,铰接连接轴将折叠支撑机构与折叠杆固接为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的。
前述的可折叠装置,其中所述底板组件包括有底板、支撑板、后轮托架,在底板的后端固接有后轮托架,在底板的前端固接有支撑板,前述的可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折叠支撑机构包括有拨叉、拨叉手柄、锁紧组件,拨叉和拨叉手柄固定套装在轴杆上。锁紧组件(23)固接在二个支撑板(12)的各导槽(121)上。
前述的可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折叠杆为方型空心杆,其底端设有孔,在中下部设有长形槽,在长形槽的上方设有轴杆孔,折叠杆通过铰接连接轴固定在支撑板上,锁紧组件通过折叠杆的长方形槽固接在支撑板的二个导槽上。
前述的可折叠装置,其中所述底板组件为挤压成型一体的两侧为空心扇形结构,其底面中间为凹形槽,两侧为扇形的整体结构,其顶面为平面形结构,底板为长方形。
前述的可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板,其为挤压或冲压成型为一体,其为向前倾斜的四边形,前述的可折叠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板的上部设有导槽,并且导槽的两端向交叉点折拐为前钩形槽,后钩形槽,在支撑板的下前方设有连接孔,支撑板的其它部位设有不同形状的工艺孔。
前述的可折叠装置,其中所述后轮托架为斜向长条形,其尾端设有轴孔,其前端设有销孔。
前述的可折叠装置,其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有空心轴、锁紧螺杆、拉簧、偏心锁紧手柄、滑套、锁紧螺母、十字轴头;十字轴头套接在偏心锁紧手柄的孔内,锁紧螺杆的一端上套接有弹性塑胶垫,锁紧螺杆整体套接到偏心锁紧手柄的孔内,锁紧螺杆、偏心锁紧手柄再整体套接到空心轴的孔内,穿过空心轴与锁紧螺母固接。
前述的可折叠装置,其中所述偏心锁紧手柄上套接有滑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示的优点及其效果。
由于采用支撑板上设有导槽,并且导槽的两端向铰接点折拐为钩形,销轴被弹簧拉入该钩形部分后不会自行滑出。所以折叠杆可以在支撑板上的导槽的两端位置固定;而拨动拨叉手柄的拨叉时,又能将销轴托出导槽的钩形部分,使折叠杆能够摆动,所以具有安全性能可靠,定位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功效。
本实用新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偏心锁紧手柄的部分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装置,其包括底板组件1、折叠支撑机构2、折叠杆3、铰接连接轴4。其中底板组件1,其包括有底板11、支撑板12、后轮托架13,底板11为长方形,在底板11的后端固接有后轮托架13,在底板1的前端固接有支撑板12,其为挤压成型一体的两侧为空心扇形结构,其底面中间为凹形槽,两侧为扇形的整体结构,其顶面为平面形结构(如图2所示)。
支撑板12,其为挤压或冲压成型为一体,其为向前倾斜的四边形,支撑板12的上部设有导槽121,并且导槽121的两端向交叉点折拐为前钩形槽122、后钩形槽123,在支撑板12的下前方设有连接孔122,支撑板12的其它部位设有不同形状的工艺孔124。后轮托架13为斜向长条形,其尾端设有轴孔131,其前端设有销孔132。
请参阅图2、图3所述,折叠支撑机构2,包括有拨叉21,拔叉手柄22,锁紧组件23,锁紧组件23又包括有,空心轴231、锁紧螺杆232、拉簧233、偏心锁紧手柄234、滑套235、锁紧螺母236、十字轴头237;锁紧螺母236又包括有弹性塑胶垫2362;拨叉21和拨叉手柄22固定套装在轴杆34上。十字轴头237套接在偏心锁紧手柄234的孔内。锁紧螺杆232的一端上套接有弹性塑胶垫2361,然后整体套接到偏心锁紧手柄234的孔内。再整体套接到空心轴231的孔内,穿过空心轴231与锁紧螺母236固接。
请参阅
图1所示,折叠杆3,其为方型空心杆,其底端设有孔31,在中下部设有长形槽32,在长形槽32的上方设有轴杆孔33,折叠杆3通过铰接连接轴4固定在支撑板12上,锁紧组件23通过折叠杆3的长方形槽32固接在支撑板12的二个导槽121上。当要折叠滑板车时,首先下压拔叉手柄22,使空心轴231提起,用手向后推,拉折叠杆3,使空心轴231沿支撑板2的导槽121滑向后钩槽123,锁紧组件23将其锁紧,完成折叠动作。当要打开滑板车时,与其上述动作相反。在铰接连接轴4和锁紧螺杆232之间安装被拉伸的拉簧233。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在滑板车上的一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底板组件(1)、折叠支撑机构(2)、折叠杆(3)、铰接连接轴(4);折叠支撑机构(2)固接在底板组件(1)的前端,折叠杆(3)的底端装设有铰接连接轴(4),铰接连接轴(4)将折叠支撑机构(2)与折叠杆(3)固接为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1),其包括有底板(11)、支撑板(12)、后轮托架(13),在底板11的后端固接有后轮托架(13),在底板(1)的前端固接有支撑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撑机构(2),包括有拨叉(21)、拨叉手柄(22)、锁紧组件(23),拨叉(21)和拨叉手柄(22)固定套装在轴杆(34)上。锁紧组件(23)固接在二个支撑板(12)的各导槽(1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3),其为方型空心杆,其底端设有孔(31),在中下部设有长形槽(32),在长形槽(32)的上方设有轴杆孔(33),折叠杆(3)通过铰接连接轴(4)固定在支撑板(12)上,锁紧组件(23)通过折叠杆(3)的长方形槽(32)固接在支撑板(12)的二个导槽(1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1)为挤压成型一体的两侧为空心扇形结构,其底面中间为凹形槽,两侧为扇形的整体结构,其顶面为平面形结构,底板(11)为长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其为挤压或冲压成型为一体,其为向前倾斜的四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的上部设有导槽(121),并且导槽(121)的两端向交叉点折拐为前钩形槽(122),后钩形槽(123),在支撑板(2)的下前方设有连接孔(122),支撑板(12)的其它部位设有不同形状的工艺孔(12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托架(13)为斜向长条形,其尾端设有轴孔(131),其前端设有销孔(13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23)包括有空心轴(231)、锁紧螺杆(232)、拉簧(233)、偏心锁紧手柄(234)、滑套(235)、锁紧螺母(236)、十字轴头(237);十字轴头(237)套接在偏心锁紧手柄(234)的孔内,锁紧螺杆(232)的一端上套接有弹性塑胶垫(2361),锁紧螺杆(232)整体套接到偏心锁紧手柄234的孔内,锁紧螺杆(232)、偏心锁紧手柄(234)再整体套接到空心轴231的孔内,穿过空心轴(231)与锁紧螺母(236)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锁紧手柄(234)上套接有滑套(235)。
专利摘要一种可折叠装置包括底板组件、折叠支撑机构、折叠杆、铰接连接轴。其中底板组件包括底板、支撑板、后轮托架,在底板的后端固接有后轮托架,在底板的前端固接有支撑板,其为挤压成型一体的两侧为空心扇形结构;折叠支撑机构包括拨叉、拨叉手柄、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又包括空心轴、锁紧螺杆、拉簧、偏心锁紧手柄、滑套、锁紧螺母、十字轴头;拨叉和拨叉手柄固定套装在轴杆上。十字轴头套接在偏心锁紧手柄的孔内,锁紧螺杆的一端上套接有弹性塑胶垫,然后整体套接到偏心锁紧手柄的孔内,折叠杆通过铰接连接轴固定在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性能好,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3C17/00GK2423923SQ0023387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5日
发明者王国华 申请人:东莞上安鸿运动器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