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跑步机的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65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跑步机的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跑步机的车架,尤其是关于一种电动折叠跑步机的车架。
背景技术
为了节省收藏空间,电动跑步机的折叠机构,业者不断推陈出新,以克服电动跑步机在折叠后所可能产生的严重限制。举例而言,美国第5,782,723号专利申请虽已揭示出一电动折叠跑步机,但该折叠机构在电动跑步机于使用状态时,需以支撑座锁固各定位座至其相应的定位块,方可使主车架于使用上维持稳定且不摇晃;因此,在跑步机使用完成后,需先将前述支撑座、定位座及其相应的定位块松开,方可进行折叠,收合使用上的步骤过度繁复,造成市场竞争力降低,且该折叠机构的设计,使得跑步机无法加装自动升降的机构,产品的功能性亦大受影响。
中国台湾第344261号专利中,虽然将前述的支撑座改采一卡掣机构,以保持跑步机台的稳定,但其仍未脱离卡掣及松脱的使用及收合的复杂程序,且其仍缺乏跑步机台的升降机构,使用上的便利性及市场接受度仍低。
中国台湾第493448号专利为求使用者对功能的强烈需求,虽已加装跑步机台的升降机构于可折叠的电动跑步机上,惟其在使用状态时,仍不免需利用一组锁扣件将跑步机台与升降脚座结合,以保持跑步机台于负重使用时的稳定,亦同时确保脚座于升降时,得以带动跑步机台作同步升降,且使用者仍必需先行松开锁扣件,才有将跑步机进行折叠的可能,此所造成使用上不便的缺点,似乎仍未见改善;况且,此类型的跑步机台升降设计,并未达成握把及仪表杆组的同步升降,故当跑步机台升起后,使用者上半身相对于握把及仪表杆组的位置,将不断改变,设计上极不符合人体工学。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或数种解决上述限制条件的问题,并同时达到低制造、组装成本及高产品可靠度的电动跑步机将成为此一业界所急待解决,但仍迟迟无法解决的课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文详细说明中所述具创新性的可升降的折叠电动跑步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折叠跑步机,借由其车架结构的改良,将升降机构采前脚架组及后脚架组互相滑动枢接的剪刀式无底座设计加以支撑,故在使用状态下,无需再利用任何卡掣或锁扣机构,即可保持跑步机台稳定不晃动,且在折叠上,可直接抬起后车架向上翻折,亦无额外卡掣或锁扣机构的设置,非但收合上的便利性大幅增加,机台的组装成本,亦大幅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提供一折叠跑步机,借由其车架结构的改良,将前后车架于使用上,设计成刚性一体,当升降机构向上升起或下降时,整体前后车架将同步扬升或下降;故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把及提供使用者运动信息的仪表杆组不论设于车架何处,皆将随车架上扬或下降,与车架不会产生实质上的相对位移,故完全符合使用者人体工学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跑步机的车架,其包含一前车架组,具有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相对于该第一端部区域的第二端部区域;一后车架组,具有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相对于该第一端部区域的第二端部区域,其中该第一端部区域与该前车架组的第二端部区域枢接;一升降机构,实质上设于该前车架组的下方,该升降机构包含一前脚架组,一后脚架组及一升降装置,该前脚架组包含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第二端部区域,而该后脚架组亦包含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第二端部区域,其中该前脚架组的第一端部区域枢接于该前车架组的第二端部区域,而该后脚架组的第一端部区域则枢接于该前车架组的第一端部区域,且该前脚架组及后脚架组互呈滑动枢接,该升降装置的一端枢接于该前车架组,而另一端则枢接于该前脚架组及后脚架组的其中的一。
借由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跑步机的车架,使跑步机在使用状态下,无需再利用任何卡掣或锁扣机构,即可保持跑步机台稳定不晃动,并且收合上的便利性大幅增加,机台的组装成本,亦大幅下降。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前后车架于使用上,设计成刚性一体,当升降机构向上升起或下降时,整体前后车架将同步扬升或下降;故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把及提供使用者运动信息的仪表杆组不论设于车架何处,皆将随车架上扬或下降,与车架不会产生实质上的相对位移,故完全符合使用者人体工学的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与图1同,只是显露出前后脚架杆的滑动枢接情形;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架平放时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架微向上扬升时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架完全向上扬升时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架收合过程的侧视示意图;及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架完全收合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跑步机1的较佳实施状态参考图。该折叠跑步机1包含一车架结构10,较佳者,该车架结构10,包含一前车架组20,一后车架组30,一升降机构40及一握把仪表组50。
该前车架组20,具有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相对于该第一端部区域的第二端部区域;该后车架组30,亦具有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相对于该第一端部区域的第二端部区域,其中该第一端部区域与该前车架组的第二端部区域枢接;前述各端部区域的相对关系,更具体言之,该后车架组30包含二并列的后车架杆31,而该前车架组20包含二并列的前车架杆21及一前车架横杆22,连设于该二相对的前车架杆21间,各该后车架杆31的前端与各该前车架杆21的后端枢接。该二后车架杆31之间,则铺设有一循环跑带装置60,供使用者踏乘于其上方进行跑步锻练,由于此跑带的设构方式属常用的技术,在此不另行赘述。
该升降机构40,实质上设于该前车架组20的下方,该升降机构40包含一前脚架组42,一后脚架组44及一升降装置46,该前脚架组42包含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第二端部区域,而该后脚架组44亦包含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第二端部区域,其中该前脚架组42的第一端部区域枢接于该前车架组20的第二端部区域,而该后脚架组44的第一端部区域则枢接于该前车架组20的第一端部区域,且该前脚架组42及后脚架组44互呈滑动枢接,该升降装置46的一端枢接于该前车架组20,而另一端则枢接于该前脚架组42及后脚架组44的其中的一。前述各端部区域的相对连接关系,更具体言之,该升降机构40的前脚架组42包含二相对的前脚架杆421,该后脚架组44则包含二相对的后脚架杆441,各该前脚架杆421的后端系枢接于各该前车架杆21的后端,而各该后脚架杆441的前端枢接于各该前车架杆21的前端。而其中各该前脚架杆421及各该后脚架杆441的可滑动枢接设计,如图2的剖面示意图所示,采将各该前脚架杆421的外侧设有一滚轮422,而各该后脚架杆441的内部界定出一滑动空间442,此一滑动空间442亦可视滚轮422的大小及实际需要滑动的路径距离,而如图2所示于二片凸缘导引片443间,使得各该前脚架杆421的滚轮422恰可于各该后脚架杆441的滑动空间442滚动,而使各该前脚架杆421及各该后脚架杆441呈可滑动枢接。
该升降装置46的一端枢接于该前车架组20,而另一端则枢接于该前脚架组42。较佳者,该前脚架组42另包含一前脚架横杆423,连设于该二相对的前脚架杆421的间;该升降装置46的一端枢接于该前车架横杆22,而另一端则枢接于该前脚架横杆423。更佳者,若此实施例为电动跑步机,该升降装置46可包含一动力装置461及一升降杆462,该动力装置461固设于该前车架横杆22上,该升降杆462的一端固设于该动力装置461上,由该动力装置461代动升降,而另一端则枢接于该前脚架横杆22。
为使前后脚架组42、44于使用中滑动枢接顺畅起见,该升降机构40另包含一前脚架滑动装置(本实施例以滑动滚轮424设之)及一后脚架滑动装置(本实施例以滑动滚轮444设之),该前脚架滑动滚轮424设于该前脚架组42的第二端部区域,而该后脚架滑动滚轮444则设于该后脚架组44的第二端部区域。更具体而言,该前脚架滑动滚轮424分设于各该前脚架杆421的前端,而该后脚架滑动滚轮444则分设于各该后脚架杆441的后端。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可配合参阅图3至图7。当该升降装置46经由该动力装置461带动,使该升降杆462缩至最短情况时,整体跑步机的车架,可处于几乎水平的状态,当该升降杆462经由该动力装置461带动而缓缓伸长时,该升降杆462二端将分别撑离该前车架横杆22及前脚架横杆423,进而连续带动该前脚架杆421上所设该滚轮422沿该后脚架杆441中所界定的空间442中滑动,顺而带动前后脚架杆421及441上所设的滑动滚轮424及444互相趋近,因而以剪刀原理,迫使前脚架杆421的后端及后脚架杆441的前端亦互相逼近,带动前车架组20及后车架组30整体一致扬升。由于握把仪表组50系固设于前车架组20之上,故此扬升动作将连同该握把仪表组50一并托高,使用者将不会有该握把仪表组50因机台扬升或下降而忽低忽高的感受。
当使用者欲将此跑步机1折叠收合,仅需先将此前后车架组20及30放平(参图3),直接将后车架组30向上方沿着其与前车架组20的枢转位置33翻折即可(参图6及7),完全毋需借助任何事前的卡掣松脱动作及事后的卡掣锁紧动作。
前述实施方式,以一较佳的结构概念,将跑步机车架改采剪刀式支撑及扬升机构,使跑步机无论处于使用或收折状态,皆毋需额外及复杂的拆装程序,且其设计概念,完全无损于跑步机原有功能及符合人体工学。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当可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情况下做各种变化及修饰,例如将升降装置46的一端,改设于后脚架组44的上,或是将滚轮422改设于后脚架杆441上,而将容置空间改设于前脚架杆421的相反措施等相对应滑动枢接方式进行变更等做法,甚至增设辅助撑杆80,81于后车架组30及后脚架组44之间,以图达成等同或类似的效果。但这些变化及修改,都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跑步机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前车架组,具有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相对于该第一端部区域的第二端部区域;一后车架组,具有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相对于该第一端部区域的第二端部区域,其中该第一端部区域与该前车架组的第二端部区域枢接;一升降机构,实质上设于该前车架组的下方,该升降机构包含一前脚架组,一后脚架组及一升降装置,该前脚架组包含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第二端部区域,而该后脚架组亦包含一第一端部区域及一第二端部区域,其中该前脚架组的第一端部区域枢接于该前车架组的第二端部区域,而该后脚架组的第一端部区域则枢接于该前车架组的第一端部区域,且该前脚架组及后脚架组互呈滑动枢接,该升降装置的一端枢接于该前车架组,而另一端则枢接于该前脚架组及后脚架组的其中的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跑步机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后车架组包含二并列的后车架杆,而该前车架组包含二并列的前车架杆,各该后车架杆的前端与各该前车架杆的后端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跑步机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升降机构的前脚架组包含二相对的前脚架杆,该后脚架组则包含二相对的后脚架杆,各该前脚架杆的后端枢接于各该前车架杆的后端,而各该后脚架杆的前端枢接于各该前车架杆的前端,且其中各该前脚架杆及各该后脚架杆呈可滑动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跑步机的车架,其中各该前脚架杆的外侧设有一滚轮,而各该后脚架杆的内部界定出一滑动空间,使得各该前脚架杆的滚轮恰可于各该后脚架杆的滑动空间滚动,而使各该前脚架杆及各该后脚架杆呈可滑动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跑步机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装置的一端枢接于该前车架组,而另一端则枢接于该前脚架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跑步机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前车架组另包含一前车架横杆,连设于该二相对的前车架杆之间;而该前脚架组则另包含一前脚架横杆,连设于该二相对的前脚架杆之间;该升降装置的一端枢接于该前车架横杆,而另一端则枢接于该前脚架横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跑步机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装置包含一动力装置及一升降杆,该动力装置固设于该前车架横杆上,该升降杆的一端固设于该动力装置上,另一端则枢接于该前脚架横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跑步机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升降机构另包含一前脚架滑动装置及一后脚架滑动装置,该前脚架滑动装置设于该前脚架组的第二端部区域,而该后脚架滑动装置则设于该后脚架组的第二端部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跑步机的车架,尤其是关于一种电动折叠跑步机的车架。该车架,包含一前车架组,一后车架组及一设于该前车架组下方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含一前脚架组,一后脚架组及一升降装置,该前脚架组及后脚架组互呈滑动枢接,使升降机构采剪刀式无底座设计加以支撑该前后车架组,故在使用状态下,无需再利用任何卡掣或锁扣机构,即可保持跑步机台稳定不晃动,且在折叠上,可直接抬起后车架向上翻折,亦无额外卡掣或锁扣机构的设置,使收合上的便利性大幅增加,机台的组装成本,亦大幅下降。
文档编号A63B22/00GK2629761SQ0320609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3日
发明者罗崑泉, 廖宏茂, 刘进加 申请人: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