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006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万能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万能棋,由一张双面棋盘和棋子构成,其特殊之处是:双面棋盘的主体是正方形且正方形区域内设有11条横线和11条纵线形成10×10方格,正方形区域的边线对应中间的四个方格外侧延伸出等腰三角形区域,三角形斜边中心点设有连线,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斜边延长线重合;双面棋盘的正面的10×9方格为中国象棋棋盘格式,中国象棋棋盘格式边框和交界线为加粗轮廓线,双面棋盘的背面中间的9×9方格为国际跳棋格式;所述三角形区域为彩色提示区,三角形区域的斜边以及正方形区域的边框位于三角形区域外的部分为跳棋边框且为粗轮廓线,并且对角的跳棋边框颜色相同,不同对角的跳棋边框颜色不同。
【专利说明】万能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集国际象棋、中国象棋、跳棋、五子棋、五道棋、黑白棋、骰子棋等棋的万能棋。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棋类主要有中国象棋、国际象棋、跳棋、五子棋等,各种棋功能单一,如要玩两种或更多种棋就要同时配置对应的棋盘及棋子,不便于收藏,增加额外的购买费用,在出外旅行、游玩时携带不方便,玩棋过程中更换不同棋时,需要先收藏,再打开另一个棋盒,进行摆放,操作繁琐,影响玩棋人的兴趣,并且棋盘功能单一,仍是传统玩法,趣味性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多种功能棋于一身,玩法多样,便于携带和收藏,趣味性强,成本低,男女老幼皆宜的万能棋。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该万能棋是由一张双面棋盘和棋子构成,其特殊之处是:所述双面棋盘的主体是正方形且正方形区域内设有11条横线和11条纵线形成10X10方格,正方形区域的边线对应中间的四个方格外侧延伸出等腰三角形区域,正方形区域第五、七、六条线延长至三角形二个斜边和一个顶点,三角形斜边中心点设有连线,该连线、三角形三个边与相邻的正方形区域上的交点为跳棋摆放点,位于棋面上方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斜边延长线与位于棋面左、右的等腰三角形的上斜边的延长线重合并经过第二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第三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二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及第三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位于棋面下方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斜边延长线与位于棋面左、右的等腰三角形的下斜边的延长线重合并经过第九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十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以及第十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第九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所述正方形区域位于三角形斜边延长重合线以外区域为跳棋主摆放区,所述第二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第三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二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第三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第九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十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第十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以及第九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为加重点作为跳棋摆放点,正方形区域边框位于三角形斜边延长重合线以外部分以及三角形斜边与横线和纵线的交点为跳棋附加摆放点;双面棋盘的正面的10X9方格为中国象棋棋盘格式,中国象棋棋盘格式边框和交界线为加粗轮廓线,双面棋盘的背面中间的9X9方格为国际跳棋格式,位于双面棋盘的背面的附加跳棋摆放点还作为国际象棋的边框提示点;所述三角形区域为彩色提示区,三角形区域的斜边以及正方形区域的边框位于三角形区域外的部分为跳棋边框且为粗轮廓线,并且对角的跳棋边框颜色相同,不同对角的跳棋边框颜色不同,以提示对弈方正确摆棋。
[0005]所述棋子包括三十二枚象棋棋子、六十枚跳棋棋子和一个骰子构成,所述象棋棋子一面印有中国象棋的字迹、另一面印有国际象棋图形。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和收藏,玩法多样,趫味性强,可作为国际象棋、中国象棋、跳棋、五子棋、五道棋、黑白棋、或骰子棋,男女老幼皆宜,一至四人均可,单方单色I (骰子棋)、9、10、11、15、16(象棋)枚均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的棋盘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棋盘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象棋子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象棋子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际象棋子立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跳棋子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骰子棋子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中国象棋玩法棋子摆放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国际象棋玩法棋子摆放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传统跳棋玩法棋子摆放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新式跳棋第一种玩法棋子摆放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新式跳棋第二种玩法棋子摆放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新式跳棋第三种玩法棋子摆放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骰子棋玩法棋子摆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图2所示,该万能棋是由一张双面棋盘和棋子构成,所述双面棋盘的主体是正方形且正方形区域内设有11条横线和11条纵线形成IOX10方格,正方形区域的边线对应中间的四个方格外侧延伸出等腰三角形区域,正方形区域第五、七、六条线延长至等腰三角形二个斜边和一个顶点,等腰三角形斜边中心点设有连线,该连线、三角形三个边与相邻的正方形区域上的交点为跳棋摆放点,位于棋盘上方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斜边延长线与位于棋面左、右的等腰三角形的上斜边的延长线重合并经过第二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第三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二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及第三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位于棋面下方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斜边延长线与位于棋面左、右的等腰三角形的下斜边的延长线重合并经过第九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十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以及第十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第九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所述正方形区域位于三角形斜边延长重合线以外区域为跳棋主摆放区,所述第二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第三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二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第三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第九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十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第十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以及第九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为加重点作为跳棋摆放点,正方形区域边框位于等腰三角形斜边延长重合线以外部分以及三角形斜边与横线和纵线的交点为跳棋附加摆放点;双面棋盘的正面的10X9方格为中国象棋棋盘格式,中国象棋棋盘格式边框和交界线为加粗轮廓线,双面棋盘的背面中间的9 X 9方格为国际跳棋格式,位于双面棋盘的背面的附加跳棋摆放点还作为国际象棋的边框提示点;所述三角形区域为彩色提示区,三角形区域的斜边以及正方形区域的边框位于三角形区域外的部分为跳棋边框且为粗轮廓线,并且对角的跳棋边框颜色相同,不同对角的跳棋边框颜色不同,以提示对弈方正确摆棋。
[0009]如图3?图8所示,所述棋子包括三十二枚象棋棋子、六十枚跳棋棋子和一个骰子构成,所述象棋棋子一面印有中国象棋的字迹、另一面印有国际象棋图形。
[0010]具体玩法 (一)中国象棋 1、传统玩法
如图9所示,在正面棋盘下,双方按照“中国象棋”的模式布局,进行游戏。
[0011]2、新式玩法一 I
在正面棋盘下,双方各有九枚棋子,(其中“将”或“帅”各一枚,“将”或“帅”只能在底线中间上“田”字的“两子“距离间移动。)双方每次以直线方式前进“两子”的距离,按照“炮”的模式隔子打倒对方的棋子,直至消灭对方的“将”或“帅”者为赢。
[0012]3、新式玩法一 2
在正面棋盘下,双方各有九枚棋子,(其中“将”或“帅”各一枚,“将”或“帅”只能在底线中间上“田”字的“两子“距离间移动。)双方每次以“马”的模式前进,按照“马”的模式打倒对方的棋子,直至消灭对方的“将”或“帅”者为赢。
[0013]4、新式玩法一 3
在正面棋盘下,双方各有九枚棋子,(其中“将”或“帅”各一枚,“将”或“帅”只能在底线中间上“田”字的“两子“距离间移动。)双方每次以“象”的模式前进,按照“象”的模式打倒对方的棋子,直至消灭对方的“将”或“帅”者为赢。
[0014]5、新式玩法一 4
在正面棋盘下,双方按照“新式4”的模式布局,双方可互相揭示棋子,除“士”走斜线,“将”或“帅”可进“营”之外,其余棋子均按“中国象棋”的模式进行游戏。
[0015](二)国际象棋
如图10所示,在背面棋盘下,双方按照“国际象棋”的模式布局,进行游戏。
[0016](三)跳棋 1、传统玩法
如图11所示,在双面棋盘下,四人(或二人)各有十(或六)枚棋子,按照“跳棋”的模式布局,进行游戏。
[0017]2、新式玩法一 I
如图12所示,在双面棋盘下,二或四人各有九枚棋子,按照“新式I”的模式布局,进行游戏。
[0018]3、新式玩法一 2
如图13所示,在双面棋盘下,二或四人各有十五枚棋子,按照“新式2”的模式布局,进行游戏。
[0019]4、新式玩法一 3如图14所示,在双面棋盘下,二或四人各有十一枚棋子,按照“新式3”的模式布局,双方均按45度斜线前进,每次可前进3步以内(1、2、3步均可),最终先到各自对方棋子原点处者为赢。
[0020](四)五子棋
在双面棋盘下,双方按照“五子棋”的模式布局,进行游戏。
[0021](五)五道棋
在双面棋盘下,双方按照“五道棋”的模式布局,进行游戏。
[0022](六)黑白棋
在双面棋盘下,双方按照“黑白棋”的模式布局,进行游戏。
[0023](七)骰子棋(如图15所示)
1、新式玩法一I
在双面棋盘下,四人(或二人)以最外框任意直角处为出发点,以骰子的点数决定双方前进的格数,如遇到直角转角处,各方均停玩一次,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向内旋转前进,谁先到达终点者为赢。
[0024]2、新式玩法一 2
在双面棋盘下,二人(或四人)以最外框任意直角处为出发点,以骰子的点数决定双方前进的格数,如遇到带有“3、4、5`”的尾数和倍数处,各方均停玩一次,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向内旋转前进,谁先到达终点者为赢。
[0025]3、新式玩法一 3
在双面棋盘下,二人(或四人)以最外框任意直角处为出发点,以骰子的点数决定双方前进的格数,从最外圈逐步向最内圈前进,但每一圈的点数必须正好连接首尾,这样才能进入下一内圈,依次类推,直至达到最内圈终点者为赢。
【权利要求】
1.一种万能棋,由一张双面棋盘和棋子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双面棋盘的主体是正方形且正方形区域内设有11条横线和11条纵线形成10X10方格,正方形区域的边线对应中间的四个方格外侧延伸出等腰三角形区域,正方形区域第五、七、六条线延长至三角形二个斜边和一个顶点,三角形斜边中心点设有连线,该连线、三角形三个边与相邻的正方形区域上的交点为跳棋摆放点,位于棋面上方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斜边延长线与位于棋面左、右的等腰三角形的上斜边的延长线重合并经过第二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第三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二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及第三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位于棋面下方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斜边延长线与位于棋面左、右的等腰三角形的下斜边的延长线重合并经过第九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十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以及第十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第九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所述正方形区域位于三角形斜边延长重合线以外区域为跳棋主摆放区,所述第二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第三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二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第三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第九条横线与第二条纵线的交点、第十条横线与第三条纵线的交点、第十条横线与第九条纵线的交点以及第九条横线与第十条纵线的交点为加重点作为跳棋摆放点,正方形区域边框位于三角形斜边延长重合线以外部分以及三角形斜边与横线和纵线的交点为跳棋附加摆放点;双面棋盘的正面的10X9方格为中国象棋棋盘格式,中国象棋棋盘格式边框和交界线为加粗轮廓线,双面棋盘的背面中间的9X9方格为国际跳棋格式,位于双面棋盘的背面的附加跳棋摆放点还作为国际象棋的边框提示点;所述三角形区域为彩色提示区,三角形区域的斜边以及正方形区域的边框位于三角形区域外的部分为跳棋边框且为粗轮廓线,并且对角的跳棋边框颜色相同,不同对角的跳棋边框颜色不同,以提示对弈方正确摆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棋,其特征是:所述棋子包括三十二枚象棋棋子、六十枚跳棋棋子和一个骰子构成,所述象棋棋子一面印有中国象棋的字迹、另一面印有国际象棋图形。
【文档编号】A63F3/02GK103446750SQ201310396828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王义兵 申请人:渤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