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45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运动用具,特别是指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
健身车是供室内骑车运动使用,亦即使用者在原地踩踏健身车,由于室内健身车的车轮并未接触地面,因此必须依靠外加阻力或阻尼来改变车轮转动时的负荷而模拟室外骑脚踏车的情况,目前所知健身车为了改变骑脚踏车负载,通常皆设有一负载调整装置,用以增减车轮转动时的阻尼大小,而常见健身车的负载调整分有机械摩擦方式及磁力阻尼方式二种,其中磁力阻尼是利用磁铁的磁力作用于一转盘而达到阻尼效果,由于其体积小、使用方理,因此广泛被采用。



图1所示,是一种已知磁力阻尼装置80示意图,于一健身车的转轮81上固设一非导磁性的薄铜片82,该薄铜片82两侧适当间距设有一U形磁铁83,该U形磁铁83上定位连动有一卡制板84,该卡制板84侧端则设置有一可将卡制板84定位的卡固装置85,该卡制板84的侧端另具有数个卡制齿86,以供卡固装置85啮合定位,且该卡制板84可受两拉索87、88的带动而转动,该二拉索87、88则与一调整钮(图上未示)连动,可受该调整钮的转动而产生相对的上下高度变化;通过卡制齿86与卡固装置85不同角度的调整卡合,而使该U形磁铁83相对于该薄铜片82产生不同的刹车阻尼效果;常用的磁力阻尼装置80虽然达到调整转轮11负载的目的,但因其磁力阻尼值的大小由该卡制齿86的齿距及齿数所控制,其磁力阻尼值为有级改变,不够理想;常用磁力阻尼装置的卡制板84在受拉索87、88拉动旋转时有极限设定,亦即其卡制齿86超过上死点或下死点时,其卡制齿86与卡固装置85间会有因调整钮旋转用力过大而卡死的情形产生;再者,常用磁力阻尼装置80的磁铁83回转无法配合马达作自动控制,也将使健身车的操作者无法达到高效率的运动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构造简单、装配容易,且磁力阻尼的调整为无级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能防止刹车元件偏摆卡死的情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包括于一健身车的机架上设有一负载转轮,该转轮的外周缘具有一金属薄片及其周边适当位置设有一基架,该基架一端枢有一回转座,另端则设有一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架的中间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制动件,该制动件的另一端则与该回转座相连结,并可受一弹性元件的作用而紧密地贴抵于该减速机构所减速驱动的一偏心轮外周缘;由该减使机构减速驱动该偏心轮旋转,进而改变该制动件与偏心轮轴心间的距离,以相对拉动该回转座产生适当角度回转,促使该回转座上的磁铁改变作用于负载转轮上的磁通量大小,得以调整改变健身车的磁力阻尼大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偏心轮之外周缘更环设有一导槽,恰供该制动件嵌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制动件为一摇臂,该摇臂具有一第一支臂部及一第二支臂部,该第一支臂部是枢设于该回转座,而该第二支臂部则受该弹性元件的作动而紧密地贴抵于该偏心轮的外周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是连结于该减速机构,另端则连结于该摇臂的第二支臂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制动件为一拉索,该拉索的一端连结于该基架,另一端则与该回转座相连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是连结于该减速机构,另端则固设于该健身车的机架,且与该拉索呈相反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索与该基架相连结的一端是可受一调整组件的控制而得以微量调整该回转座与负载转轮间的间隙。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功用与特点,可由以下实施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而得到充分了解。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图2的一作动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另一作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一作动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另一作动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2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包括于一健身车机架10上设有一负载转轮12,该负载转轮12的外周缘被覆设有一圆弧形薄铜片14,其侧方则设有一负载控制装置20,该负载控制装置20包括于一长方体状的基架21一侧设有一减速机构30,该减速机构30在一呈封闭状的壳体31外侧缘固设有一马达32,该马达32可带动容设于该壳体31内的多个齿轮(图上未显示),该等齿轮以适当的减速比再传动一位于该壳体31另一侧的偏心轮33;该转轮21相近于转轮12的一端枢设有一回转座22,该回转座22具有与该转轮12相近的弧度外形,其相对于转轮12外周缘的一侧面则设有预定数目的磁铁块23。
此外,一制动件,即为一摇臂24,是呈L形,其中间适当位置处以一枢接元件26枢设于该基架21上,并往上方及一侧方各延伸形成一第一支臂部241及一第二支臂部242,该第一支臂部241与第二支臂部242间形成预定角度的夹角,其中该第一支臂部241的上方贯设有一长椭圆状的滑槽243,并可配合一枢接元件244而与该回转座22的一端相枢接,而该第二支臂部242的末端则连结有一弹簧244,该弹簧244的另端则与该减速机构30的壳体31相连结,该第二支臂部242可受该弹簧244的拉持力而紧密地顶抵于该减速机构30的偏心轮33外周面;一电路板40,设于该减速机构30壳体31的侧方,其上设有控制电路、开关及光电元件等检测元件,用的检测控制马达32转动以驱动该偏心轮33转动。
有关本实用新型磁控负载控制装置20的动作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该减速机构30的马达32经由其壳体31内部的齿轮,依照适当的减速比而驱动该偏心轮33转动,通过该偏心轮33的周缘距其轴心36的不等径设计,而在该偏心轮33外周缘顶抵该摇臂24的第二支臂部242时,因该第二支臂部242受偏心轮33不等径外周缘顶抵的作用,而促使该回转座22产生适当角度的回转,亦即当该偏心轮33的最小半径外周缘顶抵该第二支臂部242时,其回转座22将位于最上方的位置,如图2所示,即回转座22上的磁铁块23与负载转轮12间的间隙最小,使磁铁块23作用于薄铜片14的磁通量最大,亦即使该负载转轮12所受的负载阻尼最大。
而当该偏心轮33受减速机构30驱动而开始旋转后,其偏心轮33轴心36与该第二支臂部242间的距离将因偏心轮33回转的角度增大而相对变大,亦即该回转座22受摇臂24下摆而渐往下回转,促使回转座22上的磁铁块23作用于薄铜片的磁通量变小,亦即负载转轮12所受的负载阻尼变小,而当该偏心轮33的最大半径外周缘顶抵该第二支臂部242时,如图3所示,其回转座22将位于最下方的位置,亦即磁铁块23与薄铜片14间之间隙最大,而使该负载转轮12所受的负载阻尼为最小。简言之,本实用新型利用电路板40上的光电元件及开关等检测元件,来控制马达32驱动偏心轮33转动,并相对使该回转座22的角度改变,而改变磁铁块23作用于薄铜片14的磁通量,因此可以改变负载转轮12所受的负载阻尼大小。
再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减速机构50的偏心轮51外周缘更环设有一导槽52,而恰可供该摇臂24的第二支臂部242嵌入顶抵,而可具有导向限制的功用,亦即使该偏心轮51外周缘顶抵该第二支臂部242时,该第二支臂部242不会有偏移脱落的情形,而使负载阻尼的调整控制,能够更确实隐定。再者,本实用新型亦可将第二支臂部242与该减速机构30壳体31间的弹簧改置于该机架10与该回转座22间,而同样可借助于该弹簧53对该第一支臂部241的拉持力,而相对使该第二支臂部242紧密顶抵于该偏心轮的外周缘,同样可得到与上一实施例中该弹簧26的相同功效。
又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中该机架10的转轮54外周缘再设有一薄圆片55,而其回转座56两端则设有转轴57以枢设于基架58上为支点回转,其上以螺丝锁固一U形磁铁59,该U形磁铁59的开口端则跨于该转轮54的薄圆片55两侧且不相接触,基本上,本实施例该回转座56与该转轮54间的磁控负载原理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其所不同之处仅在于该回转座56与转轮54间的磁阻结构,而前述实施例中的减速机构于本实施例中则亦能适用,具有相同的效果。
复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其中连动该回转座22转动的制动件改为一拉索61替代,该拉索61的一端固设于该回转座22,另一端则通过一调整组件62而与该基架63相对于该回转座22的一端相连结,该调整组件62由一螺栓621及一螺帽622所组成,其中该螺帽622固设于该基架63上,而该螺栓621则螺合于该螺帽622,并以其尾端而与该拉索61相连结,该拉索61的中间适当位置恰嵌入于该偏心轮64的导槽65内,而可受偏心轮64的外周缘顶抵;基本上,本实施例中该拉索61的功用是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摇臂24功用相同,亦即同样通过该拉索61受偏心轮64不等径外周缘顶抵的作用,而促使该回转座22产生适当角度的回转,进而改变回转座22上的磁铁块23作用于薄铜片14的磁通量,因此可以改变负载转轮12所受的负载阻尼大小。
另外,本实施例中为防止该回转座22于回转至最下方位置时,即负载阻尼最小时,其回转座22可能因机架10震动而受自身重量下摆的顾虑,本实施例特再于该回转座22的上端再连结有一弹簧68,该弹簧68的另一端则与该机架10相连结,则当该偏心轮64的最大半径顶抵该拉索61时,该回转座22因有该弹簧68的拉持力而可于机架10受摇动时,不会有下摆旋落的情形。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该拉索61与基架21相连结的调整组件62,可利用其螺栓622微量调整该回转座22与转轮12间的间隙,而可微量改变健身车的最大磁控阻尼值。
最后加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负载磁力阻尼的调整是以该偏心轮的不等径外周缘顶抵该摇臂24或拉索61来控制,因此即使减速机构上的马达受信号而有误动作而不停转动时,其偏心轮无论怎样转,其回转座也将只在一固定的偏移角度内回转,因此不会有回转座卡死转轮的情形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利用偏心轮不等径的设计来使回转座产生适当角度的回转,以改变转轮的负载阻尼值,相较于习用以齿轮及螺杆来达成的方式,具有更大的优点及进步功效,为一创新及符合实用的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包括于一健身车的机架上设有一负载转轮,该转轮的外周缘具有一金属薄片及其周边适当位置设有一基架,该基架一端枢有一回转座,另端则设有一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架的中间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制动件,该制动件的另一端则与该回转座相连结,并可受一弹性元件的作用而紧密地贴抵于该减速机构所减速驱动的一偏心轮外周缘;由该减使机构减速驱动该偏心轮旋转,进而改变该制动件与偏心轮轴心间的距离,以相对拉动该回转座产生适当角度回转,促使该回转座上的磁铁改变作用于负载转轮上的磁通量大小,得以调整改变健身车的磁力阻尼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偏心轮之外周缘更环设有一导槽,恰供该制动件嵌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制动件为一摇臂,该摇臂具有一第一支臂部及一第二支臂部,该第一支臂部是枢设于该回转座,而该第二支臂部则受该弹性元件的作动而紧密地贴抵于该偏心轮的外周缘。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是连结于该减速机构,另端则连结于该摇臂的第二支臂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制动件为一拉索,该拉索的一端连结于该基架,另一端则与该回转座相连结。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是连结于该减速机构,另端则固设于该健身车的机架,且与该拉索呈相反方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索与该基架相连结的一端是可受一调整组件的控制而得以微量调整该回转座与负载转轮间的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健身车的磁控负载调整结构,于一健身车转轮外周缘设一金属薄片,并在其附近设一基架,该基架的一端枢设一回转座,另端则设一减速机构,而中间设一制动件,制动件另一端连结回转座,并可受一弹簧作用与减速机构驱动的一偏心轮贴抵;通过该偏心轮使该回转座回转,促使位于回转座上的磁铁改变作用于负载转轮上的磁通量大小,从而调整健身车的磁力阻尼大小。
文档编号A63B21/005GK2196496SQ9420578
公开日1995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1日
发明者陈朝泉 申请人:陈朝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