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鞋的滑座前端刹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70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溜冰鞋的滑座前端刹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溜冰鞋的刹车结构,具体涉及在滑座前端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处增设的刹车结构。
溜冰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但在寻求刺激和享受速度的快感的同时,必须使溜冰鞋能提供刹车的安全保障。以往就在滑座的后端固定一刹车块(见


图1中标号17所示),欲刹车时,必须将溜冰鞋向后倾斜,使刹车块与地面直接接触,籍摩擦而刹车,这种向后倾斜刹车,往往有滞后现象,在滑行中难以及时刹车,而且一般的场地都相当粗糙,刹车块磨损很快,当刹车块愈用愈小时,向后仰的角度趋大而造成危险,且须经常更换刹车块。
为了避免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滑座前端的刹车结构,在滑行中不必向后倾斜即能及时刹车,而且这种刹车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使用寿命长而保障滑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滑座前端的第一滚轮轴穿越之贯穿孔处开设一向外侧微微朝上倾斜的导槽,可容滚轮轴移动,于滑座本体的缺槽内固定一弹簧片,其位于第一、第二滚轮上方,该弹簧片的端部通过第一滚轮轴与第一滚轮枢接,在所述弹簧片内枢接一刹车板,该刹车板两端内侧面装有制动片。
籍由上述构件组成的刹车结构,当滑行中欲刹车时,只要滑座略向前倾斜,第一滚轮斜向受力,使第一滚轮轴顺由向外倾斜的导槽向上移动,随之带动第一滚轮与其上方刹车板内的制动片接触挤压而起刹车作用。同时,枢接的刹车板的前端当第一滚轮向上挤压时,依杠杆原理使刹车板后端向下摆动而压制第二滚轮,使第二滚轮亦同时达到刹车效果。显然,这种滑座前端刹车结构可保证滑行中及时刹车,其刹车构件均未与地面直接接触,因而使用寿命长、无须经常更换,而且滑座还可保留后端装设刹车块,使溜冰鞋前后均可刹车(见图2)。本实用新型刹车及时灵活,保障滑行安全,实为经济实用,是现有技术无可比拟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及其所达到的功能效果。
图1系惯用的溜冰鞋立体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系一种单排溜冰鞋的滑座前端刹车结构,滑座4的本体与鞋体2连接,在滑座本体内设有缺槽41,该缺槽之两侧边设有等距均布的贯穿孔42,滚轮轴51穿越贯穿孔并附加轴承分别枢接滚轮5,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滑座前端第一滚轮轴510穿越的贯穿孔42处开设一向外侧微微朝上倾斜的导槽43,可容滚轮轴移动,于滑座缺槽内固定一弹簧片44,其位于第一滚轮501及第二滚轮502的上方,该弹簧片的端部通过第一滚轮轴与第一滚轮枢接,在所述弹簧片内枢接一刹车板45,该刹车板两端内侧面装设有制动片451。
当正常滑行时,由于第一滚轮轴510位于导槽43的底端枢接第一滚轮501,使滚轮正常滚动不受刹车板的影响,而欲进行刹车动作时,仅须将滑座4顺势向前倾斜,使第一滚轮斜向受力,第一滚轮轴籍由弹簧片44的弹力而沿导槽向上移动,由于第一及第二滚轮的上方系于弹簧片内枢接有一刹车板45,当第一滚轮随第一滚轮轴向上移动与刹车板前端内侧面装设的制动片451接触挤压而达摩擦刹车的效果时,因刹车板系为枢接,依杠杆原理,其后端则向下摆动而压制第二滚轮502,使第二滚轮亦同时达到刹车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可保留滑座后端的刹车块,使溜冰鞋前后均可刹车(如图2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溜冰鞋的滑座前端刹车结构,仍可保留滑座后端的刹车块,其特征在于滑座前端的第一滚轮轴穿越之贯穿孔处开设一向外侧微微朝上倾斜的导槽,可容滚轮轴移动,于滑座本体的缺槽内固定一弹簧片,其位于第一、第二滚轮上方,该弹簧片的端部通过第一滚轮轴与第一滚轮枢接,在所述弹簧片内枢接一刹车板,该刹车板两端内侧面装有制动片。
专利摘要一种溜冰鞋的滑座前端刹车结构,在滑座前端第一滚轮轴接处开设向外微微朝上倾斜导槽,滑座的缺槽内固定一位于第一、第二滚轮上方的弹簧片,其端部与第一滚轮枢接,该弹簧片内部枢接一两端内侧设有制动片的刹车板。欲刹车时,仅将滑座向前倾斜,第一滚轮斜向受力,使第一滚轮轴沿斜槽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一滚轮与刹车板前端的制动片接触挤压而刹车,而刹车板后端向下摆动压制第二滚轮也达刹车效果。本结构刹车及时灵活,保障滑行安全,经济实用。
文档编号A63C17/00GK2202563SQ9421881
公开日1995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6日
发明者田丰益 申请人:宝安区公明镇东坑海王星运动用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