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555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蛙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蛙鞋,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蛙鞋,尤指一种供人游泳穿着,在水中摆动时,能减少阻力,并增加推进速度的蛙鞋。
人在游泳时,尤其是潜水时,利用摆动穿着于足部的蛙鞋,使水面对蛙鞋两面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于蛙鞋两面,增加推动身体前进的速度。


图1是传统蛙鞋的正侧面立体图,图2是传统蛙鞋的底侧面立体图,如
图1、2所示,传统制作的蛙鞋1,为强化鞋套11与鞋鳍(蹼)12的结构,通常在鞋套底面111与鞋鳍底面121间制作成约130度至150度的夹角10,并且在夹角10间连设有多个联结助13。
图3是人体足部穿着如
图1、2所示蛙鞋游泳,在水中前后正常摆动的示意图,当人穿着蛙鞋1游泳时,在水中前后摆动足部,以产生对应水面对蛙鞋1的反作用力,推动人体向前位移。如图3所示,当人穿着蛙鞋1游泳、足部向后摆动时,穿着于足部的蛙鞋1其鞋套底面111与人体背面的水平延长线,形成一大于180度的夹角101,人足部的蛙鞋1向后摆动的力量,使鞋套底面111受到对应水面的反作用力压迫,推动人体,顺人体头部方向位移,形成人游泳前进的推力;由于鞋套底面111与鞋鳍底面121间制作成约130度至150度的夹角10,此时鞋鳍底面121与人体背面的水平延长线,却形成一小于180度的夹角102,人足部的蛙鞋1向后摆动的力量,使鞋鳍底面121受到对应水面的反作用力压迫,形成一反人体方向的压力,此时对应水面作用于鞋鳍底面121的压力,变成人游泳的阻力。
如图3所示,当人穿着传统的蛙鞋1游泳、足部向前摆动时,穿着于足部的蛙鞋1其鞋套正面112与人体正面的水平延长线,形成一大于180度的夹角103,人足部的蛙鞋1向前摆动的力量,使鞋套正面112受到对应水面的反作用力压迫,形成一顺人体方向的压力,推动人体,顺人体头部方向位移,形成人游泳前进的推力;此时鞋鳍正面122成为鞋套正面112的延长斜面,鞋鳍正面122因此承受与鞋套正面112相同方向的对应水面的反作用力压迫,增加人游泳前进的推力。
图4、5、6是市场上另一种蛙鞋的正侧面立体图、底侧面立体图和穿着游泳时在水中前后正常摆动示意图,如图4、5、6所示,是目前市面上的另一种蛙鞋5,其鞋套51的鞋套正面511与鞋鳍52的鞋鳍正面521构成一体,鞋套底面512略底于鞋鳍底面522,鞋套底面512的外底缘512a与鞋鳍底面522间设有多个强化结构的联结肋53,鞋鳍底面522的中前段约设于鞋套底面512的延长线的平面上。当人穿着蛙鞋5游泳,足部向后摆动时,穿着于足部的蛙鞋5其鞋套底面512与人体背面的水平延长线约在同一平面,人足部向后摆动的力量,固使鞋套底面512受到对应水面反作用力压迫,惟此一对应水面压迫鞋套底面512的反作用力其方向大致垂直于人体,因此很少能成为人游泳的推力。
人穿着传统常用的蛙鞋1、5游泳、分别在水中前后正常摆动时,蛙鞋1的鞋套1正、底面及蛙鞋1的鞋鳍12正、底面或蛙鞋5的鞋套51正、底面及蛙鞋5的鞋鳍52正、底面受到对应水面反作用力压迫,是否成为人游泳的推力或阻力,与当时蛙鞋1的鞋套11正、底面及蛙鞋1的鞋鳍12正、底面或蛙鞋5的鞋套51正、底面及蛙鞋5的鞋鳍52正、底面与人体的正面或背面的延长线所形成的夹角大小有关,倘该夹角大于180度,对尖水面的压力即形成人游泳前进的推力;倘该夹角小于180度,对应水面的压力则形成人游泳前进的阻力。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乃提供一种蛙鞋,主要包括一鞋套与一鞋鳍(蹼),其中鞋套是呈锥体状,鞋鳍自鞋套两侧与前端向前适当延伸,末端呈开叉尾鳍状,鞋鳍自中央向两侧边适当增加厚度,两侧的鞋框等高,鞋鳍表面设有多个鳍肋;当人穿着本实用新型的蛙鞋游泳,在水中摆时,其鞋鳍受到适当水压能相对适当变形,其鞋套或受水压变形的鞋鳍与人体正面或背面的延长线所形成的夹角均大于180度,以减少人游泳时的阻力,并增加推进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设有锥体状鞋套的蛙鞋,其鞋套正面与鞋套底面是两相对斜面,鞋套正面与鞋套底面自跟部上下方向趾端相对接合,构成锥体状,穿着游泳时,能减少在水中的阻力,并增加推进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蛙鞋,该蛙鞋的鞋鳍自鞋套两侧与前端向前适当延伸,末端呈开叉尾鲁状,鞋鳍自中央向两侧边适当增加厚度,两侧的鞋框等高,鞋鳍表面设有多个鳍肋,穿着该蛙鞋游泳,在水中正常摆动时,其鞋鳍受到适当水压,能相对适当变形,仿如鱼的尾鳍,该受水压适当变形的鞋鳍与人体正面或背面延长线所形成的夹角均大于180度,使对应水面对该鞋鳍形成一顺人体方向的压力、成为人游泳时前进的推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蛙鞋,主要包括一鞋套与一鞋鳍,其特征在于鞋套是呈锥体状,鞋鳍自鞋套两侧与前端向前适当延伸,末端呈开叉尾鳍状,鞋鳍自中央向两侧边适当增加厚度,两侧的鞋框等高,鞋鳍表面设有多个鳍肋。
鞋套正面与鞋套底面是两相对斜面,鞋套正面与鞋套底面自跟部上下方向趾端相对接合,构成锥体状。
蛙鞋是以橡胶或塑胶成形,其鞋鳍具适当的柔软度,在水中摆动时受到相当程度的压力,仿如鱼的尾鳍,会适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能减少体游泳时的阻力,并增加推进速度。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图1是传统蛙鞋的正侧面立体图;图2是传统蛙鞋的底侧面立体图;图3是人体足部穿着如
图1、图2所示蛙鞋游泳,在水中前后正常摆动的示意图;图4是市售另一种蛙鞋的正侧面立体图;图5是市售另一种蛙鞋的底侧面立体图;图6是人体足部穿着如图4、图5所示蛙鞋游泳,在水中前后正常摆动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蛙鞋的正侧面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蛙鞋的底侧面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蛙鞋的鞋鳍在水中摆动时受到水压适当变形的示意图;
图10是人体足部穿着如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蛙鞋游泳,在水中前后正常摆动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蛙鞋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蛙鞋8包括一鞋套81与一鞋鳍82,其中鞋套正面811与鞋套底面812是两相对斜面,鞋套正面811与鞋套底面812自跟部80上下方向趾端801相对接合,构成锥体状;鞋套81两侧与前端适当向前延伸、形成一开叉尾鳍状的鞋鳍82,鞋鳍正面821与鞋鳍底面822的形状相同,鞋鳍82自中央823向两侧边824、825适当增加厚度,鞋鳍82两侧形成等高的鞋框826,鞋鳍82表面设有多个鳍肋827,以强化鞋鳍82;如图9所示,蛙鞋8是以橡胶或塑胶成形,其鞋鳍82具适当的柔软度,在水中摆动时,受到相当程度的压力,仿如鱼的尾鳍,会适当变形,以承受对应水面的反作用力。

图10所示,当人穿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蛙鞋8游泳、在水中向前摆动时,其鞋鳍82受到压力适当变形,其鞋套正面811或鞋鳍正面821与人体正面的延长线所形成的夹角801或夹角802均大于180度;当蛙鞋8于水中向后摆动时,其鞋套底面812或鞋鳍底面822与人体背面的长官长线所形成的夹角803或夹角804亦均大于180度。
如上所述,人穿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蛙鞋8游泳、在不中向前正常摆动时,对应水面对蛙鞋8的鞋套正面811与鞋鳍正面821所形成的压力方向相同、力量相加;蛙鞋8在水中向后正常摆动时,对应水面对蛙鞋8的鞋套底面812与鞋鳍底面822所形成的压力方向亦相同、力量亦相加,因此不仅不会产生阻力,并且会增加其推力。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蛙鞋9,仅鞋套911后侧构造与前一实施例蛙鞋8的鞋套81后侧构造不同,其余部分的形状及功能均相同。如
图11所示的蛙鞋9包括蛙鞋本体91与扣带92,蛙鞋本体91的鞋套911的后侧9111呈开放状,鞋套911两侧各设一扣柱9112或扣柱9113,扣柱9112上扣合一母扣9114,扣柱9113上扣合另一母扣9115;扣带92的两端各扣接一公扣921或公扣922;当人穿着蛙鞋9时,可利用扣带92两端的公扣921、922扣接鞋套911两侧扣柱9112、9113上的母扣9114、9115,以束紧足跟后侧,极为便捷。
以上所举者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范围内可作种种变形、修饰与应用,凡此当仍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蛙鞋,主要包括一鞋套与一鞋鳍,其特征在于鞋套是呈锥体状,鞋鳍自鞋套两侧与前端向前适当延伸,末端呈开叉尾鳍状,鞋鳍自中央向两侧边适当增加厚度,两侧的鞋框等高,鞋鳍表面设有多个鳍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鞋,其特征在于鞋套正面与鞋套底面是两相对斜面,鞋套正面与鞋套底面自跟部上下方向趾端相对接合,构成锥体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鞋,其特征在于蛙鞋是以橡胶或塑胶成形,其鞋鳍具适当的柔软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蛙鞋,主要包括一鞋套与一鞋鳍(蹼),其特征是鞋套是呈锥体状,鞋鳍是自鞋套两侧与前端向前适当延伸、末端呈开叉尾鳍状,鞋鳍自中央向两侧边适当增加厚度,鞋鳍两侧的鞋框等高,鞋鳍表面设有多个鳍助。当穿着本实用新型的蛙鞋游泳、在水中摆动时,能减少阻力,并增加推进速度。
文档编号A63B31/00GK2368555SQ9920770
公开日2000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9日
发明者刘宴玮 申请人:刘宴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