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复位式跨栏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9280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自动复位式跨栏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栏架,具体涉及一种能自动复位的跨栏架。
【背景技术】
[0002]跨栏活动是一种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最初,人们把跨栏比赛叫做障碍跑,设置的障碍物是一般的栅栏,后来出现了埋在地上的木栏架,再后来又改为像锯木材用的支架。但跨越这种障碍物,不但容易发生伤害事故,而且也妨碍跨栏跑技术的提高,因此跨栏跑在早期一直让运动员们心存隐患和担忧。为此,随后又出现了可移动的“丄”形栏架,推动了跨栏技术的发展。之后,在比赛中又出现了 “L”形栏架,栏板只要受4公斤的冲撞力量,就会向前翻倒。
[0003]例如,申请号:201420098005.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易调节高度安全跨栏架,包括两个减震弹簧(D10)、两个底座(D1)、连接两个底座的固定架(D2)、分别设置在两个底座(Dl)上的立柱外管(D3)、分别套在立柱外管(D3)内的第一立柱内管(D4)、第二立柱内管(D5 )及与第一立柱内管(D4)和第二立柱内管(D5 )连接栏板(D6 );所述的立柱外管(D3)外侧分别设有若干调节孔(D31);所述的第一立柱内管(D4)内设有凸形容腔;所述凸形容腔内设有限位碰珠(D7);所述第二立柱内管(D5)与凸形容腔相应位置设有螺纹孔及与螺纹孔配合的手拧螺丝(D9),所述的减震弹簧(DlO)是设置在两个底座(Dl)与两个立柱外管(D3)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立柱内管(D4)是通过限位碰珠(D7)及调节孔(D31)的配合与立柱外管(D3)连接;所述第二立柱内管(D5)是通过手拧螺丝(D9)及调节孔(D31)的配合与立柱外管(D3)连接;所述限位碰珠(D7)包括设置在前端的球形头部、设置在中部的限位杆及设置在尾端的限位挡底;所述限位挡底底面与凸形容腔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调节孔(D31)是4?6个。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易调节高度安全跨栏架,其优点是:第一立柱内管利用可以弹出的限位碰珠与调节孔的配合,第二立柱内管利用手拧螺丝及调节孔的配合,从而实现栏架的高度可调节;其缺点是:此种跨栏架在受到轻微冲撞后会向前翻倒,而在比赛中,尤其是训练中,此种情况会频繁出现,此时,就需要人为去扶正,从而增大了工作量,甚至影响训练或是比赛进程,且翻起的底座很容易造成运动员受伤,同时,在平时训练中,为获得最好的跨栏成绩,需要运动员跨栏时,即不要冲撞到栏板,又不要超出栏板太多,而在运动员跨栏高度过高或是过低时,此种跨栏架无任何用于检测的装置,无法准确了解运动员跨栏的高度,从而不便于运动员及时纠正自己的跨栏动作,另外,该跨栏架是利用手拧螺丝和调节孔配合,从而实现高度可调,使得其高度调整最小幅度受调节孔间距限制,无法满足调节幅度的连接性要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在被运动员冲撞后不会翻倒,并能自动复位,从而保证继续训练或比赛,以减少工作量,并使安全性更高,同时,还能准确记录运动员在跨栏时的高度,从而便于运动员调整跨栏动作,有助于训练,另夕卜,其自身高度的调节幅度具有连续性的自动复位式跨栏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底座、连接板、两个立柱、两个连接杆、两个支撑套管、两个支撑内杆、栏杆和两个配重块,所述连接板两端部分别连接于两个底座,用于增强底座稳定性,所述立柱下端部固接于底座,所述连接杆一端横向活动连接于立柱的上端部,另一端固接于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内杆纵向插接于支撑套管,所述栏杆两端连接于两个支撑内杆,所述配重块连接于支撑套管下端部。
[0008]所述支撑内杆与栏杆的连接位置低于支撑内杆的顶部,所述支撑内杆在与栏杆连接处的上方安装有上摄像头。
[0009]所述支撑内杆在与栏杆连接处的下方安装有下摄像头。
[0010]所述支撑内杆在与栏杆连接处的上、下方设置有刻度。
[0011]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轴承横向活动连接于立柱的上端部。
[0012]所述支撑套管邻近端部设置有手动顶丝,所述手动顶丝顶部与支撑内杆接触配入口 O
[0013]所述支撑套管邻近端部设置有螺纹孔,用于安装手动顶丝。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在被运动员冲撞后不会翻倒,并在配重块的作用下能自动复位,从而保证继续训练或比赛,减少了工作量,且避免底座翻起时造成运动员受伤,其安全性更高,同时,利用设置在支撑内杆上的摄像头以及刻度,能准确记录运动员跨栏时的高度,以便于运动员调整自己的训练动作,提高训练水平,另外,通过手动顶丝使支撑内杆定位,在需要调整栏杆高度时,手动松开顶丝,上下调整支撑内杆即可,操作方便,且调节幅度具有连续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易调节高度安全跨栏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自动复位式跨栏架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自动复位式跨栏架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底座;2、连接板;3、立柱;4、连接杆;5、支撑套管;51、手动顶丝;6、支撑内杆;7、栏杆;8、配重块;91、上摄像头;92、下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例。
[002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包括两个底座1、连接板2、两个立柱3、两个连接杆4、两个支撑套管5、两个支撑内杆6、栏杆7和两个配重块8,连接板2两端部分别连接于两个底座1,用于增强底座I稳定性,立柱3下端部固接于底座1,连接杆4 一端通过轴承横向活动连接于立柱3的上端部,另一端固接于支撑套管5,支撑内杆6纵向插接于支撑套管5,同时,支撑套管5邻近端部设置有手动顶丝51,手动顶丝51顶部与支撑内杆6接触配合,支撑套管5邻近端部设置有螺纹孔,用于安装手动顶丝51。栏杆7两端连接于两个支撑内杆6,配重块8连接于支撑套管5下端部。
[0022]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式跨栏架的栏杆7,在被运动员冲撞到后,会绕连接杆4转动,而整个跨栏架不会翻倒,并在配重块的作用下栏杆7能自动复位,从而保证继续训练或比赛,减少了工作量,且避免底座翻起时造成运动员受伤,其安全性更高。同时,通过手动顶丝51使支撑内杆6定位,在需要调整栏杆7高度时,手动松开顶丝51,上下调整支撑内杆6即可,操作方便,且调节幅度具有连续性,以便于训练或比赛需要。
[0023]作为对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其支撑内杆6与栏杆7的连接位置低于支撑内杆6的顶部,支撑内杆6在与栏杆7连接处的上方安装有上摄像头91。支撑内杆6在与栏杆7连接处的下方安装有下摄像头92。同时,支撑内杆6在与栏杆7连接处的上、下方设置有刻度。
[0024]上述第二种实施例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利用设置在支撑内杆6上的摄像头以及刻度,能准确记录运动员跨栏时的高度,以便于运动员调整自己的训练动作,提高训练水平。
[0025]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底座(I)、连接板(2)、两个立柱(3)、两个连接杆(4)、两个支撑套管(5)、两个支撑内杆(6)、栏杆(7)和两个配重块(8),所述连接板(2)两端部分别连接于两个底座(1),用于增强底座(I)稳定性,所述立柱(3)下端部固接于底座(1),所述连接杆(4) 一端横向活动连接于立柱(3)的上端部,另一端固接于支撑套管(5),所述支撑内杆(6)纵向插接于支撑套管(5),所述栏杆(7)两端连接于两个支撑内杆(6 ),所述配重块(8 )连接于支撑套管(5 )下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杆(6)与栏杆(7)的连接位置低于支撑内杆(6)的顶部,所述支撑内杆(6)在与栏杆(7)连接处的上方安装有上摄像头(9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杆(6)在与栏杆(7)连接处的下方安装有下摄像头(9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杆(6)在与栏杆(7)连接处的上、下方设置有刻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一端通过轴承横向活动连接于立柱(3)的上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管(5)邻近端部设置有手动顶丝(51),所述手动顶丝(51)顶部与支撑内杆(6)接触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管(5)邻近端部设置有螺纹孔,用于安装手动顶丝(5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包括两个底座、连接板、两个立柱、两个连接杆、两个支撑套管、两个支撑内杆、栏杆和两个配重块,所述连接板两端部分别连接于两个底座,用于增强底座稳定性,所述立柱下端部固接于底座,所述连接杆一端横向活动连接于立柱的上端部,另一端固接于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内杆纵向插接于支撑套管,所述栏杆两端连接于两个支撑内杆,所述配重块连接于支撑套管下端部。本实用新型自动复位式跨栏架,在被运动员冲撞后不会翻倒,并能自动复位,从而保证继续训练或比赛,其安全性更高,同时,还能准确记录运动员在跨栏时的高度,从而便于运动员调整跨栏动作,有助于训练,另外,其自身高度的调节幅度具有连续性。
【IPC分类】A63B71/06, A63K3/04
【公开号】CN204637594
【申请号】CN201520282764
【发明人】吴红雨, 黄碧雯
【申请人】东华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