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秸秆颗粒高温加热的蒸煮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0060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秸秆颗粒高温加热的蒸煮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秸秆颗粒高温加热的蒸煮装置,其包括蒸煮筒体、可拆卸安装于蒸煮筒体顶端的蒸煮盖体、安装于蒸煮筒体内部并且与其同心布置的蒸煮导向杆,蒸煮盖体上安装有蒸汽进气管以及蒸汽排气管,蒸煮导向杆穿过蒸煮盖体的中心部位并与其滑动连接,蒸煮导向杆可在竖直方向滑动,蒸煮导向杆上套接有若干个内蒸盘,内蒸盘通过移动锁紧机构与蒸煮导向杆相连接;相邻的两个内蒸盘之间的间隔区域为秸秆的容置区域;内蒸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连通的轴向气孔,内蒸盘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径向分布并且连通轴向气孔的径向气孔。
【专利说明】
应用于秸秆颗粒高温加热的蒸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秸杆综合利用领域,特别涉及秸杆纤维桨板的生产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农作物秸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统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在此情况下,完全由农民来处理,就出现了大量焚烧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目前的秸杆无处可用,用处不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秸杆为原料制取秸杆纤维桨板的系统,解决了秸杆焚烧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本发明所制取的秸杆纤维桨板可应用于家具装潢等;通过本系统制取的干燥秸杆颗粒可应用于蘑菇的培育。
[0004]应用于秸杆颗粒高温加热的蒸煮装置,其包括蒸煮筒体、可拆卸安装于蒸煮筒体顶端的蒸煮盖体、安装于蒸煮筒体内部并且与其同心布置的蒸煮导向杆,蒸煮盖体上安装有蒸汽进气管以及蒸汽排气管,蒸煮导向杆穿过蒸煮盖体的中心部位并与其滑动连接,蒸煮导向杆可在竖直方向滑动,蒸煮导向杆上套接有若干个内蒸盘,内蒸盘通过移动锁紧机构与蒸煮导向杆相连接,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套接于蒸煮导向杆下连接块体、套接于蒸煮导向杆并与下连接块体相连接的上连接块体,内蒸盘与下连接块体相固定,下连接块体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弹性块体,若干个弹性块体拼接成锥形,下连接块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弹性块体连接部下端的外螺纹,上连接块体内设置有与弹性块体相匹配的锥形凹槽,上连接块体上还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槽;相邻的两个内蒸盘之间的间隔区域为秸杆的容置区域;内蒸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连通的轴向气孔,内蒸盘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径向分布并且连通轴向气孔的径向气孔。
[0005]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6]蒸煮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母蒸汽通孔,并且蒸煮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分布的若干个与母蒸汽通孔相连通的子蒸汽通孔。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相邻的两个内蒸盘之间间隔的秸杆容置区域应当小于8cm。
[0009]应用于秸杆颗粒高温加热的蒸煮方法,其步骤包括:
a、开启蒸煮盖体,通过动力装置拉动蒸煮导向杆沿其轴线方向向上运动,直至固定于蒸煮导向杆底部的内蒸盘距离蒸煮筒体上端开口处4-lOcm,并将待蒸煮的秸杆均匀摊放于底部的内蒸盘上,堆积的厚度不高于8cm;
b、将位于秸杆上方并且最邻近的内蒸盘解锁,并挤压秸杆的上端面,然后该秸杆进行锁定;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蒸煮导向杆向下运动,使得该内蒸盘距离蒸煮筒体开口 4-lOcm,并再次均匀摊放待蒸煮的秸杆;
C、按照上述步骤a、b的方法依次对其他的内蒸盘进行解锁、锁定,直至秸杆的填充完毕;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蒸煮导向杆的底部与蒸煮筒体的内底壁接触;
d、关闭蒸煮盖体,并通过设置于蒸煮盖体上的蒸汽进气管输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进入蒸煮筒体内,由于内蒸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连通的轴向气孔,内蒸盘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径向分布并且连通轴向气孔的径向气孔,并且蒸煮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母蒸汽通孔,并且蒸煮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分布的若干个与母蒸汽通孔相连通的子蒸汽通孔;从而使得高温蒸汽可在轴线气孔与径向气孔之间对流,使得堆积的秸杆均匀受热;
e、待加热一定时间后,即可开启蒸煮盖体,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蒸煮导向杆向上运动,依次对内蒸盘进行解锁,并取出蒸煮后的秸杆;从而完成秸杆的蒸煮。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的主轴与副轴连接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的主轴与副轴连接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的主轴与主轴丝杆连接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的副轴与调控装置连接示意图。
[0017]图7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的主轴套筒与主齿轮连接示意图。
[0018]图8为本发明的推料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本发明的推料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为本发明的推料切割装置的粉碎上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1为本发明的推料切割装置的粉碎下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2为本发明的推料切割装置的移位刀具与定位刀具在切割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23]图13为本发明的推料切割装置的内粉碎轴与移位刀具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图14为本发明的推料切割装置的定位刀具结构示意图。
[0025]图15为本发明的植物粉末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6为本发明的植物粉末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7为本发明的植物粉末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8为本发明的植物粉末清除装置的水循环流动原理图。
[0029]图19为本发明的植物粉末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0为本发明的秸杆蒸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1为本发明的秸杆蒸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2为本发明的秸杆蒸煮装置的内蒸盘与蒸煮导向杆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3]图23为本发明的秸杆蒸煮装置的内蒸盘与蒸煮导向杆可拆卸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4]图24为本发明的秸杆蒸煮装置的内蒸盘结构示意图。
[0035]图25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6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7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烘干托台与振动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8]图28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烘干转板与振动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9]图29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烘干转板与振动盘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40]图30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振动盘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41]图31为本发明的混合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32为本发明的混合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33为本发明的混合搅拌装置的内搅拌轴与支撑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44]图34为本发明的混合搅拌装置的内搅拌轴的俯视图。
[0045]图35为本发明的混合搅拌装置的支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36为本发明的混合搅拌装置的混合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37为本发明的混合搅拌装置的混合扇叶的俯视图。
[0048]图中标示为:
100、双动力装置;110、动力箱;112、双动力支架;
120、主轴套筒;121、主轴;122、主轴导向键槽;123、主轴丝杆;124、移位块体;125、主轴套环;126、主轴承;127、主轴垫环;128、主轴内槽。
[0049]130、连接壳体;132、副轴齿轮;134、主轴齿轮;136、键。
[0050]140、副轴套筒;141、副轴;142、环形凸起部;143、第一弹簧;144、定位圆盘;145、副轴垫环。
[0051 ] 200、推料切割装置;210、粉碎上筒体;220、粉碎下筒体;222、定位刀具;230、进料中间体;232、进料管;240、内粉碎轴;242、移位刀具。
[0052]300、植物粉末清除装置;310、清洗外筒体;312、定位转轴;320、清洗上盖体;322、清洗驱动轴;330、清洗内筒体;332、清洗虑孔;334、进水孔;340、杂质滤环;342、虑水孔。
[0053]400、秸杆蒸煮装置;410、蒸煮筒体;420、蒸煮盖体;422、压力表;430、蒸煮导向杆;440、内蒸盘;442、轴向气孔;444、径向气孔;450、移动锁紧机构;452、下连接块体;454、上连接块体。
[0054]500、烘干装置;510、烘干筒体;520、烘干转台;522、烘干转板;524、烘干转轴;526、振动通孔;530、振动杆;532、上振动杆;534、下导杆;536、第二弹簧;538、滚轮;540、振动盘体;542、振动导向槽;546、坡面倾斜块;550、烘干托盘。
[0055]600、混合搅拌装置;610、混合搅拌筒体;620、内搅拌轴;622、梯形槽;624、矩形槽;630、支撑支架;632、框架;634、梯形凸起;636、中心轴;640、混合扇叶;642、叶片a;644、叶片b; 646、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0057]如图1-36所示,秸杆纤维桨板的生产加工系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对秸杆进行清洗的植物粉末清除装置,对清洗后的秸杆进行粉碎的推料切割装置,对粉碎后的秸杆颗粒进行蒸煮的秸杆蒸煮装置,对蒸煮后的秸杆颗粒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通过混合搅拌装置将添加的滑石粉与烘干后的秸杆颗粒进行混合并获取混合物A,再将适当的水倒入混合物A内并通过混合搅拌装置均匀搅拌混合获取粘稠状混合物B,通过脱水装置对粘稠状混合物B进行脱水并获取混合物C,通过压模机对混合物C进行热压成型从而获取成品。
[0058]如图1-36所示,秸杆纤维桨板的生产加工工艺,其步骤包括:
S1:选取无虫害、无霉变的秸杆原料;
S2:去除附着于稻杆表面的植物粉末;
53:对步骤S2中获取秸杆进行粉碎;
54:对步骤S3中获取秸杆颗粒进行蒸煮;
55:对步骤S4中获取的秸杆颗粒进行烘干;
56:在步骤S5中获取的秸杆颗粒内添加滑石粉,并均匀搅拌获取混合物A;
57:在步骤S6中获取的混合物A内添加适当的水,并均匀搅拌获取粘稠状混合物B;
58:对步骤S7中获取的粘稠状混合物B进行脱水,并获取混合物C;
59:对步骤S8中获取的混合物C进行热压成型并获取成品。
[0059 ]步骤S6中添加的滑石粉的重量占S5中获取秸杆颗粒的重量的70-75% ;步骤S7内添加的水的重量为混合物A重量的40倍-50倍。
[0060]步骤S9中在20-30Mpa的压力下,140_170°C温度下,通过压模机对混合物C进行热热压20-30min,从而获取3-6cm厚的板材。
[0061]如图15-19所示,植物粉末清除装置300,其包括清洗外筒体310、套接于清洗外筒体310内并与其同心布置的清洗内筒体330、安装于清洗内筒体330上端并且可开合的清洗上盖体320,清洗外筒体310底壁的中心位置安装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定位转轴312,清洗内筒体330的底壁上设置有与定位转轴312相匹配的定位孔槽,清洗内筒体330的侧壁上设置有清洗滤孔332,清洗内筒体330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进水孔334,清洗上盖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清洗外筒体同心布置的清洗驱动轴322,清洗内筒体330的外壁滑动套接杂质滤环340的内圈,清洗内筒体33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杂质滤环340的外环与清洗外筒体310的内壁相固定,杂质滤环340上设置有若干滤水孔342。
[0062]如图18所示,清洗外筒体310内盛装有清洗水,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清洗驱动轴322的转动,并带动与之相连接的清洗内筒体绕自身轴线转动,清洗内筒体在转动过程中,使得清洗内筒体内的水成漩涡状,并从设置于清洗内筒体壁部的清洗滤孔,将附着于秸杆表面的植物粉末随着水流进入清洗内筒体外壁与清洗外筒体的内壁之间的区域,由于杂质滤环的限制作用,使得植物粉末被杂质滤环限制,植物粉末不能进入杂质滤环的下部区域,清洗水被过滤后进入清洗外筒体内位于杂质滤环的下方区域,并且由于清洗内筒体的旋转,可将被杂质滤环过滤后的清洁水吸入清洗内筒体内腔内,从而完成一次清洁水的过滤循环。
[0063]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清洗滤孔332与杂质滤环340的设置位置,对于本装置的清洗效果有重要影响,为保证本发明中的清洁水被彻底过滤,提高水清洗效果;尤为重要地,清洗滤孔332最低点所在的水平面高于杂质滤环340上表面所在的水平面Icm以上;如果清洗滤环332的最低点较靠近杂质滤环340的上表面,当内清洗筒体停止工作时,漂浮有植物粉末的未过滤清洁水会倒流至清洗内筒体内,造成清洗后的秸杆二次污染。
[0064]上述的清洗滤孔332为圆形通孔(图中没有示出)时,可在清洗滤孔332的下端部安装半圆形滤网,通过半圆形滤网可有效防止未过滤清洁水倒流至清洗内筒体中,避免造成污染。
[0065]为提高清洗效果以及便于植物粉末的顺利排出,上述的清洗滤孔332的形状为沿清洗内筒体轴线方向拉伸的矩形通孔,该矩形通孔的宽度应当小于0.5cm。
[0066]清洗外筒体310的壁部设置有进出水管,可通过进出水管注入清洁水以及排出使用后的污水。
[0067]当清洗外筒体内的水被排尽时,本发明的植物粉末清除装置可用于离心脱水,清洗内筒体的转动,使得附着于秸杆表面的水以及残留于清洗内筒体中水,通过清洗滤孔、进水孔排入至清洗外筒体的腔室内。
[0068]上述的进水孔的作用是对清洁水的二次过滤,清洁水内残留的细小杂质,可通过进水孔的二次过滤滤除,从而提高水的清洁度,提供清洁效果,并且可节约大量水资源;通过分析可知,进水孔334的孔径小于虑水孔342的孔径。
[0069]为保证清洗内筒体吸收清洗外筒体内的清洁水以及在脱水过程中的顺畅脱水,清洗内筒体的底壁下表面与清洗外筒体的底壁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应当大于5cm。
[0070]循环水清除植物粉末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将待清洗的秸杆放置于清洗内筒体中,并在清洗外筒体内腔注入一定量的清洁水,并关闭设置于清洗内筒体顶端的清洗上盖体。
[0071]b、由于清洗驱动轴安装于清洗上盖体顶端并且与清洗内筒体同心布置,清洗外筒体的内底部设置一与其同心布置的定位转轴,清洗内筒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与定位转轴相匹配的定位孔槽;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清洗驱动轴转动,清洗驱动轴的转动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清洗上盖体、清洗内筒体转动。
[0072]c、清洗内筒体的转动过程中,促进秸杆的离心运动,并使得清洗内筒体内的清洁水呈现漩涡状,清洗内筒体内的清洁水从位于清洗内筒体壁部的清洗滤孔内排入至清洗外筒体内壁与清洗内筒体外壁之间的区域中。
[0073]d、由于清洗外筒体内壁与清洗内筒体外壁之间的区域安装有杂质滤环,从清洗内筒体内排出的水通过杂质滤环上设置的虑水孔第一次过滤,并进入清洗外筒体内腔并位于杂质滤环下部的区域。
[0074]e、由于清洗内筒体的转动,在清洗内筒体内形成漩涡,将清洗外筒体底部的清洁水吸入至清洗内筒体内部,清洗内筒体的底壁设置有进水孔并对清洁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完成一次清洁水的循环;如此往复直至秸杆的清洗完全。
[0075]f、待秸杆清洗完全后,将清洗外筒体内盛装的清洁水排出,并继续转动清洗内筒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秸杆进行脱水,降低秸杆的含水量。
[0076]如图8-14所示,推料切割装置200,包括粉碎上筒体210、安装于粉碎上筒体210下方的粉碎下筒体220、安装于粉碎上筒体210与粉碎下筒体220之间的进料中间体230,进料中间体内设置有与连通上筒体内腔、下筒体内腔的塞料通孔,粉碎上筒体210内滑动套接有内粉碎轴240,内粉碎轴24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可沿其轴线方向发生伸缩,进料中间体230上设置有与塞料通孔相连通的进料管,内粉碎轴240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移位刀组,移位刀组包括沿内粉碎轴圆周方向分布的均匀间隔的若干个移位刀具242组成,移位刀具242沿内粉碎轴240的径向分布并向外延伸,粉碎下筒体220的内壁上设置有沿粉碎下筒体筒深方向分布的若干定位刀组,定位刀组包括沿粉碎下筒体内壁圆周方向分布的若干均匀间隔的定位刀具222,定位刀具222按照粉碎下筒体220的径向分布并朝向粉碎下筒体220的中心轴线延伸,定位刀具的悬置端距离粉碎下筒体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内粉碎轴的半径;内粉碎轴的驱动端连接双动力装置。
[0077]通过双动力装置的第一动能输出端可驱动内粉碎轴的轴线方向运动,当内粉碎轴运动至上端时,可通过进料管将待粉碎的秸杆推入进料中间体的塞料通孔中;通过内粉碎轴在轴线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从而推动秸杆进入下筒体内。
[0078]通过双动力装置的第二动能输出端可驱动内粉碎轴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利用定位刀具与移位刀具的交错切割,对秸杆进行多次切割粉碎,从而有效的对秸杆进行切割,其切割效率高并且粉碎彻底。
[0079]上述的进料管232优选采用开口向上弯曲的管道,其便于临时存储秸杆并且便于利用推料杆进行推料;如图8、9、10所示,本发明中采用了四个进料管232,并且各个进料管分布于进料中间体230的四个侧壁;使得装置可适应多人操作,提高喂料速度。
[0080]进一步的改进,为提高秸杆的容纳量,内粉碎轴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至最顶端时,内粉碎轴的低端与粉碎下筒体顶端之间的间隔大于1cm;如果内粉碎轴运动至最顶端,移位刀组依然与定位刀具交错分布,不便于进料,也影响了秸杆的容纳量,则会降低生产的效率。
[0081]进一步的改进,粉碎下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合的排料盖体,便于卸料。
[0082]如果粉碎上筒体210采用竖直放置时,重力的方向与内粉碎轴的轴线方向一致,由于秸杆为细长的条形,在进料过程中会有部分秸杆直接落入粉碎下筒体底部,不便于切割粉碎,造成漏粉碎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更为优化的技术方案,上述的粉碎上筒体210、粉碎下筒体220、进料中间体230均水平方向放置,套接于粉碎上筒体内的内粉碎轴240也水平放置;其优点在于,当秸杆进入塞料通孔内时,重力方向是与内粉碎轴的轴线方向垂直;待粉碎的秸杆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堆积于塞料通孔内,不会直接落入粉碎下筒体的底部。
[0083]本发明的推料切割装置200有多种状态:第一种状态,进料状态,内粉碎轴240向上运动至顶端,内粉碎轴240的底端面高于粉碎下筒体的上端面;第二种状态,待粉碎切割状态,沿内粉碎轴的轴线方向进行投影,移位刀具的投影与定位刀具的投影互不交叉;第三种状态,粉碎切割状态,内粉碎轴的转动并驱动移位刀具的转动,利用定位刀具与移位刀具的交错分布,对秸杆进行多次切割粉碎。
[0084]如图1-7所示,上述的双动力装置100,其包括动力箱110、主轴套筒120、连接壳体130、副轴141,主轴套筒120的一端与动力箱110的壳体连接,主轴套筒120的另一端与连接壳体130连接,主轴套筒120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筒导向槽,主轴套筒120内分别套接有主轴121、定位转动装置、主轴丝杆123,主轴丝杆123的驱动端与动力箱110的第一动能输出端相连接,定位转动装置套接于主轴丝杆123,主轴121的驱动端设置有与定位转动装置相匹配的主轴内槽128,定位转动装置包括分别套接于主轴丝杆123的移位块体124、主轴套环125、主轴承126、主轴垫环127,主轴121、主轴丝杆123、移动块体124均同轴线布置,移位块体124通过丝母与丝杆连接,移位块体124上设置有与主筒导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块,移位块体124上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线布置的台阶,台阶上套接有主轴套环125、主轴承126、主轴垫环127,主轴套环125、主轴垫环127均与台阶活动连接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台阶与主轴承126的内圈相固定,主轴垫环放置于主轴内槽128内并与主轴内槽底壁相贴合,主轴承128的外圈与主轴内槽128的壁部相固定,主轴套环125与主轴121的驱动端相固定;主轴121的壁部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轴导向键槽122;连接壳体130内布置有相互啮合的副轴齿轮132、主轴齿轮134,主轴齿轮134套接于主轴121外部,通过键136连接主轴齿轮134与主轴121,键136与主轴导向键槽122相匹配;副轴齿轮132内套接有副轴141,副轴141的驱动端与动力箱110的第二动能输出端相连接;主轴121的动能输出端连接内粉碎轴240。
[0085]当动力箱110的第一动能输出端提供动能时,驱动主轴丝杆123转动,由于移位块体上设置有与主筒导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块,从而使得通过丝母与主轴丝杆123相连接的移位块体124沿着主轴丝杆的轴线方向发生往复运动,从而驱动内粉碎轴的往复运动,控制秸杆的进料以及控制切割区域。
[0086]当动力箱110的第二动能输出端提供动能时,驱动副轴141转动,使得套接于副轴的副轴齿轮132发生转动,副轴齿轮的转动并驱动与之相啮合的主轴齿轮134的同步转动,由于主轴齿轮134通过键、主轴导向键槽的相互匹配与主轴相连接,从而使得主轴齿轮驱动主轴的转动,由于主轴丝杆不发生转动,所以移位块体124不发生位移,从而使得主轴只发生转动不发生轴向的运动;主轴的转动实现与之连接的内粉碎轴的转动,从而实现对秸杆的切割粉碎。
[0087]副轴141还套接有调控装置,其包括副轴套筒140、环形凸起部142、第一弹簧143、定位圆盘144、副轴垫环,副轴141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部142,环形凸起部142上设置有锁紧凸起部,副轴套筒140、第一弹簧143、定位圆盘144、副轴垫环127均套接于副轴141的外部,定位圆盘144、副轴垫环127分别与副轴141活动连接,副轴套筒140的一端与连接壳体130相连接,副轴套筒140的另一端与定位圆盘144相连接,定位圆盘144上设置有与锁紧凸起部相匹配的锁紧凹槽,第一弹簧143的一端连接环形凸起部142,第一弹簧143的另一端连接副轴垫环,副轴垫环145与连接壳体130相连接。调控装置是用于控制副轴的转动,从而提高精度,避免输出轴在轴线方向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产生转动。
[0088]当副轴上套接有调控装置时,初始状态下,第一弹簧驱动环形凸起部上的锁紧凸起部与定位圆盘上的锁紧凹槽相咬合,副轴不能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主轴齿轮与副轴齿轮位置锁紧,与此同时,主轴只能发生轴线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当驱动副轴转动时,必须先对副轴施加轴线的作用力并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锁紧凸起部与锁紧凹槽相分离,再驱动副轴的转动,既可驱动副轴齿轮、主轴齿轮、主轴的转动。
[0089]主轴套筒120的一端与动力箱110的壳体通过铆钉连接,主轴套筒120的另一端与连接壳体130通过铆钉连接;副轴套筒140的一端与连接壳体130通过铆钉相连接,副轴套筒140的另一端与定位圆盘144通过铆钉相连接。
[0090]主轴套筒120的外侧壁处铰接有双动力支架112,通过双动力支架112控制双动力装置的俯仰角度,扩大使用范围。
[0091 ]秸杆的推料切割方法,其步骤包括: g、初始状态下,内粉碎轴向上运动至顶端,内粉碎轴的底端面高于粉碎下筒体的上端面;通过设置于粉碎上筒体下方的进料中间体,将待粉碎的秸杆送入至进料中间体的塞料通孔内。
[0092]h、开启双动力装置,双动力装置的第一动能输出端输出动能,双动力装置的第二动能输出端未输出动能。
[0093]双动力装置的动力箱的第一动能输出端提供动能并驱动主轴丝杆转动,由于主轴、定位转动装置分别套接于主轴丝杆,主轴套接于主轴套筒内,主轴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筒导向槽,主轴的驱动端设置有与定位转动装置相匹配的主轴内槽,定位转动装置包括分别套接于主轴丝杆的移位块体、主轴套环、主轴承、主轴垫环,主轴、主轴丝杆、移动块体均同轴线布置,移位块体通过丝母与主轴丝杆连接,移位块体上设置有与主筒导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块,移位块体上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线布置的台阶,台阶上套接有主轴套环、主轴承、主轴垫环,主轴套环、主轴垫环均与台阶活动连接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台阶与主轴承的内圈相固定,主轴垫环放置于主轴内槽内并与主轴内槽底壁相贴合,主轴承的外圈与主轴内槽的壁部相固定,主轴套环与主轴的驱动端相固定,并且主轴的输出端与内粉碎轴的驱动端相连接,从而主轴丝杆在转动过程中,驱动移位凸起块沿其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由于定位转动装置的限制作用,使得主轴沿其轴线方向发生位移,并且使得与主轴输出端相连接的内粉碎轴沿其轴线方向运动;内粉碎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移位刀组,移位刀组包括沿内粉碎轴圆周方向分布的均匀间隔的若干个移位刀具组成,移位刀具沿内粉碎轴的径向分布并向外延伸,粉碎下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沿粉碎下筒体筒深方向分布的若干定位刀组,定位刀组包括沿粉碎下筒体内壁圆周方向分布的若干均匀间隔的定位刀具,定位刀具按照粉碎下筒体的径向分布并朝向粉碎下筒体的中心轴线延伸,定位刀具的悬置端距离粉碎下筒体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内粉碎轴的半径;直至运动至待粉碎切割状态,沿内粉碎轴的轴线方向进行投影,移位刀具的投影与定位刀具的投影互不交叉。
[0094]1、双动力装置的第一动能输出端停止输出动能,双动力装置的第二动能输出端开始输出动能。
[0095]动力箱的第二动能输出端开始输出动能并且驱动副轴转动,由于副轴外部套接有副轴齿轮、主轴外部套接有与副轴齿轮相啮合的主轴齿轮,主轴的壁部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轴导向键槽,主轴齿轮通过键与主轴导向键槽的相互匹配并与主轴相连接,副轴的转动从而驱动副轴齿轮的转动,并驱动与副轴齿轮相啮合的主轴齿轮转动,从而实现主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内粉碎轴绕自身轴线转动;此时为粉碎切割状态,内粉碎轴的转动并驱动移位刀具的转动,利用定位刀具与移位刀具的交错分布,对秸杆进行多次切割粉碎。
[0096]j、待秸杆粉碎完全后,双动力装置的第二动能输出端驱动内粉碎轴运动至待粉碎切割状态,然后第二动能输出端停止输出动能,并开启第一动能输出端,直至内粉碎轴运动至初始状态;即完成一次切割粉碎。
[0097]如图20-23所示,秸杆蒸煮装置400,包括蒸煮筒体410、可拆卸安装于蒸煮筒体410顶端的蒸煮盖体420、安装于蒸煮筒体410内部并且与其同心布置的蒸煮导向杆430,蒸煮盖体420上安装有蒸汽进气管以及蒸汽排气管,蒸煮导向杆穿过蒸煮盖体420的中心部位并与其滑动连接,蒸煮导向杆可在竖直方向滑动,蒸煮导向杆430上套接有若干个内蒸盘440,内蒸盘440通过移动锁紧机构450与蒸煮导向杆430相连接,所述的锁紧机构450包括套接于蒸煮导向杆430下连接块体452、套接于蒸煮导向杆430并与下连接块体452相连接的上连接块体454,内蒸盘440与下连接块体452相固定,下连接块体454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弹性块体,若干个弹性块体拼接成锥形,下连接块体454上还设置有位于弹性块体连接部下端的外螺纹,上连接块体454内设置有与弹性块体相匹配的锥形凹槽,上连接块体454上还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槽;相邻的两个内蒸盘之间的间隔区域为秸杆的容置区域;内蒸盘440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连通的轴向气孔442,内蒸盘440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径向分布并且连通轴向气孔442的径向气孔444;将上连接块体454与下连接块体旋合时,锥形凹槽挤压弹性块体与蒸煮导向杆430紧密接触,使得摩擦力增大,从而可将内蒸盘440固定于蒸煮导向杆430的任意位置。
[0098]为提高蒸汽在蒸煮筒体410内连通性,提高秸杆各部位的均匀受热,蒸煮筒体410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母蒸汽通孔,并且蒸煮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分布的若干个与母蒸汽通孔相连通的子蒸汽通孔;避免放置于两个内蒸盘之间的秸杆挤压过紧,造成蒸汽在蒸煮筒体内流通不畅。
[0099]秸杆蒸煮装置的初始状态,蒸煮导向杆的底部固定一内蒸盘440,其他内蒸盘440均固定于蒸煮导向杆的上端,将待蒸煮的秸杆平铺于最下方的内蒸盘上,解锁位于蒸煮导向杆上端的最接近下方载物内蒸盘的内蒸盘,使的被解锁的内蒸盘压紧载物的内蒸盘,并对解锁的内蒸盘进行锁定;按照该方法依次解锁其他内蒸盘;即根据一次容载量,调整两个相邻的内蒸盘之间的间隔区域。
[0100]为提高秸杆的均匀受热,相邻的两个内蒸盘之间的间隔应当小于8cm;避免秸杆堆积过厚,造成内部的秸杆难受热。
[0101]为提高秸杆蒸煮装置的安全性能,蒸煮盖体上还安装有观测蒸煮筒体内气压的压力表422。
[0102]在放料时,可通过动力装置将蒸煮导向杆430拉起,使得固定于蒸煮导向杆底部的内蒸盘向上抬起,便于均匀摊放秸杆;不然蒸煮筒体过深不便于均匀摊放;逐层堆积秸杆,并将蒸煮导向杆逐步向下复位。
[0103]秸杆的蒸汽加热方法,其步骤包括:
k、开启蒸煮盖体,通过动力装置拉动蒸煮导向杆沿其轴线方向向上运动,直至固定于蒸煮导向杆底部的内蒸盘距离蒸煮筒体上端开口处4-lOcm,并将待蒸煮的秸杆均匀摊放于底部的内蒸盘上,堆积的厚度不高于8cm。
[0104]1、将位于秸杆上方并且最邻近的内蒸盘解锁,并挤压秸杆的上端面,然后对该内蒸盘进行锁定;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蒸煮导向杆向下运动,使得该内蒸盘距离蒸煮筒体开口4-lOcm,并再次均匀摊放待蒸煮的秸杆。
[0105]m、按照上述步骤k、l的方法依次对其他的内蒸盘进行解锁、锁定,直至秸杆的填充完毕;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蒸煮导向杆的底部与蒸煮筒体的内底壁接触。
[0106]n、关闭蒸煮盖体,并通过设置于蒸煮盖体上的蒸汽进气管输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进入蒸煮筒体内,由于内蒸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连通的轴向气孔,内蒸盘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径向分布并且连通轴向气孔的径向气孔,并且蒸煮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母蒸汽通孔,并且蒸煮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分布的若干个与母蒸汽通孔相连通的子蒸汽通孔;从而使得高温蒸汽可在轴线气孔与径向气孔之间对流,使得堆积的秸杆均匀受热;
O、待加热一定时间后,即可开启蒸煮盖体,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蒸煮导向杆向上运动,依次对内蒸盘进行解锁,并取出蒸煮后的秸杆;从而完成秸杆的蒸煮。
[0107]如图25-30所示,烘干装置500,包括烘干筒体510、套接于烘干筒体510内的烘干转台520、设置于烘干转台520上方的烘干托盘550、设置于烘干转台520下方的振动盘体540、与烘干转台520活动连接的振动杆530,烘干托盘550上布置有散热孔,烘干转台520包括烘干转板522、烘干转轴524,烘干托盘与烘干转板522固定连接,烘干筒体510的壁部和/或烘干转板522上安装有烘干热源,烘干转板52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烘干转轴524的输出端,烘干转轴524穿过烘干筒体510底壁的中心位置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烘干转板522上圆周阵列有以烘干转轴轴线为圆心的若干振动通孔526,振动杆530与振动通孔526相匹配并且振动杆530在振动通孔526内竖直方向滑动,振动杆530上端部滑动套接于烘干托盘550,振动杆530可相对于烘干托盘550竖直方向滑动,振动盘体540上设置有与振动杆530下端部相匹配的振动导向槽542,振动杆530在振动导向槽542内沿圆周方向转动,振动导向槽542内固定有坡面倾斜块546,坡面倾斜块546的下端面与振动导向槽的底壁相贴合,坡面倾斜块546上端部设置有倾斜的坡面,坡面低位指向坡面高位在水平面上的分解方向与烘干转台520的转动方向相同;当转动烘干转轴524时,驱动与烘干转轴相连接的烘干转板522转动,从而带动与烘干转板522固定连接烘干托盘550同步转动,烘干转板带动振动杆的转动,振动杆在转动过程中与坡面倾斜块接触,并在坡面倾斜块的坡面上滑动,从而使得振动杆发生竖直向上的运动,从而使得振动杆相对于烘干托盘550向上顶起,振动杆向上顶起过程中,促进对秸杆的翻动;由于振动杆的重量大,秸杆颗粒对其的摩擦力远低于振动杆本身的重力,当振动杆从坡面高位落下时,振动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即可正常复位,烘干托盘的转动以及振动杆竖直方向上的搅动,可促进秸杆的均匀受热。
[0108]当振动杆从坡面高位快速落下时,振动杆与振动导向槽发生碰撞,产生较大噪音并且容易造成机构的损伤,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振动杆530包括上振动杆532、下导杆534,上振动杆532滑动套接于下导杆534外部,上振动杆与振动通孔滑动连接,上振动杆还与烘干托盘滑动连接,并且上振动杆532与下导杆534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536,下导杆534的下端部活动铰接有滚轮538,滚轮538在振动导向槽内滚动,降低摩擦;通过第二弹簧536抵消一部分振动,但是可以更好的保护设备,并且降低噪音。
[0109]上述的振动杆优选为四个并且均匀间隔布置于烘干托盘的四周,振动导向槽542内固定有四个均匀间隔布置的坡面倾斜块546。
[0110]秸杆的烘干方法,其步骤包括:
将待烘干的秸杆倒置于烘干筒体内,并落入烘干转盘上方,开启位于烘干筒体内壁以及烘干转板上的烘干热源,驱动烘干转轴的转动,并带动与烘干转轴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烘干转板转动,由于烘干转板上圆周阵列有以烘干转轴轴线为圆心的若干振动通孔,振动杆与振动通孔相匹配并且振动杆在振动通孔内竖直方向滑动,振动杆还滑动套接于固定于烘干转板上端的烘干转盘,振动盘体上设置有与振动杆下端部相匹配的振动导向槽,振动杆在振动导向槽内沿圆周方向转动,振动导向槽内固定有坡面倾斜块,坡面倾斜块上端部设置有倾斜的坡面,坡面低位指向坡面高位在水平面上的分解方向与烘干转台的转动方向相同,当振动杆与坡面倾斜块接触时,振动杆沿坡面底位向剖面高位滑动,振动杆发生竖直向上的运动并相对于烘干转盘向上顶起,对放置于烘干转盘的秸杆进行搅动,当振动杆运动至坡面高位时,在振动杆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振动杆复位并与振动导向槽的底壁接触,振动杆在复位过程中再次对秸杆进行翻动;由于振动托盘上设置有散热孔,在翻动秸杆的同时,促进了秸杆的均匀受热,并可将热能传递至堆积的秸杆内部;烘干筒体持续转动,直至烘干完成。
[0111]如图31-37所示,混合搅拌装置600,其包括混合搅拌筒体610、安装于混合搅拌筒体610中心轴线处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内搅拌轴620、内搅拌轴620连接有若干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支撑支架630、与支撑支架630活动连接的混合扇叶640,内搅拌轴620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定位导向槽;支撑支架630的形状为两端面连通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两侧边并且与内搅拌轴中心轴线相垂直的中心轴636,支撑支架630的侧边上设置有与定位导向槽相匹配的定位导向凸起;混合扇叶640与中心轴636活动连接,混合扇叶640包括结构形状相同的叶片a、叶片b,叶片a和叶片b为弯曲的弧形板,叶片a的弯曲开口方向与叶片b的弯曲开口方向相反,叶片a与叶片b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与中心轴636相匹配的连接部646,连接部646上设置有与中心轴相匹配的轴孔,混合扇叶可绕中心轴进行偏转。
[0112]当内搅拌轴620绕自身轴线转动时,并带动与之相连接的支撑支架以及混合扇叶的转动,由于堆放于混合搅拌筒体内的秸杆摆放不均匀,使得混合扇叶的上方以及下方受力不均衡,从而导致混合扇叶绕中心轴的偏转,从而利于混合扇叶的偏转改变搅拌方式;本发明的混合搅拌装置可根据混合搅拌筒体内堆积的秸杆情况,自行调整搅拌方式,其搅拌的区域大,并且搅拌混合更均匀。
[0113]定位导向槽由截面为梯形的梯形槽622和截面为矩形的矩形槽624组成,梯形槽622的底边长度大于其上边长度,并且梯形槽622的底边相对于其上边更临近内搅拌轴620的中心轴线,矩形槽624与梯形槽622的上边连通,矩形槽624的宽度与梯形槽622上边长度相同,矩形槽624的长度沿内搅拌轴620的径向向外延伸;支撑支架630的厚度与矩形槽624的宽度相同,定位导向凸起包括一截面为梯形并沿直线方向延伸的梯形凸起634,梯形凸起634与梯形槽622相匹配;通过梯形凸起与梯形槽的匹配关系,使得支撑支架与内搅拌轴的连接更加紧密,由于内搅拌轴在转动过程中,支撑支架受到的是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由于梯形的特殊的倾斜面,使得支撑支架的位置更加稳定。
[0114]如图32、33所示,本发明中的混合扇叶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大于支撑支架630的长度;混合扇叶640最大偏转180度,限制混合扇叶640不能360度旋转,通过限定混合扇叶的偏转范围,可避免混合扇叶的过渡偏转影响搅拌效果。
[0115]内搅拌轴620上设置有四个均匀间隔的定位导向槽,并通过定位导向槽分别连接四个支撑支架630。
[0116]滑石粉与秸杆颗粒的混合搅拌方法,其步骤包括:
P、将一定比例的滑石粉与秸杆颗粒倒入混合搅拌筒体内,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内搅拌轴顺时针转动;
q、由于内搅拌轴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定位导向槽,支撑支架的形状为两端面连通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两侧边并且与内搅拌轴中心轴线相垂直的中心轴,支撑支架的侧边上设置有与定位导向槽相匹配的定位导向凸起;混合扇叶与中心轴活动连接,混合扇叶包括结构形状相同的叶片a、叶片b,叶片a和叶片b为弯曲的弧形板,叶片a的弯曲开口方向与叶片b的弯曲开口方向相反,叶片a与叶片b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与中心轴相匹配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与中心轴相匹配的轴孔,混合扇叶可绕中心轴进行偏转;并且由于秸杆颗粒与滑石粉的堆积不均匀,在内搅拌轴驱动混合扇叶转动时,混合扇叶受力不均匀,并发生一定角度的侧翻,从而改变搅拌的区域;
r、内搅拌轴顺时针搅拌一定时间后,通过动力装置改变内搅拌轴的转动方向,使得内搅拌轴沿逆时针方向搅拌;
s、内搅拌轴在逆时针搅拌过程中,同样促使混合扇叶的偏转,并对秸杆、滑石粉进行翻动搅拌;搅拌一定时间后,即可完成混合搅拌。
[011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应用于秸杆颗粒高温加热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蒸煮筒体、可拆卸安装于蒸煮筒体顶端的蒸煮盖体、安装于蒸煮筒体内部并且与其同心布置的蒸煮导向杆,蒸煮盖体上安装有蒸汽进气管以及蒸汽排气管,蒸煮导向杆穿过蒸煮盖体的中心部位并与其滑动连接,蒸煮导向杆可在竖直方向滑动,蒸煮导向杆上套接有若干个内蒸盘,内蒸盘通过移动锁紧机构与蒸煮导向杆相连接,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套接于蒸煮导向杆下连接块体、套接于蒸煮导向杆并与下连接块体相连接的上连接块体,内蒸盘与下连接块体相固定,下连接块体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弹性块体,若干个弹性块体拼接成锥形,下连接块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弹性块体连接部下端的外螺纹,上连接块体内设置有与弹性块体相匹配的锥形凹槽,上连接块体上还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槽;相邻的两个内蒸盘之间的间隔区域为秸杆的容置区域;内蒸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连通的轴向气孔,内蒸盘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径向分布并且连通轴向气孔的径向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秸杆颗粒高温加热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蒸煮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母蒸汽通孔,并且蒸煮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分布的若干个与母蒸汽通孔相连通的子蒸汽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秸杆颗粒高温加热的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内蒸盘之间间隔的秸杆容置区域应当小于8cm。
【文档编号】B27K5/00GK105856368SQ20161036093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9日
【发明人】潘磊
【申请人】潘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