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类培养长细木屑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菌类培养长细木屑加工装置,它由进料槽、粉碎室、压杆、锯片、主轴、大带轮、带座轴承、机架、出料口、物料、压紧块组成,其工作过程是:物料通过进料槽进入粉碎室,锯片的转动是汽油机输出动力通过带传动带动大带轮转动,从而使主轴转动的。通过压杆将压紧块压紧物料,使物料与锯片充分接触。由于锯片平行且分角度安装,锯齿成一定角度,物料被粉碎成长细状木屑,可用来进行菌类培养。在工作过程中压紧块压紧物料保证了物料与锯片的紧密接触,提高了粉碎质量,保证了加工产量。整机通过切削装置形成新型粉碎机构,并采用锯切模式的粉碎方式。
【专利说明】一种菌类培养长细木屑加工装置
[0001 ]所属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材粉碎装置,尤其是一种菌类培养长细木肩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3]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得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间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自然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严峻,这就需要我国在发展经济、技术的同时,更充分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同时缓解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紧缺的问题。食用菌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各类强化食品、保健品、调味品、辅助疗品、药品、日用品日益受到消费市场的青睐,销量逐年增加。在食用菌生产中,特别是木耳、香菇、滑菇栽培,可以广泛利用木肩资源,使之转化为富含蛋白质的菌类有机体,为人们提供味道鲜美的保健食品,同时也给食用菌生产者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随着食用菌产业大势崛起,作为培养料的木肩,不仅仅出自于木材加工业的下脚料,更多的是利用林区的枝丫材或其他废材粉碎而成。目前普遍使用的木材粉碎机主要采用盘式削片加甩刀粉碎的工作原理,其加工木肩的大小完全由筛网决定,无法加工出有利于菌类培养所要求的长细木肩。现在市场上流行的粉碎机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粉碎质量不高,影响了粉碎效果,导致物料的浪费,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现在市场上的粉碎机加工出来的木肩不是最适宜进行菌类培养。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粉碎质量高安全平稳,快速高效的一种菌类培养长细木肩加工装置。该机器可有效的提高粉碎质量,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工出最适宜进行菌类培养的长细木肩。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菌类培养长细木肩加工装置由进料槽、物料、粉碎室、大带轮、压紧块、带座轴承、机架、锯片、主轴、出料口、压杆组成。其特征是:物料通过进料槽进入粉碎室,锯片的转动是汽油机输出动力,通过带传动带动大带轮转动,从而使主轴转动的。将带座轴承与机器底座连接,主轴与带座轴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悬臂轴,每个锯片之间相差几度安装,使得锯片切削出的木肩为长细状,为菌类培养提供长细木肩原料。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菌类培养长细木肩加工装置的主视图。
[0007]图中:1.进料槽2.粉碎室3.压杆4.锯片5.主轴10.物料11.压紧块
[0008]图2为菌类培养长细木肩加工装置的左视图。
[0009]图中:6.大带轮7.带座轴承8.机架9.出料口
[0010]图3为菌类培养长细木肩加工装置的俯视图。
[0011]图中:10.物料11.压紧块【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种菌类培养长细木肩加工装置,它由进料槽(I)、粉碎室(2)、压杆(3)、锯片(4)、主轴(5)、大带轮(6)、带座轴承(7)、机架(8)、出料口(9)、物料(10)、压紧块(11)组成,其特征是:物料(10)通过进料槽(I)进入粉碎室(2),锯片(4)的转动是汽油机输出动力通过带传动带动大带轮(6)转动,从而使主轴转动的。通过压杆(3)将压紧块(11)压紧物料(1),使物料(10)与锯片(4)充分接触。由于锯片平行且分角度安装,锯齿成一定角度,物料(10)被粉碎成长细状木肩,可用来进行菌类培养。在工作过程中压紧块(11)压紧物料保证了物料
(10)与锯片(4)的紧密接触,提高了粉碎质量,保证了加工产量。整机通过切削装置形成新型粉碎机构,并采用锯切模式的粉碎方式。
【主权项】
1.一种菌类培养长细木肩加工装置,它由进料槽(I)、粉碎室(2)、压杆(3)、锯片(4)、主轴(5)、大带轮(6)、带座轴承(7)、机架(8)、出料口(9)、物料(10)、压紧块(11)组成,其特征是:物料(10)通过进料槽(I)进入粉碎室(2),锯片(4)的转动是汽油机输出动力通过带传动带动大带轮(6)转动,从而使主轴转动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类培养长细木肩加工装置,其特征是:由于锯片(4)平行且分角度安装,锯齿成一定角度,物料(10)被粉碎成长细状木肩,可用来进行菌类培养。
【文档编号】B27L11/06GK205466631SQ201620168586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7日
【发明人】姜新波, 王文博, 马岩, 姜明泽
【申请人】东北林业大学, 姜新波, 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