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及其针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01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及其针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使用横机编织的筒状针织物在其编织中途切换编织线加入条纹情况下、限制在编织线切换点产生的层差(段差),且不影响编织制品美观的编织方法及其针织物。
图5示出了由横机编织筒状针织物的一般编织方法,并表示了由平针组织构成的实例。图中左侧示出的F是前针床,B是后针床,A~O是前针床的编织针,a~o是后针床的编织针。图6是将编织线切换处附近的针织物部分展开表示的线圈图,虚线X-X是前侧针织物103与后侧针织物105的分界部分,即表示了在针床上的编织宽度的左侧端部分。在筒状针织物一个环回编织中形成的前侧针织物103与后侧针织物105的线圈横列呈现在同一条线上。
首先在步骤1中使喂纱构件向右方移动后,向后针床的针a~o喂纱,进行后侧针织物105的线圈横列编织。在下边的步骤2中,使前述喂纱构件向左方移动,向前针床的针O~A喂纱,进行相同线圈横例前侧针织物103的线圈横列编织。以下,以适当次数反复进行步骤1、2的线圈横列编织,编成第一针织物部分107的线圈横列之后,切换成不同色的其他编织线,进行和上述同样的编织,从而编成第二针织物部分109。这样在每个所要求的环回次数的线圈横列编织进行编织线切换,即可编成交互掺入第一色与第二色的条纹筒状针织物101。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所定义的条纹,也包含编织线切换仅进行一次的双色调针织物。在横机中,喂纱构件的初始位置可取于通常针床长度方向左右任何一端侧。在本例中,将左侧取作初始位置,将位于后侧针织物105的左侧端的纵行(后针床的针a)作为环回编织的起点进行编织线的切换。
从图6可以明白,在形成一圈筒状针织物101的线圈横列后,进行接下来的线圈横列的线圈形成时,由于一圈的线圈横列最终形成的线圈拉近下一层的一圈的线圈横列在最初形成的线圈,所以,如图7所示,在实际的针织物中,在编织线切换处102的变色线圈处产生层差。
另外,由于在成为环回编织起点的编织线切换处产生了连接线120、121,在编结后切断连接线120、121,必须将其端线引入筒状针织物101内侧,且必须进行锁缝(カガリ付け)等后处理,以防线圈从引入的端线脱散。
在这样现有编织方法中,在编织加入条纹的筒状针织物101的情况下,在前侧针织物103与后侧针织物105的分界部由编织线切换产生层差,使针织物外观不美观。
另外,切换编织线进行编织,在编织线切换处产生连接线,上述这样的处理也是麻烦的。
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这些问题,先前提出了日本特开平10-60758号公报中所展示的方法。但是,这里不是将编织线切换处设于编织宽度侧端部,而是设定于编织制品不显眼处,这样编织筒状针织物,例如在编织领带的情况下,将编织线的切换处设在隐藏于领带里侧的部分,而不能限制层差本身的产生。因此,例如在筒状无缝编织套衫或裙等针织品的情况下,没有领带那样隐藏于里面的部分,不能以此方法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可控制编织线切换处编织线交换引起的色的层差、不损害针织物外观地加入条纹的筒状针织物。其目的还在于提供可减轻含有由编织线切换产生的连接线的端线部分的后处理负担的、加入条纹的筒状针织物。
按权利要求1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线切换处、使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至少各一个线圈浮线。
按权利要求2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线切换处,使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各二个线圈浮线。
按权利要求3所记述的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线切换处,在第一针织物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前一个线圈横列编织中、使前述二个线圈中的一方浮线,在接下来的最终线圈横列中使另一方浮线;在接下来被编织的第二针织物部分的最初的线圈横列编织中,使前述二个线圈中的一方浮线,在接下来的线圈横列编织中使另一方浮线。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的开始编织与编织结束近旁,用空针形成端线处理用的线圈,将该形成的线圈插入用于重叠于筒状针织物内的规定线圈的端线处理的编织中。
按权利要求5所记述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在前述各针织物部分的编织结束侧形成的端线处理用线圈重叠在编织方向下手侧的线圈上;使开始编织侧形成的端线处理用线圈重叠在编织方向上手侧的线圈上。
一种条纹编织方法,在这种编织方法中,使用具有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的横机,使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在针床下方层叠下垂,交互环回完成各针织物线圈横列的编织,在编织宽度的侧端部连结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的筒状针织物上,适当切换编织线,至少由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构成条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的步骤a)使第一针织物部分与接着被编织的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编织结束部分的线圈浮线或/与集圈的步骤;b)接着前述步骤使第二针织物部分与前述第一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开始编织部分的线圈浮线或/与集圈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加入条纹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在编织宽度的两侧端部连结地环回编织、同时至少由第一与第二的不同编织线以每个规定线圈横列切换的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构成;在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分界部的编织线切换处,对至少一方的针织物部分浮线或/与集圈。
按权利要求8所记述的加入条纹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编织线切换处,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至少各一个线圈被浮线。
按权利要求9所记述的加入条纹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编织线切换处,使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各二个线圈浮线,在第一针织物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前一个线圈横列处使前述二个线圈中的一方浮线,在最终线圈横列中使另一方浮线;在接下来编织的第二针织物部分的最初线圈横列中、使前述两线圈中的一方浮线,在下一线圈横列中使另一方浮线。
在本发明中,在编织至少由第一编织线编织的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由第二编织线编织的第二针织物部分构成的具有条纹的筒状针织物时,编织是从第一针织物部分向第二针织物部分、或从第二针织物部分向第一针织物切换时、在至少一方针织物部分的编织开始侧或编织结束侧的编织线切换处相接的编织针不喂纱,而浮线或集圈,或者将二者组合进行。由此,在编织线切换处相接的纵行线圈横列(线圈)数比其他纵行要少;浮线或集圈前后线圈横列编织中形成的线圈互相在上下方向拉近,由此,线圈伸展、使在编织线切换处产生的色的层差不显眼。
在使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各一个线圈分别浮线的情况下,由于色的层差在浮线的二个纵行间吸收,比着仅使1方针织物部分浮线的情况下或集圈情况下,其层差要不显眼得多。
另外,在编织线切换处,使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各二个线圈浮线,最好是在第一针织物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前一个线圈横列编织中使前述二个线圈中的一方浮线,在接下来的最终线圈横列中使另一方浮线;在紧接这些进行编织的第二针织物部分的最初线圈横列编织中,使前述二个线圈中的一方浮线,在接下来的线圈横列编织中使另一方浮线,在这种情况下,色的层差由于在浮线的4个纵行间慢慢吸收,比一个线圈的情况下层差更加不显眼。
在编织线切换时,用处在切换处近旁的空针形成端线处理用线圈,将该形成的线圈重叠于筒状针织物内规定的线圈,由此所形成的端线处理用线圈在接下来的线圈横列编织中编入针织物内,可防止从该处脱散。
而后,使该针织物部分编织结束侧形成的端线处理用线圈在编织方向重叠于下手侧线圈;而使编织开始侧形成的端线处理用线圈在编织方向重叠于上手侧线圈,由此,由该端线处理用线圈在编织结束处或编织开始处形成的线圈,不仅在线圈横列的一方还在左右连结起来,这样可防止在该处产生孔。
图2是表示其编织步骤15~28的图。
图3是表示其编织步骤29~42的图。
图4是表示由实施例1编织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线切换处附近的线圈图。
图5是表示由横机编织筒状针织物的一般编织方法的图。
图6是由现有方法编织的具有条纹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线切换处附近的线圈图,各个线圈横列以同一条线表示。
图7是表示编织完成后处于自然状态的对应于图6的线圈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边连同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合适实施例。<第一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由筒状编织的第一、第二针织物部分构成的双色条纹为例连同


如下。图1~图3表示编入了由本实施例编织的条纹的平针组织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步骤。图中的左右箭头表示喂纱构件的移动方向,上下箭头表示移圈方向。F表示前针床,B表示后针床,A~Q表示前针床的编织针,a~q表示后针床的编织针。构成筒状针织物1的前侧针织物3由前针床的针编织;后侧针织物5由后针床的针编织。图4表示筒状针织物1的编织线切换处附近的线圈构造。步骤S表示构成筒状针织物1的各线圈在针床上的结合状态,前针床的针C~Q结合着前侧针织物3,后针床的针c~q结合着后侧针织物5。尚且,为说明方便,编织中所使用的针数比实际的针数要少。
条纹第一针织物部分7,由编织线11在以下的步骤1~6中进行。在步骤1中,使编织线11的喂纱构件(图中未示出)向右移动,向后针床的针c-q喂纱,进行后侧针织物5的线圈横列31b的编织。在步骤2中,向前针床的针Q-C喂纱,进行连续后侧针织物5的同一线圈横列的前侧针织物3的线圈横列31f的编织。将该步骤1、2的编织反复规定次数,对第一针织物部分7进行所希望的线圈横列的编织。
在接下来的步骤3~6中,表示了用于掩盖编织线切换处所产生的层差的编织,在本实施例中,是在成为编织结束侧的前侧针织物3的最终二个线圈横列32f、33f的编织中进行。首先,在步骤3中,向后针床的针c-q喂纱,进行后侧针织物5的线圈横列32b的编织之后,在下边的步骤4中,向除去前针床的侧端针C以外的针Q~D喂纱,进行前侧针织物3的线圈横列32f的编织。在步骤5中,向后针床的针c~q喂纱,进行后侧针织物5的最终线圈横列33b的编织,在接下来的步骤6中,向除去前针床的针D以外的针Q~E和针C喂纱,进行前侧针织物3的最终线圈横列33f的编织。
步骤7~24,表示了用于包括连接线部分72的端线处理的编织。第一针织物部分7编织结束,首先进行织出(丝出レ)的编织线11的处理,接下来,进行开始第二针织物部分9的编织的编织线13的织入(丝入れ)编织,用于锁缝的编织与端线处理的编织一并进行。
步骤7~14表示编织线11的端线处理的编织。
首先,在步骤7中,将编织线11钩挂于后针床的针b之后,在下边的步骤8中,使其钩挂于前针床的针A,分别形成勾挂集圈线圈41、42。而后,在步骤9中,进行移圈,将结合于后针床的针b的集圈线圈41移至前针床的针B。在下来的步骤10中,向前针床的针B供编织线11,在集圈线圈41上形成连接线圈43。由此,从前针床的针B越过线圈43脱圈的集圈线圈41连结于线圈43的基部、固定了线圈43的环。在步骤11中,将该线圈43移至后针床的针c,重叠于后侧针织物5的线圈横列33b的线圈50。在接下来的线圈横列编织中,编入针织物内、以防止从该处针织物松开的技术详细记述于日专利特开平8-188942号公报中。
应该注意的是,前侧针织物3的最终部分编织结束时,端线处理用形成的线圈43,是位于线圈51的下手侧线圈,在这里重叠于后侧针织物5的线圈50、分割于线圈51、与线圈52间,防止产生孔。而后,在步骤12中,使前针床的针A进退,使步骤8中勾挂的集圈线圈42从针A去掉。
在步骤13中,将结合于前针床的编织针C、D、E的线圈移动结合于对向的针床。在相对的后针床的编织针c、d、e上已结合着后侧针织物5的线圈,图中未示出在前后针床的上位再配设一对针床的形式,即所谓四针床型横机情况下的编织,将结合于前针床的编织针C、D、E的线圈移动结合于对向的上部后针床BU的编织针c、d、e。例如,株式会社岛精机精机械制的计算机控制横机(商品名SWG-X)中即进行这样的编织。在不具备上部针床的通用二针床型横机情况下,比如,以奇数编号的编织针进行前侧针织物的编织,使用偶数编号的编织针进行后侧针织物的编织,这样编织筒状针织物,确保向对向针床移圈用的空针,使结合于编织针C、D、E的线圈移向该空针即可。另外,在株式会社岛精机精机械制的计算机控制横机(商品名FIRST)那样具有滑块重叠于二块薄板构成的滑针的横机情况下,也可以以利用日专利特开平11-43849号公报所展示的线圈暂时预置方法、所谓牵拉法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后针床的编织针将后侧针织物的线圈结合于钩子上,在滑块上结合上结合于编织针C、D、E的线圈。这样,在步骤13中的编织,可根据横机型式适当决定。而后在步骤14中使喂纱构件左移、使编织线11喂出。
下边的步骤15~24示出了为第二针织物部分9的编织用于入线的编织线13的编织始端侧的端线处理的编织。在步骤15中将喂纱构件至少移动到比编织针下还靠右的位置、使纺织线13进入编织宽度内。而后在步骤16中使前述步骤13中移至后针床的前侧针织物3的线圈回到原编织针C、D、E。由此,织出的编织线11向喂纱构件延伸,该喂纱构件以横向走过筒状针织物内侧并从线圈横列34f的编织针E、F形成的线圈间向筒状针织物外侧露出状态停止于针织物的左外。另一方面,织入的编织线13,从筒状针织物外侧通过上述编织针E、F形成的线圈间插入筒状针线物的内侧。这样,第一针织物部分7与第二针织物部分9间延伸的编织线11、13的连接线部分71、72,像图4所示,从编织线切换处向横向移位、从编织针E、F形成的各线圈间出现于筒状针织物的外侧、交互纵向延伸。
在步骤17中,使编织线13向左移动后,在步骤18中,将编织线13勾挂于前针床的针B,在下来的步骤19中勾挂于后针床的针a,分别形成集圈线圈45、46。而后在步骤20中进行移圈。将结合于前针床的针B的集圈线圈45移至后针床的针b。在下边的步骤21中,向后针床的针b供编织线13、形成连接集圈线圈45的线圈47。在步骤22中,将该线圈47移向前针床的针C重叠于前侧针织物3的线圈横列33f的线圈51。这样,使开始编织后侧针织物5时端线处理用形成的线圈47重叠于在线圈54的编织方向的上手侧线圈、此处即前侧针织物3的线圈51,借此可防止连接线圈51的线圈横列形成的线圈58间产生孔。而后,在步骤23中,使后针床的针a进退,使步骤19中形成的集圈线圈46从针a去掉之后,在步骤24中,使喂纱构件左移。使纺织线13向外出离针织物1。
在接下来的步骤25~28中,示出了用于掩盖编织线切换处产生的层差的编织。首先,在步骤25中,向后针床除针c之外的针d~q供编织线13、进行后侧针织物5的线圈横列34b的编织之后,在下边的步骤26中,对前针床侧端的针Q~C喂纱、进行前侧针织物3的相同线圈横列的线圈横列34f的编织。借在针C上形成线圈57、使结合于针C的编织线13的始端部分上形成的线圈47、连同线圈51编入针织物内,因此可防止脱散。在步骤27中向后针床的除针d之外的针c与针e~q供编织线13、进行后侧针织物5的线圈横列35b的编织,在接下来的步骤28中向前针床的针Q~C喂纱,进行前侧针织物5的相同线圈横列的线圈横列35f的编织。借在针c上形成线圈55、由于结合于针c的编织线11的终端部上形成的线圈43连同线圈50编入针织物内,可防止脱散。而后,将连续的步骤29、30的编织反复进行规定次数,对第二针织物部分9进行所希望的线圈横列编织。在接下来的步骤31~34中,表示了用于掩盖第二针织物部分9的编织终端侧所产生的层差的编织线13的编织。它以和先前编织线11的步骤3~6相同的编织进行。
步骤35~42示出了编织线13的端线处理的编织。以和先前编织线11的步骤7~14相同的编织进行。而后,进行图中未示出的第一针织物部分7与第二针织物部分9反复编织,在这些编织线切换处进行用于掩盖上述层差的编织和用于端线处理的编织。
在本实施例中,为使编织线切换处产生的层差不明显,在织出时,使处在与后侧针织物5的分界部的前侧针织物3侧端二线圈(针C、D)变换线圈横列、分别做一次浮线至编织结束。而后在织入时,使处于与前侧针织物3的分界部的后侧针织物5侧端二线圈(针c、d)变换线圈横列、分别做一次浮线至编织开始。其结果,如图4所示,以前侧针织物3的前针床的针C、D和后侧针织物5的后针床的针c、d形成的线圈横列数比以其他编织针形成的线圈横列数要少,浮线前后形成的线圈相互拉近,最终,由针织物自身的拉力在分界部分使线圈变形,层差不明显。
上述这样织入、织出的各编织线11、13的编织终端侧、编织始端侧在锁缝同时各连接线部分71、72描绘出略成“コ”字形地从编织线切换处横向向筒状针织物内侧延伸,从此出现于筒状针织物外侧、向纵向延伸。其后,再度进行筒状针织物内侧、向下一个编织线切换处横向延伸。因此,用于端线处理、出现于该筒状针织物外侧切换连接线部分之后,拉伸针织物时,由于出现于表面的连接线部分很容易引入针织物内掩盖起来,故可非常简单而有效地进行端线的后处理。<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限制编织线切换处产生的层差,在成为编织结束侧的前侧针织物3,在最终的二个线圈横列32f、33f的编织中,使编织针C、D交互浮线;而后在成为编织开始侧的后侧针织物5,在开始的二个线圈横列34b、35b的编织中,使编织针c、d交互浮线。但也可以在最终线圈横列33f中使编织针C、D浮线,在编织开始侧的线圈横列34b中使编织针c、d浮线;也可以调换编织针C、D、c、d的浮线顺序进行。这样,在使编织针C、D、c、d浮线情况下,编织线不编入针织物,可以不比集圈显著,但也可以使编织针C、D、c、d集圈编织、或将浮线与集圈组合进行。
代替上述方法,也可以使编织结束侧的线圈横列33f的针C、和编织开始侧的线圈横列34b的编织针c分别浮线一个线圈。或者也可以将分界部的浮线编织针增加到三根、四根,在这种情况下,只是增加了浮线编织针的数量,由于在其范围内可将层差慢慢吸收,故可望取得层差变得不明显的效果。另外,也可以仅使编织结束侧或编织开始侧任何一方的分界部的编织针浮线。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在构成筒状针织物的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的分界部、在针床上来说、将编织线切换处配置于编织宽度的侧端部的情况。但编织线切换处未必限于编织宽度侧端,比如配置于前侧针织物的中央部分来实施本发明的编织方法当然也是可以的。这种情况下,端线处理的编织,根据上述步骤13情况下使用的编织机的类型可确保用于编织的空针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编织结束时形成的端线处理用的线圈43重叠于线圈51的下手侧线圈50,但在编织方向若是位于下手侧的线圈,代替它,比如也可以是线圈53或下一线圈横列的线圈55。同样,实施例中将编织开始时形或的端线处理用线圈47重叠于在线圈54的编织方向位于上手侧的线圈51;但若是位于上手侧的线圈,代替它、比如是紧邻的线圈50或下一线圈横列形成的线圈55也可以。重叠于相同编织线形成的线圈要美观。重要的是,在编织结束或编织开始处、线圈横列方向的线圈间无连结、该处不产生孔,在编织结束处下手侧或编织开始处上手侧的线圈上重叠以端线处理用形成的线圈。
另外,在条纹频繁反复于筒状针织物内的情况下,最好是,不要使其合适的编织线切换处移位、不要反复以同一编织针进行旨在使层差不明显的浮线或集圈编织,也不要使该部分的线圈横列数比其他的纵行极端地少。
工业上利用可能性在本发明中,由于像上述这样连接编织线切换处的纵行线圈横列数比其他纵行的少,在浮线或集圈的前后线圈横列编织中形成的线圈相互在上下方向拉近、并由此线圈伸展并使编织线切换处所产生的色的层差不明显,故不影响编织制品的美观。
权利要求
1.一种条纹编织方法,这种编织方法中使用了具有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使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从针床下方成层叠状垂下,交互环回完成各针织物的线圈横列的编织,在编织宽度的侧端部连结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的筒状针织物上编织规定的线圈横列时,适当切换编织线,至少由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构成条纹,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分界的编织线切换处,使至少一方的针织物部分的线圈浮线或/与集圈,以限制该处产生的层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线切换处、使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至少各一个线圈浮线。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线切换处,使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各二个线圈浮线。
4.按权利要求3所记述的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线切换处,在第一针织物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前一个线圈横列编织中、使前述二个线圈中的一方浮线,在接下来的最终线圈横列中使另一方浮线;在接下来被编织的第二针织物部分的最初的线圈横列编织中,使前述二个线圈中的一方浮线,在接下来的线圈横列编织中使另一方浮线。
5.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的开始编织与编织结束近旁,用空针形成端线处理用的线圈,将该形成的线圈插入用于重叠于筒状针织物内的规定线圈的端线处理的编织中。
6.按权利要求5所记述筒状针织物的条纹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在前述各针织物部分的编织结束侧形成的端线处理用线圈重叠在编织方向下手侧的线圈上;使开始编织侧形成的端线处理用线圈重叠在编织方向上手侧的线圈上。
7.一种条纹编织方法,在这种编织方法中,使用具有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的横机,使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在针床下方层叠下垂,交互环回完成各针织物线圈横列的编织,在编织宽度的侧端部连结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的筒状针织物上,适当切换编织线,至少由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构成条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的步骤a)使第一针织物部分与接着被编织的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编织结束部分的线圈浮线或/与集圈的步骤;b)接着前述步骤使第二针织物部分与前述第一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开始编织部分的线圈浮线或/与集圈的步骤。
8.一种加入条纹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在编织宽度的两侧端部连结地环回编织、同时至少由第一与第二的不同编织线以每个规定线圈横列切换的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构成;在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分界部的编织线切换处,对至少一方的针织物部分浮线或/与集圈。
9.按权利要求8所记述的加入条纹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编织线切换处,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至少各一个线圈被浮线。
10.按权利要求9所记述的加入条纹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在编织线切换处,使第一针织物部分与第二针织物部分相邻接的各二个线圈浮线,在第一针织物部分的最终线圈横列的前一个线圈横列处使前述二个线圈中的一方浮线,在最终线圈横列中使另一方浮线;在接下来编织的第二针织物部分的最初线圈横列中、使前述两线圈中的一方浮线,在下一线圈横列中使另一方浮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条纹编织方法使用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使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向针床下方层叠下垂,使各针织物的线圈横列交互环回编织,在编织宽度的侧端部连结前侧针织物(3)与后侧针织物(5)的筒状针织物(1)上编织规定线圈横列时,适当切换至少第一与第二的不同编织线(11、13),由第一针织物部分(7)与第二针织物部分(9)构成条纹,在第一针织物部分(7)与第二针织物部分(9)分界的编织线切换处。使至少一方针织物部分的线圈浮线、以控制该处产生的层差。
文档编号D04B1/10GK1404538SQ01805239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7日
发明者冈本一良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