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53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将针织套衫等针织衣物织成无缝筒状针织物的同时形成嵌花图案的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其针织程序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由纬编机织成的典型的针织物,已知图7所示那样的嵌花图案针织物。图7(a)示出在针织套衫1的前身大片2的一部分织成菱形花纹的嵌花图案针织物3、其它部分成为地纹针织物4的例子。该针织套衫1的与前身大片2相向的后身大片也与前身大片同时织成,可作为在两端部连接的筒状的针织物无缝地形成。在前身大片2和后身大片的下部织成被称为下摆罗纹的罗纹针织物5。图7(b)示出在针织套衫6的前身大片7的一部分织成直条花纹状的嵌花图案针织物8、其它部分成为地纹针织物9的例子。
图8示出由具有前针床FB和后针床BB的双针床纬编机织成图7所示那样的包含嵌花图案针织物3、8的筒状针织物时的织针的基本使用方法。嵌花图案针织物3、8和地纹针织物4、9分别使用从不同的导纱器的前端供给的纱线织成。在前针床FB和后针床BB中,前身大片2、7使用由大写字母示出的织针A、B、C、…织成,后身大片分别由小写字母示出的织针a、b、c、…织成。因此,当在嵌花图案针织物3、8的部分使用由实线示出的那样的纱线时,在地纹针织物4、9的针织过程中如由虚线所示那样使用与嵌花图案针织物3、8不同的纱线。
图9示出可织成图7所示那样的无缝筒状针织物的双针床纬编机10的示意断面构成。在双针床纬编机10中,夹住齿口11配置前针床FB和后针床BB,具有多个可分别朝齿口11进退的织针12、13。织针12、13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按相等的节距排列。在齿口11的上方悬挂多个纱道轨14,多个导纱器15可行走。三角座滑架16可沿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移动,搭载在前针床FB和后针床BB选择地使织针12、13朝与纸面平行的方向移动、进行针织动作的三角装置。三角座滑架16由桥接部17连接前后的针床。在桥接部17可出没地设置转换销18。转换销18在凸出状态下与导纱器15接合,随着三角座滑架16的移动而连动,可使导纱器15沿纱道轨14行走。
当针织图7所示那样的嵌花图案针织物3、8时,使用多个导纱器15等供纱构件为嵌花图案针织物3、8和地纹针织物4、9供给图8所示那样的纱线。在各针织线圈横列,用于嵌花图案部分3、8的针织的导纱器15等供纱构件为了在下一线圈横列的嵌花图案针织物3、8的针织时再次使用,使其休止于嵌花图案针织物3、8与地纹针织物4、9的边界部附近。即,在夹住边界部邻接的针织物的针织中,使用不同的供纱构件。为此,在嵌花图案针织物3、8与地纹针织物4、9的边界部附近,多个导纱器15交错。结果,存在导纱器15相互干涉、进行针织动作的织针的前端碰撞休止状态的导纱器15、从嵌花图案针织物3、8的最终线圈延伸到休止状态的导纱器的纱线在邻接于嵌花图案针织物3、8的地纹针织物4、9的针织时发生由织针12、13的前端钩住而发生咬纱的危险。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当织成嵌花图案时,可考虑能够使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朝行走方向的前后摆动位移的嵌花图案针织用的供纱构件。例如,本案申请人在日本特公昭61-5106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导纱装置的结构,其可使供纱构件的前端的纱线供给部摆动位移并且当其处在休止状态下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纱线从最终线圈朝大体正上方延伸,还公开了嵌花图案的针织方法。当使用这种纱线供给部位置能改变的供纱构件时,则当由对各针床具有多套三角的三角座滑架织成一个线圈横列时,可形成多个嵌花图案。另外,在日本特公昭61-23300号公报中公开了由使具有可对纱线进行导向的孔的下端部突入到织针间的间隙内的上下方向的位移避开作为供纱构件的导纱装置间的干涉的先有技术。
图10(a)示出由3个区间20a、20b、20c织成嵌花图案20时使用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26a、26b、26c不位移的通常导纱器21a、21b、21c的场合,图10(b)示出使用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27a、27b、27c位移的嵌花导纱器22a、22b、22c的场合。如图10(a)所示,当使用通常导纱器21a、21b、21c从左向右织成嵌花图案20时,设于三角座滑架的针织用的三角对各针床如果为1套时,则使用右侧的通常导纱器21c从区间20c开始针织,然后,由中间的通常导纱器21b织成区间20b,最后由左侧的通常导纱器21a织成区间20a。三角座滑架必须进行包含多次反向移动的移动。这是因为,当通常导纱器21b、21c的开始位置进入到左侧的区间20a、20b、先织成左侧的区间20a、20b时,存在从开始位置的通常导纱器21b、21c延伸到区间20b、20c的最初的线圈的纱线28在区间20a、20b的针织时被钩住的危险。
对于图10(b)所示嵌花导纱器22a、22b、22c,在开始位置,从进入到左侧的区间20a、20b的嵌花导纱器22b、22c延伸到区间20b、20c的最初的线圈的纱线29由纱线供给部27b、27c的摆动位移成为大体朝正上方延伸的状态。纱线29基本上不伸出到左侧的区间20a、20b,所以,即使先织成左侧的区间20a、20b也不会被捕捉。这是因为,在织成左侧的区间20a、20b时,嵌花导纱器22b、22c的位置即使进入到区间20a、20b侧,也可由纱线供给部27b、27c的摆动位移使纱线29成为大体朝正方向延伸的状态。因此,如使用嵌花导纱器22a、22b、22c,则可由三角座滑架的1次的移动从左向右织成嵌花图案20。
近年来,开发了如图7所示那样使用纬编机将针织套衫等针织衣物织成筒状无缝产品的制造技术。本案申请人例如在日本特公平3-75656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双针床的纬编机将各针床的织针交替地分配给前后针织物从而将使用罗纹等的前后针床的针织物织成筒状的方法。另外,在日本特开平10-1852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嵌花部的筒状针织物的针织方法。
在日本特开平10-1852号公报中,不使用图10(b)所示那样的纱线供给部具有位移功能的嵌花专用的供纱构件,而是使用图10(a)所示那样的纱线供给部固定的供纱构件,作为织成将嵌花图案设计于前侧针织物的筒状针织物的方法,公开了2种方法。在该公报的图2所示的第1实施形式中,在后侧针床的后身大片没有嵌花图案,也可在后身大片针织时相应于前身大片的嵌花图案的边界部分割织成,在针织途中使供纱构件反向移动,进行防止供纱构件间的干涉和咬纱的返回针织。即,在织成与嵌花图案相向的地纹部分的线圈横列时,①进行使嵌花图案用的导纱器移动到嵌花图案的范围内的返程后,将地纹部分织到嵌花图案的前面,②进行使嵌花图案用和地纹部分用的导纱器移动到嵌花图案的范围外的返程后,织成余下的地纹部分。另外,在该公报的图3所示第2实施形式中,使用于前身大片的嵌花图案的针织的供纱构件在后身大片的针织时退避到针织物全体的宽度的外部,从而防止干涉和咬纱。
在由日本特公平10-1852号公报公开的第1实施形式中,在后身大片针织时进行返回针织。如记载于该公报的第 段落的那样,在返回针织中,在供纱构件进行反向移动的部分线圈过密,存在针织物的美观受到损害的问题。对于该问题,虽然可通过使反向移动部分的线圈密度变稀疏进行对应,但其调整困难,很费功夫。另外,由于不一气织成后身大片,必须分割地织成,所以,生产率下降。在第2实施形式中,虽然没有进行返回的必要,但如记载于该公报第 段落的那样,需要直接从上方将纱线供给到供纱构件,限定取纱方法,不能获得较多的色数。
如使用在日本特公昭61-51061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的嵌花针织用的供纱构件,则对色数和取纱方法不限制,返回带来的线圈密度调整也没有必要。但发现,咬线的问题不一定得到消除。即使是纱线供给部位移的供纱构件,在嵌花图案的边界部停止的位置的精度也不一定充分。
图11示出例如在前针床FB将嵌花图案的最后线圈形成于织针F、嵌花导纱器的纱线供给部22休止的状态。在织针F、G,由纱线23形成嵌花图案的新圈,将旧圈24脱圈。如嵌花导纱器的纱线供给部22的停止位置例如为A的范围,则可认为不发生后针床BB的织针e捕捉从前针床FB的织针F延伸到纱线供给部22的纱线25的咬纱。这是因为,由于在纱线供给部22与织针F间存在高低差,所以,A的范围扩展到超过织针e的正上方一些的位置。然而,由于停止精度的关系的原因,难以使纱线供给部22停止到A的范围内。如图9所示,沿悬挂于齿口11上部的纱道轨14并与三角座滑架16连动地行走的形式的导纱器15与从三角座滑架16的桥接部17出没的转换销18接合,切换行走状态和停止状态。当与转换销18的接合解除时,导纱器15在纱道轨14的途中停止。在导纱器15与纱道轨14之间,要求在与三角座滑架16连动时滑动阻力小以使移动容易和在不与三角座滑架16连动时不易移动这样的难以同时成立的特性。虽然为了减小滑动阻力,涂覆润滑油等,为了提高制动性,利用由磁铁产生的吸附力等,但难以使导纱器的停止精度非常高。为此,即使利用嵌花导纱器22a、22b、22c,纱线供给部22也不能停留于难以产生咬纱的范围A内,可能在范围A外等休止,易于产生咬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织成筒状针织物的场合也不易产生咬纱等、不需要分割针织、生产性也良好的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使用在多个相向的针床间形成齿口的纬编机,使用多个一边沿针床的纵向行走一边将纱线供给到齿口的供纱构件形成嵌花图案而织成前侧针织物和后侧针织物在两侧端相连的筒状针织物;
其特征在于纬编机具有在嵌花针织前后改变从供纱构件将纱线供给齿口的位置的嵌花针织用的功能;在将从保持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延伸到供纱构件的供纱供给部的纱线钩挂到处于与该织针所属的针床相向的针床的空织针的状态下,织成与织入该嵌花图案的针织物相向的针织物。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筒状针织物的针织通过对在齿口的前后各配置1个针床的双针床纬编机将各针床的织针交替地分配为前侧针织物针织用和后侧针织物针织用而进行。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空的织针,使用属于与保持上述最终线圈的织针所属的针床相向的针床、接近该织针的织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各具有多组相对各针床的织针进行针织动作的三角(凸轮/カム)的三角座滑架织成与织入上述嵌花图案的针织物相向的针织物时,交替地进行从保持上述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延伸到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的在空织针的钩挂和钩挂的纱线的释放。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程序生成装置,生成用于使用自动纬编机根据预先确定的控制码的输入形成嵌花图案地针织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在两端连接的筒状针织物的针织程序,该纬编机具有形成于多个相向的针床间的齿口,具有多个一边沿针床的纵向行走一边将纱线供给齿口的供纱构件,具有在嵌花图案针织前后改变从供纱构件将纱线供给齿口的位置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含嵌花针织检测单元和控制插入单元;该嵌花针织检测单元检测在输入的控制码中是否存在指令嵌花图案针织的控制码;该控制插入单元插入控制动作,该控制动作当由嵌花针织检测单元检测到指令嵌花图案针织的控制码时,在将从保持该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延伸到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的纱线钩挂到与该织针所属的针床相向的针床的空织针的状态下,进行与织入该嵌花图案的针织物相向的针织物的针织。


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及优点可通过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而明确。
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示出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的详细针织图。
图2为示出在图1的三角座滑架移动的第3线圈横列使线圈钩挂到后针床侧的状态的局部的平面图。
图3为图2的右侧面图。
图4为示出与图1的针织方法对应的图案数据的图。
图5为织成图1所示那样的嵌花图案针织物时的边界部的连接方法的局部针织图。
图6为示出可适用本发明织成的筒状针织物的断面形状的图。
图7为示出具有嵌花图案的筒状针织物的外观的图。
图8为示出由双针床纬编机织成图7的筒状针织物时的织针使用状态的图。
图9为双针床纬编机的侧断面图。
图10为比较使用通常导纱器和嵌花导纱器织成嵌花图案的状态的图。
图11为使用嵌花导纱器示出不产生咬纱的范围的局部的平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示出如图7所示那样在无缝筒状针织物的前身大片2、7具有嵌花图案3、8那样的由双针床的纬编机针织的场合的详细的针织状态。为了简化,在用于各部分的针织的织针的根数较少的状态下说明。在前身大片等的前侧针织物的针织中,使用由大写字母示出的各隔开1根的织针A、B、C、D、…。在后身大片等的后侧的针织物的针织中使用由小写字母示出的各隔开1根的织针a、b、c、d、…。在各针床,大写字母的织针A、B、C、D、…例如为处于从左起第奇数个的位置的织针,小写字母的织针a、b、c、d、…为处于第偶数个的位置的织针。
作为三角座滑架,可使用相对各针床使用2组三角的三角座滑架。在三角座滑架朝一方的移动中,将先行系统侧的三角设为L侧,将后行系统侧的三角设为T侧。当三角座滑架朝另一方移动时,替换先行系统和后行系统。导纱器使用图10(b)所示那样的嵌花导纱器。在日本特公昭61-51061号公报公开的三角座滑架,除了与嵌花导纱器接合的转换销外,还设置切换纱线供给部的位移的销。也可由转换销进行纱线供给部的摆动位移。各销相应于各三角的位置进行配置。在本实施形式中,将作为①~⑥示出的6线圈横列的三角座滑架移动作为1个循环,可由1个循环织成2个线圈横列量的针织物。
在三角座滑架的移动的第1线圈横列中,使三角座滑架从左端移动到右端的途中,将前身大片分成使用L侧的三角由织针F、G、H、I形成的嵌花图案部分和使用T侧的三角由织针A、B、C、D、E形成的地纹组织的左侧部分分别织成。如由实线所示那样,织成嵌花图案部分的纱线的左端集圈到由虚线示出的地纹组织的左侧部分的右端的织针E。这样,织成嵌花图案和地纹组织的左侧部分的1个线圈横列。
在三角座滑架的移动的第2线圈横列中,使三角座滑架从右的途中朝左端移动,将前身大片分成使用L侧的三角由织针I、H、G、F形成的嵌花图案部分和使用T侧的三角由织针E、D、C、B、A形成的地纹组织的左侧部分进行针织。织成嵌花图案部分的纱线的右端集圈到地纹组织的右侧部分的左端的织针J而连接。织成地纹组织的左侧部分的纱线的右端集圈到嵌花图案部分的左端的织针F而连接。这样,织成嵌花图案和地纹组织的左侧部分的第2线圈横列。
在三角座滑架的移动的第3线圈横列,使三角座滑架从左端朝右端移动,由T侧的三角织成织针a、b、c、d、e、f、g、h、i、j、k、l、m的后身大片,同时由L侧的销进行使嵌花导纱器移动到织针F的右侧的返程,由L侧的三角使从嵌花图案的左端的织针F延伸到嵌花导纱器的纱线供给部的纱线在后针床套到空织针F。由于在先行的L侧的三角进行纱线的钩挂,所以,当由T侧的三角织成后身大片时,来自在前针床FB成为嵌花图案的左端的织针F的纱线经由后针床BB的织针F延伸到嵌花导纱器的纱线供给部。这样,纱线供给部的休止位置的精度即使从图11的范围A脱出也可使得不易产生咬纱。这样,织成后身大片的地纹组织的第1线圈横列。
在三角座滑架的移动的第4线圈横列,使三角座滑架从右端移动到左端的途中,使用T侧的三角,织成织针M、L、K、J的前身大片的地纹组织的右侧部分。在三角座滑架的移动的第5线圈横列,使三角座滑架从左端的途中移动到右端,使用T侧的三角,织成织针J、K、L、M的前身大片的右侧部分。织成前身大片的地纹组织的右侧部分的纱线的左端集圈到嵌花图案的右端的织针I而相连。这样,织成前身大片的地纹组织的右侧部分的1第1线圈横列和第2线圈横列。
在三角座滑架的移动的第6线圈横列,使三角座滑架从右端移动到左端,使用L侧的三角,织成织针m、l、k、j、i、h、g、f、e、d、c、b、a的后身大片的地纹组织,同时进行由T侧的销使嵌花导纱器移动到织针F的左侧的返程,由T侧的三角使后针床的织针F后退,进行使套住的纱线脱开的释放。这样,织成后身大片的地纹组织的第2线圈横列,释放钩挂到后针床的织针F。
图2和图3示出如本实施形式那样在针织途中将纱线套到相向的针床时可防止咬纱的原理。如图2所示,在图1的三角座滑架移动的第3线圈横列中,如虚线所示那样,使从在前针床FB织成的嵌花图案的左端的织针延伸到纱线供给部30的纱线31与纱线供给部30的返程连动,如实线所示那样钩挂到后针床BB的织针F。在这里,钩挂仅是由织针捕捉纱线31的动作,不如前针床FB的织针F、G那样伴随着旧套32的脱圈。如图3所示那样,即使后针床BB侧的其它织针如由点划线示出那样凸入到齿口41内,从后针床BB的织针F延伸到纱线供给部30的纱线31也不易被捕捉。如虚线所示那样,如纱线31从前针床FB侧的织针F延伸到该纱线供给部30,则易于由从后针床BB凸入到齿口41内的织针捕捉。根据该不同可在本实施形式中防止咬纱。
当与前针床FB的织针F相向的后针床BB的织针F不空时,使其在后针床BB钩挂到空的其它织针即可。另外,在嵌花图案例如菱形花纹沿横向排列的场合,多个嵌花导纱器可能接近而休止。在这样的场合,最好嵌花导纱器间稍离开地选择钩挂的空织针。在前针床FB的织针F与后针床的空织针之间延伸的纱线位于较低的位置,所以,不会由其它织针捕捉。另外,如将由弯纱三角对纱线31进行钩挂的后针床BB的织针F的捕捉量设定得较大,则从该织针F延伸到纱线供给部30的纱线31从针钩远离,可更确实地防止咬纱。
图4示出利用使色编号与组织图案对应的图案数据发出用于由自动纬编机进行图1所示那样的针织的针织程序的生成的指令的例子。这样的针织程序以操作者织成的针织物的线圈横列作为单位将由色编号指定线圈的控制码输入到CAD装置而生成。例如,色编号51表示前针织(正面平针(calico)、平针组织(stockinette)的正面线圈),色编号52表示(反面平针(calico)、平针组织(stockinette)的反面线圈),色编号11表示前集圈,色编号12表示后集圈。色编号13为图案扩展点,示出由转换销连动的嵌花导纱器的移动范围。在右侧,使图1的三角座滑架移动的线圈横列①~⑥对应地示出。嵌花图案也可在前身大片和后身大片形成2个部位以上。对于第5线圈横列和第10线圈横列,可检测在前针床的嵌花图案针织,自动地插入。
图5示出嵌花图案的边界部的针织物的连接方法。图1的详细针织中说明的场合为图5(a)所示那样的两侧集圈61、62形成的连接方法。也可利用图5(b)所示那样的集圈61形成的连接方法。在单侧集圈连接的场合,可更简单地织成嵌花图案。
图6示出可适用本发明织成的筒状针织物的断面形状。图6(a)为由图1的详细针织说明的针织套衫等的完全的筒状针织物70。图6(b)为开衿绒线衫等一部分分离的筒状针织物71。各筒状针织物70、71具有嵌花图案部分72和地纹部分73。在这样的分离型的筒状针织物71中,也可有效地使用本发明织成嵌花图案的针织物。
即使在图7(a)所示嵌花图案的嵌花图案针织物3等那样图案宽度逐渐增加、逐渐减少那样的场合,也可与图7(b)所示那样的图案宽度一定的嵌花图案针织物8的场合同样地织成嵌花图案。在将针织幅度以台阶状急剧变化的嵌花图案织成前身大片的场合,按以上说明的那样的方法先结束针织后,在该状态下进行后身大片的针织,在紧接下一横列线圈之前一边前集圈到线圈横列的开始点一边进行针织。
图7(b)所示的嵌花图案针织物8的那样的带状区域作为设置开衿绒线衫的钮扣孔的针织物,为了比另一针织物更强化,也可替换纱线等进行针织。这样的针织区域为了使用其它针织物之外的导纱器进行针织,需要在边界部使导纱器休止,当织成相向的针织物时,需要防止咬纱。为了防止咬纱,可适用本发明。另外,不仅是筒状针织物,而且在衣袋等针织物部分地相向的场合,关于该部分也可适用本发明。这样,成为本发明的适用对象的“嵌花图案”不仅为作为装饰的针织区域,而且在替换纱线进行针织的区域的边界也可包含使导纱器休止、织成相向的针织物的场合。另外,在筒状针织物中“嵌花图案”处于后侧针织物地织成前侧针织物的场合和在两侧的针织物存在“嵌花图案”的场合,都可同样地适用本发明。
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嵌花针织用的功能,使用使纱线供给部30的位置摆动位移的摆动式的嵌花导纱器。本发明如具有将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施加给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的功能,则可同样地实施。例如,即使在记载于专利第2903152号公报的那样的将导纱器返程用的钢带架设于纱道轨、由电动机使其左右移动的纬编机组合可上下移动的导纱器的场合等也可适用本发明。
另外,筒状针织物如利用上下各具有2段前后针床的4针床纬编机,则即使不每隔1根地分配织针,也可进行针织。延伸到休止的嵌花导纱器与织针之间的纱线如套到用于针织的织针所属的针床侧的空织针,则可防止咬纱。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可按其它各种各样的形式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形式在所有点都不过是例示,本发明的范围示于权利要求书中,不受说明书文本的任何约束。另外,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变形和变更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以上那样按照本发明,使用具有改变供纱部的位置的功能的纬编机织成前侧针织物和后侧针织物在两侧端连接的筒状针织物。当从用于嵌花图案的部分的针织在嵌花图案的边界部附近休止的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延伸到保持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的纱线在织成与该嵌花图案织入的针织物相向的针织物时在与保持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所属的针床相向的针床钩挂到空织针,所以,不易产生咬纱。不需要在嵌花图案的边界附近进行用于分割织针的返回针织,可提高针织物的品质,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按照本发明,在双针床的纬编机中,也将织针交替地分配为前侧针织物针织用和后侧针织物针织用,所以,可在各针织物形成混合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的罗纹组织。一方侧的针织物的各线圈由属于前后针床的任一方的织针保持,相向的针床的织针空闲的可能性高,所以,可容易地找到套住的空针。
另外,按照本发明,由于将纱线钩挂到与保持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接近的、位于相向的针床的空织针,所以,可将纱线延伸的范围控制在保持最终线圈的织针的周围,可充分地防止咬纱。
按照本发明,可使用具有多组三角的三角座滑架,在织成与织入嵌花图案的针织物相向的针织物时,进行从保持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延伸到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的钩挂和钩挂的释放,所以,可不损害生产性地防止咬纱。
另外,按照本发明,可根据控制码的输入生成用于使用自动纬编机形成嵌花图案地针织前侧针织物和后侧针织物在两侧端相连的筒状针织物的针织程序,该自动纬编机具有在嵌花图案针织前后改变纱线供给部的位置的功能。控制插入单元插入控制动作,该控制动作在进行与织入嵌花图案的针织物相向的针织物的针织时,在将从保持该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延伸到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的纱线在用于相向的针织物的针织的针床钩挂于空织针的状态下进行,所以,可生成防止咬纱的发生的针织程序。为了防止咬纱,不需要进行返回等的针织,所以,可实现线圈的均匀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使用在多人个相向的针床间形成齿口的纬编机,使用多个一边沿针床的纵向行走一边将纱线供给到齿口的供纱构件形成嵌花图案地织成前侧针织物和后侧针织物在两侧端相连的筒状针织物;其特征在于纬编机具有在嵌花针织前后改变从供纱构件将纱线供给齿口的位置的嵌花针织用的功能;在将从保持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延伸到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的纱线钩挂到处于与该织针所属的针床相向的针床的空织针的状态下,织成与织入该嵌花图案的针织物相向的针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筒状针织物的针织通过对在齿口的前后各配置1个针床的双针床纬编机将各针床的织针交替地分配为前侧针织物针织用和后侧针织物针织用而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空的织针,使用属于与保持上述最终线圈的织针所属的针床相向的针床、接近该织针的织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各具有多组相对各针床的织针进行针织动作的三角的三角座滑架织成与织入上述嵌花图案的针织物相向的针织物时,交替地进行从保持上述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延伸到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的在空织针的钩挂和钩挂的纱线的释放。
5.一种嵌花图案针织物的针织程序生成装置,生成用于使用自动纬编机根据预先确定的控制码的输入形成嵌花图案地针织前侧针织物与后侧针织物在两端连接的筒状针织物的针织程序,该纬编机具有形成于多个相向的针床间的齿口,具有多个一边沿针床的纵向行走一边将纱线供给齿口的供纱构件,具有在嵌花图案针织前后改变从供纱构件将纱线供给齿口的位置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含嵌花针织检测单元和控制插入单元;该嵌花针织检测单元检测在输入的控制码中是否存在指令嵌花图案针织的控制码;该控制插入单元插入控制动作,该控制动作当由嵌花针织检测单元检测到指令嵌花图案针织的控制码时,在将从保持该嵌花图案的最终线圈的织针延伸到供纱构件的纱线供给部的纱线钩挂到与该织针所属的针床相向的针床的空织针的状态下,进行与织入该嵌花图案的针织物相向的针织物的针织。
全文摘要
在双针床纬编机中,使用可由2组的三角进行针织的三角座滑架和嵌花导纱器,由三角座滑架的6线圈横列的移动织成2线圈横列的针织物。由三角座滑架的第3线圈横列的移动进行嵌花导纱器的返程,并一边使在前针床FB织成嵌花图案并在边界附近休止的嵌花导纱器与织针F之间的纱线钩挂到后针床BB的空的织针F一边织成后身大片。在由三角座滑架的第6线圈横列的移动织成后身大片的同时从后针床BB的织针F脱开纱线。这样,可获得即使在织成筒状针织物的场合也不易产生咬纱等、不需要分割针织、生产性也良好的嵌花图案针织物。
文档编号D04B1/24GK1529776SQ0281420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5日
发明者冈本一良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