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824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工艺,特别是一种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针织内衣的生产,都是先将光坏布裁减成一定形状的衣片,再缝制而成最终产品。因此,在内衣两侧等部位具有缝迹,对内衣的整体性、美观性和使用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有人申请的专利,专利名为“罗布麻低毛圈太阳绒针织织物(专利号为“8204843.2”),其主要结构特征是在针织物的每一横列都设有低毛圈,而由单数横列与双数横列所形成的低毛圈的排列结构为交错式,并突出在织物的反面,而织物的反面或正反两面均可成为毛绒结构,并开创了罗布麻和含有微量元素的涤棉混纺纱的应用,因而具有一定的保健和保暖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主要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保健和保暖功效不甚好。先将光坯布裁减成一定形状的衣片,再缝制而成最终产品,穿着不甚舒适,生产效率又不甚高,从而生产成本比较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电脑控制无缝内衣针织圆机,针织机内的双稳态电磁装置控制选针装置,选针装置上的选针刀片可以在高、低两种位置上摆动,选针刀片摆到高位时,可将留有同挡齿内的提花片压进针槽,使提花片片踵不沿提花三角上升,提花片上的织针不被选中,不编织;选针刀片摆到低位时,不与留有同挡齿内的提花片接触,使提花片片踵沿提花三角上升,提花片上的织针被选中,则垫纱编织,同时毛圈沉降片起作用,形成毛圈结构。
作为优选,集圈三角和退圈三角都进入工作时,未被选中的织针编织成圈,当集圈三角进入工作和退圈三角退出工作,可使未被选中的织针编织集圈,当集圈三角和退圈三角均退出工作时,未被选中的织针不编织。
作为优选,织针下压三角进入工作时,将被选中的织针压低,使被压下织针和未被压下织针形成不同的垫纱。
作为优选,中间片复位三角作用于中间片,当其进入工作时,将织针下方的提花片压回到选针高度,等待下一个选针器进行选针。
作为优选,在编织不规则提花组织,集圈和退圈三角均退出工作,经两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沿提花三角上升,顶起其上织针退圈,并在压针三角和弯纱三角的作用下,垫纱与成圈,未被两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被压入针槽,相对应的织针不上升而形成浮线。
作为优选,当需要编织架空添纱组织时,退圈、集圈三角退出工作,织针复位三角进入工作,在电子选针装置和导纱器配合下,编织出单色或多色添纱组织结构。
作为优选,在编织单色架空添纱组织时,经两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沿提花三角上升,其上织针被顶起退圈,先后垫上较粗的添纱和较细的地纱,形成双纱线圈,凸现在织物的表面;经一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上的织针退圈后,被下压三角压低一些,只吃到导纱器上的地纱,形成单纱线圈,另一导纱器上的添纱在反面形成浮线。
作为优选,在编织双色架空添纱组织时,经一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上的织针吃到A色添纱和地纱,经另一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上的织针吃到B色添纱和地纱,地纱都成圈,A色添纱和B色添纱只是部分成圈。
因此,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短,制造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所生产的内衣具有保健和保暖功效,整体性、美观性和使用舒适性好等特点。


附图1是本发明中三角结构的一种状态示意图;附图1是本发明中三角结构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电脑控制无缝内衣针织机,具有8路喂纱系统,每路有两个电子选针装置,电磁选针刀片共16把,一双稳态电磁装置控制选针器上的每一把刀,选针器上的选针刀片可以在高、低两种位置上摆动,选针刀片摆到高位时,可将留同挡齿的提花片压进针槽,使提花片片踵不沿提花三角17、18、19、20上升,如图1所示,提花片上的织针不被选中,不编织;选针刀片摆到低位时,不与留同挡齿的提花片接触,使提花片片踵沿提花三角17、18、19、20上升,提花片上的织针被选中,则垫纱编织,同时毛圈沉降片起作用,形成毛圈结构。提花三角17、18、19、20上升位于针筒最下方,为固定三角,是被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片踵的运动轨道,提花三角可使每一路被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上升,从而将织针推升到退圈高度,进行编织。当集圈三角1、7和退圈三角2、8都进入工作时,未被选中的织针编织成圈,当集圈三角1、7进入工作和退圈三角2、8退出工作,可使未被选中的织针编织集圈,当集圈三角1、7和退圈三角2、8均退出工作时,未被选中的织针不编织。织针下压三角4、10进入工作时(如图2所示),将被选中的织针压低,使被压下织针和未被压下织针形成不同的垫纱。中间片复位三角4′、10′作用于中间片,当其进入工作时,将织针下方的提花片压回到选针高度,等待下一个选针器进行选针。当编织不规则提花组织,如女士上衣胸部中间部位的皱褶结构时,集圈和退圈三角均退出工作,经第一、第二电子选针装置13、15、14、16选中的提花片沿提花三角上升,顶起其上织针退圈,并在压针三角3、9和弯纱三角5、11的作用下,垫纱与成圈,未被两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被压入针槽,对应的织针不上升形成浮线。当需要编织架空添纱组织时,退圈、集圈三角退出工作,织针复位三角进入工作,在电子选针装置和导纱器配合下,编织出单色或多色添纱组织结构。在编织单色架空添纱组织时,经两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沿提花三角上升,其上织针被顶起退圈,先后垫上较粗的添纱和较细的地纱,形成双纱线圈,凸现在织物的表面;经一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上的织针退圈后,被下压三角压低一些,只吃到导线器上的地纱,形成单纱线圈,另一导线器上的添纱在反面形成浮线。在编织双色架空添纱组织时,经一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上的织针吃到A色添纱和地纱,经另一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上的织针吃到B色添纱和地纱,地纱都成圈,A色添纱和B色添纱只是部分成圈。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电脑控制无缝内衣针织圆机,针织机内的双稳态电磁装置控制选针装置,选针装置上的选针刀片可以在高、低两种位置上摆动,选针刀片摆到高位时,可将留有同挡齿内的提花片压进针槽,使提花片片踵不沿提花三角上升,提花片上的织针不被选中,不编织;选针刀片摆到低位时,不与留有同挡齿内的提花片接触,使提花片片踵沿提花三角上升,提花片上的织针被选中,则垫纱编织,同时毛圈沉降片起作用,形成毛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集圈三角和退圈三角都进入工作时,未被选中的织针编织成圈,当集圈三角进入工作和退圈三角退出工作,可使未被选中的织针编织集圈,当集圈三角和退圈三角均退出工作时,未被选中的织针不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织针下压三角进入工作时,将被选中的织针压低,使被压下织针和未被压下织针形成不同的垫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中间片复位三角作用于中间片,当其进入工作时,将织针下方的提花片压回到选针高度,等待下一个选针器进行选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中间片复位三角作用于中间片,当其进入工作时,将织针下方的提花片压回到选针高度,等待下一个选针器进行选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编织不规则提花组织,集圈和退圈三角均退出工作,经两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沿提花三角上升,顶起其上织针退圈,并在压针三角和弯纱三角的作用下,垫纱与成圈,未被两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被压入针槽,相对应的织针不上升而形成浮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编织不规则提花组织,集圈和退圈三角均退出工作,经两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沿提花三角上升,顶起其上织针退圈,并在压针三角和弯纱三角的作用下,垫纱与成圈,未被两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被压入针槽,相对应的织针不上升而形成浮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需要编织架空添纱组织时,退圈、集圈三角退出工作,织针复位三角进入工作,在电子选针装置和导纱器配合下,编织出单色或多色添纱组织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编织单色架空添纱组织时,经两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沿提花三角上升,其上织针被顶起退圈,先后垫上较粗的添纱和较细的地纱,形成双纱线圈,凸现在织物的表面;经一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上的织针退圈后,被下压三角压低一些,只吃到导纱器上的地纱,形成单纱线圈,另一导纱器上的添纱在反面形成浮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编织双色架空添纱组织时,经一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上的织针吃到A色添纱和地纱,经另一个电子选针装置选中的提花片上的织针吃到B色添纱和地纱,地纱都成圈,A色添纱和B色添纱只是部分成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无缝针织内衣单面毛圈编织工艺,电脑控制无缝内衣针织圆机,针织机内的双稳态电磁装置控制选针装置,选针装置上的选针刀片可以在高、低两种位置上摆动,选针刀片摆到高位时,可将留有同挡齿内的提花片压进针槽,使提花片片踵不沿提花三角上升,提花片上的织针不被选中,不编织;选针刀片摆到低位时,不与留有同挡齿内的提花片接触,使提花片片踵沿提花三角上升,提花片上的织针被选中,则垫纱编织,同时毛圈沉降片起作用,形成毛圈结构。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短,制造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所生产的内衣具有保健和保暖功效,整体性、美观性和使用舒适性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D04B15/68GK1796630SQ20041009936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9日
发明者楼清明 申请人:楼清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