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口多功能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202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口多功能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摇编织机,具体涉及一种双口多功能编织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双口手摇横编机,其车头上设有两套成圈装置在车头上间隔对称设有三个压针成圈三角,其中一个压针成圈三角是共用压针成圈三角,在三个压针成圈三角构成的两个间隔中各设有一个尖山,在每个尖山下方设有一个中山,在每个中山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起针三角。在导纱座上对应设置两个纱咀,双口手摇横编机存在如下缺点采用共用压针成圈三角,难以实现独立控制,没有休止-引返装置,可编织的花色品种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口多功能编织机,可解决现有双口编织机难以实现独立控制,编织的花色品种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双口多功能编织机,包括编织车头、导纱座,在所述编织车头上设有两套成圈装置,在所述导纱座上设有两个与所述两套成圈装置对应的纱咀,所述两套成圈装置采用如下结构设置在车头上设有两组对称的八字形的压针三角,两组压针三角之间设有倒锥形的压针三角靠山,每组压针三角的上开口处各设有一个呈八字形结构的尖山,每个尖山的上方各设有一个呈三角形结构的压针三角,在每个尖山的下方各设有一个上中山,上中山的下面各设有一个下中山,下中山的下面各设有一个中山靠山,每个中山靠山的两端对称设有一个起针三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原车头上设置的两套成圈装置进行改进,设置在车头上的两个呈三角形结构的上压针三角构成两套独立的休止-引返装置,可以控制两套成圈装置独立工作或同时工作,使机器可生产更多的花色品种,将机器结构中的中山分解成上中山、下中山和中山靠山结构,可形成两套独立的上、下中山提花装置,可以独立控制,可进行集圈和不规则的提花工作,增加了可编织产品的花色,两套装置可同时工作,提高了编织效率,节约了产品的编织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口多功能编织机设置在车头上的两套成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成圈装置中,压针三角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成圈装置中,另一种压针三角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提供一种双口多功能编织机,包括编织车头B、导纱座C,在编织车头B上设有两套成圈装置,在导纱座C上设有两个与两套成圈装置对应的纱咀L10、R10,两套成圈装置采用如下结构设置在车头上设有两组对称的呈八字形设置的压针三角L6、L9、R6、R9,两组压针三角L6、L9、R6、R9之间设有倒锥形的压针三角靠山A,每组压针三角的上开口处各设有一个呈八字形结构的尖山L2、R2,每个尖山的上方各设有一个呈三角形结构的上压针三角L1、R1,在每个尖山的下方各设有一个上中山L3、R3,上中山的下面各设有一个下中山L4、R4,下中山的下面各设有一个中山靠山L5、R5,每个中山靠山的两端对称设有一个起针三角L7、L8、R7、R8。
参照图2、3、4、5,压针三角L6、L9、R6、R9的结构是一种具有台阶结构L91、R91的功能块,上压针三角L1、R1与压针三角L6、L9、R6、R9一样,也具有相对应的台阶结构。(各构件序号中的L代表左,R代表右)
权利要求1.一种双口多功能编织机,包括编织车头、导纱座,在所述编织车头上设有两套成圈装置,在所述导纱座上设有两个与所述两套成圈装置对应的纱咀,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成圈装置采用如下结构设置在车头上设有两组对称的八字形的压针三角(L6、L9、R6、R9),两组压针三角(L6、L9、R6、R9)之间设有倒锥形的压针三角靠山(A),每组压针三角的上开口处各设有一个呈八字形结构的尖山(L2、R2),每个尖山的上方各设有一个呈三角形结构的上压针三角(L1、R1),在每个尖山的下方各设有一个上中山(L3、R3),上中山的下面各设有一个下中山(L4、R4),下中山的下面各设有一个中山靠山(L5、R5),每个中山靠山的两端对称设有一个起针三角(L7、L8、R7、R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口多功能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针三角(L6、L9、R6、R9)是一种具有台阶结构的功能块,两个上压针三角(L1、R1),也具有相对应的台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口多功能编织机,包括编织车头、导纱座,在编织车头上设有两套成圈装置,在导纱座上设有两个与两套成圈装置对应的纱嘴,两套成圈装置采用如下结构设置在车头上设有两组对称的八字形的压针三角,两组压针三角之间设有倒锥形的压针三角靠山,每组压针三角的上开口处各设有一个呈八字形结构的尖山,每个尖山的上方各设有一个呈三角形结构的上压针三角,在每个尖山的下方各设有一个上中山,上中山的下面各设有一个下中山,下中山的下面各设有一个中山靠山,每个中山靠山的两端对称设有一个起针三角。两套装置可以独立控制,可进行集圈和不规则的提花工作,增加了可编织产品的花色,提高了编织效率,节约了产品的编织成本。
文档编号D04B15/36GK2680697SQ20042001489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6日
发明者黄泓淇 申请人:黄泓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