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文档序号:174713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横机编织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时抑制在针 织纱切换位置产生的高度差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筒状针织物中加入边纹花纹(横条纹的条纹花纹)而进行编织 时,在针织纱切换位置产生高度差。这将破坏针织物的外观并降低产
品价值。图4表示使用A色(第一色)和B色(第二色)的2个喂纱 器(以下简称为YF)编织由A色部分7和B色部分9形成的2色边纹 花纹时的一般的图表。在图4和图5中用黑色三角形表示A色用YF, 用白色三角形表示B色用YF, X-X表示前侧针织物3和后侧针织物5 的左侧边界。在图4中将2个YF设在针织物的左侧而沿顺时针方向进 行环绕编织,同时切换每4线圈横列所使用的YF而编织边纹花纹。在 这种情况下,如图所示地在针织纱切换的边界部产生高度差。图5表 示为了抑制针织纱切换位置处的高度差而采用的编织的一例。YF分别 设在针织物的左右,使B色针织纱在左侧边界X-X不被切换而抑制在 边纹花纹的边界部连续产生高度差。
本申请人为了应对高度差的产生已经提出了文献1公开的技术。 在文献1中,在针织纱切换位置使至少一方的针织物部分的线圈成为 浮线而抑制在该位置产生的高度差,并且减轻包含通过针织纱的切换 产生的过渡纱的端纱部分的后处理。
专利文献l:国际公开第WO01/61092号小册子
基于图5的方法,与基于图4的方法相比虽然能够改善高度差的产生,但效果较小,并且必须要将YF分别设在针织物的左右。文献l 公开了抑制图4的图表、即对筒状针织物向一侧方向进行环绕编织情 况下的针织物切换位置处的高度差的产生的有效的应对方法,但本发 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与文献1不同的方法同样抑制高度差,而且效 果较大的编织方法。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该 筒状针织物使用具有至少具有相对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横机使前 侧针织物和后侧针织物在编织宽度的侧端部连接,具有由适当线圈横 列数构成的第一色部分和第二色部分的至少2色的边纹花纹,其特征 在于,包括将边纹的第一色部分从前侧针织物向后侧针织物环绕编织, 或从后侧针织物向前侧针织物环绕编织的第一步骤;将边纹的第二色 部分向与上述第一色部分相反的方向环绕编织的第二步骤,并且在上 述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之间插入下述编织步骤a)将第一色部分的针 织纱向保持越过环绕部分的边界而相邻的线圈的至少1个针喂纱而形 成成圈后,向与该针紧接着的针喂纱而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集圈后, 通过第二色部分的针织纱,向保持由上述第一色部分的针织纱形成的 成圈的针喂纱而形成紧接着该成圈的新的成圈。
并且,第一色部分的编织和第二色部分的编织使用相同的YF,使 用捻接器等纱线更换装置进行第一色部分和第二色部分的针织纱的切 换,通过上述a)的编织,纱线之间的连接线圈部分被织入筒状针织物 的内侧。
并且,第一色部分的编织和第二色部分的编织使用不同的YF,切 换YF来进行,通过各自的YF形成上述成圈和上述集圈。
并且,环绕编织的边界形成在前后针床的边界上。在本发明中,以如图2所示的编织的图表作为基本。g卩,使针织
纱的切换位置作为针织物的一方,每次使环绕方向的方向在A色和B 色中成为相反方向。由此,如图4所示,颜色切换的部分在边界部不 会排列在同一线圈横列上。并且由于环绕方向为相反方向,因而图2 中左侧的A色部分7的最终线圈横列和B色部分9的最初线圈横列形 成上下连续的线圈横列。因此,A色部分7的最终线圈横列和B色部 分9的最初线圈横列相互牵拉。即,在边界部附近的左侧作用如下A 色的线圈横列被向上牵拉,同时B色线圈横列被向下牵拉。通过该作 用,在边界部处,前侧针织物3和后侧针织物5的A色部分7的最终 线圈横列之间和B色的最初的线圈横列之间接近相同高度,结果有助 于抑制高度差的产生。并且,由于在边界部分,在A色和B色的线圈 横列编织期间,将A色部分7的针织纱向越过环绕部分的边界并保持 相邻的线圈的至少1个针喂纱而形成成圈,并且在切换环绕方向的位 置形成集圈后,紧接着上述成圈由第二色部分的针织纱形成成圈,吸 收边界部处的局部变形,并且通过集圈而在环绕方向的切换位置方式 开孔,因而可抑制高度差而得到外观美观的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 物。
并且使用捻接器等纱线更换装置,将纱线的连接线圈织入针织物 的里面的同时编织边纹花纹的话,不仅抑制高度差产生,还可省略编 织后在边纹花纹之间延伸的过渡纱的手动作业引起的后处理。
并且,设环绕编织的边界为前后针床的边界的话,还可以简化编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 图2表示与图4、图5对应的本实施例的图表。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步骤的图。 图4表示编织2色边纹花纹时的一般的图表。图5表示用于抑制高度差的边纹花纹编织的一例。 标号说明
1…筒状针织物、3…前侧针织物、5…后侧针织物、7…A色部分、 9…B色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
接着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具有A色和B色这2色的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1。在 横机中,虽然未图示,在A色用、B色用纱筒和在针床上往复移动而 向织针喂纱的YF之间设置捻接器、打结器等纱线更换装置。横机的控 制器可根据编织数据在所需要的时间使纱线更换装置动作而切换针织 纱。作为这种横机,例如可采用日本专利第2816784号公报(对应专 利为美国专利536966号、欧洲专利0574881)记载的横机。
图2表示与上述图5、图6对应的本实施例的编织的图表。其中, 在图2中省略在纱线的切换位置附加插入的编织步骤。用黑色三角形 表示A色用YF,用白色三角形表示B色用YF, X-X表示前侧针织物 3和后侧针织物5的左侧边界。YF设在针织物的左侧。在附图中虽然 表示2个YF,但实际上由于针织纱通过纱线更换装置切换,因而使用 的YF仅有1个。筒状针织物1在A色部分7和B色部分9中使环绕 编织向相反方向进行。
图3详细表示筒状针织物1的编织步骤。在图中的右侧表示的箭 头表示编织方向。FB表示前针床,BB表示后针床,A J表示前针床 的针,a j表示后针床的针。用前针床FB的针编织构成筒状针织物1 的前侧针织物3,用后针床BB的针编织后侧针织物5作为平针组织。 为了便于说明,编织中使用的针数比实际少。筒状针织物1的A色部分7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环绕编织,以向右
移动时编织后侧针织物5,向左移动时编织前侧针织物3。另一方面, B色部分9沿与A色部分7相反方向的逆时针方向进行环绕编织,以 在向右移动时编织前侧针织物3,向左移动时编织后侧针织物5。步骤 1 4表示A色部分7的编织,步骤7 10表示B色部分9的编织。步 骤5、 6和步骤11、 12都表示A色/B色针织纱的切换位置处的编织步 骤,拉出纱线而织入后侧针织物5内,以使A色/B色纱线的连接线圈 (颜色变化的线圈)部分不会出现在针织物的表面,并且同时进行用 于使颜色变化的线圈处产生的高度差变得不显眼的编织。步骤13以后, 表示紧接着B色部分9的A色部分7的编织,但是在该实施例中,设 定了在步骤12的编织后跳到步骤1的循环(3),以重复进行由A色 和B色构成的边纹花纹的编织。循环(1)用于调整A色部分7的线圈 横列数,循环(2)用于调整B色部分9的线圈横列数。
下面对图3的编织进行说明。步骤S表示筒状针织物1在针床上 的保持状态,在前针床FB的针A L上保持前侧针织物3,在后针床 BB的针a 1上保持后侧针织物5。在步骤1使YF向右移动而进行筒 状针织物1的A色部分7的后侧针织物5的线圈横列编织,紧接着在 步骤2使YF向左移动而相同部分的前侧针织物3的线圈横列编织。步 骤3、 4表示与步骤1、 2相同的编织。A色部分7重复2次循环(1) 而形成4线圈横列量的环绕线圈横列。
接着为了从A色切换成B色,在步骤5中使YF向右移动而在后 针床BB的针a上成圈,紧接着在针c、 e上集圈。在步骤6中使YF 向左移动而在针d、 b上集圈,在针a上成圈。进行步骤5、 6的意义 在于,在边界部颜色准确地且抑制高度差地进行切换,在该步骤的期 间从YF拉出纱线的连接线圈,连接线圈部分织入筒状针织物1的内侧。 即,连接线圈部分位于步骤5、 6的集圈区间内。作为纱线更换装置使 用捻接器的话,可省略针织物编织后的纱处理。在该例子中用4个针 进行了集圈,在能够更准确地控制连接线圈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而减少集圈的根数。相反在控制粗略的情况下,只要增加集圈的根 数来吸收误差即可。并且也可以通过集圈以外的方法吸收误差。
紧接着在步骤7进行B色部分9的前侧针织物3的线圈横列编织, 紧接着在步骤8进行后侧针织物5的线圈横列编织。步骤9、 10表示 与步骤7、 8相同的编织。接着为了再次切换边纹花纹的颜色,在步骤 11中使YF向右移动而在前针床FB的针A上成圈,并且在针C、 E上 集圈。在步骤12中在针D、 B上集圈,在针A上成圈。这些也可以应 用与上述步骤5、 6相同的考虑方法。该B色部分9也重复2次循环(2) 而形成4线圈横列的环绕线圈横列。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步骤5、 6和步骤11、 12的编织,分别在 后针床BB的针a和前针床FB的针A上形成比其他针更多的线圈,这 吸收边界部处的变形,抑制在边界部产生的高度差而成为大致水平。 并且不限于上述说明,也可以用多个针形成成圈,为了抑制在边界部 产生的高度差,使外观美观,优选相对于l根针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表示了使用捻接器等纱线更换装置的例子,当 然也可以代替其而如通常一样使用A色用YF、 B色用YF这2个YF 而分别切换的同时进行编织。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表示了将针织纱切换位置配置在构成筒 状针织物的前侧针织物和后侧针织物的边界,对针床上而言是配置在 编织宽度的侧端部的情况,但针织纱切换位置不限于编织宽度的侧端 部,例如当然也可以配置在前侧针织物的中央部分而进行本发明的编 织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边界的位置对应地使各步骤的编织向左 右方向转移而进行即可。
并且,如在筒状针织物内频繁地重复条纹的情况下,优选的是, 每次使针织纱切换位置的位置转移而不用相同的针重复用于使高度差变得不显眼的浮线、集圈编织,以使该部分的线圈横列数不会相比其 他纵行极端变少。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该筒状针织物使 用具有至少具有相对的第一针床和第二针床的横机使前侧针织物和后 侧针织物在编织宽度的侧端部连接,具有由适当线圈横列数构成的第 一色部分和第二色部分的至少2色的边纹花纹,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边纹的第一色部分从前侧针织物向后侧针织物环绕编织,或从 后侧针织物向前侧针织物环绕编织的第一步骤;和将边纹的第二色部分向与上述第一色部分相反的方向环绕编织的 第二步骤,并且在上述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之间插入下述编织步骤 a)将第一色部分的针织纱向保持越过环绕部分的边界而相邻的线 圈的至少1个针喂纱而形成成圈后,向与该针紧接着的针喂纱而形成 至少一个以上的集圈后,通过第二色部分的针织纱,向保持由上述第 一色部分的针织纱形成的成圈的针喂纱而形成紧接着该成圈的新的成 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其特征在于,第一色部分的编织和第二色部分的编织使用相同的YF, 使用捻接器等纱线更换装置进行第一色部分和第二色部分的针织纱的 切换,通过上述a)的编织,纱线之间的连接线圈部分被织入筒状针织 物的内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其特征在于,第一色部分的编织和第二色部分的编织使用不同的YF, 切换YF来进行,通过各自的YF形成上述成圈和上述集圈。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 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绕编织的边界形成在前后针床的边界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方法,使用横机编织具有边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时抑制在针织纱切换位置产生的高度差。将边纹花纹的第一色部分向一方向进行环绕编织,将第二色部分向另一方向进行环绕编织,并且在第一色、第二色部分的编织之间插入下述步骤将第一色部分的针织纱向保持越过环绕部分的边界而相邻的线圈的针喂纱而形成成圈后,向与该针紧接着的针喂纱而形成集圈后,通过第二色部分的针织纱,向保持由上述第一色部分的针织纱形成的成圈的针喂纱而形成与其紧接着的成圈。
文档编号D04B1/10GK101313096SQ20068004316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
发明者江川彻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