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纽扣锁眼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上线或下线进行穿线的纽扣锁眼缝纫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纽扣锁眼缝纫机中,使针棒从其上端部至下端部附近 的拉出孔形成为中空而作为缝线通路,将穿过天秤的上线进一步穿过 针棒的中空内部而引导至缝针。
另外,上述现有的纽扣锁眼缝纫机具有中空管状的打环装置 (looper)驱动轴,其配置在支撑打环装置及拉线器(spreader)的打 环装置基座的中心;以及拉线器驱动轴,其插入该打环装置驱动轴的 内侧。上述驱动轴能够相对于打环装置基座上下移动,通过各自进行 往复上下移动,分别使打环装置和拉线器进行规定动作。另外,上述 打环装置驱动轴沿其整个长度形成为中空管状而作为缝线通路,使下 线从该中空内部的下端部插入至上端部,从而将下线引导至打环装置 及拉线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这样,在缝制开始前将缝线设置在规定的缝线通路上时,需要 使各缝线插入上述针棒和打环装置驱动轴中。但是,由于针棒和打环 装置的内部狭窄,因此难以通过直接插入而进行穿线,穿线作业非常 繁杂。为此,使用如图ll所示的穿线器。
所述的穿线器的一端部形成钩状,另一端部形成环状把手,能 够通过在该一端部缠绕缝线并插入针棒或打环装置驱动轴中,从针棒 或打环装置驱动轴的末端将穿线器拔出而进行穿线。
专利文献h特开2001 — 1703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示,现有的纽扣锁眼缝纫机,如果不使用穿线器,则会
产生难以将上线或下线插入针棒或打环装置驱动轴中的问题。
另外,穿线器大多为金属制,如果将其插入针棒或打环装置驱 动轴内,则有可能对针棒或打环装置驱动轴内部造成损伤。
另外,还考虑通过利用空气枪对准针棒或打环装置驱动轴的缝 线通路的入口,向内部吹入空气而送入缝线的方法,但由于针棒或打 环装置驱动轴的缝线通路的入口相对于空气枪的喷出口并不足够大, 所以能够预料到结果会出现由于空气枪的干扰而使缝线难以进入缝 线通路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容易且顺利地进行上线或下线的穿线作业。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一种纽扣锁眼缝纫机,其在加工布料 的纽扣孔周围形成锁眼线迹,具有针棒(12),其在下端保持形成 有穿线孔的缝针(11),上线插入该穿线孔中,在该针棒上形成从上 端连通至下端的、引导上线的上线引导孔(12a);上下移动机构(20), 其与针棒连结,以使上述针棒上下移动;针摆动机构(30),其使上 述针棒向规定的针摆动方向摆动;打环装置机构(40),其设置在缝 纫机的缝制面的下侧,在打环装置基座上支撑用于使下线与上述上线 缠绕而摆动的打环装置及拉线器,通过该打环装置机构使上述打环装 置或拉线器摆动;以及旋转机构,其与上述针棒及上述打环装置基座 关联配置,以使上述针棒及上述打环装置基座以相同轴线为中心旋 转,该纽扣锁眼缝纫机采取下述结构,即,具有针棒开口部(12b), 其从上述针棒的外部侧面与上述上线引导孔连通,该针棒开口部倾斜 地形成,以使从外部流入的空气从上述上线引导孔内的上方向下方流 动;上线用空气喷嘴(83),其配置在上述针棒的上下移动路线的侧 方,具有向上述针棒开口部喷出空气的喷出口;以及上线穿通控制单 元,其控制上述上下移动机构、针摆动机构及旋转机构,进行上述针 棒的位置对齐,使该针棒位于空气能够从上述上线用空气喷嘴的喷出 口向上述针棒开口部流通的规定位置上。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相同的 结构,同时采取下述结构,即,具有上线用进退机构,其使上述上线 用空气喷嘴在动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进退移动,该动作位置是上述
喷出口与位于上述规定位置的上述针棒的针棒开口部连接的位置,该 待机位置是上述喷出口从该动作位置离开的位置,上述上线穿通控制 单元,使上述针棒位于上述规定位置,同时控制上述上线用进退机构, 以使上述上线用空气喷嘴从上述待机位置移动至上述动作位置。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相 同的结构,同时采取下述结构,即,具有上线穿通开关,其通过输入 操作而输出上线穿通指令信号,上述上线穿通控制单元,接收上述上 线穿通指令信号,而控制上述上下移动机构、针摆动机构及旋转机构 的驱动源,以使上述针棒位于上述规定的停止位置。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纽扣锁眼缝纫机,其具有针棒
(12),其在下端保持形成有穿线孔的缝针(11),上线插入该穿线 孔中;上下移动机构(20),其与针棒连结,以使上述针棒上下移动; 针摆动机构(30),其使上述针棒向规定的针摆动方向摆动;驱动轴
(45、 46),其上设有从下端向上端引导下线的中空的下线引导孔; 打环装置机构,其设置在缝纫机的缝制面的下侧,在打环装置基座上 支撑用于使下线与上述上线缠绕而摆动的打环装置及拉线器,通过使 上述驱动轴上下移动而使上述打环装置或拉线器摆动;以及旋转机 构,其与上述针棒及上述打环装置基座关联配置,以使上述针棒及上
述打环装置基座以相同轴线为中心旋转,上述纽扣锁眼缝纫机通过上 述各机构而在上述加工布料的纽扣孔周围形成锁眼线迹,该纽扣锁眼 缝纫机采取下述构成,即,具有驱动轴开口部,其从上述驱动轴的 外部侧面与上述下线引导孔连通,该驱动轴开口部倾斜地形成,以使 从外部流入的空气从上述下线引导孔内的下方向上方流动;下线用空 气喷嘴,其配置在上述驱动轴的侧方,具有向上述驱动轴开口部喷出 空气的喷出口;以及下线穿通控制单元,其控制上述打环装置机构及 旋转机构,进行上述驱动轴的位置对齐,使该驱动轴位于空气能够从 上述下线用空气喷嘴的喷出口向上述驱动轴开口部流通的规定位置 上。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相同的 结构,同时采取下述结构,即,具有下线用进退机构,其使上述下线
用空气喷嘴在动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进退移动,该动作位置是上述 喷出口与位于上述规定位置的上述驱动轴的驱动轴开口部连接的位 置,该待机位置是上述喷出口从该动作位置离开的位置,上述下线穿 通控制单元,使上述驱动轴位于上述规定位置,同时控制上述下线用 进退机构,以使上述下线用空气喷嘴从上述待机位置移动至上述动作 位置。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具有与技术方案4或5所述的发明相
同的结构,同时采取下述结构,即,具有下线穿通开关,其通过输入 操作而输出下线穿通指令信号,上述下线穿通控制单元,接收上述下 线穿通指令信号,而控制上述打环装置机构及旋转机构,以使上述针 棒位于上述规定的停止位置。
发明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将在缝制中通过上下移动机 构、针摆动机构及旋转机构而进行规定动作的针棒,通过上线穿通控 制单元而配置在空气能够从上线用空气喷嘴的喷出口向针棒开口部 流通的规定位置上,所以能够从上线用空气喷嘴向配置在该规定位置 上的针棒吹入空气。
另外,由于如果从针棒开口部吹入空气,则会通过该针棒开口 部的倾斜而使空气从上线引导部的上方向下方流动,所以上线引导部 中的针棒开口部上游侧的区域内也会成为负压,其结果,在上线引导
部的整个长度中产生空气流动。由此,能够将上线的前端部从针棒的 上端部引入上线引导部,随着空气流动而引出至下端部。
由此,无需使用穿线器,也能够将上线插入针棒中。从而能够 防止上线引导部受到损伤。
另外,由于不需要将空气枪对准上线引导部的入口,所以也不 会妨碍上线插入,能够容易且顺利地进行将上线插入上线引导部的作 业。
另外,所谓"空气能够从上线用空气喷嘴的喷出口向针棒开口部 流通"的状态,并不仅限于上线用空气喷嘴的喷出口与针棒开口部紧
密接触的状态,只要向针棒开口部吹入的空气能够产生足够的引入缝 线的压力,也可以使喷嘴喷出口和针棒开口部之间具有间隙。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由于通过上线穿通控制单元将针 棒配置在规定位置,使喷嘴的上线用喷出口移动至动作位置,所以能 够从上线用喷出口向针棒开口部吹入空气。
另一方面,由于也能够使上线用空气喷嘴向离开针棒的待机位 置移动,所以通过特别地在缝制中将上线用空气喷嘴移动至待机位 置,能够避免妨碍针棒进行缝制动作。
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由于能够通过上线穿通开关的输
入操作而将针棒配置在规定位置上,所以能够任意且顺利地进行将上 线插入针棒的上线引导部的作业。
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将在缝制中通过轴驱动机构 和旋转机构进行规定动作的驱动轴,通过下线穿通控制单元而配置在 空气能够从下线用空气喷嘴的喷出口向驱动轴开口部流通的规定位 置上,所以能够从下线用空气喷嘴向配置在该规定位置上的驱动轴吹 入空气。
另外,由于如果从驱动轴开口部吹入空气,则会通过该驱动轴 开口部的倾斜而使空气从下线引导孔的下方向上方流动,所以下线引 导孔中的驱动轴开口部上游侧的区域内也会成为负压,其结果,在下 线引导孔的整个长度中产生空气流动。由此,能够将下线的前端部从 驱动轴的下端部引入下线引导孔,随着空气流动而引出至上端部。
由此,无需使用穿线器,也能够将下线插入驱动轴中。从而能 够防止下线引导孔受损伤。
另外,由于不需要将空气枪对准下线引导孔的入口,所以也不 会妨碍下线插入,能够容易且顺利地进行将下线插入下线引导孔的作 业。
另外,所谓"空气能够从下线用空气喷嘴的喷出口向驱动轴开口 部流通"的状态,并不仅限于下线用空气喷嘴的喷出口与驱动轴开口 部紧密接触的状态,只要向驱动轴开口部吹入的空气能够产生足够的 引入缝线的压力,也可以使喷嘴喷出口和驱动轴开口部之间具有间隙。
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由于通过下线穿通控制单元将驱 动轴配置在规定位置,使喷嘴的下线用喷出口移动至动作位置,所以 能够从下线用喷出口向驱动轴开口部吹入空气。
另一方面,由于也能够使下线用空气喷嘴向离开驱动轴的待机 位置移动,所以通过特别地在缝制中将下线用空气喷嘴移动至待机位 置,能够避免妨碍驱动轴进行缝制动作。
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中,由于能够通过下线穿通开关的输 入操作将驱动轴配置在规定位置上,所以能够任意且顺利地进行将下 线插入驱动轴的下线引导孔的作业。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纽扣锁眼缝纫机切去一部分 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2是表示针棒的上部周边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针棒的上部周边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表示打环装置机构周边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表示从上方观察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及下线用空气喷出 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面图,图5 (A)表示喷嘴位于喷出位置的状态, 图5 (B)表示喷嘴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
图6是表示从侧面观察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从侧面观察下线用空气喷出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纽扣锁眼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9是表示对圆头扣眼进行锁眼缝制的情况下的运针例的说明图。
图IO是表示穿线控制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1是穿线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
基于图l至图IO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纽扣锁眼缝纫 机10。图1是纽扣锁眼缝纫机10的侧视剖面图,图2是表示针棒12 的上部周边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表示从上方观察针棒12的上部周 边的放大剖面图。
如图1所示,纽扣锁眼缝纫机10具有基座部2a,其位于缝纫 机整体的下部,同时呈大致矩形箱状;纵向机体部2b,其设置在该 基座部2a的一端部上;以及臂部2c,其设置为从该纵向机体部2b 与基座部2a向相同方向延伸。在这里,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竖立设 置纵向机体部2b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正交的基座部 2a及臂部2c的长度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 这两者正交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
上述纽扣锁眼缝纫机10具有针棒12,其保持穿入有上线U 的缝针ll;上下移动机构20,其使针棒12上下移动;摆动机构30,
其使针棒12摆动;打环装置机构40,其形成锁眼线迹;旋转机构60,
其使针棒12及打环装置机构40的打环装置基座45旋转;移动机构 (省略图示),其利用布料工作台71载置保持加工布料,同时沿X、 Y轴方向进行移动动作;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80,其用于将空气吹 入至后述的针棒12的上线引导部12a内;下线用空气喷出装置90, 其用于将空气吹入后述的打环装置机构40的拉线器驱动轴45的下线 引导孔45a内;以及动作控制单元IOO,其进行上述各构成的动作控 制。
(针棒)
针棒12如图1及图2所示由轴承14支撑,该轴承14由设置在 臂部2c的上端部的薄圆板状的板弹簧13保持。上述板弹簧13为圆 板状,其外周保持在臂部2c上。在板弹簧13的中心位置上配置轴承 14。该轴承14为圆筒状,在不施加外力的状态下,以其中心线沿Z 轴方向的状态由板弹簧13保持。
针棒12为圆棒状,插入上述轴承14中。此外,针棒12以能够
沿其长度方向滑动、且能够绕沿长度方向的轴旋转的方式由轴承14 支撑。另外,由于轴承14如上述所示保持在板弹簧13的中心,所以 插入该轴承14中的针棒12,还能够在板弹簧13的容许弯曲范围内, 以轴承14的位置为中心,使其下端部向与Z轴方向垂直的任意方向 倾斜。
此外,在针棒12的下端部保持缝针11,同时该针棒12具有内 部为中空的上线引导部(上线引导孔)12a,其从上端部连通至下端 部附近。在所述的上线引导部12a中,将针棒12的上端面侧作为上 线U的入口,将针棒12的下端部附近的外周面侧作为出口。此外, 在上线引导部12a的出口旁边,设置向缝线施加张力的缝线调节器 15。
艮P,将上线U通过上线引导部12a从针棒12的上端部引导至下 端部附近,经由缝线调节器15插入缝针11的穿线孔(省略图示)中。
另外,在该针棒12中,在其中间位置上形成针棒开口部12b, 该针棒开口部12b从外周面贯通至上线引导部12a (参照图6)。所 述的针棒开口部12b是下述的孔,其用于通过从后述的上线用空气喷 出装置80吹入空气,在上线引导部12a内产生从上端部朝向下端部 的方向的气流,从针棒12的上端部向下端部引入上线U,该针棒开 口部12b以比与上线引导部12a正交的方向更向下方倾斜的方式形 成。通过所述的倾斜,如果从针棒开口部12b吹入空气,则在上线引 导部12a内,在针棒开口部12b上方的区域中由空气产生朝下方的气 流,其结果,在针棒开口部12b上方的区间中产生负压,从上线引导 部12a的上端部流入外部空气,在上线引导部12a的整个长度上产生 向下方的气流。
此外,优选所述的针棒开口部12b相对于上线引导部12a的倾 斜角度6为30°左右,但可以在能够产生上述作用的范围内变更。
另外,由于针棒12以轴承14为支点而沿横向摆动,从而为了 使针棒开口部12b易于与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80进行位置对齐,优 选在可能的范围内,在摆动位移较小的针棒上端部侧,在轴承14的 附近设置针棒开口部12b。 (上下移动机构) 上下移动机构20具有公知的构造,如图1 图3所示,具有-
上轴21,其通过作为伺服电动机的缝纫机电动机(缝纫机驱动源)3 而由未图示的同步带旋转驱动;针棒驱动轴24,其通过大小不同的 齿轮组22、 23而从上轴21传递来旋转力,从而被上轴21更高速地 旋转;连杆26,其一端部经由偏心凸轮25而与针棒驱动轴24连结; 上下移动臂27,其一端部与连杆26的另一端部连结;叉状部件28, 其设置在上下移动臂27的另一端部上;以及环部件29,其连结叉状 部件28和针棒12。
另外,在上述缝纫机电动机3中设置未图示的编码器,从而能 够检测缝纫机电动机3的旋转位置。
上轴21和针棒驱动轴24都沿X轴方向配设,可转动地支撑在 缝纫机架2的内部。由此,通过齿轮组22、 23,从上轴21以两倍的 旋转速度向针棒驱动轴24传递旋转力。
上下移动臂27,在其长度方向中间位置上,通过沿X轴方向的 支撑轴轴支撑在缝纫机架2内。这样,可以通过连杆26及偏心凸轮 25将针棒驱动轴24的旋转运动变换为往复运动而传递至上下移动臂 27的一端部上,而使其两端部都沿大致Z轴方向摆动。
上下移动臂27的另一端部通过叉状部件28及环部件29而与针 棒12连结。
叉状部件28以如下方式支撑在上下移动臂27上,S卩,使其能 够沿该上下移动臂27的另一端部的延伸设置方向(大致Y轴方向) 进退移动,以及以上下移动臂27的另一端部的延伸设置方向为轴进 行转动。 .
环部件29以如下方式支撑在叉状部件28上,即,使其能够沿 与上下移动臂27的另一端部的延伸设置方向(大致Y轴方向)正交 的方向进行前进移动,以及以与上下移动臂27的另一端部的延伸设 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为轴进行转动。
此外,环部件29在使针棒12插入其中的状态下,以由固定在 该针棒12上的2个轴环29a夹持的状态与针棒12连结,从而使环部
件29能够以针棒12为轴进行转动。
根据所述的构成,即使在针棒12向轴承14容许的任意方向倾 斜的状态下,或在针棒12以自身的长度方向为轴进行转动的状态下, 也能够从上下移动臂27向针棒12施加往复上下移动力。 (针摆动机构)
针摆动机构30具有公知构造,如图1 3所示,具有外周凸 轮31,其设置在上轴21上;连杆32,其与外周凸轮31的外周抵接 而进行摆动;连杆33,其连结在连杆32的摆动端部附近而被施加往 复动作;L形臂34,其与连杆33连结而进行转动;连杆35,其与L 形臂34连结而被施加上下的往复动作;滑块36,其传递来自连杆35 的上下方向的往复动作;滑动导向轴37,其使滑块36仅能沿Z轴方 向往复移动;以及摆动台38,其与高度对应而沿X轴方向移动。由 此,针摆动机构30与上轴21连动而使针棒12向规定的针摆动方向 摆动。
外周凸轮31随着上轴21每旋转一次而沿Y轴方向使连杆32进 行一个行程的往复摆动动作。
连杆32经由连杆33而向L形臂34传递沿Y轴方向的往复动作, L形臂34将往复动作方向变换为Z轴方向而经由连杆35传递至滑块 36。
滑块36可绕Z轴旋转地支撑摆动台38,摆动台38随滑块36 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
摆动台38以使针棒12的下端部附近插入的状态,可上下移动 地支撑该针棒12,在摆动台38的外部两侧面上形成向Z轴方向和X 轴方向之间倾斜的引导槽。此外,摆动台38从其两侧由与引导槽卡 合的未图示的凸状体夹持,如果摆动台38沿上下方向移动,则沿引 导槽斜向移动,使摆动台38也沿X轴方向产生移动位移,从而进行 针摆动。
如上述所示,由于针棒驱动轴24以上轴21的两倍速度旋转, 所以在摆动台38沿X轴方向往复一次时,针棒12进行两次上下移 动。即,针棒12通过上下移动机构20和针摆动机构30之间的协同 动作,在向任意方向进行针摆动的情况下都能够执行落针。
另外,由于未图示的凸状体支撑在后述的旋转机构60的旋转台 61上,所以在针棒12旋转时,针摆动方向也同时旋转。
另外,作为该针摆动机构,也可以设置如伺服电动机这样的独 立驱动源而向针摆动方向摆动。 (打环装置机构)
打环装置机构40具有公知构造,其设置在缝纫机的缝制面即布 料工作台71的下侧,在打环装置基座47上支撑为了使下线D与上 述上线U缠绕而摆动的打环装置49、 50及拉线器51、 52,使上述打 环装置49、 50或拉线器51、 52与上述缝纫机驱动源即缝纫机电动机 3连动而进行摆动。
详细地说,如图l及图4所示,打环装置机构40具有下轴41, 其由缝纫机电动机3旋转驱动;槽凸轮42,其设置在下轴41上;拉 线器摆动臂43及打环装置摆动臂44,它们与槽凸轮42卡合而进行 摆动;作为驱动轴的拉线器驱动轴45,其通过拉线器摆动臂43上下 移动;作为驱动轴的打环装置驱动轴46,其通过打环装置摆动臂44 上下移动;打环装置基座47,其以上述驱动轴45、 46配置在中心位 置的状态,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架2上;左打环装置49及左拉线 器51,它们使下线D与上线U缠绕而进行双环缝制;右打环装置50 及右拉线器52,它们利用上'线U进行单环缝制;安装台53,其位于 安装在打环装置基座47上端部的针板48的正下方,支撑各打环装置 49、 50及各拉线器51、 52;拉线弹簧54,其向下线D施加张力;以 及缝线通路部件55、 56。
上述缝纫机电动机3、下轴41、槽凸轮42、拉线器摆动臂43 及打环装置摆动臂44构成轴驱动机构。
槽凸轮42在两表面形成凸轮槽,分别与拉线器摆动臂43及打 环装置摆动臂44卡合,以各自规定的定时进行摆动。
拉线器摆动臂43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由朝向X轴方向的 支撑轴轴支撑,拉线器摆动臂43的一端部与槽凸轮42卡合,另一端 部与拉线器驱动轴45的下端部卡合。即,拉线器摆动臂43以由槽凸
轮42的凸轮槽形状确定的规定定时摆动,从而使拉线器驱动轴45 上下移动。
打环装置摆动臂44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由朝向X轴方向 的支撑轴轴支撑,打环装置摆动臂44的一端部与槽凸轮42卡合,另 一端部与打环装置驱动轴46的下端部卡合。即,打环装置摆动臂44 以由槽凸轮42的凸轮槽形状确定的规定定时摆动,从而使打环装置 驱动轴46上下移动。
打环装置驱动轴46为圆筒状,能够使拉线器驱动轴45插入。 另外,打环装置驱动轴46的上端部经由连杆与安装台53连接,通过 进行上下移动而使安装台53摆动,利用各打环装置49、 50及各拉线 器51、 52进行线迹形成动作。
拉线器驱动轴45为圆筒状,具有从下端部贯通至上端部而形成 的下线引导孔45a,拉线器驱动轴45具有从下端部引导下线D至上 端部的功能。另外,拉线器驱动轴45的上端部经由连杆与未图示的 凸轮连接,通过上下移动而经由凸轮使各拉线器51、 52摆动,进行 扩大线环的动作。
另外,在该拉线器驱动轴45上,在其下端部附近形成从外周面 贯通至下线引导孔45a的驱动轴开口部45b (参照图7)。所述的驱 动轴开口部45b是下述的孔,其用于通过从后述下线用空气喷出装置 90吹入空气,在下线引导孔45a内产生从下端部朝向上端部方向的 气流,将下线D从拉线器驱动轴45的下端部向上端部引入,驱动轴 开口部45b以比与下线引导孔45a正交的方向更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形 成。通过所述倾斜,如果从驱动轴开口部45b吹入空气,则在下线引 导孔45a内,在驱动轴开口部45b上方的区域内,由空气产生向上方 的气流,其结果,在驱动轴开口部45b下方的区域内产生负压,从下 线引导孔45a的下端部流入外部空气,在下线引导孔45a的整个长度 上产生向上方的气流。
此外,优选所述的驱动轴开口部45b相对于下线引导孔45a的 倾斜角度e为30°左右,但可以在能够产生上述作用的范围内变更。
打环装置基座47在下部具有朝向Z轴方向的轴部47a,该轴部
47a可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架2上。另外,该轴部47a形成为筒状, 在轴部47a的中心同轴地插入拉线器驱动轴45及打环装置驱动轴 46。
拉线器驱动轴46的上端部延伸至安装台53的下方附近,穿过 下线引导孔45a的下线D通过缝线通路55、拉线弹簧54、缝线通路 56而被引导至左打环装置49的穿线孔(省略图示)。
左打环装置49及左拉线器51在针棒12向左方摆动并落针时, 进行双环缝制,右打环装置50及右拉线器52在针棒12向右方摆动 并落针时,进行单环缝制。
由此,从打环装置驱动轴46以如下方式施加动作,即,使左打 环装置49及左拉线器51与针向左方摆动的落针定时配合而沿缝制动 作方向移动,右打环装置50及右拉线器52与针向右方摆动的落针定 时配合而沿缝制动作方向移动。另外,从拉线器驱动轴45向各拉线 器51、 52施加动作,以使它们一边与各打环装置49、 50—起移动, 一边各自以规定的定时与各打环装置49、 50相对地进行扩大线环的 动作。
(旋转机构)
纽扣锁眼缝纫机10,例如在向圆头扣眼这样具有由一字形的直 线部分和液滴状部分构成的形状的纽扣孔进行锁眼缝制的情况下,需 要一边沿液滴状部分的孔缘进行针摆动,一边使针摆动方向旋转而进 行缝制。由此,设置旋转机构60,其使针摆动方向旋转,同时使各 打环装置49、 50及拉线器51、 52的配置位置旋转移动。
所述的旋转机构60具有针棒滑轮61,其使针摆动机构30的 摆动台38绕针棒12的轴中心旋转;打环装置滑轮62,其使打环装 置机构40的打环装置基座47以具有相同轴线的打环装置驱动轴46 及拉线器驱动轴45为中心旋转;以及作为脉冲电动机的旋转电动机 63,其经由未图示的滑轮及同步带旋转驱动上述滑轮61、 62。上述 针棒12的轴线与拉线器驱动轴45及打环装置驱动轴46配置在相同 轴线上,旋转机构60使上述针棒及上述打环装置基座以相同轴线为 中心旋转。
如上述所示,摆动台38在设置于摆动台38的两侧面上的导向 槽处由凸状体从两侧夹持,各凸状体支撑在针棒滑轮61上。由此, 通过使针棒滑轮61旋转,而经由各凸状体使摆动台38也旋转,其结 果,能够使针摆动方向旋转。
另外,由于针棒滑轮61使摆动台38活动插入在内径设定为比 摆动台38充分大的中央贯通部中,所以不会妨碍摆动台38及针棒 12的摆动。
打环装置滑轮62固定安装在打环装置基座47的下部,使各打 环装置49、 50及拉线器51、 52与打环装置基座47—起旋转。
另外,针棒滑轮61和打环装置滑轮62配置为,均以与穿过轴 承14的中心的、与Z轴方向平行的共用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旋转电动机63同时且以相同的转速比旋转驱动针棒滑轮61和 打环装置滑轮62这两者。此外,在旋转电动机63中设置未图示的原 点检测器,将检测出的原点位置数据反馈至后述的CPU 101及后述 旋转电动机驱动电路63a中。 (移动机构)
移动机构具有公知构造,其具有布料工作台71,其配置在缝 针ll的正下方,具有载置加工布料的缝制面;压脚气缸72,其切换 未图示的布料压脚的保持和解除,该布料压脚用于将加工布料按压保 持在布料工作台71上;作为脉冲电动机的X轴电动机73,其使布料 工作台71沿X轴方向移动定位;以及作为脉冲电动机的Y轴电动机 74,其使布料工作台71沿Y轴方向移动定位。另外,在各脉冲电动 机73、 74上设置未图示的原点检测器,检测原点位置数据并反馈至 后述的CPU 101、 X轴电动机驱动电路73a及Y轴电动机驱动电路 74a。
所述的布料工作台71,例如在进行圆头扣眼的锁眼缝制的情况 下,在圆头扣眼的直线部,通过Y轴电动机73的驱动而以规定间距 进行布料进给,在液滴状部,通过X轴电动机72和Y轴电动机73 的协同动作,而一边进行落针位置的位置对齐, 一边进行布料进给, 以在孔缘进行落针。
(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及下线用空气喷出装置)
基于图5至图7说明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80及下线用空气喷出 装置90。
另外,由于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80和下线用空气喷出装置90 具有相同的内部构造,所以仅说明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80的内部构 造,在该说明中,对于对应的下线用空气喷出装置90的内部构造, 在括号中标注标号而省略重复说明。
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80 (下线用空气喷出装置90)具有..主体 81 (91),其由气缸部81a (91a)沿Y轴方向开口而形成;活塞部 件82 (92),其可进退移动地插入气缸部81a (91a)内;上线用空 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其以沿该进退移动方向贯通的状 态保持在该活塞部件82 (92)中;轴承84 (94),其位于气缸部81a (91a)的开口部,沿活塞部件82 (92)的移动方向可滑动地保持上 线用空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以及连接器85、 86 (95、 96),它们用于向气缸部81a (91a)内的活塞部件82 (92)后侧的 空间和前侧的空间中分别供给空气。
在主体81 (91)上从Y轴方向的一侧端面沿Y轴方向形成圆形 的有底孔、即气缸部81a (91a)。此外,轴承84 (94)通过压入或 锥螺纹紧固而固定安装在气缸部81a的开口侧。
在气缸部81a(91a)内插入活塞部件82 (92),在活塞部件82 (92)上贯通安装有上线用空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在 活塞部件82 (9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槽,收容实现活塞部件82 (92) 与气缸部81a (91a)之间密封的衬垫82a (92a)。另外,同样地在 轴承84的内周面也形成有槽,收容实现轴承84与上线用空气喷嘴 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密封的衬垫84a (94a)。
由此,将气缸部81a(91a)的内部分隔为活塞部件82 (92)前 侧的空间和后侧的空间。此外,在主体81 (91)上形成进气口 81b (91b)和进气口 81c (91c),该进气口 81b (91b)用于从外部向气 缸部81a (91a)的后侧空间供给空气,该迸气口 81c (91c)用于向 前侧空间供给空气,上述进气口分别与连接器85、 86 (95、 96)连
接。各连接器85、 86 (95、 96)都经由电磁阀87、 88 (97、 98)与 压縮机等压縮空气供给源连接。
如果打开电磁阀87 (97)而从连接器85 (95)供给压縮空气, 则会使活塞部件82 (92)后侧的空间内压力上升,如图5 (B)所示, 使活塞部件82 (92)前进至与轴承84 (94)抵接的位置(动作位置), 或使上线用空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前进至与针棒12 (拉 线器驱动轴45)抵接的位置(动作位置),向针棒开口部12b (驱动 轴开口部45b)吹入空气。
另外,如果打开电磁阀88 (98)而从连接器86 (96)供给压縮 空气,则会使活塞部件82 (92)前侧的空间内压力上升,如图5 (A) 所示,活塞部件82 (92)在气缸部81a (91a)内后退,使上线用空 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后端部与气缸部81a (91a)的最 深部(分离位置)抵接,插入形成在该最深部上的凹部81d (91d) 中。
艮卩,电磁阀88 (98)、活塞部件82 (92)、气缸部81a (91a) 构成上线用进退机构(下线用进退机构),其使上线用空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在喷嘴83 (93)前端部的喷出口与位于规 定位置的针棒12 (拉线器驱动轴45)的针棒开口部12b (驱动轴开 口部45b)连接的动作位置、和喷出口从该动作位置离开的待机位置 之间进退移动。
由于上述的凹部81d (91d)在活塞部件82 (92)开始前进时, 闭塞上线用空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以使向活塞部件82 (92)后侧的空间内供给的空气不会从上线用空气喷嘴83 (下线用 空气喷嘴93)漏出,所以能够迅速地进行前进时的移动开始的推进。 另外,即使通过前进而使上线用空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 的后端部从凹部81d(91d)拔出,也能够供给足以使活塞部件82(92) 前进的空气。
上线用空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作为向针棒12或拉 线器驱动轴45的开口部12b (45b)喷出空气的喷出口。另外,由于 该前端部与圆形管状的针棒12 (拉线器驱动轴45)的外周面抵接或
接近,所以如图5所示,与针棒12 (拉线器驱动轴45)的外径对应 而将前端部切削为圆弧状。
另外,在上线用空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前端部前 进至与针棒12 (拉线器驱动轴45)抵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上线用 空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前端部使用弹性材料,或者将 弹性材料的薄片粘贴在喷嘴的前端面或针棒12 (拉线器驱动轴45) 的开口部12b (45b)上。由此,能够实现喷嘴83 (93)的前端面与 针棒12 (拉线器驱动轴45)表面之间的密封,从而高效地吹入空气。
此外,使上线用空气喷嘴83 (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剖面形状 为椭圆形,以使其不会旋转。另外,只要不会产生旋转,也可以是其 他形状,例如多边形,也可以为了不产生旋转,而在轴承84 (94) 和喷嘴83 (93)之间形成防止旋转的滑动槽和凸条。
下面,基于图6说明上线用空气喷嘴83的延伸位置与针棒开口 部12b之间的位置关系。
针棒12通过缝纫机电动机3的驱动而经由上轴21进行上下移 动,同时进行针摆动。针棒12随着上轴21每旋转一周,进行两次上 下移动和一次往复的针摆动。在这里,如果以使针棒12位于上死点 时的上轴角度作为O。,则设定上下移动机构20和针摆动机构30,以 使上轴角度在0。和180°时,针棒12总是位于上死点位置,同时针摆 动位置位于中间位置(针棒12处于与Z轴方向平行的状态)。上述 位置可以通过编码器输出而进行确认。
另外,对针摆动机构30进行设定,以使上轴角度为90°和270° 时,针棒12成为左右的最大针摆动角度。
此外,针棒12通过旋转机构60进行旋转。在这里,以使设置 在针棒12上的缝线调节器15位于操作者的相反侧(纵向机体部2b 侧图1的状态)的情况下的旋转角度作为0° (原点角度),在开 始通常的缝制时,从0。开始。
基于上述前提,针棒12配置设定为,在上轴角度为0。、旋转角 度为180。的状态时,如图6所示,使针棒开口部12b与上线用空气 喷嘴83的延伸位置一致。
下面,基于图7说明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延伸位置与驱动轴开 口部45b之间的位置关系。
拉线器驱动轴45通过缝纫机电动机3的驱动而经由下轴41进 行上下移动,随着下轴41每旋转一周,进行两次上下移动即一次往 复的上下移动。在这里,由于上轴21和下轴41同步进行匀速旋转, 所以如果以针棒位于上死点时的下轴角度作为0°,则将打环装置机 构40设定为,在下轴角度为0°和180°时,使拉线器驱动轴45位于 中间高度(上死点和下死点的中间),下轴角度为90°和270°时,拉 线器驱动轴45分别处于上死点高度和下死点高度。
此外,拉线器驱动轴45通过旋转机构60进行旋转。如果以上 述旋转角度作为0。,则拉线器驱动轴45配置设定为,在下轴角度为 0。、旋转角度为0。的状态时,如图7所示,使驱动轴开口部45b与 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延伸位置一致。 (纽扣锁眼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图8是表示纽扣锁眼缝纫机IO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动作控制单元100具有ROM 102,其存储执行缝纫机的各种 控制或处理的程序;CPU 101,其执行各种程序而进行规定的处理或 控制;RAM 103,其在CPU 101执行处理时存储各种数据;接口3b, 其将缝纫机电动机3的驱动电路3a与CPU IOI连接;接口73b,其 将X轴电动机73的驱动电路73a与CPU 101连接;接口74b,其将 Y轴电动机74的驱动电路74a与CPU 101连接;接口63b,其将旋 转电动机63的驱动电路63a与CPU 101连接;接口87b,其将电磁 阀87的电磁阀驱动电路87a与CPU 101连接,该电磁阀87用于向 上线用空气喷嘴83的连接器85供给空气;接口88b,其将向连接器 86供给空气的电磁阀88的电磁阀驱动电路88a与CPU 101连接;接 口 97b,其将电磁阔97的电磁阀驱动电路97a与CPU 101连接,该 电磁阀97用于向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连接器95供给空气;接口 98b, 其将向连接器96供给空气的电磁阀98的电磁阀驱动电路98a与CPU 101连接;接口 75b,其将电磁阀75的电磁阀驱动电路75a与CPU 101 连接,该电磁阀75用于切换压脚气缸72的动作;以及接口 106,其
将操作面板104及开始开关105与CPU 101连接。
操作面板104具有进行缝制的各种数据的设定输入和操作输入 的各种开关,还具有穿线开关107,其用于在后述穿线控制中,执 行使针棒开口部12b及驱动轴开口部45b与各喷嘴83、 93的延伸位 置进行位置对齐的动作控制;喷嘴开关108,其用于执行开始和停止 各喷嘴83、 93的空气喷出;以及复位开关109,其用于结束穿线控 制。
另外,开始开关105是使缝制开始执行的开关。
在这里,在对图9中的圆头扣眼进行锁眼缝制的情况下,说明
存储在ROM 102内的主要控制程序、即缝制执行程序和穿线执行程
序的内容。
根据缝制执行程序,分为K1 K7区域而依次分别执行各区间 的控制。
首先,接收开始开关105的输入,在K1区域内执行锁止缝制。 即,CPU 101 —边驱动缝纫机电动机3而通过规定宽度的针摆动进行 落针, 一边驱动Y轴电动机74以设定间距使缝制动作前进。然后, 驱动X轴电动机73而使落针位置与圆头扣眼的直线区域的缝制开始 位置进行位置对齐。
另外,在缝制时,在整个区域内,针摆动机构30通过缝纫机电 动机3的驱动,使针棒12向规定的针摆动方向摆动即进行所谓的针 摆动,以使缝针11在相对于纽扣孔、即圆头扣眼较远的外侧落针位 置和较近的内侧落针位置上交替进行落针。
K2是缝制圆头扣眼的直线部分的区域,CPU 101驱动缝纫机电 动机3和Y轴电动机74而沿前进方向执行直线缝制。
K3是对圆头扣眼的液滴状部分的斜线形状进行缝制的区域, CPU 101执行下述动作控制,S卩, 一边驱动缝纫机电动机3而通过针 摆动进行落针, 一边通过Y轴电动机74和X轴电动机73的协同动 作而使缝针11向斜前方前进。
K4是对圆头扣眼的液滴状部分的半圆弧形状进行缝制的区域, CPU 101执行下述动作控制,即, 一边驱动缝纫机电动机3而通过针
摆动进行落针, 一边驱动旋转电动机63而使针摆动方向逐渐地旋转 180°,并通过Y轴电动机74和X轴电动机73的协同动作进行位置 对齐,以沿圆头扣眼的边缘进行落针。
K5是再次对圆头扣眼的液滴状部分的斜线形状进行缝制的区 域,CPU 101执行下述动作控制,即, 一边驱动缝纫机电动机3而通 过针摆动进行落针, 一边通过Y轴电动机74和X轴电动机73的协 同动作而使缝针11向斜后方前进。
K6是再次缝制圆头扣眼的直线部分的区域,CPU 101驱动缝纫 机电动机3和Y轴电动机74而沿后退方向执行直线缝制。
K7是再次执行锁止缝制的区域,CPU 101 —边驱动缝纫机电动 机3而通过规定宽度的针摆动进行落针, 一边驱动Y轴电动机74使 缝制动作后退,同时通过X轴电动机73的驱动而使缝制向中央推进, 并结束缝制。
下面,说明由穿线执行程序进行的控制。所述的穿线控制在不 执行缝制时进行。
艮口,如果第1次进行穿线开关107的输入,则CPU101进行旋 转控制,根据缝纫机电动机3的编码器输出而使其旋转,以使上轴角 度及下轴角度为0°,并使旋转电动机63位于180°,由此,使针棒 开口部12b与上线用空气喷嘴83的延伸方向前方进行位置对齐。即, 由此使CPU 101作为上线穿通控制单元起作用。
然后,如果第2次进行穿线开关107的输入,则CPU 101进行 动作控制,通过缝纫机电动机3使上轴角度及下轴角度为0°,使旋 转电动机63位于0。角度,由此,使驱动轴开口部45b与下线用空气 喷嘴93的延伸方向前方进行位置对齐。g卩,由此使CPU101作为下 线穿通控制单元起作用。
基于图10所示的流程图更详细地说明穿线执行程序进行的控制。
首先,如果按压穿线开关107 (步骤Sl),则驱动压脚用气缸 98以使布料压脚下降(步骤S2),使布料工作台71通过Y轴电动 机74的驱动而移动至规定的最后端位置(步骤S3)。
然后,驱动缝纫机电动机3以使上轴角度及下轴角度为0°,使 旋转电动机63旋转至180°的位置(步骤S4)。该角度位置是通过对 输入作为脉冲电动机的旋转电动机63中的脉冲数进行计数而检测出 的。由此,使针棒开口部12b与上线用空气喷嘴83的延伸方向前方 进行位置对齐。
然后,判定喷嘴开关108是否被按压(步骤S5),在没有被按 压的情况下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9,在被按压的情况下,打开上线用 空气喷出装置80的电磁阀87而使上线用空气喷嘴83开始前进移动 (步骤S6)。然后,如果上线用空气喷嘴83的前端部到达针棒开口 部12b,则向上线引导部12a内供给空气,向下方产生气流。由此, 由于在针棒12的上端部中,针棒开口部12b成为吸引状态,所以如 果缝纫机的操作者使上线U的端部接近针棒12的上端部,则上线U 会被吸入而从针棒12的下端部引出。由此,将上线U搭在缝线调节 器15上,同时将其插入缝针11的穿线孔中,从而完成上线U的设 置。
然后,如果再次输入喷嘴开关108 (步骤S7),则使上线用空 气喷出装置80的电磁阀87关闭并使电磁阀88打开,停止从喷嘴83 喷出空气,同时使上线用空气喷嘴83开始后退移动(步骤S6)。上 述电磁阀88持续打开预先设定的时间后关闭,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9。
在步骤S9中,判定是否存在第二次穿线开关107的输入。如果 没有输入,则使处理返回步骤S4,在存在输入的情况下,上轴角度 及下轴角度维持0°状态,同时使旋转电动机63旋转至0°位置(步骤 S10)。由此,使驱动轴开口部45b与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延伸方 向前方进行位置对齐。
然后,判定是否按下喷嘴开关108 (步骤Sll),在没有按下的 情况下,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5,在按下的情况下,打开下线用空气 喷出装置90的电磁阀97而使下线用空气喷嘴93开始前进移动(步 骤S12)。然后,如果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前端部到达驱动轴开口 部45b,则向下线引导孔45a内供给空气,向上方产生气流。由此, 由于在拉线器驱动轴45的下端部,驱动轴开口部45b成为吸引状态,
所以如果缝纫机的操作者使下线D的端部接近驱动轴45的下端部, 则下线D会被吸入而从拉线器驱动轴45的上端部引出。由此,将下 线D穿过拉线弹簧54及缝线通路部件55、 56,穿过左打环装置49 的穿线孔,然后穿过针板48,而完成下线D的设置。
然后,如果再次输入喷嘴开关108 (步骤S13),则关闭下线用 空气喷出装置90的电磁阀97并使电磁阀98打开,停止从喷嘴93 喷出空气,同时使下线用空气喷嘴93开始后退移动(步骤S14)。 上述电磁阀98持续打开预先设定的时间后关闭,使处理前进至步骤 S15。
在步骤S15中,判定是否存在新的穿线开关107的输入。如果 存在输入,则使处理返回步骤S4,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判断是否 存在复位开关109的输入(步骤S16),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使处 理返回步骤S15。
另外,在进行复位开关109的输入的情况下,使缝纫机电动机3、 旋转电动机63返回原点(步骤S17),使布料工作台71从最后端位 置返回通常的使用位置(步骤S18)。然后,驱动压脚用气缸98以 使布料压脚上升(步骤S19),穿线控制结束。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纽扣锁眼缝纫机10中,由于通过动作控制单元100的控制, 使针棒12通过缝纫机电动机3及旋转电动机63的驱动,而配置在能 够使空气从上线用空气喷嘴83的喷出口向针棒开口部12b流通的规 定位置,即上线用空气喷嘴83前进移动的目标位置,所以能够从上 线用空气喷嘴83向配置在该位置的针棒12吹入空气,由此,能够向 针棒插入上线U,而不使用穿线器。
另外,相同地由于通过动作控制单元100的控制,使拉线器驱 动轴45通过缝纫机电动机3及旋转电动机63a的驱动而配置在能够 使空气从下线用空气喷嘴93的喷出口向驱动轴开口部45b流通的规 定位置,即下线用空气喷嘴93前进移动的目标位置,所以能够从下 线用空气喷嘴93向配置在该位置的拉线器驱动轴45吹入空气,由此, 能够向拉线器驱动轴45插入下线D,而不使用穿线器。
由此,还能够防止上线引导部12a或下线引导孔45a产生损伤。
另外,由于不需要使空气枪对准上线引导部12a或下线引导孔 45a的入口,所以也不会妨碍上线U或下线D的插入,能够容易且 顺利地进行上线U或下线D的插入作业。
另外,由于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80和下线用空气喷出装置90 除了上线U及下线D的穿线作业时之外都使喷嘴83、 93后退,因此 通过特别地在缝制中移动至后退位置,能够避免妨碍针棒12和拉线 器驱动轴45进行缝制动作。
另外,在纽扣锁眼缝纫机10中,由于能够通过穿线开关107的 输入操作而将针棒12或拉线器驱动轴45配置在能够吹入空气的规定 位置上,所以能够任意且顺利地进行上线U向针棒12的上线引导部 12b插入的作业或下线D向拉线器驱动轴45的下线引导孔45b插入 的作业。
(其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纽扣锁眼缝纫机10中,拉线器驱动轴 45插入打环装置驱动轴46的内侧,但也可以使打环装置驱动轴46 较细,而将打环装置驱动轴46插入拉线器驱动轴45的内侧。在该情 况下,优选在打环装置驱动轴46上形成下线引导孔及驱动轴开口部, 使下线用空气喷嘴93向打环装置驱动轴46喷入空气。
另外,在上线用空气喷出装置80及下线用空气喷出装置90中, 通过从相同电磁阀供给的空气而进行喷嘴移动和空气喷出,但也可以 使用不同的电磁阀分别进行。
另外,穿线开关107构成为上线U的插入和下线D的插入共同 使用,但也可以构成为分别设置上线穿通开关和下线穿通开关用于上 线U的插入和下线D的插入。
权利要求
1.一种纽扣锁眼缝纫机,其在加工布料的纽扣孔周围形成锁眼线迹,具有针棒,其在下端保持形成有穿线孔的缝针,上线插入该穿线孔中,在该针棒上形成从上端连通至下端的、引导上线的上线引导孔;上下移动机构,其与针棒连结,以使上述针棒上下移动;针摆动机构,其使上述针棒向规定的针摆动方向摆动;打环装置机构,其设置在缝纫机的缝制面的下侧,在打环装置基座上支撑用于使下线与上述上线缠绕而摆动的打环装置及拉线器;以及旋转机构,其与上述针棒及上述打环装置基座关联配置,以使上述针棒及上述打环装置基座以相同轴线为中心旋转,其特征在于,具有针棒开口部,其从上述针棒的外部侧面与上述上线引导孔连通,该针棒开口部倾斜地形成,以使从外部流入的空气从上述上线引导孔内的上方向下方流动;上线用空气喷嘴,其配置在上述针棒的上下移动路线的侧方,具有向上述针棒开口部喷出空气的喷出口;以及上线穿通控制单元,其控制上述上下移动机构、针摆动机构及旋转机构,进行上述针棒的位置对齐,使该针棒位于空气能够从上述上线用空气喷嘴的喷出口向上述针棒开口部流通的规定位置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线用进退机构,其使上述上线用空气喷嘴在动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进退移动,该动作位置是上述喷出口与位于上述规定位 置的上述针棒的针棒开口部连接的位置,该待机位置是上述喷出口从 该动作位置离开的位置,上述上线穿通控制单元,使上述针棒位于上述规定位置,同时 控制上述上线用进退机构,以使上述上线用空气喷嘴从上述待机位置移动至上述动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纽扣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线穿通开关,其通过输入操作而输出上线穿通指令信号, 上述上线穿通控制单元,接收上述上线穿通指令信号,而控制上述上下移动机构、针摆动机构及旋转机构的驱动源,以使上述针棒位于上述规定的停止位置。
4. 一种纽扣锁眼缝纫机,其具有针棒,其在下端保持形成有穿线孔的缝针,上线插入该穿线孔中;上下移动机构,其与针棒连结,以使上述针棒上下移动; 针摆动机构,其使上述针棒向规定的针摆动方向摆动; 驱动轴,其上设有从下端向上端引导下线的中空的下线引导孔;打环装置机构,其设置在缝纫机的缝制面的下侧,在打环装置 基座上支撑用于使下线与上述上线缠绕而摆动的打环装置及拉线器, 通过使上述驱动轴上下移动而使上述打环装置或拉线器摆动;以及旋转机构,其与上述针棒及上述打环装置基座关联配置,以使 上述针棒及上述打环装置基座以相同轴线为中心旋转,上述纽扣锁眼缝纫机通过上述各机构而在上述加工布料的纽扣 孔周围形成锁眼线迹, ,其特征在于,具有驱动轴开口部,其从上述驱动轴的外部侧面与上述下线引导孔 连通,该驱动轴开口部倾斜地形成,以使从外部流入的空气从上述下 线引导孔内的下方向上方流动;下线用空气喷嘴,其配置在上述驱动轴的侧方,具有向上述驱 动轴开口部喷出空气的喷出口;以及下线穿通控制单元,其控制上述打环装置机构及旋转机构,进 行上述驱动轴的位置对齐,使该驱动轴位于空气能够从上述下线用空 气喷嘴的喷出口向上述驱动轴幵口部流通的规定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纽扣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下线用进退机构,其使上述下线用空气喷嘴在动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进退移动,该动作位置是上述喷出口与位于上述规定位置的上述驱动轴的驱动轴开口部连接的位置,该待机位置是上述喷出口从该动作位置离开的位置,上述下线穿通控制单元,使上述驱动轴位于上述规定位置,同时控制上述下线用进退机构,以使上述下线用空气喷嘴从上述待机位置移动至上述动作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纽扣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下线穿通开关,其通过输入操作而输出下线穿通指令信号, 上述下线穿通控制单元,接收上述下线穿通指令信号,而控制上述打环装置机构及旋转机构,以使上述针棒位于上述规定的停止位置。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可以简单且顺利地进行穿线。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具有针棒(12),其具有从上端贯通至下端的上线引导部(12a);针棒的上下移动机构(20);针摆动机构(30),其使针棒摆动;打环装置机构(40);旋转机构(60),其使针棒及打环装置基座旋转;以及移动机构,其使加工布料移动,在针棒上形成使空气吹入上线引导部内的倾斜的针棒开口部(12b),该缝纫机还具有上线用空气喷嘴(83),其配置在针棒侧面;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上下移动机构、针摆动机构及旋转机构,使针棒开口部与喷嘴的喷出口进行位置对齐。
文档编号D05B3/06GK101173425SQ20071016525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村井健二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