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多功能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13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多功能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横机选针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多功能电 脑针织横机选针片,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脑针织横机,是通过针板、导针片和选针片及织针之间的配 合再通过驱动装置来完成织造工作的,制造成本高,且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针板与选针片及织针的配合并通过驱动装置直 接来完成织造工作,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综合目前电脑横机 导针片和选针片的功能于一体而研制开发的,一种多功能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 其特征在于外形呈长形状,分部形状上平面选针部分(即选针踵)呈楼梯状由 上向下逐步增高,尾部背面略斜,背面D中间凹。其顶端有抵针面G,抵针面G后
部有一个挡针面E,它的尾部有一个拦针面F,抵针部分G下端略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上述多功能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由于简化 了结构,当其在针板槽中被选针器进行选针后它能在针板凹槽内上下自如,不会 形成阻隔。从而不会在机头来回工作时产生撞针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形成的一组六段多功能选针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形成的一组八段多功能选针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形成的一组十段多功能选针片示意图
图中A为上针踵,B为下针踵,C为选针踵,D为多功能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
的背面,E为挡针面,G为抵针面,F为拦针面,H为针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多功能电脑针织橫机选针片,外形呈长形状,分部形状上平面 选针部分(即选针踵)呈楼梯状由上向下逐步增高,尾部背面略斜,背面D中间凹, 其顶端有一抵针面G,抵针面G后部上针踵A的上侧有一个挡针面E,它的尾部 下针踵的下侧有一个拦针面F,抵针面G下端D面向下略凸成圆弧面(其优点是 可减小D面与针板槽底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选针片在针板槽中的运动阻力, 从而进一步的确保了驱动装置能轻松平稳地运行)。根据所述多功能电脑针织横 机选针片组合后形成的一组六段多功能选针片(如图2所示),是由六根选针踵所 处位置不同的多功能选针片(1、 2、 3、 4、 5、 6)组合构成。根据所述多功能 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组合后形成的一组八段多功能选针片(如图3所示),是由八 根选针踵所处位置不同的多功能选针片(1' 、 2' 、 3' 、 4' 、 5' 、 6' 、 7'、 8')组合构成。根据所述多功能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组合后形成的一组十段多 功能选针片(如图4所示),是由十根选针踵所处位置不同的多功能选针片(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组合构成。根据所述多功 能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还可以根据编织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驱动装置内的选针器,对多功能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选
针后其抵针面G抵住织针,再通过驱动装置的带动即可完成织造工作。
除实施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 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多功能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其特征在于外形呈长形状,分部形状上平面选针部分即选针踵呈楼梯状由上向下逐步增高,尾部背面略斜,背面(D)中间凹。其顶端有抵针面(G),抵针面(G)后部有一个挡针面(E),它的尾部有一个拦针面(F),抵针部分(G)下端略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横机选针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多功能电脑针织横机选针片,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多功能选针片是长型状,尾部背面略斜,背面D中间凹。上平面选针部分呈楼梯状,由上向下逐步增高。其顶端有抵针面G,抵针面G后部有一个挡针面E,它的尾部有一个拦针面F,抵针面G略凸。其优点该多功能选针片综合了选针片和导针片的两种功能为一体。
文档编号D04B15/00GK201212085SQ20082000287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4日
发明者王登如 申请人:王登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