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竹节纱线外观参数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竹节纱的基本参数是进行竹节纱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准确纺制竹节纱的前提和 基础,决定着竹节纱的成纱外观和面料风格。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人工检测竹节纱的外观 参数,效率低,准确度不高。因此快速检测竹节纱外观参数已经成为竹节纱分析和检测的一 项重要内容,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的开发在生产研究中越来越受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该系统是是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 术、现代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多学科的集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数据保存模块四大模块;这几个模块功能上 是独立的,而又通过数据相互联系在一起,系统总体功能的实现是这几个模块共同作用的结果。本发明可以应用在竹节纱检测等方面,首先利用传感器测得竹节纱线截面粗细变 化的数据,借助数据采集卡将测得的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后变成数字量送入计算机,在计 算机中利用自编的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前人有关计算竹节长度与竹节间距的 方法,进而得出竹节纱各项外观参数。本发明操作简单,功能较强。在解决竹节纱外观参数 技术检测精确度不高方面做得比较好,检测精确度较高,使得传统的人工检测使用大量人 力而且效率低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图1为本发明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 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数据保存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利用纱线截面检测头和数据采集卡来完成原始数据的采集和 预处理以供后续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检测头采集到的信号为模拟信号,在转换成数字信号 之前要经过低通滤波器,滤掉不需要的高频部分(检测电容本身有滤波作用),然后经过运 算放大器放大到A/D转换器输入电压范围,电压经A/D转换变成数字量就可以输入计算机 进行数据处理。模/数转换是数据采集部分的核心,这部分的功能由数据采集卡来完成。在 用数据采集卡采集之前,必须设定好采集时的采样频率。采样频率是指每秒钟进行模数转 换的次数,高采样速率可以在给定时间下采集更多数据,因此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原始信号,但在采取过高的采样速率时要注意与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相适应。在设定好以上各参数后, 将传感器检测头出来的信号线连到PCI-9111板卡的AIO与AIGND引脚上,这样传感器将采 集得到的反映纱线截面变化的非电量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这个模拟电压信号经过低通滤 波器滤掉不需要的高频成分,利用板卡内部的模数转换器将测得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就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存储。采集的数据存储到数据文件中,同时也可以提供显示。数据处理模块采用数字滤波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掉数据采集时由 于检测设备的精确度以及外界条件的干扰产生的噪声。模块采用的是数字信号,所以采用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采用矩形窗函数法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Visual C++高级编程语 言来进行滤波器的设计,实现数据的处理。数据显示模块采用微软提供的ActiveX控件库中的MSChart控件专门用于数据的 显示,能适应各种显示要求。在VC++中插入控件并调用相关的函数,实现竹节纱的外观曲 线、方波图以及波谱图等各曲线的绘制。数据保存模块是通过数据库来实现的,VC++很好地提供了对数据库的支持,系统 实现了对每次检测条件及检测结果的保存,以利于再次查阅和比较各种纱线的参数。
权利要求
1.一种竹节纱线外观参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显示模块和数据保存模块四大模块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节纱线外观参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模块 主要利用纱线截面检测头和数据采集卡来完成原始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节纱线外观参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模块 采用数字滤波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掉数据采集时由于检测设备的精确度以 及外界条件的干扰产生的噪声。模块采用的是数字信号,并使用矩形窗函数法在Windows 环境下采用Visual C++高级编程语言来进行滤波器的设计,实现数据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节纱线外观参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显示模块 采用微软提供的ActiveX控件库中的MSChart控件专门用于数据的显示,能适应各种显示 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节纱线外观参数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保存模块 是通过数据库来实现,系统能实现对每次检测条件及检测结果的保存。
全文摘要
一种竹节纱外观参数识别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数据保存模块组成。该在解决竹节纱外观参数技术检测精确度不高方面做得比较好,检测精确度较高,使得传统的人工检测使用大量人力而且效率低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文档编号D01H13/32GK102002782SQ20101028928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吴婷婷, 张中伟, 徐伯俊, 王超, 苏旭中, 谢春萍 申请人: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