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89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纺织品,具体涉及一种电热纺织品一体化的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在2002年研制并申请了一项“隐纺热能布“的发明专利,专利号 ZL02114078. 2,这种隐纺热能布具有电热纺织品一体化、轻便、可裁剪、可折叠、应用范围广、不漏电,非正常工作温度低等优点,但经过实践应用,发现仍然存在下述弊端
1)抗360度弯折性能差,平均弯折极限数值仅30次左右,以至平均使用寿命仅3到4
年;
2)布面最大温差为7°C,使用时有部分人群会产生燥热、上火等不适感,舒适性能差;
3)线功率大,为4.lw/m,使用中,当发生热能纱断点接触不良时,布面产生局部焦灼现象,安全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抗弯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布面温差小、舒适度高、线功率小、杜绝焦灼起火、安全性能好的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由发热纱和普通纱共同作为织物的组成纱进行织造而成,其中,多根发热纱并列为一组,每组发热纱中的每根发热纱之间用2 — 5根普通纱以并列方式加以间隔,构成发热纱组,发热纱组和发热纱组之间,以小于25mm的间距,均匀等距地分布于普通纱中,并与普通纱一起共同作为织物的经纱或纬纱,再以普通纱作为织物的纬纱或经纱,经纱和纬纱交织进行织造,成为本发明的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热纱即为隐织在新型隐纺热能布面料间的发热单元。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热纱其结构如下中心以50D涤纶长丝为弹性纱芯,再以多股发热金属丝如镍丝、或镍铬合金丝或钛合金丝集簇后以螺旋状缠绕在涤纶长丝纱芯上,从而构成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外周为50D — 200D化纤长丝以螺旋状多层纺捻作为发热元件的改性层。其中多层纺捻的化纤长丝在纺捻时的螺旋方向应逐层交替反向。发热纱中的多股发热金属丝即为隐纺在发热纱内芯的发热元件。本发明独创了一种中心以50D涤纶长丝为弹性纱芯,再以多股发热金属丝如镍丝、或镍铬合金丝或钛合金丝集簇后以螺旋状缠绕在涤纶长丝纱芯上,构成发热元件,这样就解决了现有技术360°弯折性能差、使用年数少的问题。发热元件外周为50D — 200D化纤长丝以螺旋状多层纺捻作为发热元件的改性层,其中多层纺捻的化纤长丝在纺捻时的螺旋方向逐层交替反向,这样就解决了发热纱的抗拉、韧性和结构强度问题,这是一种新型复合纱一抗弯折隐纺发热纱。并由此独创了一种,由多根发热纱并列为一组,每组发热纱中的每根发热纱之间用二到五根普通纱以并列方式加以间隔构成发热纱组,这样,就可避免发热纱与发热纱之间的摩擦、碰撞和短路,进一步增强和保护了发热纱的绝缘性能。发热纱组与发热纱组之间以小于25mm的间距,均匀等距地分布于普通纱中并与普通纱一起共同作为织物的经纱(需要时也可以作为织物的纬纱),这样,也就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布面温差大, 舒适感差的问题。再以普通纱作为织物的纬纱(需要时相应也可以作为织物的经纱),经纱和纬纱交织进行织造而成本发明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本发明在保持制热性能的同时,具有使用寿命长、舒适性、安全性好等方面显著的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采用50D涤纶长丝为弹性纱芯,再以多股发热金属丝如镍丝、或镍铬合金丝或钛合金丝集簇后以螺旋状缠绕在涤纶长丝纱芯上,构成发热元件,独具弹性好、成纱纱支度高,成纱直径精细、抗弯折性能大幅度提高,360度抗弯折性能由平均弯折30次,提高到可弯折150次以上。使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由3到4年提高到8年以上;
2、发热元件表面采用50D— 200D化纤长丝以螺旋状多层纺捻作为发热元件的改性层。 其中多层纺捻的化纤长丝在纺捻时的螺旋方向逐层交替反向。显著地提高了表面改性层的牢固度和稳定性,对提高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地控制成纱捻度,降低产品次品率;
3、本发明采用多根发热纱并列为一组,每组发热纱中的每根发热纱之间用二到五根普通纱以并列方式加以间隔构成发热纱组。并适当调整发热纱阻抗值和发热纱根数,使单根发热纱线功率小于0. 7w/m,每组发热纱组线功率小于2. 8w/m,经实验室实验和一万套产品实际使用表明,完全消除了在使用中发生发热纱断裂并且断点接触不良时、布面产生局部焦灼的现象。从而杜绝了由此形成的起火隐患。还使得人体接触发热纱时吸收的热量更均衡,温感更柔和,同时又相对保持了发热纱组的供热集中度,从而仍然维持了良好的升温速度;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单根发热纱线功率小于0. 7w/m这个实验数据是申请人经过成千上万次试验历尽艰辛才获得的,因为线功率大于0. 7w/m,则单根发热纱在断裂或接触不良时,会产生局部焦灼,甚至起火烧损,小于0. 7w/m时,即使在单根发热纱断裂或接触不良时,也不会使布面局部焦灼,更不会起火烧损。这就是为什么现有技术线功率在4. lw/m 时出现焦灼起火的原因。如简单的采用在现有技术基础成倍增加发热纱根数,而不是采用发热纱分组的方法,则必然导致1)接头焊点成倍增加,工艺难度大,而且由于焊点多,可靠性大幅降低;2)发热纱分散,发热量分散,每根发热纱温升慢,使整个布面温度低,温感差, 难以实现快速升温达到使用要求、舒适感好的目的;
4、本发明采用每组发热纱组与每组发热纱组以小于25mm的间距,均匀等距地分布于普通纱中并与普通纱一起共同作为织物的经纱(需要时也可以作为织物的纬纱),再以普通纱作为织物的纬纱(需要时相应也可以作为织物的经纱),经纱和纬纱交织进行织造而成的新型隐纺热能布。经国家相关检测部门检测,布面温差小于1°C。布面热量分布更均匀,显著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2为每组发热纱内布局图;图3为单根发热纱结构立体示意图4为单根发热纱横截面示意图5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图。附图标注说明
I——发热纱,2——普通纱,3——发热纱组,4——经纱,
5—纬纱,6—涤纶长丝,7—发热金属丝,
8——改性层,9——新型隐纺热能布。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1,每组发热纱组3以小于25mm的间距,均匀等距地分布于普通纱2中,并且共同作为织物的经纱4,再将经纱4和纬纱5交织进行织造而成为本发明新型隐纺热能布。纬纱5全部由普通纱2组成。经纱4中的发热纱I即为隐织在新型隐纺热能布面料间的发热单元。参见图2,本发明由多根发热纱I并列为一组,每组发热纱中的每根发热纱之间用二到五根普通纱2以并列方式加以间隔,构成发热纱组3。参见图3,图4,上述的发热纱I的结构为中心以50D涤纶长丝6为弹性纱芯,再将多股发热金属丝7如镍丝、或镍铬合金丝或钛合金丝集簇后以螺旋状缠绕在涤纶长丝6 纱芯上,从而构成发热元件,发热纱I最外表为50D—200D化纤长丝以螺旋状多层纺捻作为发热元件的改性层8。其中多层纺捻的化纤长丝在纺捻时的螺旋方向应逐层交替反向。发热纱中的多股发热金属丝即为隐纺在发热纱内芯的发热元件。参见图5,本发明的电原理可采用24V及以下的直流电源或轻便电池对织物既本发明的新型隐纺热能布9中的发热纱I供电,产生热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其特征在于由发热纱和普通纱共同作为织物的组成纱进行织造而成,其中,多根发热纱并列为一组,每组发热纱中的每根发热纱之间用2 — 5根普通纱以并列方式加以间隔,构成发热纱组,发热纱组和发热纱组之间, 以小于25mm的间距,均匀等距地分布于普通纱中,并与普通纱一起共同作为织物的经纱或纬纱,再以普通纱作为织物的纬纱或经纱,经纱和纬纱交织进行织造,成为本发明的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热纱即为隐织在新型隐纺热能布面料间的发热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热纱其结构如下中心以50D涤纶长丝为弹性纱芯,再以多股发热金属丝镍丝、或镍铬合金丝或钛合金丝集簇后以螺旋状缠绕在涤纶长丝纱芯上,从而构成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外周为50D — 200D化纤长丝以螺旋状多层纺捻作为发热元件的改性层,其中多层纺捻的化纤长丝在纺捻时的螺旋方向应逐层交替反向,发热纱中的多股发热金属丝即为隐纺在发热纱内芯的发热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其特征在于 单根发热纱功率小于0. 7w/m。
全文摘要
一种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其特征在于由发热纱和普通纱共同作为织物的组成纱进行织造而成,其中,多根发热纱并列为一组,每组发热纱中的每根发热纱之间用2-5根普通纱以并列方式加以间隔,构成发热纱组,发热纱组和发热纱组之间,以小于25mm的间距,均匀等距地分布于普通纱中,并与普通纱一起共同织物织物的经纱或纬纱,再以普通纱织物织物的纬纱或经纱,经纱和纬纱交织进行织造,成为本发明的抗弯折、零温差、防起火新型隐纺热能布。本发明抗弯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布面温差小,舒适度高,线功率小,能够杜绝焦灼起火、安全性能好。
文档编号D02G3/32GK102605512SQ20111002685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5日
发明者王红科, 王能生 申请人:王红科, 王能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