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条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73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纤维条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对纤维条的特性(例如厚度)进行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成条的纺织材料是由多根纺织材料纤维所组成的。其中每根纤维大体上是平行的,但各根纤维的两端却并不是对齐的,这么多根纤维相互之间呈部分重叠,靠着各根纤维之间的摩擦カ而形成了一根非织造、未加捻的纤维长条。纺织エ业中有时需要对纤维条的特性进行测量,例如实时测量一定长度的纤维条的厚度,从中还可以发现纤维条的厚度是否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条测量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纤维条的厚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纤维条測量装置包括输入机构1,呈漏斗形,一端较大供纤维条进入,另一端较小连接測量机构;外壳2,固定在输入机构I的底部;測量机构3,在外壳2的内部,測量机构3中具有通孔,该通孔的顶端连接输入机构I的较小一端;测量器件4,嵌入在外壳2之中;输出机构,包括ー对反向转动的辊筒5a、5b,这两个辊筒5a、5b之间的间隙与所述測量机构3中的通孔的底端相对齐。所述测量机构3进ー步包括顶端固定部31,固定在输入机构I的底部;中端固定部32,固定在顶端固定部31的底部;下端固定部33,与中端固定部32连为一体;连杆34,顶端固定在顶端固定部31的底部,底端连接下端移动部35 ;下端移动部35,通过连杆34固定于顶端固定部31 ;上端移动部36,与下端移动部35连为一体。进ー步地,在顶端固定部31中具有ー个圆台形的通孔ー 37a,该通孔一 37a较大的一端连接输入机构I较小的一端;在中端固定部32中具有一个圆柱形的通孔ニ 37b,该通孔ニ 37b的顶端连接通孔一 37a较小的一端,该通孔ニ 37b的直径设为Dl ;在下端固定部33中具有一个半圆柱形的通孔三37c,该通孔三37c的顶端连接通孔ニ 37b的底端;在上端移动部36中具有一个半圆柱形的通孔四37d,该通孔四37d的底端连接通孔五37e的顶端;通孔四37d与通孔三37c之间具有ー个间隙,两者之间的最大间距为D2,D2 < Dl ;在下端移动部35中具有一个圆柱形的通孔五37e,其直径与通孔ニ 37b的直径相同为Dl0本实用新型纤维条測量装置可以实时測量纤维条的厚度。当測量了一定长度的纤维条的厚度,就可以统计出该纤维条的厚度均匀程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纤维条測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I中测量机构3的剖面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I为输入机构;2为外壳;3为测量机构;31为顶端固定部;32为中端固定部;33为下端固定部;34为连杆;35为下端移动部;36为上端移动部;37a 37e各为测量机构3中通孔的一段;4为测量器件;5a、5b为ー对棍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參阅图1,本实用新型纤维条測量装置包括——输入机构1,大致呈漏斗形,一端较大供纤维条进入,另一端较小连接測量机构3。-外壳2,在输入机构I的下方,且外壳2的外表面与输入机构I的外表面相对齐。——测量机构3,在外壳2的内部,其详细结构如图2所示。—測量器件4,嵌入在外壳2之中。測量机构3和測量器件4相配合,測量通过測量机构3的纤维条的厚度。该测量器件4例如为ー种测距仪,可以是与測量机构3中的连杆34、下端移动部35或上端移动部36中的任何ー个或多个相接触的测距仪,也可以是非接触式的测距仪。——输出机构,包括一对辊筒5a、5b。辊筒5a为顺时针转动,辊筒5b为逆时针转动,如图I中虚线箭头所示。纤维条从两个辊筒之间通过,被带动着向图I中的下方运动,从而连续地通过测量机构3接受測量器件4的測量。请參阅图2,这是图I中的测量机构3的详细结构,包括-顶端固定部31,大致呈圆饼状(高度较低的圆柱),固定在输入机构I的底部。
在顶端固定部31中具有ー个圆台形的通孔ー 37a,该通孔一 37a较大的一端连接输入机构I较小的一端。-中端固定部32,大致呈圆台状,固定在顶端固定部31的底部。在中端固定部
32中具有一个圆柱形的通孔ニ 37b,该通孔ニ 37b的顶端连接通孔ー 37a较小的一端。假设该通孔ニ 37b的直径为Dl。——下端固定部33,大致呈半圆台状,即圆台沿着ー个底面的一条直径剖切后的一半。该下端固定部33与中端固定部32连为一体。在该下端固定部33中具有一个大致呈半圆柱形的通孔三37c。所述半圆柱形是指圆柱沿着ー个底面的一条直径剖切后的一半。该通孔三37c的顶端连接通孔ニ 37b的底端。[0038]—连杆34,例如为两根,其顶端均固定在顶端固定部31的底部,其底端连接下端移动部35。-下端移动部35,通过连杆34固定于顶端固定部31。该下端移动部35大致呈
圆饼状,其中具有一个圆柱形的通孔五37e,其直径与通孔ニ 37b的直径相同为Dl。—上端移动部36,大致呈半圆台状,与下端移动部35连为一体。在上段移动部36中具有一个大致呈半圆柱形的通孔四37d。该通孔四37d的底端连接通孔五37e的顶端,该通孔四37d与通孔三37c在同一高度,两者之间具有ー个间隙。如果不考虑该间隙的话,则通孔四37d和通孔三37c大致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形通孔。由于两个通孔37c、37d均为半圆柱形,因此其间距不是固定值,假设通孔三37c与通孔四37d之间的最大间距为D2,那么D2 < D1。这里的D2是静止状态下的最大间距。图2中也清晰表现了通孔ニ 37b到通孔三37c的缩小趋势,通孔四37d到通孔五37e的扩大趋势。通常D2设置为小于纤维条的最小厚度,Dl设置为大于纤维条的最大厚度。综合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纤维条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在输出机构5a、5b转动的带动下,纤维条从输入机构I连续通过测量机构3。在測量机构3中,纤维条依次通过通孔37a、37b、37c、37d、37e。在通过通孔三37c和通孔四37d时,由于两者之间的最大间距为D2,是整个纤维条运动路径上的最狭窄处。当纤维条通过通孔三37c吋,由于其厚度大于D2,致使通孔四37d向外移动,实际上是使连杆34、下端移动部35和上端移动部36 —起向图2中的右方移动。通过测量器件4监控连杆34、下端移动部35或上端移动部36中的任何ー个或多个相对于静止状态的偏移距离,就可得知此刻经过通孔三37c的纤维条的厚度与D2的差值,最終得知纤维条的厚度。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纤维条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输入机构(I),呈漏斗形,一端较大供纤维条进入,另一端较小连接测量机构(3); 外壳(2),固定在输入机构(I)的底部; 测量机构(3),在外壳⑵的内部,测量机构(3)中具有通孔,该通孔的顶端连接输入机构⑴的较小一端; 测量器件(4),嵌入在外壳(2)之中; 输出机构,包括一对反向转动的辊筒(5a、5b),这两个辊筒(5a、5b)之间的间隙与所述测量机构(3)中的通孔的底端相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纤维条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测量机构(3)进一步包括 顶端固定部(31),固定在输入机构(I)的底部; 中端固定部(32),固定在顶端固定部(31)的底部; 下端固定部(33),与中端固定部(32)连为一体; 连杆(34),顶端固定在顶端固定部(31)的底部,底端连接下端移动部(35); 下端移动部(35),通过连杆(34)固定于顶端固定部(31); 上端移动部(36),与下端移动部(35)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条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在顶端固定部(31)中具有一个圆台形的通孔一(37a),该通孔一(37a)较大的一端连接输入机构(I)较小的一端; 在中端固定部(32)中具有一个圆柱形的通孔二(37b),该通孔二(37b)的顶端连接通孔一(37a)较小的一端,该通孔二(37b)的直径设为Dl ; 在下端固定部(33)中具有一个半圆柱形的通孔三(37c),该通孔三(37c)的顶端连接通孔二(37b)的底端; 在上端移动部(36)中具有一个半圆柱形的通孔四(37d),该通孔四(37d)的底端连接通孔五(37e)的顶端;通孔四(37d)与通孔三(37c)之间具有一个间隙,两者之间的最大间距为 D2, D2 < Dl ;在下端移动部(35)中具有一个圆柱形的通孔五(37e),其直径与通孔二(37b)的直径相同为Dl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条测量装置,包括输入机构(1),呈漏斗形,一端较大供纤维条进入,另一端较小连接测量机构(3);外壳(2),固定在输入机构(1)的底部;测量机构(3),在外壳(2)的内部,测量机构(3)中具有通孔,该通孔的顶端连接输入机构(1)的较小一端;测量器件(4),嵌入在外壳(2)之中;输出机构,包括一对反向转动的辊筒(5a、5b),这两个辊筒(5a、5b)之间的间隙与所述测量机构(3)中的通孔的底端相对齐。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测量纤维条的厚度。当测量了一定长度的纤维条的厚度,就可以统计出该纤维条的厚度均匀程度。
文档编号D01H13/32GK202466029SQ2011205789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J·齐尔 申请人: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