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贴合梭织布料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736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料的制作工艺,尤其是一种仿贴合梭织布料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网状鞋面由于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运动鞋中。传统的网状鞋面基本都是网布贴合鞋面,即这类网状鞋面通常以具有图案的面料或革料为基层,并在该基层上贴合网布形成网状鞋面,这类网状鞋面由于网布和基层是贴合在一起的,长期使用后网布可能会出现脱层现象,使用寿命相对较低。

随着编织鞋面技术的发展,目前市面上有出现采用了编织成型的方式获得的一体式多层网状鞋面,但是这类网状鞋面各层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密,与传统的网状鞋面相比,层次感相对较差。

有鉴于此,

本技术:
人对仿贴合梭织布料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且层次感相对较好的仿贴合梭织布料的制作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贴合梭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组以上的纱线组依次装载于梭织机上,每组所述纱线组都包括相互垂直布置的经纱和纬纱,各所述纱线组中的所述经纱的粗细度从所述梭织机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

s2,设计布料花样,并将所述布料花样的参数输入所述梭织机中;

s3,启动所述梭织机进行织造获得坯布,所述坯布包括两个以上依次相互连接的布层,在织造过程中,每组所述纱线组的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经纬编织形成一个所述布层;

s4,对所述坯布进行激光成型加工获得布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1中,各所述纱线组中的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的粗细度都从所述梭织机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1中,同一组所述纱线组的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的粗细度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纱线组有两组,其中所述经纱或所述纬纱的粗细度相对较大的所述纱线组在步骤s3中被编织为网孔状组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1中,所述经纱依次经倍捻处理、纱线定型处理和整经处理获得,所述纬纱依次经纱线染色处理和纱线定型处理获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2中,采用纹织cad软件进行布料花样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3中,所述上层为网孔组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3完成后,还对所述坯布进行了坯布染色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3完成后,还采用开幅定型机对所述坯布进行的坯布定型处理,所述坯布定型处理的定型温度大于或等于180℃,定型时间大于或等于10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梭织机为剑杆织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各纱线组中的经纱的粗细度从梭织机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使得编织后获得的布料中,各布层连接较为紧密且能形成强烈的层次感,不易出现脱层现象,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2、通过限定纱线组为两组,同一纱线组中的经纱和纬纱的粗细度相同,使得织造过程中粗纱线和粗纱线相互交织形成网孔状的上层,细纱线和细纱线相互交织形成与上层连接的下层,有利于增加连接牢固性并增加层次感。

3、通过坯布定型处理,可进一步提升上层的立体感,增加层次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仿贴合梭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两组以上的纱线组依次装载于梭织机上,梭织机可以为常规的编织机,在本实施例中,梭织机为剑杆双经轴织机,且在本实施例中,纱线组只有两组。

每组纱线组都包括相互垂直布置的经纱和纬纱,各纱线组中的经纱的粗细度从所述梭织机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当然,如果要获得更好的立体效果和层次感,各纱线组中的经纱和纬纱的粗细度最好都从梭织机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在本实施例中,同一纱线组中的经纱和纬纱的粗细度相同,即其中一组纱线组中的纱线(经纱和纬纱都可以称为纱线)的粗细度大于另一组纱线组中的纱线的粗细度,各纱线组中的纱线粗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说明的是,两组纱线组的纱线的粗细度差别越大,所获得的仿贴合梭织布料的层次感越好,越接近传统网布贴合布料的外形效果。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经纱依次经倍捻处理、纱线定型处理和整经处理获得,纬纱依次经纱线染色处理和纱线定型处理获得,其中,纱线染色处理和下文将会提及的坯布染色处理只需进行其中一个处理即可,即两者择一进行处理。

s2,设计布料花样,并将所涉及的布料花样的参数输入梭织机中。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纹织cad软件进行布料花样设计,便于在布料花样设计完成之后自动生产可直接输入梭织机的参数。

s3,启动梭织机进行织造获得坯布,该坯布包括两个以上依次相互连接的布层,在本实施例中,布层只有两个。在织造的过程中,每组纱线组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形成一个布层,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组纱线组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形成上层布层,且该上层布层被编织为网孔状的织物组织,上层布层最好为网孔组织,即其中经纱或纬纱的粗细度相对较大的纱线组被编织为网孔状组织;另一组纱线组的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形成下层布层,且该下层布层具有提花,下层最好为平纹组织;这样可使得织造过程中相对较粗的纱线和相互交织形成网孔状的上层,相对较细的纱线相互交织形成与上层连接的下层,连接较为紧密且能形成强烈的层次感,不易出现脱层现象。

除上述织造要求外,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织造方式与常规的织造方式相同,这些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s4,对坯布进行了坯布染色处理,具体的染色处理方式为常规的方式,此处也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步骤s1中进行了纱线染色处理,也可不进行本步骤。

s5,采用开幅定型机对坯布进行的坯布定型处理,坯布定型处理的定型温度大于或等于180℃,定型时间大于或等于10秒。坯布定型处理有助于提高上层组织的立体感。

s6,对坯布进行激光成型加工获得布料。

采用本实施例的制作工艺获得的布料可以用于制作鞋面。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如在步骤s6中,采用切刀裁切的方式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激光成型加工,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于提供一种仿贴合梭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两组以上的纱线组依次装载于梭织机上、设计布料花样并将所述布料花样的参数输入所述梭织机中、启动所述梭织机进行织造获得坯布以及对所述坯布进行激光成型加工获得布料等步骤,通过将各纱线组中的经纱的粗细度从梭织机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使得编织后获得的布料中,各布层连接较为紧密且能形成强烈的层次感,不易出现脱层现象,使用寿命相对较长。进一步通过限定同一纱线组中的经纱和纬纱的粗细度相同,使得织造过程中粗纱线和粗纱线相互交织形成网孔状的上层,细纱线和细纱线相互交织形成与上层连接的下层,有利于增加连接牢固性并增加层次感。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来;朱逊庭;陈儒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30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