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棉经纱圆筒烧毛上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0370发布日期:2018-11-07 11:4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棉经纱圆筒烧毛上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纯棉经纱圆筒烧毛上浆工艺。



背景技术:

纤维在纺纱进线过程中不停受到摩擦,有大量短而松散的纤维毛羽暴露于纱线的表面,在织成织物后就耸立一层短纤维毛羽,绒毛不仅影响织物的光洁度,而且会在后续的印染加工中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瑕疵。

传统的织物烧毛,只能将织物表面的毛羽烧除,织物在后续干湿处理工序时,组成织物的纱线由于扭曲会将未接触在外的部分暴露在外,从而形成新的毛羽,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织物的起毛起球性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棉经纱圆筒烧毛上浆装置及工艺,将经轴纱线烧毛和上浆在一条生成线上完成。

技术方案:一种纯棉经纱圆筒烧毛上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纱退绕——第一罗拉导辊——圆筒烧毛——第二罗拉导辊——上浆——烘燥——导辊——收卷;其中:

(1)圆筒烧毛:圆筒烧毛机通过赤热的圆筒与棉布的接触来烧毛,通过调节罗拉辊来控制织物与圆筒的接触面积,包角根据经纱的规格确定控制在150-175°,圆筒的旋转方向与棉布的前进方向相反,圆筒的旋转速度为20-30m/min、棉布前进的速度为70-80m/min;圆筒的数量有2-4只不等,两只圆筒以上的可同经轴纱线双面烧毛,通过经纱与圆筒的摩擦,可以起到去除棉籽壳的除杂作用;

烧毛工艺:温度为650-800℃,车速为70-80m/min;

(2)上浆:浆料的配比如下:高性能变形淀粉为20-25g/l,平滑剂为2-5g/l;浆纱的车速为70-80m/min,上浆率为12-18%,纱线强力增强率为20-25%;

(3)烘燥:在烘房中,采用三道往复热风法对吹方法,对上浆后的经纱片进行具有红外线辅助加热的多次热风对吹处理:远红外使温度上升到60-80℃,控制经纱的含湿率为3%-6%;采用过热蒸汽中汽化潜热的热量加热空气,通过控制蒸汽流量的方式,获取不同品种规格织物所需要的不同烘燥温度,新鲜空气补风量3000m3/h,排气温度110℃;烘房温度130-140℃,速度70-80m/min。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经纱上浆的前道工序上浆前添加烧毛装置,在上浆前先把纱线的毛羽给烧除,由于纱线相对于织物而言,毛羽均暴露在外,与烧毛装置充分接触,从而可完成彻底去除毛羽的目的。经经轴纱线烧毛后的织成的织物毛羽等级可达4-5级,抗起毛起球性能达4级以上。

本发明的烧毛是用高温火焰或炽热金属对织物表面进行处理,烧除布面毛羽,改善织物的染整加工性能,同时使织物表面纹路清晰,整洁光滑,不易起毛起球,提高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服用性能,在前处理加工中烧毛是较重要的工序。

本发明采用新型的上浆技术,具有节能、节水、对经纱基本无影响、能提高上浆质量等优点。通过协同调整工艺,将经纱烧毛速度、上浆速度及烘干速度控制在70-80m/min,为防止车速慢烧毛过烧,降低烧毛的温度,采用圆筒烘干(650-800℃);同时,为了达到在较高上浆速度而能将浆纱烘干的目的,采用三道往复热风法对吹方法,对上浆后后的经纱片进行具有红外线辅助加热的多次热风对吹处理,这种设计方法,既满足了对上浆后织物的烘干要求,又缩短了浆纱机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烘燥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纯棉经纱圆筒烧毛上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纱退绕——第一罗拉导辊——圆筒烧毛——第二罗拉导辊——上浆——烘燥——导辊——收卷;其中:

(1)圆筒烧毛:圆筒烧毛机通过赤热的圆筒与棉布的接触来烧毛,通过调节罗拉辊来控制织物与圆筒的接触面积,包角根据经纱的规格确定控制在150-175°,圆筒的旋转方向与棉布的前进方向相反,圆筒的旋转速度为20-30m/min、棉布前进的速度为70-80m/min;圆筒的数量有2-4只不等,两只圆筒以上的可同经轴纱线双面烧毛,通过经纱与圆筒的摩擦,可以起到去除棉籽壳的除杂作用;

烧毛工艺:温度为650-800℃,车速为70-80m/min;

(2)上浆:浆料的配比如下:高性能变形淀粉为20-25g/l,平滑剂为2-5g/l;浆纱的车速为70-80m/min,上浆率为12-18%,纱线强力增强率为20-25%;

(3)烘燥:

对于浆纱后经纱的烘干,主要是烘干浆纱上的水分至一定的回潮率。综合考虑满足经纱片对烘干时间的要求,采用小烘房以有效控制循环热风量(控制排气温度110℃,排气湿度20%),减少箱体热辐射,降低能源消耗;在烘房中,采用三道往复热风法对吹方法,对上浆后的经纱片进行具有红外线辅助加热的多次热风对吹处理:远红外使温度上升到60-80℃,控制经纱的含湿率为3%-6%;采用过热蒸汽中汽化潜热的热量加热空气,通过控制蒸汽流量的方式,获取不同品种规格织物所需要的不同烘燥温度,新鲜空气补风量3000m3/h,排气温度110℃;烘房温度130-140℃,速度70-80m/min。这种设计方法,既满足了对上浆后织物的烘干要求,又缩短了浆纱机长度。

本发明在经纱上浆的前道工序上浆前添加烧毛装置,在上浆前先把纱线的毛羽给烧除,由于纱线相对于织物而言,毛羽均暴露在外,与烧毛装置充分接触,从而可完成彻底去除毛羽的目的。经经轴纱线烧毛后的织成的织物毛羽等级可达4-5级,抗起毛起球性能达4级以上。

本发明的烧毛是用高温火焰或炽热金属对织物表面进行处理,烧除布面毛羽,改善织物的染整加工性能,同时使织物表面纹路清晰,整洁光滑,不易起毛起球,提高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服用性能,在前处理加工中烧毛是较重要的工序。

本发明采用新型的上浆技术,具有节能、节水、对经纱基本无影响、能提高上浆质量等优点。通过协同调整工艺,将经纱烧毛速度、上浆速度及烘干速度控制在70-80m/min,为防止车速慢烧毛过烧,降低烧毛的温度,采用圆筒烘干(650-800℃);同时,为了达到在较高上浆速度而能将浆纱烘干的目的,采用三道往复热风法对吹方法,对上浆后后的经纱片进行具有红外线辅助加热的多次热风对吹处理,这种设计方法,既满足了对上浆后织物的烘干要求,又缩短了浆纱机长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棉经纱圆筒烧毛上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纱退绕——第一罗拉导辊——圆筒烧毛——第二罗拉导辊——上浆——烘燥——导辊——收卷。本发明在经纱上浆的前道工序上浆前添加烧毛装置,在上浆前先把纱线的毛羽给烧除,由于纱线相对于织物而言,毛羽均暴露在外,与烧毛装置充分接触,从而可完成彻底去除毛羽的目的。经经轴纱线烧毛后的织成的织物毛羽等级可达4‑5级,抗起毛起球性能达4级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唐菊;王建萍;肖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6.08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