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网机导线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0173发布日期:2021-07-27 13:5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网机导线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织网机导线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织网机上使用的从动送经辊为一条,但由于从动送经辊直径小,跨度大,其在使用过程中中部容易下沉,导致辊体折弯形成,同时现有的从动送经辊转速无法调节,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织网机导线调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织网机导线调节装置,它包括有两个送经支架,两个送经支架下部之间安装有主送经辊,主送经辊上方的送经支架上安装有张力调节辊,主送经辊前侧的机架上安装有上前梁,送经支架后侧安装有从动送经辊,从动送经辊前侧下部的送经支架上安装有穿纱板,穿纱板上分布有若干个穿纱孔,送经支架顶部安装有握把驱动杆,两条握把驱动杆上安装有送经压辊,安装后的送经压辊位于穿纱板上方。

所述的送经支架后侧上部设有轴承座,从动送经辊为两条,从动送经辊端部收缩形成从动轴,其中一端的从动轴套装在支撑上板顶部,另一端的从动轴端部穿过轴承座与止退轮连接,止退轮轮面上设有内凹的止退槽,送经支架上通过铰链销安装有止退杆,止退杆其中一端收缩形成止退端,止退端位于止退槽内,支撑上板底部向前下方折弯后与上前梁连接,穿纱板为两条,穿纱板一端与支撑上板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的送经支架连接。

所述的握把驱动杆中部通过螺栓安装在送经支架上部,握把驱动杆后端连接有转轴,握把驱动杆前端向下折弯形成连接端,送经压辊端部通过轴承环与连接端下部连接,安装后的送经压辊底部与穿纱板之间形成压纱通道。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支撑上板可以从后绕过主送经辊对从动送经辊进行支撑(从动送经辊根据长度需要可以设计为2条或多条),有效防止从动送经辊变形,送经压辊用于对经过的纱限位和转向,正常运转时,止退端位于止退轮(从动送经辊)运转方向后侧,从动送经辊的转速可以通过止退杆进行调节,需要降低从动送经辊转速时,先拧松铰链销,将止退端紧贴止退槽,再拧紧铰链销,止退端与止退槽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降低从动送经辊转速,同时,当从动送经辊发生反转时,此时止退端位于止退轮(从动送经辊)运转方向前侧,止退端将止退轮抵住,防止从动送经辊反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前梁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织网机导线调节装置包括有两个送经支架25,两个送经支架25下部之间安装有主送经辊27,主送经辊27上方的送经支架25上安装有张力调节辊1,主送经辊27前侧的机架上安装有上前梁29,送经支架25后侧安装有从动送经辊4,从动送经辊4前侧下部的送经支架25上安装有穿纱板53,穿纱板53上分布有若干个穿纱孔,送经支架25顶部安装有握把驱动杆39,两条握把驱动杆39上安装有送经压辊2,安装后的送经压辊2位于穿纱板53上方。握把驱动杆39中部通过螺栓安装在送经支架25上部,握把驱动杆39后端连接有转轴40,握把驱动杆39前端向下折弯形成连接端,送经压辊2端部通过轴承环与连接端下部连接,安装后的送经压辊2底部与穿纱板53之间形成压纱通道。

送经支架25后侧上部轴承座7,从动送经辊4为两条,从动送经辊4端部收缩形成从动轴,其中一端的从动轴套装在支撑上板35顶部,另一端的从动轴端部穿过轴承座7与止退轮10连接,止退轮10轮面上设有内凹的止退槽,送经支架25上通过铰链销安装有止退杆9,止退杆9其中一端收缩形成止退端,止退端位于止退槽内,支撑上板35底部向前下方折弯后与上前梁29连接,穿纱板53为两条,穿纱板53一端与支撑上板35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的送经支架25连接。

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支撑上板可以从后绕过主送经辊对从动送经辊进行支撑(从动送经辊根据长度需要可以设计为2条或多条),有效防止从动送经辊变形,送经压辊用于对经过的纱限位和转向,正常运转时,止退端位于止退轮(从动送经辊)运转方向后侧,从动送经辊的转速可以通过止退杆进行调节,需要降低从动送经辊转速时,先拧松铰链销,将止退端紧贴止退槽,再拧紧铰链销,止退端与止退槽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降低从动送经辊转速,同时,当从动送经辊发生反转时,此时止退端位于止退轮(从动送经辊)运转方向前侧,止退端将止退轮抵住,防止从动送经辊反转,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织网机导线调节装置,它包括有两个送经支架(25),两个送经支架(25)下部之间安装有主送经辊(27),其特征在于:主送经辊(27)上方的送经支架(25)上安装有张力调节辊(1),主送经辊(27)前侧的机架上安装有上前梁(29),送经支架(25)后侧安装有从动送经辊(4),从动送经辊(4)前侧下部的送经支架(25)上安装有穿纱板(53),穿纱板(53)上分布有若干个穿纱孔,送经支架(25)顶部安装有握把驱动杆(39),两条握把驱动杆(39)上安装有送经压辊(2),安装后的送经压辊(2)位于穿纱板(53)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网机导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送经支架(25)后侧上部轴承座(7),从动送经辊(4)为两条,从动送经辊(4)端部收缩形成从动轴,其中一端的从动轴套装在支撑上板(35)顶部,另一端的从动轴端部穿过轴承座(7)与止退轮(10)连接,止退轮(10)轮面上设有内凹的止退槽,送经支架(25)上通过铰链销安装有止退杆(9),止退杆(9)其中一端收缩形成止退端,止退端位于止退槽内,支撑上板(35)底部向前下方折弯后与上前梁(29)连接,穿纱板(53)为两条,穿纱板(53)一端与支撑上板(35)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的送经支架(2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网机导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握把驱动杆(39)中部通过螺栓安装在送经支架(25)上部,握把驱动杆(39)后端连接有转轴(40),握把驱动杆(39)前端向下折弯形成连接端,送经压辊(2)端部通过轴承环与连接端下部连接,安装后的送经压辊(2)底部与穿纱板(53)之间形成压纱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网机导线调节装置,它包括有两个送经支架,两个送经支架下部之间安装有主送经辊,主送经辊上方的送经支架上安装有张力调节辊,主送经辊前侧的机架上安装有上前梁,送经支架后侧安装有从动送经辊,从动送经辊前侧下部的送经支架上安装有穿纱板,穿纱板上分布有若干个穿纱孔,送经支架顶部安装有握把驱动杆,两条握把驱动杆上安装有送经压辊,安装后的送经压辊位于穿纱板上方。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孙卫军;龙能;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