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染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1438发布日期:2021-06-29 20:3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均染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染布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均染染色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染色机,为了保证布料能够达到均匀染色的目的,通常采用小功率水泵作为动力循环系统,使水泵从主缸底部的循环泵入水口位置抽出染液,并在主缸内形成横向进料管,通过进料管通入染液,利用染液的横向运动,增加了相应的染色动作,达到均染的目的。
3.在对多个不同批次的布料进行染色时,由于布槽内的铁弗龙板和外围板之间存在间隙,导致其内容易残留有残渣毛碎,因此,在进行下一批次染色时,容易影响其染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染染色机,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均染染色机,包括:
6.缸体;
7.布槽,设于所述缸体内,并沿所述缸体的内壁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布槽的槽壁包括内外相互压合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存在间隙;及
8.均染装置,设于所述缸体外侧,并包括主流管和均染管,所述主流管的一端连通染液源,另一端与所述均染管连通,所述均染管背离所述主流管的一端形成有多个分流出口,并通过所述分流出口与所述间隙连通。
9.作为均染染色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均染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支管和分流管,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流管连通,另一端设于所述缸体沿竖直方向的中部,并与所述分流管连通,所述分流管开设有多个所述分流出口。
10.作为均染染色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分流出口沿所述分流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地分布于所述分流管,所述第一支管连通于所述分流管的中部位置。
11.作为均染染色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缸体呈圆筒状,所述分流管呈水平状设置,且其轴线与所述缸体的轴线相平行。
12.作为均染染色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流出口与所述缸体的外壁相对,所述缸体与所述分流出口相对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设有多个,每一所述进液通道与每一所述分流出口连通。
13.作为均染染色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缸体由外壁向内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分流出口连通设置,所述布槽的第二壁开设有连通所述间隙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共同形成所述进液通道。
14.作为均染染色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缸体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管口与所述分流出口连通。
15.作为均染染色机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混合器,具有两个染液进口和染液出口,所述第一支管背离所述主流管的一端连通有混料管,所述混合器通过两所述染液进口分别与所述混料管和加料管连通,所述加料管与染液源连通,所述混合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加料管供入的染液搅拌混合,所述混合器的染液出口与所述分流管连通。
16.作为均染染色机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缸体内设有用于向所述缸体内喷出染液的喷嘴,所述均染装置还包括第二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连通。
17.作为均染染色机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染液泵,所述染液泵安装于所述主流管背离所述均染管的一端,所述染液泵的功率不低于37000w。
18.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提出的均染染色机,其包括缸体、设在缸体内的布槽以及均染装置,布槽包括内外相互压合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且相互之间存在间隙,均染装置包括主流管和均染管,主流管将外部供染液源所供入的染液向均染管供入,均染管形成多个分流出口,染液通过多个分流出口进入缸体内,以实现将染液均匀地流入缸体内,实现对缸体内布料的均匀染色。同时,染液是通过间隙进入缸体内,即,有效地利用染液将间隙内存在的残渣毛碎进行清洗,以有效地防止在下一批布染色时,被间隙内所存在的残渣毛碎影响了染色效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均染染色机的侧剖视图;
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均染染色机的主剖视图;
23.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中:
26.100、均染染色机;10、缸体;11、连接管;12、第一通孔;20、布槽;21、槽壁;211、第一壁;212、第二壁;2121、第二通孔;213、间隙;30、均染装置;31、主流管;32、第一支管;33、分流管;331、分流支管;3311、分流出口;34、第二支管;40、混合器;50、染液泵;60、混料管;70、加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
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9.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0.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出一种均染染色机100,其中,箭头代表染液的流动方向。
31.以下,具体描述该均染染色机100的结构,该均染染色机100包括缸体10;布槽20,设于所述缸体10内,并沿所述缸体10的内壁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布槽20的槽壁21包括内外相互压合的第一壁211和第二壁212,所述第一壁211与所述第二壁212之间存在间隙213;及均染装置30,设于所述缸体10外侧,并包括主流管31和均染管,所述主流管31的一端连通染液源,另一端与所述均染管连通,所述均染管背离所述主流管31的一端形成有多个分流出口3311,并通过所述分流出口3311与所述间隙213连通。
32.具体地,缸体10呈圆筒状,布槽20安装于缸体10的内壁上,并沿缸体10的内壁形成半圆筒状的布槽20,布槽20是用于布料的存储移动,并在缸体10内进行染色。布槽20由槽壁21沿缸体10的内壁围设形成的,其第一壁211为槽壁21的内侧壁,第二壁212为槽壁21的外侧壁,两者之间所存在的间隙213是由于第一壁211在热胀冷缩时形成的膨胀空间,而且该间隙213与缸体10连通。其中,第一壁211优选为铁弗龙板,铁弗龙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摩擦系数低、抗粘性优良、耐老化性好以及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与布料之间的粘连及摩擦,防止产生布料残渣和毛碎。第二壁212选用不锈钢板,以保证对第一壁211较高的支撑强度。第二壁212的内外两侧分别与第一壁211和缸体10固定,以起到支撑的作用。
33.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案中设置有均染装置30,该均染装置30不仅能够向缸体10内均匀供入染料,以达到对缸体10内布料均匀染色的效果,同时,还能实现将间隙213内存在的残渣毛碎清洗,以防止在下一批布染色时,被间隙213内所存在的残渣毛碎影响了染色效果。
34.具体地,主流管31与将外部供染液源(例如:存放有染液的染液桶)连通,以将染液供入于均染管上,染液流经均染管所形成的多个分流出口3311,并进入至间隙213内,由于间隙213与缸体10的内部连通,染液能够通过多个分流口进入于缸体10内,分别在缸体10的多个位置喷入染液,且喷入强度、容量相当,以实现对缸体10内布料均匀染色的效果。而且,由于染液还能够流经于间隙213内,能够利用染液对该间隙213进行冲刷,以实现对间隙213内清洗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防止在下一批布染色时,被间隙213内所存在的残渣毛碎影响了染色效果。
35.本发明提出的均染染色机100,其包括缸体10、设在缸体10内的布槽20以及均染装置30,布槽20包括内外相互压合的第一壁211和第二壁212,且相互之间存在间隙213,均染装置30包括主流管31和均染管,主流管31将外部供染液源所供入的染液向均染管供入,均染管形成多个分流出口3311,染液通过多个分流出口3311进入缸体10内,以实现将染液均
匀地流入缸体10内,实现对缸体10内布料的均匀染色。同时,染液是通过间隙213进入缸体10内,即,有效地利用染液将间隙213内存在的残渣毛碎进行清洗,以有效地防止在下一批布染色时,被间隙213内所存在的残渣毛碎影响了染色效果。
36.为了便于染液的输送,主流管31呈竖直状设置,其上下两端分别位于缸体10的顶部和底部,主流管31的下端用于与染液源连通,上端与均染管连通,从而实现将外部染液源的染液向均染管供给。
37.在主流管31的下端安装有染液泵50,即,主流管31背离均染管的一端安装有染液泵50,以用于抽取染液源的染液,由于主流管31的上下两端之间跨度较大,为了保证染液的输送稳定以及输送效果,所述染液泵50的功率不低于37000w,于本实施例中,染液泵50采用功率为37000w,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采用功率为40000w的染液泵50。
38.通过采用功率较大的染液泵50进行抽取染液,使得染液形成高压染液通过均染管向缸体10内喷入,从而有效保证了染液通过均染管实现的进液均染效果和对间隙213的清洗效果。
39.作为均染染色机100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均染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支管32和分流管33,所述第一支管32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流管31连通,另一端设于所述缸体10沿竖直方向的中部,并与所述分流管33连通,所述分流管33开设有多个所述分流出口3311。
40.具体地,第一支管32同样呈竖直状设置,以使染液能够自上而下输送,达到较好的输送效果,其上端与主流管31连通,下端与分流管33连通。通过将第一支管32设置于缸体10外侧,并沿竖直方向位于缸体10中部位置。
41.也即,分流管33位于缸体10的中部位置处,通过分流管33将染液从缸体10沿竖直方向的中部位置处供入,并顺沿缸体10中部缸体10的上下四周喷入,不仅能够使得染液更加均匀地向缸体10各处喷入,同时,其还能向间隙213的四周喷入,以实现将间隙213的各处较为均匀的清洗效果。
42.为了提高均染效果以及清洗残渣毛碎的效果,多个所述分流出口3311沿所述分流管3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地分布于所述分流管33,所述第一支管32连通于所述分流管33的中部位置。
43.在一方面,通过将分流出口3311等间距的分布于分流管33上,以使得染液通过分流出口3311由缸体10内的多个等间距位置进入,使得染液能够更加均匀地进入于缸体10,在另一方面,由于分流出口3311直接连通于间隙213,也即,染液能够较为均匀地由间隙213的各处进入,以实现在间隙213的各个位置同步清洗残渣毛碎的效果,清洗效率较高。
44.而且,第一支管32是连通于分流管33的中部位置,也即,染液由分流管33的中部向两侧逐渐供给染液,以使得染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于各个分流出口3311处,也进一步提高了均染效果,同时,染液在各个分流出口3311喷出的染液量以及染液压力也相当,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染液通过均染管喷入缸体10内的均染效果以及清洗效果。
45.值得说明的,所述分流管33呈水平状设置,且所述分流管33的轴线与所述缸体10的轴线相平行。也即,多个分流出口331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染液能够通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多个分流出口3311向缸体10喷入,同时,分流管33的轴线与缸体10的轴线相平行,染液能在缸体10的内壁处,呈轴线型的均匀向缸体10各处喷出染液,进一步使得染液能够更加均匀地喷出,也进一步提高均染管的均染效果,而且染液的喷入能够更加规律。
46.作为均染染色机100的一种优选方案,分流管33的分流出口3311是通过开设在缸体10的进液通道与间隙213连通的,以实现将染液供入于间隙213内。具体地,所述分流出口3311与所述缸体10的外壁相对,所述缸体10与所述分流出口3311相对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间隙213连通的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设有多个,每一所述进液通道与每一所述分流出口3311连通。
47.可以理解,布槽20的第二壁212是固定于缸体10的内壁上,也即,布槽20的外侧壁固定于缸体10的内壁,出液孔可以是依次贯穿缸体10的外侧壁、缸体10的内侧壁以及布槽20的第二壁212,以与间隙213连通。
48.为了更加便于分流出口3311与进液通道相连通,分流管33向缸体10的外壁延伸有分流支管331,分流出口3311设置为该分流支管331的出口,同时,在所述缸体10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的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管口与所述分流出口3311连通。
49.连接管11和分流支管331朝外侧的出口处均设有相互适配的连接法兰,以实现将连接管11和分流支管331相连通,从而更加便于分流出口3311与进液通道相连通,以保证染液通过进液通道进入间隙213内的稳定性。
50.为了实现上述开设的进液通道,所述缸体10由外壁向内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2与所述分流出口3311连通设置,所述布槽20的第二壁212开设有连通所述间隙213的第二通孔2121,所述第一通孔12和所述第二通孔2121共同形成所述进液通道。
51.即,染液有均染管的分流出口3311喷出,并依次经过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2121,由于第二通孔2121与间隙213相同,染液能够经过第二通孔2121进入间隙213内,以实现将染液通入间隙213内进行均匀进料以及清洗间隙213内存在的残渣毛碎的作用。
52.为了进一步提高均染效果,还包括混合器40,具有两个染液进口和染液出口,所述第一支管32背离所述主流管31的一端连通有混料管,所述混合器40通过两所述染液进口分别与所述混料管和加料管连通,所述加料管与染液源连通,所述混合器40用于将所述第一支管32和所述加料管供入的染液搅拌混合,所述混合器40的染液出口与所述分流管33连通。
53.具体地,在本方案中,通过增加加料管,将加料管所供入的染液和第一支管32所供入的染液再次进行混合搅拌,以使得供入分流管33的染液经过混合搅拌,形成较为均匀染液,再向缸体10内供入,从而有效地提高均染效果。
54.于本实施例中,混合器40具体是管道混合器,其利用染液泵50,使得第一支管32所通入的染液压强较大,使其与加料管通入压强较小的染液相混合,利用压强差所形成的剪切力,以实现将由第一支管32和加料管共同供入的染液进行均匀混合,以形成均匀的染液。
55.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缸体10内设有用于向所述缸体10内喷出染液的喷嘴,所述均染装置30还包括第二支管34,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流管3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连通。
56.如此设置,由主流管31所供给的染液,一部分染液可以由第一支管32向均染管喷入于间隙213内,以同时实现均匀进料(均染)和清洗间隙213残渣碎布的功能,另一部分的染液可以由第二支管34向喷嘴供入,通过喷嘴向缸体10内喷出染液。
57.也即,染液经过主流管31之后,分别分流于第一支管32和第二支管34上,由两种方式实现染液的喷淋,使得染液喷淋的效果更好,同时,也能够实现清洗间隙213残渣碎布的
效果。
5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