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市售的计算机控制的电子缝纫机,其外观、尺寸与传统缝纫机相差不远。虽然其效率比老式机械控制的缝纫机的和由各种体积比取代它们的“固态”存储器大得多的凸轮控制的缝纫机大有改进,然而其壳体的形状与包括底臂、顶臂及连接二臂的柱体等主要部分的体积实际上都还没有改变。
上述存储器现在所占的空间小得多了,许多厂商可以将其整个电路装在一块薄“板”上,除了厚度与面积减少之外,还可以直接将其装入柱体或上臂之中。然而装在所有缝纫机外壳中的马达、变压器等的整体尺寸并未减少,结果这些基本部件仍然决定了外壳的大小与设计。
此外,由于供应缝纫机电子部件至少需有数十伏特的低压电,所以必须使用一个或更多的变压器,这在现有技术的机电式缝纫机中并不需要,因为设计这些变压器是用来向驱动缝纫机的一个或多个马达提供所需的电源,而它们是相当重的。
结果,一部计算机控制的缝纫机与先前的机电式缝纫机相比较,不但大小相仿,甚至更大更重,对制造者、批发商或零售商来说,维护与运输的负担更重。
这种缺点,使用者也有同感,特别是当缝纫机存放在某种拿取不便的场所,例如高架上时。
上述基本部件与相关的电路必须能适用于某种定型的缝纫机,以及缝纫机所可能连接的各种网络的电压和频率特性。这种特性因国别而可能大不相同,而各种安全要求也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出入。
希望把产品供应多国的制造者不得不把一既定型式的缝纫机根据所需电压和/或电源频率和/或安全标准,分别制成能符合特定国家、地域规定的缝纫机。这种要求,对于生产线合理化、产品的仓储等等,造成许多困难。
至于使用者,他所拥有的符合当地电源、安全等特性的缝纫机,在移居他地时,各种条件发生改变,缝纫机无法有效使用,除非电气零件更换,否则甚至安全难保。而且更换零件十分费工,也是危险的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所有的缺点,提供一种缝纫机,其设计足以使制造者与使用者消除上述观感上、实用上与经济上的限制。
这种缝纫机的特点,限定于权利要求书第1与第2条之中。
现在参考附图,对实施例作一说明。
图1为本发明缝纫机的三面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缝纫机第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电路图;
图3是第二个实施例的部分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缝纫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部分电路的方框图。
图1所示的缝纫机包括一基底1,其右端有一柱体2,安装着两层水平的臂3与4,前者具有一送布机构及一线环检出装置,两者分别具有针杆与引线器等控制机构,图上均未画出。
图1中右侧有一手轮5、一操作开关6及一多孔插座7,图中只见其框,插座可容一多端插头8,连接至电缆9的自由端,并且具有从一控制盒延伸而来的多个导体。盒10置于地上,连有第二电缆11与插头12,用以将缝纫机连接至电源(未画出)。
盒10顶部装有一可动踏板13,用来操纵所述缝纫机。盒的右侧如图所示有一总开关10a。
踏板13可供使用者将脚踩于其上,克服一回归弹簧(未画出)的力踏动而改变其倾斜情形,脚松开时弹簧复原,这种踏动使一连接在一端C的游走器14沿一连接在一终止于端a并接地(未画出)的第一线16以及一终止于端d(图3)的第二线17之间的电阻器15上移动。
线17连接在第一“Gratz”电挢G1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至一降压变压器T两次级线圈S1与S2中的S1。变压器磁芯在图上未画出,其初级线圈P经上述总开关10a与一保险丝18连接至电缆11的导线11a与11b。干扰消除电容器19连接至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P。第二Gratz电桥的输入端连接至变压器T次级线圈S2的一端,其输出端则连至终于端b的线20。
端a、b、c及d用来连接电缆9中的四条对应的导线,导线提供直流电至缝纫机,例如端a和d之间最大电压约15V,用于缝纫机的电子部分,端a与b之间约30V,适用于电动机(主马达与步进马达)。
端C的电压用来控制驱动缝纫机的马达的变速,根据游走器14的位置而在0至15V之间变化,其实际的控制法可详见本申请人的美国专利第4,771,714号(参见图10与12)。
图3中实施例与前面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中两Gratz电桥G1与G2不设于盒10中而置于机壳M之中。
因为盒连接至机壳的电缆中不止四条导线,而有七条导线。其中四条用以连接变压器T次级线圈S1与S2至桥G1与G2;另外三条导线则一方面用来连接游走器14,另一方面连接两电阻器15的两端至电路中对应点(未画出),用来控制缝纫机驱动马达(未画出)的速度变化。控制电路的细节如前所述,参阅美国专利第4,771,714号。
如图2所示,电阻器15经端a而接地,端d则连至一约为12至15V的电压。因此c的电位根据踏板带动游走器14的位置而在0与15V之间变化。
Gratz电桥G1与G2的一个输出经线21、22分别连至端e与h,均分别接地。
至于两电桥的另一输出端,桥G1经线23连至端子i,而G2经线24连至端g,在端i与h间提供12至15V的直流电,在端g与e之间提供约30V的直流电,在端f输出的电压相当于在端g输出的电压。
控制灯L用来检查电缆9与缝纫机之间的连接是否完善,灯L直接由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S1供电。
在图4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缝纫机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缓冲蓄积器A,用以补偿供电网络中任何损失,即,额定电压的过度降落或电流的短暂阻断等。
用来操纵缝纫机的踏板独立于壳体10之外而与一外壳10*形成一体。壳10*具有一与踏板相关联的可变电阻器,而壳10则安装有一整套的部件,用来从交流网络向缝纫机(这里机壳为M)提供一低压直流电。
上述装置包括蓄积器电池A与一充电器C,用来经电缆11连接至一交流供电网络。充电器C输送一数十伏特的整流电压并连接至一电压调整器R以供应电池A,只要其端电压低于充电器C输出的额定电压时便向A供电,一旦充电器C输出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电池即连接至电路上以供电至缝纫机。
部件A、C与R的结构与工作均为传统形式的,对专业人员来说是熟知的。
在另一变化的实施例中,缓冲电池A也可由一与任何供电网络无关的电气能源所供应。例如调整器R可连接至一发电机G,它可由一个或更多的太阳能电池板所构成,或者是由风车所驱动的发电机。
当然,发电机G的能量大小也可使之足以供应整台缝纫机赖以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力,这样,在即使没有供电网络或由网络所提供的电流受到长时期的间断时,缝纫机仍然可以使用。
在另一变化例(未画出)中将控制踏板上相关的可变电阻器如图2与3的实施例中同样的置入外壳10中,当然也是可以的。
在图3实施例中,踏板与可变电阻器设置在一与变压器相分开的独立壳体中,其可行性也十分显然。
这里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技术特点均足以有效地消除现有技术缝纫机中所有的缺点。
例如,将缝纫机各种部件如所描述的加以分别设置,以改善结构、制造、贮放、运输以及使用者的方便,也可将缝纫机实体部分的电气部件保持在完全低压(约30V)下,而将降压变压器设于另一独立壳体中而置于地上,即,与缝纫机电子部分的集成电路隔开相当距离,以避免受到变压器磁场泄漏的影响。磁场对电子线路的不良影响当然为专业人员所熟知。
最后,如果控制踏板与降压变压器共同置于一个公共的壳体之中(如图1与2),则这一组合的重量,以不致因使用者用脚盲目探索踏板而易于在地上乱动为宜。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马达、一缝针控制机构、一送布机构、一线环检出装置、一电气线路,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高压部及至少一个第二低压部,该第一部经连接至一电源而供电,而第二部的供电是通过至少一个降压变压器来实现的,其初级线圈连接至电气线路的第一部,其次级线圈连接至电气线路的第二部,该第二部包括电气的、电子的和/或电磁的装置,用以操纵上述各机构与装置以进行所需的缝纫,上述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独立的壳体,第一个装有该电气线路的第一部、变压器以及至少若干属于线路第二部的部件,而第二壳体装有该缝纫机的其他部件、以及用来将该第二部的部件对其他部件作电气的与可以拆卸的连接的装置。
2.一种缝纫机,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马达、一缝针控制机构、一送布机构、一线环检出装置、一电气线路,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高压部及至少一个第二低压部,该第一部经连接至一电源而供电,而第二部的供电是通过至少一个降压变压器来实现的,其初级线圈连接至电气线路的第一部,其次级线圈连接至电气线路的第二部,该第二部包括电气的、电子的和/或电磁的装置,用以操纵上述机构与装置以进行所需的缝纫,并有至少一个缝纫机操纵器,本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了至少两独立的壳体,第一个装有该电气线路的第一部、变压器、至少若干属于线路第二部的部件、以及该操纵器,而第二壳体装有该缝纫机的其他部件,以及用来将该第二部的部件对其他部件作电气的与可拆卸的连接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气线路的第二部含有至少一个整流器总成,其输入端连接至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而其输出供应上述线路的其余部分,该整流器总成置于上述第一壳体之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气线路的第二部含有至少一个整流器总成,其输入端连接至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而其输出供应上述线路其余部分,该整流器总成置于上述第二壳体之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整流器总成之后,供电线路第二部包括至少一个缓冲蓄积器,至少一个由该整流器总成供电、用以对蓄积器充电的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电压调整器,当整流器总成所供电压低于一预定值时,将蓄积器连接至该第二线路,上述整个装置均置于第一壳体之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充电装置具有一可连接至一直流供电网络的装置,该网络具有一额定电压,大致上等于该整流器总成所提供的额定电压。
全文摘要
一种缝纫机,包括一电气线路,分为第一高压部与第二低压部。第二部的低压电是由一连接至第一部的降压变压器提供的。第二部包括一整流器(G
文档编号D05B69/18GK1041982SQ8810864
公开日1990年5月9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2日
发明者享利·杜瑞特, 安东尼尔·吉门兹, 杰克奎斯·马特西, 迈克康比派 申请人:曼飞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