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77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
在流体喷射式织机投纬过程中,一旦检测出有投纬疵纱发生,就阻止在投纬喷嘴前端侧的剪切器形成的纬纱切断,并停止后面的纬纱投入,使织机停止工作。此后,使织机主轴逆转,使经纱开口,由此,使投纬喷嘴前端连到经纱纱列中的投纬疵纱在织口露出。这样,必须在这种状态下,从经纱纱列中拔出投纬疵纱并加以除去。
公知的这种投纬疵纱除去装置,例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62-177258号及特开昭63-21957号中所记载的装置。
在这装置中,在投纬喷嘴前端和经纱纱列之间的规定的位置上配置着回转卷筒,从卷筒沿径向突出地设有卷绕销,由这卷绕销可以捕捉投纬疵纱,使经纱纱列中的投纬疵纱和从纬纱贮存装置通过投纬喷嘴引出的纬纱卷绕在卷绕销的左右的卷筒面上,并由此,将投纬疵纱从经纱纱列中拔出,而且投纬疵纱卷取后,卷筒上的纱由设置在卷筒内的剪切器剪断,剪断后的纱由与覆盖卷筒的吸引盖相连接的吸引管吸引而除去。
然而,这种现有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由于是利用回转卷筒上突出地设置的卷绕销将经纱纱列中的引出的投纬疵纱及纬纱贮存装置侧的纬纱卷绕在卷绕销左右的卷筒表面上,所以会把纬纱贮存装置侧大约1个卷绕行程的纬纱浪费掉,因此是不合适的。
又由于剪切器与回转卷筒一起回转,因而有使结构复杂、维修不方便,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除去投纬疵纱,而且能使结构简单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投供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它包括配设在至少在除去投纬疵纱时,在投纬喷嘴和经纱纱列之间的投纬疵纱附近的规定位置上的固定卷筒;对投纬喷嘴和经纱纱列之间的投纬疵纱进行横穿地旋转的、在固定卷筒周围,对投纬疵纱进行导引同时使其卷绕在固定卷筒上的卷绕臂;在固定卷筒的规定位置处,将卷绕在固定卷筒上的投纬疵纱剪断的剪切器;以及将固定卷筒上的,由剪切器剪断的投纬疵纱除厂的除去装置。
在上述结构中,用在固定卷筒周围旋转的卷绕臂将投纬喷嘴和经纱纱列之间的投纬疵纱拉住后,由卷绕臂导引投纬疵纱,同时将其卷绕在固定卷筒上,由此,将经纱纱列中的投纬疵纱拔出并除去,然后,由剪切器将卷绕在固定卷筒上的投纬疵纱剪断,并由除去装置将其排出系统外。
本发明不仅能足以除去投纬疵纱,而且减少从投纬喷嘴侧引出的纬纱扔掉的量,减少浪费,又由于固定卷筒是固定的,剪切器也固定设置,因而能使结构简单,同时使维修等也非常容易。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正常运转时,从投纬侧看的织机侧视图。
图2是除去投纬疵纱时,从投纬侧看的织机侧视图。
图3是从投纬相反侧面看的投纬纱疵除去装置主要部件侧视图。
图4是从图3的A向看的装置主要部件的视图。
图5是沿图4的B-B取得的横断面图。
图6是沿图5的C-C取得的纵断面图。
图7是沿图4的D-D取得的侧断面图。
图8是沿图4的E-E取得的侧断面图。
图9是沿图4的F-F取得的侧断面图。
图10与图3不同,是投纬疵纱除去装置主要部件在卷绕臂处于回转状态下的从投纬相反侧看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装置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实施例在正常运转时、从投纬侧看的织机侧视图。
下面,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正常运转时,从投纬侧看的织机侧视图,图2示出了除去投纬疵纱时,从投纬侧看的织机侧视图。
图1及图2中,1是织机投纬侧的机架,2是投纬喷嘴(例如喷水嘴),3是综片,4是经纱,5是钢扣,6织口,7织物。
织机投纬侧的机架1上直立地设置着支柱10,托架11固定在支柱10上端,回转轴12可作往复角运动地支承在托架11上。保持在托架11上、可正反转的马达13的输出轴的前端上固定有伞齿轮12b,回转轴12上固定有伞齿轮12a,两个伞齿轮12a和12b相互啮合,由马达13的正转或反转,使回转轴12往复角运动。摆动臂14的底端固定在回转轴12上,由马达13正、反转使摆动臂14摆动。
构成投纬疵纱除去装置主要部件的装置组件15配置在摆动臂14的前端,正常运转时,如图1所示,由摆动臂14向上方摆动,使装置组件15退避到织机上方,另一方面,当除去投纬疵纱时,如图2所示,由摆动臂14向下方摆动,使装置组件15保持在投纬喷嘴2的正上方位置。图3示出了投纬疵纱除去时,在投纬相反侧看的纱疵除去装置主要部件(装置组件15)侧面周。
图中,16是灯泡,摆动臂14向下方摆动,装置组件15被保持在投纬疵纱除去的位置上时,使灯泡点亮,由此报知正在除去投纬疵纱中。
下面,参照图1-图3及图4-图10,叙述构成投纬疵纱除去装置主要部件的装置组件15的结构。
图4相当于图3的A向视图、是装置组件15的正面图;图5相当于图4的B-B断面图、是装置组件的横断面图;图6相当于图5的C-C断面图、是其纵断面图;图7相当于图4的D-D断面图、是其侧视图;图8相当于图4的E-E断面图、是其侧面图;图9相当于图4的F-F断面图、是其侧视图。但在图4中,卷绕臂28的回转位置与其它图不同,这一点将在下面叙述。图10与图3不同,是装置组件15的卷绕臂28处于回转状态时,从投纬相反侧看的侧面图。
如图5所示,装置组件15具有固定在摆动臂14前端的基座17、固定在基座17前方的托架18及固定在基座17后方的马达19,并且还在基座17及托架18的投纬侧的侧面上固定着卷筒20,卷筒20,其轴线平行于投纬喷嘴2和经纱4纱列之间(投纬喷嘴2的前端部附近)的引纬疵纱,并被固定在投纬疵纱的上方位置(如图4)。
卷筒20的外周面上开有断面为“V”字型的周槽21。把卷筒20上方的周槽21底部切除,形成深槽部22(参见图8),整个深槽部22略成半圆状的槽。沿着断面为“V”字状周槽21的圆弧状底部,并从该底部稍稍往外,以适当的间隔,横穿断面为“V”字状周槽21地插入多个销23,投纬疵纱就可被卷绕在这种销23上。此外,在断面为“V”字状的周槽21的在下面将要叙述的卷绕臂28一侧的侧面上,形成凸部地形成多个呈放射状肋24(见图9)。
另外,回转轴25贯穿卷筒20的中心地设置,它由设置在托架18两侧部的轴承26、27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着,而且在该回转轴25突出卷筒20外的端部上固定有卷绕臂28。
安装在回转轴25端部的卷绕臂28的圆板基部29的周缘覆盖住卷筒20地向卷筒20一侧弯曲,同时,该卷绕臂的爪部30这一部分,朝图3中逆时针旋转方向倾斜地突出,该爪部30挂住投纬喷嘴2和经纱4纱列之间(投纬喷嘴2的前端附近)的投纬疵纱后,由基部29及爪部30所形成的凹槽31对投纬疵纱进行引导。基部29做成不完全是圆形,沿卷绕方向观察,从爪部30突出位置到上游部分(32)做成扩大的,这样在卷绕臂将所限定的回转范围内就如盖一样能覆盖住主体喷嘴2的前端侧(图10)。
如图5所示,卷绕臂28(回转轴25)的驱动机构是在可正反转的马达19的输出轴33上固定有伞齿轮34,卷绕臂28的回转轴25上固定有伞齿轮35,通过两个伞齿轮34和35相互啮合,由马达19的正转就能使卷绕臂28沿卷绕方向回转。此外,回转轴25上安装有作用片36,由近接开关37检测其位置,就能控制卷绕臂28的转数及停止相位。
卷筒20如图6及图8所示,在偏离中心的部分上,形成用来容纳剪切器的断面为长方形的空间38,把剪切器39装在该空间38内。
剪切器39由用螺钉40固定在卷筒20内的固定刃41及可绕销42回转的可动刃43构成,可动刃43与杆部44相连,由杆部44摇动,带动可动刃43剪切运动。在此,固定刃41和可动刃43处于打开状态时,两者处于隔开深槽22而相对的位置,由可动刃43朝固定刃41一侧移动,便将卷绕在销23上的经过深槽22的投纬疵纱剪断。
如图5及图6所示,剪切器39的驱动装置是把伞齿轮34固定在可正反回转的马达19的输出轴33上,偏心凸轮46通过单向离合器45安装在伞齿轮34的轮毂上。
单向离合器45由在伞齿轮34轮毂的外周面上形成切口47,和从偏心凸轮46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切口48突出的板簧49组成,在马达19正向旋转时,伞齿轮34沿图6顺时针的方向转动,板簧49便弯到偏心凸轮46侧面的切口48内,此时,伞齿轮34的回转运动并不传递给偏心凸轮46;而当马达19逆转时,伞齿轮34沿图6的反时针方向回转,板簧49挂在伞齿轮34侧的切口47上,这样,伞齿轮34的回转运动就被传递给偏心凸轮46。
此外,与偏心凸轮46外周相配合的连杆50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偏心凸轮46上,连杆50的另一端通过销51与可动刃43的臂部44相连。并且,连杆50还受回动弹簧52的作用,这样使偏心凸轮46在不受驱动力作用时的位置受到限制,此时,可动刃43成为打开状态。
又如图8所示,摆动臂14上设置有作为除去装置的吸引管53,其前端成扁平状,吸引口54处在卷筒20的周槽21内。位于剪切器39的旁边,并且从卷绕方向观看,是在临近剪切器39的下游侧。吸引管53的底端,如图1和2所示,连接有挠性管55,与鼓风机的吸引口相连(图中没示出),在喷水式织机中,该鼓风机也可用作织物脱水的脱水筒。作为除去装置,也可做成在机械地揪住卷筒20的投纬疵纱后,从卷筒20上除去这些疵纱。
如图3及图5所示,在卷绕臂28靠近经纱4纱列的一侧位置,设置有能覆盖卷织臂28及卷筒20的档板56。档板56的底端侧弯曲成“L”形状,并与马达19固定在一起。
档板56的下侧边缘位于卷绕臂28回转中心的下方,并延伸到从投纬相反侧观看时,仅能看到投纬喷嘴2的位置。在档板56下侧边缘的织口相反侧(图3的右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57,目的是当卷取投纬疵纱时,使沿着该边缘导引的投纬纱的导引位置受到限制。此外,在档板56内侧安装的限位开关58设置有簧片59,使簧片59处于闭合凹槽57状态的位置,簧片59与用凹槽57引导的投纬疵纱接触时,在投纬疵纱上产生过度的张力,由簧片59的变形量增大使限位开关58开启。
从卷绕臂28的爪部30通过投纬喷嘴2前方的最下方位置到该爪部30到达最上方位置之间,如图10所示,卷绕臂28的基部29的外伸部(盖)32,从档板56下侧端缘向下方突出,这样,从引纬相反侧观看时,投纬喷嘴2的前端侧就被覆盖。
下面,叙述引纬疵纱的除去动作。
织机正常运转时,一旦检测出在投纬中发生投纬疵纱时,停止由投纬喷嘴2前端侧的机织用的剪切器形成的(图中没表示)纬纱剪断,并且停止其后的投纬,使织机停止工作。然后,使织机主轴逆转,拨开经纱4,由此,从投纬喷嘴2前端连到经纱4的纱列中的投纬疵纱暴露在织口6处。投纬喷嘴2给纱侧的纬纱夹持器8(见图4)关闭,不从纬纱贮存装置侧引出纬纱。但是,为了防止投纬疵纱从卷绕臂28上脱落,也可在卷取之前,使纬纱夹持器8敝开,同时,使来自投纬喷嘴2的流体定时喷射,由此纬纱贮存装置中的1卷纱从经纱开口中喷出。
此后,由马达13驱动,摆动臂14向下摆动,使其与制动器16接触,使装置组件15保持在投纬喷嘴2的正上方位置,由此,将卷筒20保持在投纬喷嘴2及经纱4纱列之间(投纬喷嘴2的前端附近)的投纬疵纱的上方。此时,使灯泡16亮,告知正在进行投纬疵纱的去除工作,同时,卷绕臂28的爪部30的前端部将投纬疵纱压下,形成肯定能用爪30挂住地将爪部30的前端部被限制在投纬喷嘴2上方的位置。
从这种状态开始,首光,使马达19正转,由它的输出轴33带动伞齿轮34,并通过伞齿轮35驱动回转轴25,使卷绕臂28按图3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即使伞齿轮34转动,此时,由于单向离合器45的方向性,偏心凸轮46并不转动,剪切器39便保持打开状态。
由卷绕臂28的转动,首先,其爪部30挂住投纬喷嘴2和经纱4纱列之间的投纬疵纱。并且用爪部30和基部29之间的凹槽31引导投纬疵纱。
然后,由于用纬纱夹持器8(见图4)将纬纱夹持在投纬喷嘴2侧,因而由卷绕臂28的转动,一方面将投纬疵纱从经纱4纱列中拔出来,另一方面,以投纬喷嘴2的前端部作为基点,将投纬疵纱卷绕在卷筒20的周槽21里。
此时,由卷绕臂28的回转,卷绕到卷筒20的周槽21里的投纬疵纱,进入卷筒20的周槽21时,顺着该周槽21向卷绕臂28一侧倾斜,沿着侧面的肋24下降,最终卷缠在销23上。这样,由销23作用,不仅卷绕部底面浮起,其侧面也随肋(凹凸)24而浮起,因此,即使投纬疵纱由投纬水淋湿,由于接触面很少,所以,能防止投纬疵纱的粘贴。这会使下面要叙述的吸引除去工序变得容易。
从经纱4纱列中拔出的投纬疵纱,由作为引导部件的档板56下侧边缘的凹槽57引导,并经过该凹槽57。由于档板56下侧边缘(凹槽57)从卷绕臂28的回转中心向下挪一点,因而从档板56下侧边缘(凹槽57)到卷绕臂28(凹槽31)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由此,使投纬疵纱的牵引速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从卷绕臂28的爪部30经过投纬喷嘴2前方的最下位置向回转方向上游侧的约90°的区间里,投纬疵纱的牵引速度变得最小,此后,在到达最上方位置期间,牵引速度增大,从最上方位置到达最下方位置的返回期间,牵引速度变小。这样,由于投纬疵纱由强弱间歇性变化的牵引力牵引。投纬疵纱上不需要连续作用无用的力,就能很容易将投纬疵纱从织口6分离。
因某种原因,在投纬疵纱产生过度张力时,通过投纬疵纱会使档板56的凹槽57处的限位开关58的簧片59变量部增大,就能使限位开关58处于打开状态。这样,由限位开关的打开,会使马达19停止运转,使投纬疵纱的去除作业停止,最好能对这种情况发出信号。
在投纬疵纱卷取过程中,当投纬疵纱急迫地脱离经纱4的约束时,其张力就会急剧下降,朝卷绕臂28侧弹回,可能会缠在卷绕臂28及卷筒20或投纬喷嘴2上,但通过在卷绕臂28和经纱4纱列之间设置档板56,弹回的投纬疵纱会受档板56的作用,由此能防止卷绕臂28及卷筒20或投纬喷嘴2上发生缠绕现象。
在卷绕臂28爪部30通过投纬喷嘴2的前方的最下方位置的上游90°左右的区间里,投纬疵纱的相对牵引速度变得最小,此后,在到达最上方位置期间,牵引速度增大,在这种增大时,一旦发生投纬疵纱急速脱离经纱4的约束,由于投纬疵纱的张力更加急剧下降,所以会发生相当大的弹回,此时,由于卷绕臂28的外伸部分(盖)32将投纬喷嘴2前端侧覆盖住,所以能避免在投纬喷嘴2上发生缠绕现象。
卷绕臂28的转速达到设定转速之后,或者由图中未表示的传感器检测出投纬疵纱已经从经纱纱列中拨出后,便使马达19停止,此后再使马达19逆转。
于是,由马达19的输出轴23的逆转,驱动伞齿转34转动,通过单向离合器45驱动偏心凸轮46。然后,由偏心凸轮46的回转,借助连杆50使剪切器39的可动刃43摆动,由固定刃41的共同作用,便实现了剪切运动,这样,通过深槽22并缠绕在卷筒20周槽21内的销23上的许多投纬疵纱汇集在一起被切断。并且,使可动刃43多次剪切动作,能确实进行剪断。
此外,由于卷筒20是固定的,剪切器39的位置又不变,所以后面投纬的从投入纬纱的投纬喷嘴2的前端突出的纱线长度,可以由这剪断来规定。
在这种剪断过程中,由伞齿轮34的回转,卷绕臂28沿着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回转,由于投纬疵纱已卷绕在卷筒20上,所以,卷绕臂28此时只是空转。
在进行这种剪断之前,便开始用吸引管53吸引,卷筒20上被剪断的投纬疵纱由吸引口54吸引,并排出系统之外。
此时,卷筒20的周槽21内的投纬疵纱,不但其底面由销23浮起,其侧面也由肋24浮起,由此,即使投纬疵纱由投纬水淋湿,接触面变小,由于能防止投纬疵纱的粘贴,因而能确实将其吸引去除。
由于吸引管53的吸引口54设置在剪切器39的近旁,并且从卷绕方向看、是处于剪切器39的下游侧位置,所以,卷筒上最后卷绕的、剪断成长度短于1圈的投纬疵纱也不能逃逸,能确实地将其吸住,此外,由于吸引口的大小可以定得较大,因此,也不需要用大容量的吸引装置,在能耗和费用方面都有好的效果。
剪切器39剪断后,使马达19停止,由近接开关37发出的信号使马达停止在静止位置上,从而使卷绕臂28及剪切器39按规定的位相(如图3的状态)停止。
此后,由马达13使摆动臂14向上方摆动,装置组件15退避到织机上方。这时灯泡16熄灭。
此后,织机还可两次启动,只从投纬喷嘴2喷出水之后,织机便自动启动。
本实施例采用了固定卷筒的方式,也就是,通过使用至少在除去投纬疵纱时,在投纬喷嘴2和经纱4纱列之间的投纬疵纱附近的规定位置上配置了固定卷筒20,和横穿过投纬喷嘴2和经纱4纱列之间地进行旋转,同时,在固定卷筒20周固,对投纬疵纱进行引导,使其卷绕在固定卷筒20上的卷绕臂28的方式,与前述公报记载的利用回转卷筒的方式相比较,其优点是,不仅能够充分地去除投纬疵纱,而且能减少从投纬贮存装置一侧引出的纬纱的浪费。
而前述公报所记载的回转卷筒方式中,是利用回转卷筒上突出地设置的卷绕销,把经纱纱列中的投纬疵纱及纬纱贮存装置侧的纬纱卷绕在卷绕销的左、右卷筒面上,所以会浪费掉纬纱贮存装置侧的大约1个卷绕行程的纬纱,显然是不合算的。
本实施例中,不仅在卷筒20的周槽21一个侧面(卷绕臂28一侧的侧面)上形成凹凸(肋24),在卷绕侧的侧面不特别限定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两个侧面上都形成凹凸结构。并且,凹凸结构也不限于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肋24,还可采用沿圆周方向连续的波状或锯齿状的凹凸结构。
本实施例在正常运转时,如图1所示,装置组件15处于上方位置,在除去投纬疵纱时,由马达13,使摆动臂14朝下方摆动,如图2所示,使装置组件15保持在投纬喷嘴2的正上方位置上,投纬疵纱除去动作结束时,使摆动臂14再朝上方摆动,使装置组件15再次退避到上方位置,在图11的横轴表示的步骤61~步骤69的程序中,装置组件15的位置用图11的纵轴表示,正常运转时,装置组件15处于下方投纬喷嘴的正上方位置,投纬疵纱去除过程中,使装置向上方摆动,在这个动作过程中,也可在马达19正转(步骤64)以后再向下方位置摆动,此时,如图12所示,织机运转时,摆动臂14是处于下方位置的状态,与托架11上设置的制动器160结合,将投纬疵纱去除装置的装置组件15保持在该位置上。由此,由马达13驱动装置组件15的摆动臂14用的齿轮(伞齿轮12b、伞齿轮12a)的齿面在织机运转时,处于压接状态,不会受振动,因而能提高其耐久性。此外,尽管有磨损,但由于只有制动器产生磨损,所以只要替换制动器即可,这样,就有维修方便、费用低等优良性能。
此外,在织机使投纬喷嘴2引出纬纱等停止,在投纬喷嘴2巡回作业时,用图中未表示的手动开关驱动马达,就可使摆动臂14向上方摆动,使装置组件15移动到与织机上方的投纬喷嘴离开的退避位置上使投纬喷嘴巡回作业性较好。
又由于使退避位置在投纬喷嘴的正上方,因此,投纬喷嘴2巡回的迅速作业性能就较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它是用在流体喷射式织机中,在发生投纬疵纱后,将投纬喷嘴前端连到经纱纱列中的投纬疫纱从经纱纱列中除去的,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构件构成,即配设在至少在除去投纬疵纱时,在投纬喷嘴和经纱纱列之间的投纬疵纱附近的规定位置上的固定卷筒;对投纬喷嘴和经纱纱列之间的投纬疵纱进行横切地旋转的,在固定卷筒周围对投纬疵纱进行导引,同时使其卷绕在固定卷筒上的卷绕臂;在固定卷筒上的规定位置处,将卷绕在固定卷筒上的投纬疵纱剪断的剪切器;将固定卷筒上的,由剪切器剪断的投纬疵纱除去的除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固定卷筒和经纱纱列之间设有档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档板的与卷绕臂回转中心错开的端缘上,形成对出自经纱纱列中的投纬疵纱加以引导的引导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其特征是,把上述卷绕臂的回转中心侧的基部设置在卷筒和档板之间,从投纬相反侧观看,与上述基部相连的卷绕臂在规定的回转范围,形成了覆盖投纬喷嘴的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固定卷筒的投纬疵纱卷绕面上开有周槽,在这周槽至少一个侧面上形成凹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除去装置是吸引除去装置,它的吸引口配置在卷筒上,位于剪切器的近旁,并且从卷绕方向看,在剪切器的下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其特征是,设置着使投纬疵纱除去装置的本体,在织机运转过程中,在投纬疵纱除去作业位置待机的移动装置,和在该作业位置,与投纬疵纱除去装置结合地加以保持的制动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其特征是,在投纬喷嘴巡回作业时,投纬疵纱除去装置的本体退避到离开投纬喷嘴的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织机运转过程中的待机位置是投纬喷嘴正上方的位置,上述投纬喷嘴巡回作业时的退避位置是织机上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其特征是,在档板的纬纱导引部上设置有张力传感器,纬纱张力达到设定值之上时,使卷取停止。
全文摘要
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的投纬疵纱除去装置,在发生投纬疵纱后,将投纬喷嘴前端连到经纱纱列中的投纬疵纱从经纱纱列中除去。该装置包括固定卷筒,它固定地配置在投纬喷嘴前端侧接近投纬疵纱附近的规定位置上;卷绕臂(爪部),它在固定卷筒的周围旋转,与投纬喷嘴前端侧的投纬疵纱挂住后,对其进行引导,同时将其卷绕在固定卷筒(周槽的销)上,由此将经纱纱列中的投纬疵纱拔出。卷绕在固定卷筒上的投纬疵纱由剪切器剪断之后,由吸引管吸引除去。
文档编号D03D47/34GK1108320SQ94119348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0日
发明者本谷孝夫, 郡山正幸, 小岛修一, 黑田正己, 加藤隆嗣, 野中辰也, 石渡耕司 申请人:日产得克西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